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白沙镇(四)

历史

孝感白沙镇(四)

神奇的三潭风景
在白沙镇北8华里处,有一座庙叫塔儿潭寺,该寺原叫邑古寺,始建于唐朝武则天称帝时期。元朝末年,建有一座7米高的宝塔,以镇邪驱灾。因塔下有太公潭、回龙潭、塔儿潭,所以人们取名叫“塔儿潭寺”。塔儿潭里,人们相传有“神龟吞鳝”的传说。太公潭,人们传说是姜太公钓鱼的地方,在太公潭附近几百米处,还有血淋港。回龙潭,人们传说东海龙王每年都要从海里来这里一次,所以,人们称之为“回龙潭”。来往的船队为了求得平安,都要在回龙潭附近停靠,烧香朝拜之后才离开。
白沙铺的古桥——南门桥,白沙铺南门有两座桥,是古时的交通要道。桥面用条石覆盖,条石下面用横木支撑,每块条石上都印有很深的车辙痕迹,这可以见证历史的沧桑和当时的繁荣。从南门大桥和小桥之间,大约在一百步左右,人称“百步两座桥”。南部的一个大桥比北部的一个大桥多一个孔,长2米多。1953年,村民在抗旱时,在南部的一个大桥下面,筑起了一个民主坝拦水,此时,大桥并没有损坏。1973年冬季,村民为了增加农田面积,采取了填大堰建新港的措施,就在新港上选址建了一个拱桥,用的建筑材料就是大桥的石头。后来,拱桥被冲毁。2007年,南门村在农田改造过程中,又在原大桥的位置上建了一座水泥桥。新旧两座桥泾渭分明,向 白沙“陈氏义门”的由来
北宋中叶以来,全国许多陈氏的门首写有“义门世家”的匾额,流传着“天下陈氏来自义门”的传说。“义门世家”和“天下陈氏来自义门”究竟如何解释?
“义门世家”,即今江西省德安县车桥乡义门陈村,是北宋中叶最大的、典型的、罕见的封建家庭组织。其建庄比范仲淹的“苏州义庄”早320年,谱修于欧阳修、苏洵的新族谱之前,人口居全国家庭之首。从公元731建庄至1063年分析,历时332年,朝廷屡以义门旌表之。
从陈氏源流考查,陈氏受姓至今已有3109年的历史,约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克商,求舜后,得到胡公(名满),以元女太姬配之,封于陈(按:古国名,建都宛丘,即今河南淮阳),以备三恪。后来,开国君主胡公的子孙就以国名“陈”为姓。于是,陈胡公就成为陈氏的第一世,也就是宛丘总派的始祖。陈胡公以后,陈国和陈氏的继位者历经23世。周敬王42年(公元年前478年)楚惠王杀陈泯公,陈氏子孙散于四方。陈国灭亡,陈氏家族开始衰落。80世陈平,拜左丞相,陈氏复振。42世陈翔,坐党事,陈氏又转向衰落。71世陈镶,为避免天下大乱,迁居泉州仙游县(今福建莆田县)。
陈镶子伯宣,与马总为友自仙游浪迹匡庐之龙潭窝,爱其幽奇清远,结茅晦迹,久之留恋不忍离去,娶洪氏生子檀。陈檀随父居龙潭窝,娶张氏,生三子旺、晓、眺。唐玄宗开元19年(公元731年)4月丙寅,陈旺迁至九江郡蒲塘场太平乡常乐里永清村(今九江市德安县车桥乡义门村),为德安义门陈氏之始祖。此后,陈氏出现鼎盛时期。陈旺及其子孙以孝道治家,撰家法,建书院,使陈氏家族日益昌盛。
