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地相关

兴安十大名片之十八站旧石器遗址

兴安十大名片之十八站旧石器遗址

123℃ 12

茫茫大兴安岭森林,一直被视为阒静旷古,渺无人烟。我的家也是在大兴安岭开发的时候才过去,然而,1975年6月,考古学家在森林深处的十八站林业局西南附近,于一处疑似遗址的地方进行挖掘。挖掘至三米左右深度,就出土了石片、石叶、石核、石针、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及小砍器等等。出土的石器,多以玛瑙石制作而成。石器制作技术古拙,并不与细石器和陶片共生的事实进一步确认了其文化性质,而且在挖掘地层上将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制品组合与相对较晚的细石器和陶片区别开来。这一个重大发现,改写了大兴安岭旷古无人的原始的历史。 十八站旧石器遗址,位于大兴安岭地区十八站林业局东南5公里处的红旗大桥附近,为黑龙江省省级保护单

迟子建作品——《伪满洲国》

迟子建作品——《伪满洲国》

123℃ 12

作者追溯《伪满洲国》的写作动机,那还是十二年前在北京鲁迅文学院求学期间萌生的。不过那时作者对这一段特殊的历史所知甚少,那种动机只能是一种想法,很快就被其他的写作淹没和冲淡了。一九九○年作者毕业回到哈尔滨,拥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小屋,终于可以安定而踏实地读书和写作了。这时《伪满洲国》的写作念头又不可遏止地浮现出来。《伪满洲国》在作者心中只是一个雏形,觉得支笔写它为时尚早。在接下来的七年时间里,作者着力进行一些中短篇的写作,从这种写作中获得了文字的锻炼,同时,仍然注意搜集《伪满洲国》的历史资料,这里既有从图书馆复印来的,也有从书店购置的,更宝贵的是从一些旧书摊寻到的。到了一九九八年,作者觉得《伪满洲

新世纪的兴安远景

新世纪的兴安远景

123℃ 12

新世纪的兴安远景延承不朽的兴安精神,与时俱进,继往开来大兴安岭精神既是民族精神的体现,也是大兴安岭人民意识、意志、观念的体现。大兴安岭地区自1964年开发建设40多年来,尽管历尽艰辛和坎坷,尽管遇到各种困难和灾祸,但是大兴安岭的开发建设者为开发建设大兴安岭无怨无悔,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一种无私奉献和顽强拼搏的 “突破高寒禁区”的大兴安岭精神。在大兴安岭这片热土上,先驱者“林海深处埋忠骨”,老会战“绿了青山白了头”,开拓者“志在边疆干一生”,奉献者“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他们都不愧为大兴安岭地区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广大林区人民充分发扬突破高寒禁区、无私奉献的大无畏精神,为祖国的现代化建

大兴安岭的历史——二次创业

大兴安岭的历史——二次创业

123℃ 12

在“二次创业”中,大兴安岭地区将林产工业作为结构调整的先锋产业打造,以市场拉动林产工业在经济逆境中崛起,在达产增效基础上,上规模上档次,形成制材、“三板”和家具为龙头的产业链。企业破釜沉舟闯入市场,竞争力日强,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断提高,名牌产品享有声誉。同时坚持林农、林牧、林副结合方针,调动国有、集体、职工积极性,使多种经营向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形成“职工自营经济”为主体的再次创业第二战场。把培育后备资源做为立区之本,深化营林生产商品化改革,进一步解放森林经营生产力。至1998年,迹地更新能力达到4.47万公顷,实现更新跟上采伐,基本还清历史欠账。森林覆盖率由1995年的73.75

大兴安岭历史文革动乱

大兴安岭历史文革动乱

123℃ 12

在十年“文革”动乱时期,大兴安岭的第三次开发建设几经曲折,多次更迭,截止1976年“文革”结束,大兴安岭地区革命委员会(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共辖呼玛县一县,鄂伦春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等二旗,加格达奇区、松岭区(林业局)、塔河区(林业局)、新林区(林业局)等七区,吉文林业局、甘河林业局、阿里河林业局等十二个林业局。直属企业事业单位19个。回头看这十余年艰难开发建设,虽然打造出历史辉煌,构建出高度的公有制,但却存有严重历史积弊。如: “三单一大” (单一的所有制,单一的计划经济,单一的木材生产;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 的经济格局。如:艰苦创业奉献后,生活却是长期一贯制。穿

