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堤藕粉

招堤藕粉

特产 123℃ 12

招堤藕粉是贵州名牌特色产品之一,被贵州省消费者协会评为“推荐产品”。本品采用安龙“十里荷花”出产的优质荷藕,精工提取淀粉,加入适量的天然低热量甜味剂木糖醇代替蔗糖,经现代工艺精心调制而成,特别适合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病患者,病后恢复者,中老年等食用。招堤牌藕粉开发有无糖藕粉、三七藕粉、红枣藕粉、清水藕片等系列产品。该系列产品品质纯正,清香可口,营养丰富,清新怡神,是理想的纯天然营养食品

泡梨

泡梨

特产 123℃ 12

泡梨是独特的一种泡菜。当地盛产多种麻梨,他们喜欢将这些适合浸泡的麻梨盛于陶坛内,按比例加上盐、白酒、姜、蒜、花椒和清水,密封一月余后食用,具有酸、甜、脆和浓郁的醇香味道,别具一格,是佐餐的美味佳品。浸泡时间长者,其味更佳。

坡脚西贡蕉

坡脚西贡蕉

特产 123℃ 12

坡脚西贡蕉属于小米蕉的一种,原产于越南,因其是进贡给皇帝的,故称为西贡蕉。食疗价值:1、西贡蕉富含碳水化合物,能够储存和提供热能,维持大脑功能必须的能源,调节脂肪代谢;也能够提供膳食纤维,节约蛋白质;解毒,同时增强肠道功能。2、铜元素较丰富,铜作为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素,对于血液、中枢神经和免疫系统,头发、皮肤和骨骼组织以及脑子和肝、心等内脏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3、含有相当多的钾和镁

坡脚香猪

坡脚香猪

特产 123℃ 12

坡脚香猪,又名长寿猪,从广西巴马引入进行试养。经过六年不断养殖试验、品种改良,坡脚香猪养殖户们已总结出一套独特的以草食为主、不喂饲料的全生态繁养技术。坡脚香猪养殖6个月可以出栏,每头生猪重60公斤左右,全生态养殖、绿色环保的养殖方式使香猪,皮薄肉细,胴体瘦肉多,肌肉鲜红,肌纤维细嫩,脂肪洁白。肉味清香甘甜,营养丰富,烹调时不添加任何佐料也香气扑鼻,尤其独特的是,乳猪在哺乳期任何日龄阶段屠宰食用

鸡枞油

鸡枞油

特产 123℃ 12

鸡枞油是安龙传统的名特食品,鸡枞又名伞把菇,享有山珍之最,菌类之冠的美称,是珍贵的野生食用真菌,人工无法培植,生长时期仅在每年的7-8月,鸡枞味鲜如鸡肉,分解似鸡丝,有脆、嫩、鲜、香的特殊风味。鸡枞含蛋白质28.8%,富含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和其他微量元素,营养丰富,具有降血压、降低胆固醇及美容之功效。安龙鸡枞油采用传统工艺及最新科学配方精制而成,风味独特,鲜香爽口,是老少皆宜的调味佳品和纯天然绿

马蹄菌

马蹄菌

特产 123℃ 12

安龙县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达240~340天,年平均气温15.6℃,最高气温不超过30℃,最低气温低于-2℃,年降雨量1256毫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素有“小昆明”之称的安龙每年出产马蹄菌约500公斤。马蹄菌的子实体幼时呈乳白色,出土后逐渐变成紫褐色或紫黑色。成熟后顶部膨大展开,菌丝体的营养充足时,有时会分杈生长,呈鹿角状,十分优美。幼时呈圆柱形至钟形并逐渐伸展,顶部平整,没有菌盖

呼伦贝尔红烧鹿肉

呼伦贝尔红烧鹿肉

特产 123℃ 12

呼伦贝尔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族源地,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自古就生活在大兴安岭原始森林当中,曾经创造出了灿烂的狩猎文明。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原以狩猎为生,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带有浓郁的狩猎民族特色。饮食以兽肉为主,喜欢食用狍子、鹿、犴、野猪、熊肉,禁猎后养殖的鹿肉成为其特色的美食。鹿肉肉性温和,有补脾益气、温肾壮阳的功效,高蛋白、低脂肪,肉质细嫩、味道美、瘦肉多、结缔组织少,可制作红烧鹿肉、鹿肉干、炖

