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相关

典籍中的故乡(二)

典籍中的故乡(二)

123℃ 12

典籍中的故乡(二)故乡罗田置县治为公元523年。目前已知的、第一部县志成书于明嘉靖21年(1542年)。也就是说,在拥有了一千年多年生生不息的历史之后,故乡才开始有意识地整理自己这一千年的历史。说来让人惊讶,这本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明嘉靖县志,在我的故乡一直没有找到原本,很长一段时间人们甚至以为嘉靖版《罗田县志》只不过是一个传说。直到1925年,在宁波著名的藏书楼“天一阁”发现了这本沉睡已久的县志,人们才知道我们的祖先在明代嘉靖年间确曾编写过自己县治的历史。这个发现,让罗田人非常高兴,罗田当时的县知事李宝沅很有眼光,他自己捐钱将这本最早的县志购回罗田,延请罗田本土的方志学家王葆心校订、誊写。不消

孝感白沙镇(五)

孝感白沙镇(五)

123℃ 12

孝感白沙铺王店山、赵寺埠惨案  1939年11月30日,日军骑兵15名,窜到王店山,正碰上当地游击队,游击队当场打死一个日军,日军见状仓皇逃走。第二天,日军纠集日伪军数百人向王店山猛烈进攻,派来一架飞机进行轰炸,游击队迅速组织群众转移,日军扑了一个空就在王店山民房四周浇上煤油,纵火燃烧。顿时烟雾弥漫,火焰冲天,45户共100余间房屋被烧毁。一位叫王金尊的被烧死,耕牛及其它牲畜也被当场烧死。次年1月中旬,从肖港窜来30余名日伪军,到赵寺埠抢劫,赵寺的游击队与日军展开激战,当场打死打伤日伪军10余名。1月28日早晨,百余名日军及伪军来到赵寺埠进行报复。先以炮击,再以机枪扫射赵寺埠,群众立即扶老携幼

孝感白沙镇(四)

孝感白沙镇(四)

123℃ 12

神奇的三潭风景在白沙镇北8华里处,有一座庙叫塔儿潭寺,该寺原叫邑古寺,始建于唐朝武则天称帝时期。元朝末年,建有一座7米高的宝塔,以镇邪驱灾。因塔下有太公潭、回龙潭、塔儿潭,所以人们取名叫“塔儿潭寺”。塔儿潭里,人们相传有“神龟吞鳝”的传说。太公潭,人们传说是姜太公钓鱼的地方,在太公潭附近几百米处,还有血淋港。回龙潭,人们传说东海龙王每年都要从海里来这里一次,所以,人们称之为“回龙潭”。来往的船队为了求得平安,都要在回龙潭附近停靠,烧香朝拜之后才离开。白沙铺的古桥——南门桥,白沙铺南门有两座桥,是古时的交通要道。桥面用条石覆盖,条石下面用横木支撑,每块条石上都印有很深的车辙痕迹,这可以见证历史的

典籍中的故乡(四)

典籍中的故乡(四)

123℃ 12

典籍中的故乡(四)一部中国历史,可以说是朝代更迭的历史,在历史的转折关头,混乱和流血成了挥之不去的场景。在故乡罗田,每到改朝换代的年月,战乱的记载就多了起来。战乱的受害者是那些无辜的百姓。尽管县志上关于一些战乱的记述,只有简单的几行字,但到今天,我们依然能闻到文字后面的血腥气。真所谓:亡百姓苦,兴百姓苦。最早关于战乱的记载是唐乾符四年(公元877年)。黄巢起义军攻入县境,官府派兵抵抗,起义军战死4000余人,这场战争的地点县志没有记载,但可以想象战争的惨烈程度。一方面说明义军战斗是多么勇敢,另一方面可以看到官军抵抗的顽强。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北方的金兵借地震之乱,攻入罗田,整个县城被

