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的历史——边疆战争

历史

大兴安岭的历史——边疆战争

边疆抗争
大兴安岭地区地处祖国北疆,在建设边防和巩固统治方面有着特殊的地理意义和政治意义。因此居住在大兴安岭地区的各族人民在一些时期,尤其是近代前后,不得不背负着双重的压力和挑战。一方面有来自于内部的阶级统治和民族统治;一方面有来自于外部的它国的侵扰和侵略。使得大兴安岭地区在前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进行这样或那样的抗争。大兴安岭地区的历史也因此多了一些苦难与沧桑。
清朝统治时期:
中俄两国关系的起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俄国向东方的扩张和对中国的侵略。自第一个沙皇伊凡四世起,沙皇俄国就开始派商人、冒险家等越过乌拉尔山征服西伯利亚,进而闯入中国的边疆。17世纪中期,沙俄政府积极推行殖民扩张政策,沙俄对中国的侵略愈演愈烈。沙皇俄国曾多次派“远征队”入侵大兴安岭,骚扰边民,掠夺珍贵皮毛和黄金等。而当时清朝所辖治的大兴安岭地区,早在元朝时就已归入中国版图。经过明朝的都司卫所统治,已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为了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反抗外患的入侵,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同沙俄侵略者进行了多次殊死斗争。清军“三征黑龙江”战争中北匿深山的索伦残部,重返残垣断壁的故土重建家园时,沙俄侵略者铁蹄趁势践踏黑龙江沿岸,并制造了骇人听闻的血腥洗劫。从此,南迁和滞留在江北的索伦人与清军将士,共同进行着英勇的抗俄斗争。“呼玛尔斯克之战”、“雅克萨之战”等著名战役就发生在大兴安岭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大兴安岭人以鲜血和身驱建树了保家卫国的历史功勋。
波雅科夫侵略行径:1643年波雅科夫率领沙俄侵略军翻越外兴安岭侵入我国境内。他们从当地达呼尔人那里了解到达呼尔人是满族的一支,这些人居住的地区早已从属满族王公和中国皇帝。而沙俄侵略者不顾所到之处人民的反抗和中国的领土主权,大肆宣扬黑龙江地区盛产谷物和貂皮等,仍然继续向中国内地入侵。大兴安岭地区的达斡尔族人民痛击了这群强盗,使其族人丧命。波雅科夫见抢不到粮食,就下令“去吃被打死的异族人”。由于沙俄侵略者的这种骇人听闻的暴行,我国黑龙江地区人民从此称他们为“可恶的吃人恶魔”。
哈巴罗夫侵略行径:从中国边境少数民族的反抗到中俄两国政府间的正面冲突,最典型的是哈巴罗夫的行径。
西伯利亚官商哈巴罗夫,于1649年、1650年夏侵入黑龙江。哈巴罗夫一伙大肆烧杀掠夺,残害生灵,激起人民愤怒反抗。其中赫哲人还组织武装袭击了侵略者的营寨。大兴安岭地区的人民向清廷控诉俄国侵略者,请求清政府给予保护。清军同哈巴罗夫俄军激战于黑龙江下游我国赫哲人聚居的乌扎拉村。在交战中,俄军听说清朝将派来重兵,吓得狼狈而逃。到1660年,在大兴安岭人民的积极支持下,清军基本肃清了黑龙江中下游的沙俄侵略者。
呼玛尔斯克之战:为了更为有效地打击沙俄侵略势力,清王朝于1683年在呼玛河口建立了有史以来第一座城——呼玛尔木城。因沙俄在这一带的侵略行径不断,清政府组织了呼玛尔城保卫战,给沙俄侵略者以沉重打击。
雅克萨之战:
早在清军入关的时候,沙俄就乘我国北方防务空虚之机,侵入到我国黑龙江流域,强占了雅克萨和尼布楚等地。清政府多次要求沙俄侵略者撤出中国领土,沙俄政府竟置之不理,反而增兵雅克萨,扩大侵略活动。1685年康熙帝决定用武力驱逐沙俄侵略者,中国军民在雅克萨进行了一场反对沙俄侵略的民族自卫战争,史称雅克萨之战。在大兴安岭军民的强烈抗击下,沙俄被迫于1689年8月(康熙28年)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条约规定额尔古纳河以西属俄国,额尔古纳河以东属中国。