素溜草原白蘑

素溜草原白蘑

特产 123℃ 12

一首《呼伦贝尔大草原》,让更多的人记住了壮美辽阔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呼伦贝尔大草原不但有白云朵朵飘荡,有洁白的蒙古包散落,还有呼伦贝尔草原朵朵的白蘑。呼伦贝尔大草原夏季气候温凉湿润,光照时间较长,使白蘑有良好的生长环境。白蘑菌肉肥厚,质地细嫩,香味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及钾、钙、铁、磷等矿物质。其形状如伞,洁如玉盘、嫩如鲜笋,是伞菌中较为珍贵的品种,每年雨量充足的8~9月为盛产期。白蘑食

水煮南屯牛排

水煮南屯牛排

特产 123℃ 12

呼伦贝尔草原是中国最美的温带草原,水草丰美,生长有几百种牧草,有牧草王国之称,不仅是最适合人类生存的一片“绿色净土”,更是牛羊生活的天堂。呼伦贝尔最出名的牛肉就是南屯(鄂温克旗)牛肉。南屯牛排选用的是散养在鄂温克草原上的苏白牛牛肋条,肉质鲜嫩,高蛋白、低脂肪。水煮南屯牛排采用清水炖煮,不添加任何佐料,最大程度保留了牛肉的鲜美和原滋原味,熟透软韧后捞出沾野韭菜花酱食用。肥瘦相间的牛排,入口间脂香

肉末柳蒿芽

肉末柳蒿芽

特产 123℃ 12

呼伦贝尔辽阔的地理空间,厚重的历史文脉,形成了多民族血脉相连、和谐发展、互为依存的生态联盟。传说生活在嫩江流域的达斡尔族人在危难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柳蒿芽可以食用,并依靠它顺利度过的困境,拯救了数以万计的达斡尔族人,此次这个民族便与其结下了不解之缘。达斡尔语称柳蒿芽为“库木勒”,在当今的达斡尔族家庭中仍然留有吃“库木勒”的习惯。库木勒节是达斡尔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达斡尔人的春季狂欢节。柳

布里亚特包子

布里亚特包子

特产 123℃ 12

在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锡尼河河畔生活着勤劳勇敢聪明的布里亚特蒙古族人,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他们善于向兄弟民族学习和乐于接受先进文化影响,因而生产、生活方式比较先进。他们的智慧用在美食上便诞生了最著名的布里亚特包子。布里亚特包子主要用碎羊肉、羊下水、牛肉或马肉切丁做馅,再放些大葱、洋葱或草原上生长的野韭菜,烫面做皮。最传统的布里亚特包子,不用擀面杖擀皮,而是用手撕成面皮包馅。布里亚特包子最大

炸秀丽白虾

炸秀丽白虾

特产 123℃ 12

呼伦湖水以肥(天然饵料丰富)、大(面积广阔)、洁(无工业污染)、活(有三条河为水源吞吐)而著称。呼伦湖秀丽白虾是呼伦湖中唯一的经济虾类,具有生长快、食性广、繁殖力强、营养价值高等特点,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秀丽白虾是高蛋白、低脂肪生物,鲜虾所含粗蛋白比同水域鱼类高许多。最简单的吃法便是水煮,最特色的吃法是干炸。将鲜活湖虾洗净去除沙子后焯水冲凉,加入盐料酒胡椒粉调味,拌入面粉入油锅炸到色

香薰羊小腿

香薰羊小腿

特产 123℃ 12

呼伦贝尔辽阔的大草原让散养在这里的羊群每天可以无拘无束漫步,自由奔跑。这样的生活让呼伦贝尔羊练就了凝脂细肉的小腿,于是香薰羊小腿便成为呼伦贝尔人的餐桌上一道特别受欢迎的美味。香薰羊小腿,选用呼伦贝尔散养羊小腿,酱料中加入纯天然无污染大兴安岭采掘的中草药共同熬制的老汤进行酱制,去膻提香,经过药借肉工、肉借药力的3个小时煮制,出锅晾凉,然后上屉进行慢火熏制,熏制材料为绵白糖+地产黄小米。精心熏制的