  宋仁宗祜嘉7年(公元1062年),义门陈氏已历时322年,全家3900余口,田庄300多处。当时,宋仁宗在文彦博、包拯、范师道,吕诲等建议下,采取“一箭双雕”的方法分析义门陈氏,一是抑制义门陈氏过于集中,朝野太盛的现象;二是把义门陈氏作为封建家庭的样板,教化全国农民以维护封建王朝的天下。于是在同年7月初三,江南西路转运使谢景初率众官,奉旨临门监护分析义门陈氏。至第二年3月始议定分庄事宜,按御赐的“知守宗希,公汝才思,彦承延继”12个派行分析为大小291庄(《义门陈氏宗谱》中载有分庄地名录),依派拈阄分迁各路、州、镇之庄。这291庄新的封建家庭组织,遍布全国各地。此后,从德安义门分析出去的陈氏,门首都挂有“义门世家”的匾额,也就流下了“天下陈氏来自义门”的传说。
白沙陈氏义门的始祖就是陈伯宣,这里与九江德安县义门村是同根同源的,有白沙《陈氏家谱》为证。人们昭示着历史的沧桑。
孝感楚剧第一个女演员白莲花与白沙铺
楚剧起源于孝感、黄陂两县,故名黄孝花鼓。最初,它是由鄂东传到黄陂木兰山一带农村,以后逐渐流传到界河一带,所以行家们称为西路花鼓。一九二六年改称楚剧。
  清代末年,孝感楚剧就有两个流派并存。那时,人们把黄孝花鼓叫黄孝路子,把后来从府河(涢水)流域传到这里的花鼓叫府河路子。
  花鼓戏开始演唱时,就被封建统治者视为“花鼓淫戏”,而遭到严令禁演的厄运。因此,两个流派均不敢在县城附近演出,只能在鞭长莫及的边界地区活动。前者活动于县东的界河(黄孝两县交界处)流域,而后者则经常演出于县西澴河上游的山区。
  六十多年以前,黄孝路子的艺人以种田为主,农闲时组织乡班在黄孝两县交界处演出,天长日久,界河一带就成为楚剧艺人集中之乡。同时,界河一带也是向汉口输送楚剧演员较多的地方,如享誉汉皋的关啸彬、章炳炎、李品山(李百川之师)以及熊三元等人居住的官家河、李家岗、熊家大湾,素称花鼓之乡。
  府河路子最初活跃于府河(涢水)下游的应城、云梦、安陆、孝感等县交界处的道人桥、长江埠、隔蒲潭、辛安渡、大福街各个集镇和乡湾。后来由于历史和乡俗习惯等原因被迫溯澴水北上转移到云梦、安陆、应山、礼山(大悟)和孝感交界的赵李棚、义堂、广水、花园、小河、王店一带山区演唱。这里广大劳动人民十分喜爱由一人主唱而众人附和的哦嗬腔,因此,府河路子就在这一带打开局面,扎下根子。以后,不少安、应、云等县同行纷纷前往花园、小河找聂可(厚元)、谭脚鱼(聚太)、田丁友诸领班搭班演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这里的戏班多达十五六个,演员近两百人。深受群众欢迎的演员除上述三人外,还有张洪奎、冷月清、颜汉江、张狗屎等人。他们不仅在邻县各乡镇演出,还西到随枣,北出武胜关,足迹踏遍豫南各县,以至远达郑州。
  黄孝路子和府河路子各树一帜,分道扬镳,至少僵持了三十年之久。
  一九二六年,北伐军占领汉口后,花鼓戏正式定名为楚剧,从租界进入新市场(民众乐园)演出。府河路子中的名演员如高月楼、冷月清、张洪奎、颜汉江、谭脚鱼等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虚心学习黄孝路子的优点,也先后进入汉口,登上楚剧正式舞台。高、冷、张三人并且成为各自行当挂头牌的演员,所灌唱片,传遍全省各地,颇受听众欢迎。
  正当楚剧进入新市场演出不久,孝感第一个楚剧女演员“白莲花”在应山县的广水镇初露头角。这件出人意料的社会新闻,当时不仅轰动了孝感城乡和毗邻各县,而且影响到武汉三镇京、汉、楚各剧院。因为当时的汉口各个剧种还没有女演员登台演出,就连最时髦的文明戏(话剧)也是以男扮女。真旦登台,在当时是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新闻。