段二姑的故事

段二姑的故事

123℃ 12

段二姑的故事传说英山有个二方塆,二方塆里有个姑娘,长得如花似玉,仙女一般。因排行第二,人称段二姑,她是大财主段大甲的二妹。这二妹十四岁时害了一场大病到十八岁还未见好,终日昏迷不起,全靠喂点米汤和糖水度命。请尽了鄂东名医前来就诊,也未见奏效。有一天,一位八十多岁扯草药的老太婆路过她家讨茶喝,真所谓病急乱投医。段家人想,既然识得中草药,说不定知道一些祖传秘方,偏方,不妨试试看。待问过话后,老太婆说她略知一二,可以试试。说完后老太婆迅速为段二姑看了看气色和舌苔,随即给她吹了一口气,身上拍打了几下,又从自己身上的草药袋中抠了几片树叶,然后放入嘴中嚼烂贴在二姑的咽喉外面。走的时候嘱咐段家人说:“你们可以

孝感白沙镇(二)

孝感白沙镇(二)

123℃ 12

有些村庄的称名则反映了本地手工业发展的历史。自唐代我国工商业有很大发展,到了明代已有“七十二行”之说。明清时期孝感手工业十分发达。孝感民谚云:“金银铜铁锡,木瓦窑石漆,弹篾染画雕、还有酒箍皮”,如福利村的窑湾。有不少的村庄因从事某一行业,或出现了某一行业的匠人而闻名,故以某一工匠行业为称名。如福利村的猪行湾因开猪行而得名,福华村的沈儿榨湾因榨坊多而得名。 有的称名则反映了孝感淳朴的民风。如群幸村的焦岗,其实该湾人姓孟,没有姓焦的,因为宋朝焦瓒和孟良结为兄弟,所以,焦孟一家。如叶河村的牌坊李原叫大李村,因为人们为三个寡妇立了牌坊,所以改名“牌坊李”。有的以地理位置命名的,如东河湾、河边黄、柳山

孝感白沙镇(六)

孝感白沙镇(六)

123℃ 12

白沙铺的节日习俗    过年  以农历(夏历)为主,分为过小年、过大年。过小年是军三、民四、王子二十五,即军属人家过小年是腊月二十三日,百姓人家是二十四日,皇家王子则为二十五日。僧人在腊月半时,送司命贴(木版印制,是司命菩萨上天奏本的文书)到各家各户,各家自己填写地址姓名。小年晚上,在厨房里烧香送司命菩萨上天奏本,并进行祷告,祈求好运。烧夜香时全家人吃东西(必备麻糖),嘱咐小孩过年不能乱说;给肉狗子吃,教过年不要乱咬,俗称“嘱咐狗子过年”。小年左右,开始磨豆腐,腌腊肉腊鱼,炒花生豆子、打糍耙,二十八日禁打,所谓“打七不打八”,均为过大年做准备。  大年临近,家家都要吃年饭。有接姑娘女婿的(一般

罗田百里生态画廊探访文脉

罗田百里生态画廊探访文脉

123℃ 12

正当穗状板粟之花盛开之时,由管理苦行人组织安排,天楚论坛一行人驱车至罗田县寻访王葆心、万密斋、余三胜等伟人胜迹。一车刚临罗田县大河岸镇,镇党委书记汪祥益和镇长闫俊即到车前迎接我们的到来,并为我们的寻访活动作向导。大河岸镇位于罗田县东部,大别山主峰天堂寨的西南脚下,是进入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门户,罗田县板粟主产区,近代国学家王葆心和明代著名医学家万密斋的故乡。从大河岸镇溯水而上至九资河镇,所经大河岸镇磙石坳村、古楼冲村、白庙河乡马面冲村、九资河镇徐凤冲村,不仅仅是一条百里生态画廊,更是一条文脉,灼灼生辉的文脉,罗田的文脉、黄冈的文脉,更是湖北的文脉。我们寻访的第一站便是王葆心墓。闻着一路有些浓烈