大兴安岭第三次开发和结果

大兴安岭第三次开发和结果

123℃ 12

第三次开发大兴安岭地区的第三次开发始于1964年。1964年,大兴安岭地区进入了正式开发建设阶段。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解决木材问题,国家林业部、铁道兵于1964年1月27日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关于开发大兴安岭林区的报告》,决定以会战的方式“开展大兴安岭林区”,并确定:“这个林区主要在黑龙江省的重大决策。黑龙江省黑河专区呼玛县全部和嫩江县行政区一部分,划归为会战区。并初步规划在会战区内建设大杨树、松岭、呼中、新林、塔河、阿木尔、古莲、十八站等林业公司。对大兴安岭地区进行的第三次开发拉开序幕。国家决定建立林区会战指挥部及其党委,由铁道兵副司令郭维城(后改何辉燕)为指挥,林业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罗

大兴安岭第二次开发

大兴安岭第二次开发

123℃ 12

第二次开发大兴安岭地区的第二次开发始于1958年。1958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全面建设和发展的新局面,急需大量木材,而原有开发的老林区经过几十年的过量采伐,已经出现资源危机征兆,远远不能满足国家建设与发展的需要。于是,在“大跃进”的形势下,黑龙江省于同年7月,决定开发大兴安岭北坡林区,内蒙古自治区亦做出开发大兴安岭东南坡林区的决定。受全国“大跃进”局面的影响。管理大兴安岭东北坡的黑龙江省掀起“林业大跃进”。在没有各项基础条件下,盲目决定依靠本省力量,开发呼玛县境内的大兴安岭东部北坡林区,以此促进嫩林铁路的修建,史称“第二次开发”。这次开发,采取了老局包建新局的方法,从全省各林业机关和企业抽调8

大兴安岭的历史——建国的发展

大兴安岭的历史——建国的发展

123℃ 12

建国后的开发进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兴安岭地区的人民群众,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积极投身到大规模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今日大兴安岭地区的管辖范围、建置体制及发展格局,是在特定的历史、地理环境下,几经演变延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开发建设进程而形成的。从1955年开始,国家对大兴安岭这片绿色宝库进行了有计划有步骤的三次开发建设,即所谓“三进一出”。其中第一二次开发时期为实验开发阶段,第三次开发为正式开发建设阶段。回顾大兴安岭地区走过的开发建设历程,虽然艰苦,却斗志昂扬,惊天动地;虽然曲折跌宕,却勇往直前、自强不息,与时俱进。第一次开发大兴安岭地区的第一次开发始于1955

大兴安岭的历史——民国前期

大兴安岭的历史——民国前期

123℃ 12

民国前期:以孙中山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但是,由于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随后出现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加之后来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使资产阶级革命囿于重重阻力及其本身的局限性而失败。这一时期对大兴安岭地区的管理和统治还相对薄弱。1912年(民国元年) 6月25日,岭北隶属民国政府黑龙江瑗珲兵备道(同年8月26日改为黑河道)瑗珲直隶厅。同年7月1日,呼玛尔总卡伦改制为呼玛设治局,撤销清政府时期设立的国境监听所本部。由呼玛设治局行使军事、政治、司法、财政等职权。1914年(民国三年),岭南隶属黑龙江省龙江道布西总管公署。同年1月11日,岭北呼

大兴安岭的历史——边疆战争

大兴安岭的历史——边疆战争

123℃ 12

边疆抗争大兴安岭地区地处祖国北疆,在建设边防和巩固统治方面有着特殊的地理意义和政治意义。因此居住在大兴安岭地区的各族人民在一些时期,尤其是近代前后,不得不背负着双重的压力和挑战。一方面有来自于内部的阶级统治和民族统治;一方面有来自于外部的它国的侵扰和侵略。使得大兴安岭地区在前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进行这样或那样的抗争。大兴安岭地区的历史也因此多了一些苦难与沧桑。清朝统治时期:中俄两国关系的起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俄国向东方的扩张和对中国的侵略。自第一个沙皇伊凡四世起,沙皇俄国就开始派商人、冒险家等越过乌拉尔山征服西伯利亚,进而闯入中国的边疆。17世纪中期,沙俄政府积极推行殖民扩张政策,沙俄对