《中俄瑷珲条约》: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开始瓜分中国,大好河山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沙俄乘机撕毁《尼布楚条约》,利用武力相威胁,清政府腐败无能,被迫签定了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把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丧失,以致改黑龙江为中俄两国的界河,变漠河、呼玛等地为国境地带。历史的无情铸就了无情的历史,滔滔的江水记载着屈辱和冤屈的血流。
“极尔吐加共和国”:清光绪十年(1884年),沙俄非法越过边境,到大兴安岭地区开发矿藏,尤其是金矿,并大量采伐木材。沙俄为了达到入侵盗采黄金的目的,其极荒唐的在中国境内的胭脂沟,建立了一个非法的矿区自治政权:“极尔吐加共和国”。
1877年春,有鄂伦春人在漠河地方因葬马掘穴得金块数。此事很快传到黑龙江对岸,沙俄布拉格维申斯克(海兰泡)的采金工程师斯莱特钦,马上派人闯入漠河,在河谷地带进行试采,见金苗甚佳,遂召集工人正式开采。消息传开,沿边俄屯俄人,凡有资本者无不召集工人过江盗采。各界人等相传弃旧业接踵而来。漠河沟内俨然一大重镇,如典当、俱乐部、大餐馆、大客栈、单间、澡塘、走兽园、马戏场皆备。大杂货商号有150余家。大规模的盗采活动,迎合了沙俄的扩张野心。在沙俄官方怂恿庇护下,沙俄盗采匪徒纷纷踏来。全盛时达到1.5万多人。俄国人送给老沟的美称是:“东金山”、“金穴”。此地不仅开采地域广,而且黄金品位高,储量大。贪婪的沙俄侵略者为了使盗采活动得到保证,以便更大规模地进行掠夺,于1884年集会,议决设立“采金事务所,”谢列特金任事务所总首领,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殖民统治秩序。即所谓的“极尔吐加共和国”。它即是沙俄侵略者掠取黄金的殖民地,又是沙俄越江继续进行侵略扩张的据点,沙俄妄图长期霸占大兴安岭的这片区域。清政府得知沙俄越境至漠河地区盗采黄金,即派清兵武装驱逐,进行收回矿权和资源的正义战争。1885年9月6日大兴安岭这片区域的沙俄侵略者基本被清军清除。
光绪十三年(1887年),清廷筹办“官督商办”的漠河矿务总局,开发黄金业,进行兴利实边。大兴安岭采金业崛起,年产黄金最高达10万两,康熙时设置的古驿路也因运金频繁,被称为“黄金之路”。清朝统治下的封建社会于鸦片战争后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救国救民,扭转亡国亡民命运,各阶级各阶层相继进行了各种改革和改良运动,但均以失败而告终。中国的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建设曾出现不同程度的低迷状态。然而,长期落后的大兴安岭地区,却在此时因兴起采金业,拉动了林业、商贸业、饮食服务业及江上航运业等领域的发展,经济一度出现历史所未有的辉煌。大兴安岭地区人口剧增。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人和俄罗斯人、日本人等,相继涌入大兴安岭地区从业,使“上江三县”地区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人口结构。一批山西、河北和辽宁省等籍的商人,以世传的创业精神和经商意识,千里迢迢闯入火热开发的北疆,在山林江畔肆机建立起新商路。是时的大兴安岭地区,留下了一条清晰的业兴商盛人旺良性互动的历史痕迹。大兴安岭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了历史跨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