豹龙寺传奇

豹龙寺传奇

123℃ 12

豹龙寺传奇话说这石桥铺河畔右侧的上面,有一座悬崖叫百丈崖,崖上有一座山峰叫古楼峰。话说有一天,东海龙王乔装打扮,偷闲来到古楼峰,被太上老君瞧见,怕它侵害民间,马上派青天豹下凡收拾。哪知大战三百回合不分胜负,搅得下界沙尘弥漫,飞砂走石,大地上的百姓叫苦连天。忽然,天庭震怒,乌云滚滚,狂风大作,晴天一声霹雷,顷刻间大雨滂沱,一道闪电将这龙豹拦腰斩断。随即变成了一座耸入云霄的巨石,远远望去,那龙身紧缠着豹子头部,生动逼真,真乃天工所造,地设成型。后人因名造景,因地赋型,在此地建一豹龙寺,再聘请披发祖师临坛,讲经传道,吸引着四方香客。自此声名远播千里,神光普照八方。据说这石桥河畔住一孙姓人家,其母亲身

典籍中的故乡(一)

典籍中的故乡(一)

123℃ 12

典籍中的故乡(一)故乡罗田,常在文字中看到种种记述。每有涉及,不胜欣喜。追溯故乡遥远的历史,了解历史烟尘中祖先的行迹,也是一件很有趣味的事情。曾读县志,知道记述罗田历史从南北朝时期的梁普通四年(公元523年)六月初十开始。因为这一年有史料记载,故乡开始设置县治,县名为罗田,隶属于义城郡管辖,县治地点就设在今天的石桥铺魁山脚下。600多年后,那地方到今天依然保留着“旧县畈”的地名。为什么以罗田为县名呢?历来也没有统一的说法。据清光绪元年(1875年)刊行的《罗田县志》载,南北朝时代,南朝宋文帝刘文隆当政,他手下有叛将司马黑石三人来到罗田地界,勾结巴水蛮族四处劫掠,巴蛮酋长田光兴、文小罗协助朝廷将

大爱家乡广水——广水标志

大爱家乡广水——广水标志

123℃ 12

广水市市标:翔舞 翔舞的火凤,创意于战国时期的出土文物“凤鹤禽”,孕育着广水源远流长的文明史和1400多年的置县史。 凤凰,吉祥之鸟、楚人图腾之鸟,非灵泉不饮、非梧桐不栖,浓缩着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 这翔舞的火凤,见证着广水建市20年的成就辉煌,喻示着广水未来的美好希望。广水市市花:杜鹃花 杜鹃又名映山红。为什么选映山红为市花呢?原因如下:广水原为应山县。现在城区中心地带名为应山,映山红即为应山红,代表我们广水力争上游、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广水市市树:香樟树 存活期长,有很强的吸烟滞尘、涵养水源、固土防沙、能吸收多种有毒气体和美化环境的能力!广水市各个道路上均种有香樟树,代表广水

米龙的传说。

米龙的传说。

123℃ 12

刀背岭山脚下有一个美丽的村庄叫龙井冲,龙井冲因龙的传说而得名。关于米龙的传说在当地传为佳话,可说是家喻户晓。 相传二百多年前,这里的村民生活在贫穷和痛苦中,饥饿时刻威胁着穷人的生命。刘老实一家几天都揭不开锅,几个孩子饿得皮包骨。一天,刘老实到龙王山上去砍柴,砍累了,他就来到山顶的一块大石头上休息。不一会儿,他迷迷糊糊睡着了,等他醒来的时候,突然发现脚下有一堆白生生的大米。不是看花眼了吗?刘老实揉着眼睛,低下头去再看,“啊!真是米!”他不由得惊叫起来,旁边还有一张字条“我是米龙,天机不可泄露。”静下心来细想一番,刘老实拿定主意不告诉别人。于是,他用衣服把米包起来,藏在柴禾中挑回了家。就在这天夜