大兴安岭的历史——元明清时期

大兴安岭的历史——元明清时期

123℃ 12

元、明、清时期:元代:黑龙江上源的大兴安岭地区是蒙古族始祖肇兴地之一。公元13世纪,“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及其子孙领导蒙古族大联盟,全力进攻金朝女真人。最终灭了金朝,灭了宋朝,统一了中国。以蒙兀室韦为基干的蒙古族,缔造了我国历史上第四个由北方少数民族贵族阶级统治中原的封建政权——元朝,威名远扬的蒙古大帝国开拓出我国历史上最大疆域的新时代。元朝实行行省制,大兴安岭地区曾为辽阳行省开元路管辖。在元朝末期,这里是成吉思汗的弟弟哈萨家族世袭封地。为了管理边防,保卫边疆,增设了许多卫、所机构,在呼玛县的察哈彦设立了出万山卫,在雅克萨东北的卜鲁河流域(现俄境内)设立了卜鲁丹卫。明朝基本承袭了元代建制。元代

大兴安岭的历史五代十国——宋金时期

大兴安岭的历史五代十国——宋金时期

123℃ 12

五代十国、辽、宋、金时期:“五代十国”时期,封建藩镇割据局面愈演愈烈。驻牧于松漠地区的鲜卑后裔——契丹族乘机扩大联盟势力,并借中原再次藩镇割据之际,一度雄踞于北方。契丹族迭刺部耶律氏首领阿保机(后为辽太祖),对内统一了契丹各部,对外不断征战。先后攻并室韦、蒙古等族部,扩展了契丹族控制区。并于公元10世纪初缔造了我国历史上第二个以北方游牧民族统治集团为核心的封建王朝——辽朝。辽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政治中心位于最北的封建政权。在契丹族兴盛之时,大兴安岭地区及周边的室韦族再次发生大动荡大分化,臣服于辽朝的室韦各部先后加入契丹联盟。“叛辽”的室韦各部则被迁徙到近地幽燕的“塞上地区”等处。辽朝设东京道

大兴安岭的历史——从商周到唐

大兴安岭的历史——从商周到唐

123℃ 12

商周时期:这里形成了东胡族群,并与周朝建立了联系。开始了与中原文明的碰撞和交融。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正处于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变革阶段,中原地区各诸侯国争相称霸,割据混战不断。东胡族趁此之机扩大势力,形成了东胡部落联盟体。东胡族在南进的开拓中,屡屡得胜,大兴安岭一度成为其属地。秦汉时期:东胡族的势力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特别是在与匈奴的争战中,受到了严重的挫败,东胡族被击溃。全族溃遁成两支,其中一支留在大兴安岭,改称鲜卑,东胡人成了鲜卑人的先世。后来,在汉王朝长期武力征讨和分化瓦解下,匈奴帝国崩溃解体。鲜卑族借此进一步恢复和发展势力,形成了鲜卑大联盟,全族承袭东胡南进开拓的祖业,经过不断征战,

走进兴安古人

走进兴安古人

123℃ 12

早在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大兴安岭地区就成为我们祖先的繁衍、生息之地,开始孕育着中华的血脉,孕育着远古文明。一些学者研究认为,这里是我国北方民族生长的摇篮。从广袤的大兴安岭区域,走出过统一了中国北方的北魏鲜卑拓跋氏的马队;走出过建立了大辽国的契丹;走出过灭掉北宋王朝的金;走出过横跨欧亚的成吉思汗的铁骑;走出过建立过大清帝国的努尔哈赤的军队。融入到这里,融入在这历史长河中,仿佛仍然可以依稀见到远古的炊烟缭绕,听到远古的马蹄哒哒。居住在大兴安岭地区的土著人大致经历了一个从先秦时期的东胡族群——汉朝的鲜卑部落——唐宋时期的室韦部族——元朝的林中百姓——明清时期的索伦部,最终形成鄂温克人、达斡尔人、

大兴安岭的历史——寻觅先人遗迹

大兴安岭的历史——寻觅先人遗迹

123℃ 12

寻觅先人遗迹大兴安岭地区位于我国北部边陲,雄居“金鸡之冠,天鹅之首”,在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方面享有名副其实的美誉。她东连绵延千里的小兴安岭,西依呼伦贝尔大草原,南达肥沃富庶的松嫩平原,北与俄罗斯联邦隔黑龙江相望,边境线长792公里。大兴安岭地区山峦叠翠,林莽苍苍,河流广布,雄浑八万里,一片粗犷。被誉为“金鸡冠上的绿宝石”。大兴安岭地区居住着汉族、蒙古族、满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锡伯族等20多个民族,约50多万人口。大兴安岭地区下辖三县四区十个林业局。即呼玛、塔河、漠河三县,加格达奇、松岭、新林、呼中四区,韩家园、十八站、阿木尔、图强等十个林业局。大兴安岭地委、行政公署和林业集

