湖北相关

悠悠历史,美丽保康,值得一游

悠悠历史,美丽保康,值得一游

123℃ 12

我美丽的家乡——湖北保康,始建于1498年,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在春秋战国时期属楚,楚先民熊绎曾辟业于荆山;秦汉时期,县域南部属临沮县辖,东北部为荆州南郡房陵县辖;三国魏置示(祁)乡县;西晋置沮阳县;北魏置潼阳县,西魏先后置大洪县和重阳县;北周改大洪县为永清县;唐朝相继设受阳、荆山、土门、归义县;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年)废县入房陵。   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鉴于房县辖境辽阔,难以施治,始析房县东境宜阳、修文二里置保康县,县治潭头坪(今保康县城关镇)。北宋雍熙三年曾在房县设立“保康军”(军,宋朝区划名,与州府同级),以此得名,暗寓“保民康乐”之意。始属湖广布政使司郧阳府,清朝初期

被尘封的明珠——我亲爱的故乡蕲州

被尘封的明珠——我亲爱的故乡蕲州

123℃ 12

蕲州是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故乡。蕲州的美丽是那种寂寞的、令人心疼的美丽。1000多年来,蕲州就一直这样美丽着,寂寞着。她有过辉煌的历史,她出过许多杰出的人才,她蕴藏着许多奇珍异宝(如:蕲竹、蕲艾、蕲 龟、蕲 蛇)。可是,如今已没有多少人记得她的辉煌,欣赏她的美丽了……知道“蕲州”这个名字已经有1400年的历史了。从北周到清初,蕲州一直作为州、路、府、县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管辖和部分管辖过蕲春、黄梅、广济、蕲水、罗田五个县。蕲州古城始建于南宋末年,到了明代,这座长江之滨的州城日渐繁华,她优越的地理条件和自然条件,被明世宗朱高炽的第6个儿子荆宪王朱瞻岗看中,他于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将自己的

洪湖不只是个传说

洪湖不只是个传说

123℃ 12

我家乡是美丽而宁静的洪湖,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爷爷讲这个湖的来历,在我们家乡一直都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般的传说,祖祖辈辈也都一直坚信着这样的传说······ 相传,洪湖以前是龙富勇县,县城就在洪湖中的清水堡.清水堡原先有一口井泉,水色格外清亮,味道也特别好,人们称它为“文泉”,文泉县就这样得名好多年后,有个新任县官叫莫昭,把文泉改为官泉,还让衙役填平了其它水井,老百姓只能从官泉汲水,每汲一担,交铜钱五百文,莫昭一下发了大财。有个穷书生叫文云龙,屋里蛮遭孽,没有钱买水,老母活活干死,文云龙又气又恨,跑到县衙门前,大骂县官莫昭。恰巧,这莫昭头天晚上做了个梦:梦见衙门口石狮子嘴里流血,必有大难临头。

京山屈家岭文化

京山屈家岭文化

123℃ 12

屈家岭遗址位于京山县境西南离县城30公里,现属屈家岭管理区园艺分厂。1954年冬,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配合石龙水库工程进行文物调查,在干渠必经地屈家岭发现该遗址。水库工程指挥部文物工作队、中国社会科学院、湖北省考古研究所和荆州博物馆,先后进行三次发掘。中国社会科学院专门发表了科学研究报告《京山屈家岭》,结论指出:“屈家岭遗址出土的遗物,具备了较多的特有的文化特征,应属于已发现的新的一个文化系统,因此我们把它命名为‘屈家岭文化’”。此后长江中游的广大区域,均发现了屈家岭文化遗存。屈家岭文化,是长江中游第一个被命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体系。 屈家岭文化遗存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经济、生产发展状况。大量

不可复制的京山历史

不可复制的京山历史

123℃ 12

京山,因县城东有京源山而得名。县境内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地名是新市。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境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并且用自己勤劳智慧的双手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史前文化。屈家岭文化遗址出土的大量陶器、谷壳、原始建筑遗迹等古文化遗存表明,当时人们已掌握了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种植水稻、养殖家畜家禽、纺织手工业等已成为主要的生产活动。县地秦属南郡。西汉,北境大富水流域属安陆县;南境京山河流域属云杜县,云杜县治在今县城新市镇。东汉初,大富水流域从安陆县析出,立南新市侯国,治所在杜城(今宋河镇秦关)。三国、两晋,县域为南新市县和云杜县分辖。三国时,县域地跨魏、吴,南新市县属魏国,云杜县属吴国。南北朝,南新市县改称为新