呼伦贝尔包山羊

呼伦贝尔包山羊

特产 123℃ 12

巴尔虎蒙古族是呼伦贝尔草原上一支最古老的蒙古族部落,它有着古老的传说和传奇的故事。游牧生活和战争,让巴尔虎蒙古族智慧的创造了一门最传统最古老的美食技艺——包山羊。现在呼伦贝尔包山羊的做法源自新巴尔虎右旗,选用巴尔虎草原上散养两岁左右的肥美山羊,开小口宰杀后从里面将内脏和羊骨小心取出,并将剔骨肉用葱、姜、洋葱、盐腌制入味,将烧红的鹅卵石以及腌制好的肉块分层依次放入羊腹中,并将刀口处用绳扎紧避免跑

呼伦贝尔羊血肠

呼伦贝尔羊血肠

特产 123℃ 12

呼伦贝尔做为最具竞争力的原生态多民俗国际性的旅游目的地,这里的多个民族依然简单而平静地生活着。他们原始的饮食生态观,在一个个家庭和餐桌上朴素的传承着。羊血肠便是这样一道原生态朴素的菜品,也是蒙古民族最常见的一道菜品。在内蒙古不同地区,羊血肠的做法吃法也各具特色。呼伦贝尔羊血肠,采用新鲜干净羊血灌入清理好的羊肠内,马上水煮,出锅即食,沾蒜醋汁,香嫩弹滑,满嘴生香,别有风味。呼伦贝尔羊血肠美味源于

香煎呼伦湖白鱼

香煎呼伦湖白鱼

特产 123℃ 12

呼伦贝尔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不但构成了一幅幅绚丽的画卷,更是提供了丰富的水产食材。呼伦湖又名达赉湖,是中国第五大淡水湖,意思是“海一样的湖”,湖下藏有鲤鱼、鲫鱼、鲶鱼、白鱼、蒙古红鲌、秀丽白虾等30余种鱼虾类,是内蒙古最大的天然、绿色、有机水产品生产基地。呼伦湖特产的小白鱼被誉为“鱼中极品”,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呼伦湖的小白鱼也叫“白条”,最大的就可以长到二、三两。香煎呼伦湖

酱香牛窝骨

酱香牛窝骨

特产 123℃ 12

纯天然绿色无污染的标签让呼伦贝尔牛肉成了当地厨房和餐桌上最常见的食材。在呼伦贝尔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有着完全不同的牛肉做法,酱香牛窝骨便是融合了东北菜酱香做法而诞生的当地特色菜品。酱香牛窝骨选用肉质最活嫩富含胶原蛋白的牛窝骨,冷水下锅去血沫捞出,然后用冰糖调色加生抽老抽调料烧开成酱汤,下入牛窝骨煮制3-4个小时,酱香浓郁,鲜咸微辣,软糯胶粘。在寒冷的冬季,炖一大锅酱香牛窝骨,一家人围坐一起,吃起来

扒皮鱼(马面鱼)

扒皮鱼(马面鱼)

特产 123℃ 12

扒皮鱼,即马面鱼,学名叫绿鳍马面鲀。这鱼除了那根突出于鱼背的硬骨外,最特别的是身上那张粗糙如砂纸的鱼皮,因为这一缘故,必须把皮扒掉才能烹煮,也因此换来了“扒皮鱼”这一俗称。扒皮鱼是一种温暖性近底层鱼类,已成为我国仅次于带鱼的第二位的海洋经济鱼类品种。扒皮鱼是一种营养相当丰富的鱼类,它的蛋白质含量特别高,每100克鱼肉就含1.92克的蛋白质,其他营养成分包括微量的脂肪、钙、磷、铁等。含有蛋白质、

巴州肥肠粉

巴州肥肠粉

特产 123℃ 12

菜品简介:依靠力道和多年经验制作粉条,让粉条劲道爽滑,然后把粉条放入熬制好的高汤里攒汤,倒入调好作料的碗中,加入配料即可。

三河沙参泥

三河沙参泥

特产 123℃ 12

美食故事:沙参在恩阳区三河场镇种植历史悠久,在抗日战争时期,母亲到山里采挖沙参,和猪板油翻炒,用大山深处的一道美味给参军的儿子践行。现在,这里还保留着这种风俗,每当家里有孩子要参军时,家人都会做一道“沙参泥”,象征着和谐、平安、成功。信息来源:巴中市商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