黑龙江的由来

黑龙江的由来

123℃ 12

有关黑龙江的传说,众口不一。有这样一种传说,说的是在远古时期,黑龙江叫白龙江。白龙江边住着一户姓李的人家。男人以捕鱼种地为生,女人在家织布做饭。夫妻倒是恩爱,怎无奈李妻总是没有身孕,二人很是着急。婚后第十八年,李妻终于产下一胖小子,李老汉与妻别提多乐呵了。不久,有一天突然间狂风暴雨,乌天黑地,白龙在兴风作浪了。方圆百里,一片汪洋,许多百姓又遭涂炭。老汉与妻幸免于难,可未满周岁的小儿,便成了白龙腹中之物。每年白龙都要让江边的百姓进贡食物,还必须献出几个童男童女,李老汉的小儿就是其中的一个。否则,一片汪洋相见。一年后,李老汉的妻子又产下一个儿子,浑身油黑,且与前儿不同的是,体大而壮,特别能吃,李妻

震惊世界大兴安岭1987.五六大火

震惊世界大兴安岭1987.五六大火

123℃ 12

在发布的前两篇文章中,小编介绍了大兴安岭的一些基本概况,加格达奇的一些旅游景点按理这次该详细的介绍一下,大兴安岭的历史。但是我想大部分人和我一样,对于家乡的历史都不甚了解,都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才有所涉猎。但是从我懂事起,我们家乡每年春季三月十五到七月十五日,秋季九月十五到十一月十五日是防火期。,夏季五月十五日到六月十五日是戒严期。这些天一到来,大兴安岭各个区各个街道,你便会看见一批一批的红条幅,并且有一大批带着红挽带的志愿者,这些多是街道办事处的一些工作人员和一些老党员。在这些天。村委会街道就会往各家各户发防火责任状并要求其签字。在村子里风如果太大还会拉警报,禁止生火。“身在林区,防火第

加格达奇的历史

加格达奇的历史

123℃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该地区未正式设立,只有少数白俄罗斯族人和鄂伦春族猎民游猎,经常出现在此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该地区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的鄂伦春自治旗。1953年开始,国家相关部门在这里进行森林调查和勘察。 1960年7月,成立加格达奇林业局,同年11月,设置加格达奇镇。1964年2月,开发大兴安岭的工作开始,统称为林区会战,指挥部就设在加格达奇镇。1964年10月,加格达奇镇党政机关及其所属部门全部交给会战指挥部,加格达奇镇与鄂伦春自治旗的隶属关系脱钩。1965年3月,加格达奇镇被并入松岭林业公司,并撤销了镇的机构建制。这就形成了政企合一的特殊行政规划。1966年4月20日,由于开发

黑龙江的神话传说

黑龙江的神话传说

123℃ 12

很早很早以前,黑龙江的名字并不叫黑龙江,江里住着一条白龙。据说这一条白龙,是在大禹治水的时候,许多性情凶恶的龙都被制伏了,而它却逃到这里,常使江水泛滥,冲毁房屋,淹没五谷,家畜野兽命丧汪洋;东西几千里,两岸少人烟,只有从山东来东北的一些伐木工人和船夫们,沿江搭着几间小窝棚,临时居住着。后来怎被叫做黑龙江的呢?这话说起来可就长了。有一年夏天,在山东胶州湾一带,一住家姓李的,是兄妹二人过日子。这天哥哥出了远门,妹妹李姐到海边去洗衣裳,因为天气炎热,她洗完衣裳便倒在滩上睡了一觉,醒来之后,感到腹中有些疼痛,忙收起衣服,回到家中。不料从这以后,李姐的腹部一天天地凸起来,既不敢对外人去讲,又不能再出家门

黑龙江历史

黑龙江历史

123℃ 12

今黑龙江省地区自古就有人类活动的迹象,为东北亚诸多民族活动的场所。黑龙江最早的居民是古亚细亚人,后受通古斯人压力,只分布于黑龙江下游,代表性民族是尼夫赫人。他们发展出发达的定居捕鱼与海兽文化。据考古发现,双鸭山地区7000年已经有文明迹象。肃慎,濊貊,东胡被称为古东北三大民族。黑龙江省在商周时期的居民为“肃慎族”部落,以狩猎为生,据历史记载曾向周成王进贡弓箭。濊貊,濊貊族是濊族与貊族的合称,以农业城栅为特点,不同于游牧族。濊族可能与肃慎一样, 在夏商时本居于山东半岛,属东夷民族,周灭商时,濊族被周所迫,大部分向东北迁徙,并以松嫩平原为中心定居下来,其活动竹范围比较广阔,最南端在长城以北,与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