中国十大著名寺庙排行榜

中国十大著名寺庙排行榜

123℃ 12

中国十大著名寺庙排行榜,中国十大寺庙排名,中国十大寺庙简介:白马寺,法门寺,大昭寺,关帝庙,晋祠,孔庙,拉卜楞寺,少林寺,塔尔寺,悬空寺。(一)白马寺简介  白马寺,位于洛阳市老城东约几公里邙山南麓洛河北岸之间,是佛教传入我国内地兴建的第一座寺院。(二)法门寺简介  法门寺位于扶风县城北十公里的法门镇。始建于东汉末年,发迹于北魏,起兴于隋,鼎盛于唐,被誉为“皇家寺庙”,因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为举国仰望的佛教圣地。(三)大昭寺简介  大昭寺,藏语称“觉康”,意即释迎牟尼佛寺。每天都有众多的信徒来这里磕头、念经,还把自己舍不得吃的酥油供奉到佛像前,点燃着千百盏日夜不息的酥油灯。 (四)关帝庙

贺州市平桂管理区简介

贺州市平桂管理区简介

123℃ 12

2007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准设立贺州市平桂管理区,为贺州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行使相当县(区)级政府管理职能。8月3日管理区筹备组正式进驻平桂开展各项筹建工作;8月16日管理区首批公务员正式到位;9月19日平桂管理区正式挂牌成立,机关办公地址暂定原平桂矿务局总部内,即贺州市平桂南路33号。 2011年11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和财政部联合印发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名单,平桂管理区名列其中。标志着平桂的转型由封闭式转型走向开门转型,步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 平桂管理区位于广西的东北部、贺州市的中部,距贺州市城区中心仅6公里(有公交车通达)。东与贺州市八步区毗邻

王匡、王凤与绿林起义

王匡、王凤与绿林起义

123℃ 12

西汉末年,王莽篡权乱政,社会矛盾尖锐,自然灾害连年不断,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人相食”,民不聊生。于是,各地饥民纷纷起义,终于汇成一场席卷长江、黄河流域声势浩大的全国农民大起义,推翻了王莽政权。这场斗争长达10年之久,这次农民起义的主要策源地,就是我们湖北省的京山县,它的主要领袖――即绿林军的主要领袖王匡、王凤,就是京山人。据《后汉书·刘玄传》记载,公元17年(天凤四年),“南方饥馑,人庶群入野泽,掘凫茈而食之,更相侵夺。新市(今京山县东北部三阳镇一带――编者注,下同)人王匡、王凤为评理诤讼,遂推为渠帅,众数百人。于是,诸亡命马武、王常、成丹等往从之,共攻离乡聚(今京山县六房附近),藏于绿林(今大

京山历史由来

京山历史由来

123℃ 12

京山县地域,只有史书籍记载到现在已有二千多年了。在二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京山地域县名更替、县址变迁是比较频繁的。  京山县在古代夏、商、西周时期,京山为楚郧子国,这是京山县地著迹之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封建为郡县,新市属南郡。汉初置云杜县,属江夏郡,县治在京山。西汉末年,新市人王匡、王凤领导的绿林起义,更使新市名震古今。东汉初年,分安陆西境立南新市侯国,属江夏郡。晋初仍因汉置江夏郡,统县七:安陆、云杜、曲陵、平春、鄍、竞陵、南新市。现京山地域当时为云杜和南新市县地。  京山县地域最早见于史书的是新市,为县著名之始。京山历史上曾出现过云杜、南新市、新市、新阳、角陵、盘陵、富水、京山等县名。战国

洪湖水浪打浪

洪湖水浪打浪

123℃ 12

本人出生在洪湖市的一个小镇里,我觉得非常的幸运能出生在洪湖——鱼米之乡!听过洪湖水浪打浪这首歌吗?讲的就是我们的大洪湖。水清,花美,人更美啊!今天就给大家讲一讲洪湖的历史文化,让大家了解一下洪湖。 洪湖以其境内最大的湖泊为名——洪湖。洪湖作为地名,最早始见于明朝 嘉靖.沔阳志 所载:“上洪湖,在州东南一百二十里,又十里为下洪湖”~~远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洪湖的乌林,螺山和黄蓬山等地就有人居住,形成了邑居和群落,在乌林,螺山和黄蓬山的新石器遗址中,已发掘出土石器,骨器和陶器等几百件。 现在的洪湖市境域,夏商时代为古云梦地。属”禹贡“荆州之域。西周时期周武王封为州国,都城在今黄蓬山,楚武王四十年,