汉川历史文化

汉川历史文化

123℃ 12

汉川市以汉水流经本市境内而得名。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置汉川县。1949年属沔阳专区,1951年属孝感专区,1959年属武汉市,1961年复属孝感专区,1970年属孝感地区。1993年属孝感市。汉川建县于北周武帝保定元年(公元561年),因汉水横穿县境而得名[3]。古代汉川建制汉川置县始于公元561年(北周保定元年),县治在现马鞍乡甑山,故名甑山县,先后属甑山郡、复州和沔阳郡。隋大业末废县为镇,并人汉阳县。公元621年(唐武德4年),县恢复,移治泐山下,因汊水流经县汉川汉川境而改名汊川县。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改属汉阳郡。公元758年复属沔州。公元826年改属鄂州。公元958年(五代

典籍中的故乡(二)

典籍中的故乡(二)

123℃ 12

典籍中的故乡(二)故乡罗田置县治为公元523年。目前已知的、第一部县志成书于明嘉靖21年(1542年)。也就是说,在拥有了一千年多年生生不息的历史之后,故乡才开始有意识地整理自己这一千年的历史。说来让人惊讶,这本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明嘉靖县志,在我的故乡一直没有找到原本,很长一段时间人们甚至以为嘉靖版《罗田县志》只不过是一个传说。直到1925年,在宁波著名的藏书楼“天一阁”发现了这本沉睡已久的县志,人们才知道我们的祖先在明代嘉靖年间确曾编写过自己县治的历史。这个发现,让罗田人非常高兴,罗田当时的县知事李宝沅很有眼光,他自己捐钱将这本最早的县志购回罗田,延请罗田本土的方志学家王葆心校订、誊写。不消

万水灌金桥和金龟下海

万水灌金桥和金龟下海

123℃ 12

万水灌金桥和金龟下海在罗田县平湖乡张家坳村王福十塆前的骆驼岗旁边,有一条深涧,在深涧的上下游有好几处地名是用“金”字命名的。这条深涧隔断了山民们唯一通往山外的道路。这里古树参天,潭深谷险,石秀山奇。其中有一座古老的石桥,叫做“金桥”,由于桥的上游有五六道水系在这儿汇合,故名“万水灌金桥”。桥的后方有一巨石叫“金官印石”,四方四正,独立地贴在河中的一块笔陡石板上,一推就动,好像挂在那儿一样。长年的山洪冲刷也没有被冲走。石上方稍扁,像个握印的把手,好一个真真切切的官印。桥的上游山环水绕,桥下清泉流泻。石桥约4米宽,用几十根石条铺成,全长10多米,高约6米。桥墩全部是用巨大的石条砌成。整座桥的石条凿

明清黄冈大别山山寨林立

明清黄冈大别山山寨林立

123℃ 12

明清黄冈大别山山寨林立明清之季,湖北黄冈地境上有蕲州府、黄州府,山寨林立。历有大小山寨三百余座,皆建寨城、寨堡,散布于鄂东五水流域的大别山中,其中最有名气的寨有四十八,号为“蕲黄四十八寨”,主要分布于罗田县、浠水县、黄冈县(今团风县)、麻城市和黄梅县。罗田县有天堂寨、石柱山寨、鹤皋寨、乌云寨、黄狮寨、仙女岩寨、韭菜岩寨、李蟒岩寨、周家山寨、扬旗寨、古(鼓)羊寨、薄金寨、富主(亦名“富猪”)寨、大垴寨、大龙寨、白马寨、尖峰寨、观音山寨、大罗寨、独龙井寨。浠水县有何家山寨,三角山寨、斗方山寨、石门山寨。黄冈县有金盆寨、响水潭寨、天马山寨、淋山河寨、桃花洞寨、马家潭寨、白云山寨、寨云垴寨、大崎山寨、