  胡桂香,艺名白莲花(一九〇二 —— 一九三二),孝感城关西河街人,原系商人之女,后因家道中落,其父以小贩为生。桂香年幼时聪明伶俐,人才出众,童年时与罗柏山订婚。罗十岁时跟花旦艺人张卓生学戏,十二岁在云梦大福街登台演出,后因族规不准唱戏,曾一度中辍。一九一八年,罗胡成婚。第三年,罗便正式参加了张卓生、颜汉江的戏班扮演花旦。
  胡桂香童年喜欢看戏,每逢附近演出,场场必看,并到终场为止。时间一长,她也能唱些《打花鼓》一类的小曲子。既然其夫罗的从艺为族规所不容,不能回乡定居,胡桂香就索性随夫外出,以随班家属身份在后台打锣接腔,过着流浪生活。年复一年,耳濡目染,桂香也能唱十多出折子小戏,但慑于社会舆论和世俗偏见,却始终不敢在前台露面。
  一九二六年春,戏班在广水镇演出后准备返孝。时天降大雪,致戏班滞留广水,不得南归。几十个人都挤在车站票房里,为不能动身而着急。广水车站站长半开玩笑地说:“只要胡桂香两口子能合唱一出戏,你们的生活我想办法包下来。”为了戏班人员的生活有着落,几经劝说,胡桂香和罗柏山才在公开场合合演了《打懒婆》这出喜剧,顿时轰动了整个广水镇。雪过天晴后,戏班准备南归。镇上殷实工商户为了借真旦上台,以广招客商,再三挽留,胡桂香才继续演唱了几天。这样,孝感第一个楚剧女演员才在广水镇初露头角,打响了第一炮。
  一九二七年春,孝感城乡人民在中共县委的领导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民革命运动,胡桂香夫妇才双双回到老家,组织起夫妻班(真旦班),正式以“白莲花”的艺名,在县内各集镇和云梦、安陆、应山等县的交界处演出达六七年之久。
    一九三一年,桂香在郑家阁演出四十余天,当地观众特地为她搭起一丈多高的戏台,开了楚剧在农村演出登上高台的先例(过去楚剧是草台,只有汉剧搭高台)。也有从汉口乘火车来看真旦演出的。汉口的老圃、满春等剧院曾派专人来聘请桂香赴汉演出,由于男旦们的极力反对,故未能成行。
  一九三二年,胡桂香应孝感城内六也茶园(实系演唱汉剧的剧场,地址在天后宫)之邀请,曾回到自己的出生地短期演出。这是孝感楚剧艺人第一次在自己的县城里公开演唱,受到了楚剧爱好者的热烈欢迎。
  一九三三年农历正月十二日上午,白沙铺、毛陈渡、朋兴店三处同时派轿子去请桂香唱灯戏。白沙铺是年前预约了的,另两处集镇来的人都强行拉她上轿,一时闹得不可开交。最后经乡间父老调解还是去了白沙铺演出。
  一九三三年五月,年仅三十一岁的胡桂香因病去世。虽然胡桂香的舞台生涯只有短暂的几年,但由于演出的异常成功,还因此打破了世俗偏见,为培养第二代、第三代女演员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就在她死后的几年间(一九三四 —— 一九三八),北部聂可、谭脚鱼、田丁友等戏班里,就相继培养出来陈云霞、李金翠、胡金凤、冯秀英(赛金花)、张素琴(张洪奎之女)等第二代真旦。抗战初期,在孝感东乡和南乡湖区草台上还出现了黄莲芬、张凤楼、汪明芝等几位唱做俱佳的女演员,其中大部分人从四十年代就活跃在花园、小河、王店、广水和河南信阳等地楚剧舞台上,有的人一直坚持演出到七十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