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中的故乡(四)

历史

典籍中的故乡(四)

典籍中的故乡(四)
一部中国历史,可以说是朝代更迭的历史,在历史的转折关头,混乱和流血成了挥之不去的场景。在故乡罗田,每到改朝换代的年月,战乱的记载就多了起来。战乱的受害者是那些无辜的百姓。尽管县志上关于一些战乱的记述,只有简单的几行字,但到今天,我们依然能闻到文字后面的血腥气。
真所谓:亡百姓苦,兴百姓苦。
最早关于战乱的记载是唐乾符四年(公元877年)。黄巢起义军攻入县境,官府派兵抵抗,起义军战死4000余人,这场战争的地点县志没有记载,但可以想象战争的惨烈程度。一方面说明义军战斗是多么勇敢,另一方面可以看到官军抵抗的顽强。
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北方的金兵借地震之乱,攻入罗田,整个县城被废。41年后蒙古兵顺长江而下,黄州知州、蕲州知州先后投降,各县随之归顺蒙古人,因为是和平解决争端,罗田人反抗不很激烈。
明代末年,战争非常频密。在崇祯最后八年时间里,罗田遭遇官兵、义军、土匪拉锯式的骚扰。崇祯十四年(1641年)春天大旱,旱情一直延续到7月份,到了秋天出现蝗灾,当时明朝巡抚宋一鹤率领13营兵力到罗田,强要财物,本应保境安民的官军,荼毒人民更甚于土匪。当时的县令汪洋识,在官军骚扰、土匪出没、瘟疫流行、义军反复进攻县城的情况下,只好携官印逃跑了。
有清一代,战乱更多,太平天国时期,罗田成了重灾区,咸丰四年(1854年),太平军攻入县城,知县彭仲芳退至僧塔寺,结果知县的侄子为太平军抓获,杀死。7月太平军攻打僧塔寺,失利。退至蕲水。知县彭仲芳回到罗田县城,为应付即将到来的恶战,他组织团练局,休整后的太平军从蕲水出发,再次攻打县城,但在三里桥处中了团练的埋伏,死伤200余人,被俘70多人。咸丰五年,太平军攻入县城,将抵抗太平军的知县彭仲芳处死。
随后的几年时间,官府和义军之间反复争夺县城。咸丰七年,陈玉成率10万主力,攻陷安徽六安后,准备进军罗田,但遭到了安徽布政使李梦群部的阻截,第二年陈玉成再次攻打县城,县团练在罗田傅家畈抵抗,被杀数百人。幸好当时官军胡林翼部、李续宾部增援,义军才未能攻入罗田。咸丰十一年,太平军在陈玉成和捻军首领龚得树的带领下,袭击松子关。守军将领成大吉利用险峻的地形,打了一场伏击战,这次战斗太平军、捻军死伤惨重,死亡3000人,捻军首领龚得树也命丧沙场。此后罗田平静了一段时间,到了同治三年(1864年)也就是太平军处在衰微阶段,依然将罗田作为征服对象,这年5月,太平军捻军共数十万人,从麻城、黄冈、蕲水三方向进攻罗田,占领县城,直到9月,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率领的骑兵才将太平军赶跑。反复的战乱让县城破败不堪,罗田的贡院和义川书院就是在这一年毁于战火的。
风云激荡的20世纪,罗田更是动荡不已。国共之间的纷争一直持续到49年,而抗日战争期间,罗田遭受的痛苦至今让人记忆忧新。日本人先后两次侵入罗田,第一次是1938年10月22日到24日,日军出动飞机21架次,轰炸县城、大河岸、平湖、滕家堡等地,在这次轰炸中,共有28人死亡。炸毁房屋293间,日军轰炸后,派出地面部队,占领县城,直到29日才撤回浠水。第二次是1942年12月24日,日军先派飞机侦察,随后5000余人分三路进攻县城,左路出团陂桃树坳,中路从观音嘴,右路从上界河进入县城。上界河离我们家很近,我的家乡就发生了一场血案,我们邻村一个小商贩,平时走村串户贩卖店日用百货,因躲避不及,路遇日军,日军搜查他的货担,发现有一顶军帽,其实是一般仿制军帽,结果日军认为小贩是国军的密探,绑在我们村附近的一棵树上,用刺刀杀死了这个小贩。
出上界河的日军在进攻我们石源河李莽崖时,遭到国军的抵抗,最后不得不撤出。至今家乡还流传着打日本的故事,但总体来说,日军侵入罗田并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当年敌强我弱,而且一般民众缺乏现代战争的知识,日本人来了,就“跑反”,日本人走了,就回来继续过自己的生活。
中国社会的进步,这种血与火的教训是催化剂,抗日战争让中国人民空前觉醒。从此建设现代化国家成了觉醒的人们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