典籍中的故乡(四)

典籍中的故乡(四)

123℃ 12

典籍中的故乡(四)一部中国历史,可以说是朝代更迭的历史,在历史的转折关头,混乱和流血成了挥之不去的场景。在故乡罗田,每到改朝换代的年月,战乱的记载就多了起来。战乱的受害者是那些无辜的百姓。尽管县志上关于一些战乱的记述,只有简单的几行字,但到今天,我们依然能闻到文字后面的血腥气。真所谓:亡百姓苦,兴百姓苦。最早关于战乱的记载是唐乾符四年(公元877年)。黄巢起义军攻入县境,官府派兵抵抗,起义军战死4000余人,这场战争的地点县志没有记载,但可以想象战争的惨烈程度。一方面说明义军战斗是多么勇敢,另一方面可以看到官军抵抗的顽强。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北方的金兵借地震之乱,攻入罗田,整个县城被

罗州城与罗田县

罗州城与罗田县

123℃ 12

罗州城与罗田县蕲春县罗州城建于北齐,据明嘉靖《蕲州志》载,“罗州城在安平乡,去今治(蕲州)五十里,北齐时筑,置齐昌郡,兼置罗州。”罗州之名始于南北朝,北齐改蕲阳为齐昌郡,治设罗州,并置罗州刺史,改南梁北江州为罗州,文宣帝高洋天宝元年至五年(550年至554年)筑罗州城,蕲春城名被罗州城名替代。时蕲春东部名齐昌县,隶罗州齐昌郡,罗州城为州、郡、县三级治所。南宋宁宗嘉定十四年(1221年),金兵犯境,攻蕲州。南宋的蕲州领今黄梅、武穴、浠水、罗田、蕲春5县市,时州治设罗州城,此时曾爆发历史上著名的罗州城保卫战。南宋端平元年(1234年),蒙军灭金,后又3次侵犯蕲州(罗州已改称蕲州),一直到南宋理宗景

罗田鲶鱼地的传说

罗田鲶鱼地的传说

123℃ 12

罗田鲶鱼地的传说天堂河自古羊寨与薄金寨的夹峙中穿出,流经平湖,形成一个大河套。河套东面是宽约里把路的沙滩和水道,西面是方圆七八里的丘陵田园,名叫丁家套。套口有一座小山丘,形状极像鲶鱼,所以被人们称做鲶鱼地。这个地方虽然不大,但名气不小,因为它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几百年前的某一天,丁家套有个姑娘在河边洗衣,忽然听到两个过路人的说话声。其中一人说:“找了许多次,原来这个孽畜在这里。”就随手把一根干竹竿插在地上,说:“再过七天,我来看你。”姑娘认识两人,知道是当地有名的地仙,就动了个心思。第六天,姑娘跑到那个地方,看到那根干竹竿竟然吐青了。姑娘拔起青竹竿,在原地方插根枯竹竿。第二天,姑娘又偷偷去看地仙

罗田古城寨

罗田古城寨

123℃ 12

罗田古城寨罗田古城寨罗田是大别山区最有地域特色的山区县。其地理特点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峰林立,此起彼伏,犬牙交错,各具特色。最为奇特的是,高山必有寨,每寨有传说。元明清三个朝代,为了抗击外族入侵,江淮一带汉族居民自发依山筑寨,一来用于抵御敌军,二来用于躲避战乱,三来用于抗拒土匪。自古相传江淮72寨,以天堂寨为总寨。江淮72寨中,蕲黄有48寨,而罗田就拥有28寨。其实,罗田的古城寨还不只这些,凡是村塆附近的高山一般都建有石寨,总数超过百座。罗田的古城寨的特点是依山就势,在山峰顶端砌石为城,高约两人,宽约两米,非常坚固。城寨一般按东西南北方向分设城门,也有因地域限制只开设一个或两个城门。城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