绿林古寨

绿林古寨

123℃ 12

绿林古寨,位于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绿林镇绿林山。公元 17年,这里是西汉末年王匡、王凤领导的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农民起义——“绿林起义”的策源地。绿林古寨是绿林起义时5万多人马屯集练兵之地,南北两城(寨)至今风韵犹存,整个寨内野菊成片,凉风习习,四季山泉涌流,是消夏避暑的理想之地。这里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历史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光武帝刘秀曾经与王氏兄弟结盟,绿林英雄的大无畏气概,为东汉王朝奠定了皇霸之气。所谓“光武创基,兆于绿林”,就很实在地点名了绿林山的王者气象。其中绿林寨古战场遗址正在申报国家历史文化遗产。除“绿林起义”遗址外,绿林镇也是李先念、陈少敏等革命先辈开创的鄂豫边

话说京山历史文化。

话说京山历史文化。

123℃ 12

京山虽是一座小城但是它不仅有秀丽的风景,更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4000多年前的屈家岭文化,苏家垄文化和1900多年前的绿林文化世代流传于长江中游地区,成为中国古老文化的代表之一。其中由新市(即今京山)人王匡、王凤领导的绿林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继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后的第二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更有一批如刘英,刘铁等追随过孙中山的革命忠烈,在京山发起“永漋河起义”,策应辛亥革命的成功。文化遗址王匡、王凤与绿林起义。这场斗争长达10年之久,这次农民起义的主要策源地,就是湖北省的京山县,它的主要领袖――即绿林军的主要领袖王匡、王凤,就是京山人。绿林赤眉起义是继陈胜、吴广起义之后,中国历史上第

话峰口,你对它了解多少

话峰口,你对它了解多少

123℃ 12

小时候外婆跟我打谜语:用线把口封住,猜一地名。回曰:峰口。哈哈,但是当时的我可是没想到的。说起峰口,就不能不说它的别称:小汉口。按道理讲。峰口是湖北省荆州市洪湖市下的一个小镇,怎么可能有资格称是小汉口呢!且听我慢慢道来。1991年峰口的全镇工农业产值就达到了1.71亿元,那可是钱很值钱的年代啊。峰口镇有着悠久的历史,明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就曾经屯兵于此,其夫人曾在此绣过花,留下了绣花堤的遗址,而今兴旺发达的湖北省绣花鞋厂就是在这遗址上修建并因此而得名的,据史料记载,峰口原名直埠,清朝乾隆年间,每逢汛期,就在此垒坝挡水,封口就是临近村民的物质集散地,且兴旺发达,后来人们将封口逐渐雅化为峰口,有封

洪湖——我的家乡

洪湖——我的家乡

123℃ 12

洪湖市以其境内最大的湖泊——洪湖而命名。洪湖作为地名,最早始见于明朝《嘉靖•沔阳志》所载:“上洪湖,在州东南一百二十里,又十里为下洪湖,受郑道、白沙、坝潭诸水,与黄蓬相通”,“夏洪湖大水,湖河不分,容纳无所,泛滥沿岸,诸垸尽没,湖垸不分”。远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洪湖的螺山、乌林和黄蓬山等地就有人类生息和居住,形成了邑居和群落。在螺山、乌林和黄蓬山的新石器遗址中,已发掘出土了石器、骨器和陶器等百余件。今洪湖市境域,夏商时代为古云梦地,属“禹贡”荆州之域;西周时期周武王(姬发)封为州国,都城在今黄蓬山;楚武王四十年(公元前701年),州国和江汉间其它小国都被楚国吞并;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8年

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123℃ 12

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王匡、王凤与绿林起义 西汉末年,王莽篡权乱政,社会矛盾尖锐,自然灾害连年不断,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人相食”,民不聊生。于是,各地饥民纷纷起义,终于汇成一场席卷长江、黄河流域声势浩大的全国农民大起义,推翻了王莽政权。这场斗争长达10年之久,这次农民起义的主要策源地,就是我们湖北省的京山县,它的主要领袖――即绿林军的主要领袖王匡、王凤,就是京山人。 据《后汉书·刘玄传》记载,公元17年(天凤四年),“南方饥馑,人庶群入野泽,掘凫茈而食之,更相侵夺。新市(今京山县东北部三阳镇一带――编者注,下同)人王匡、王凤为评理诤讼,遂推为渠帅,众数百人。于是,诸亡命马武、王

洪湖简介

洪湖简介

123℃ 12

湖北省荆州市洪湖市简介:洪湖市,隶属于湖北省荆州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长江与东荆河之间,西南隔长江与湖南省临湘县相邻。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13°07′~114°05′,北纬29°39′~30°02′之间,东距省会武汉135公里。截至2010年,洪湖市面积2519平方千米,人口94万。全市地势平坦低洼,全境自西北向东南呈缓倾斜,且南北高,中间低。洪湖市位于中国著名粮仓江汉平原与湖北东南山区的经济结合部,是中国实施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战略的重点区段。湖北省荆州市洪湖市旅游景点:1.洪湖蓝天生态旅游风景区, 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位于湖北荆州洪湖瞿家湾镇。2

对沙洋“五七干校”的一些回忆

对沙洋“五七干校”的一些回忆

123℃ 12

在千里汉江下游的首段右岸,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沙洋,这里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县级政权――权县就诞生其境内,震惊中外的“郭店楚简”和“中国第一古湿尸”也在这里出土;这里曾是充满硝烟的古战场,刘备与曹操大战长坂后,斜趋汉津口,南宋名将边居谊英勇抗元、血洒新城等历史故事都发生在这里。如今,更因“文革”期间,曾有40余个中央国家机关、部队、大专院校、省直单位在此创办“五七干校”,而进一步加深了许多人对这个昔日滨江小镇的印象。得天独厚的条件,使沙洋“五七干校”成为当时在全国规模和影响较大的干校1966年5月7日,毛泽东给时任军委副主席的林彪写了一封信,信的大意是,部队不但要搞军事,

孝感白沙镇(一)

孝感白沙镇(一)

123℃ 12

白沙镇原名叫“白沙铺”,素有“小汉口”之称。自宋代以来,此地就是汉口至德安府(今安陆市)的交通驿站。白沙铺缘何称作“白沙”呢?是因沙子色白而命名,还是因其他原因而命名的呢?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供热心于地名研究的同仁参考。白沙铺原是驿站,已成定论。“铺”又写作“舍甫”。《元史•兵志四》:“每十里或十五里、二十五里则设一铺”。明叶子奇《草木子》卷三下:“传命,陆有马站,水有水站。州县凡十里立一铺。大事则遣使驰驿,起船马有劄子,小事文书以铺兵传递。”清顾炎武《日知录•驿传》:“今时十里一铺,设卒以递公文”。由此可见,白沙铺是交通驿站,其地位可见一斑。随着交通的发展,人口的增多,商贸的活跃

紫薇山庄

紫薇山庄

123℃ 12

紫薇山庄提起"围龙屋",人们就想起福建客家土楼,殊不知,湖北罗田县九资河镇官基坪村也有明清古民居"围龙屋".新屋垸古建筑群位于罗田县九资河镇官基坪村,是一座明清古建筑。总面积0.5平方公里,山庄内有120人口30来户人家,建垸历史上溯到清朝前期,至今已有近两百多年的历史。此建筑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上的雕梁画栋至今仍不失典雅之气,古戏楼梁上的木雕龙更是栩栩如生。因该垸四周遍种紫薇,所以新屋垸又名紫薇山庄,因山庄所处地位古时为湖北、河南、安徽三省通衢,加上景点后面的山脉为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故名三省垴。新屋垸古建筑群是罗田县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五大风景之一的九姿河风景区的一个景点,距九资

元末徐寿辉铸天启通宝折三银钱

元末徐寿辉铸天启通宝折三银钱

123℃ 12

此泉为元末义军领袖徐寿辉所铸。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八月,湖北罗田人徐寿辉在蕲水(今湖北浠水)起兵反元,同年十月称帝,建国号天完,1358年,徐寿辉改元天启,仿至正钱式样,铸行“天启通宝”钱,俗称“徐天启”。目前已发现的徐天启为折三形制,钱文篆书直读,光背,诸谱有录。徐寿辉天启年号前后仅8个月,铸钱期短暂,铸量少,流传至今已成珍稀名誉品。据关汉亨《中华珍泉追踪录》载:“篆书徐天启钱更难得一见,迄今仅发现4枚,为古泉大珍。”然随世事变迁,此泉也偶有发现,泉友亦有藏。网络检索,近年亦有小平篆书徐天启面世。 本品为折三银钱,径31.2毫米,厚1.8毫米,重8.62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