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的历史——寻觅先人遗迹

历史

大兴安岭的历史——寻觅先人遗迹

寻觅先人遗迹
大兴安岭地区位于我国北部边陲,雄居“金鸡之冠,天鹅之首”,在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方面享有名副其实的美誉。她东连绵延千里的小兴安岭,西依呼伦贝尔大草原,南达肥沃富庶的松嫩平原,北与俄罗斯联邦隔黑龙江相望,边境线长792公里。大兴安岭地区山峦叠翠,林莽苍苍,河流广布,雄浑八万里,一片粗犷。被誉为“金鸡冠上的绿宝石”。大兴安岭地区居住着汉族、蒙古族、满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锡伯族等20多个民族,约50多万人口。大兴安岭地区下辖三县四区十个林业局。即呼玛、塔河、漠河三县,加格达奇、松岭、新林、呼中四区,韩家园、十八站、阿木尔、图强等十个林业局。大兴安岭地委、行政公署和林业集团公司位于加格达奇。大兴安岭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原始林区之一,是闻名遐迩的国家现代化林业生产基地,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天然大屏障。素有“绿色宝库”之美誉。正是“天高地阔八万里,金鸡冠上聚宝盆。”今日的大兴安岭地区正在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正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建设的浪潮中大显身手。
在《开拓前进中的大兴安岭》一书中,较为形象地展现了大自然赋予大兴安岭的诗情画意般的境界:这里是大山的王国,巍巍万里,雄浑粗犷。这里是绿树的海洋,浩瀚无垠,茫茫苍苍。这里有无尽的宝藏,珍禽在天,奇兽在山,香菌在林,锦鳞在渊。
因大兴安岭地处边远地区,人们对大兴安岭地区的认识,更多的是停留在地理印象中。关于大兴安岭历史的演义,则因大兴安岭在中国整体历史变迁和发展建设格局中,起步较晚,前行较慢,了解得甚少。但是,大兴安岭的历史不是空白的,不是荒芜的。大兴安岭地区的历史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此后大兴安岭地区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和历史的变迁,发展到今天。
据《大兴安岭历史编年》(2001年版)记载:1981年,在漠河县漠河乡老沟和额木尔河间,发现了距今30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石器和文化遗址。
1975年,在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族乡,发现了距今13000年前的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有学者指出,此遗址采掘出土了1000余件石器制品,以5至10厘米的中小型石器居多,各种石器类型和加工技术与华北地区出土的旧石器相似,对研究原始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
1978年,在呼玛县原江湾农场,发现了距今10000年前的旧石器晚期文化遗址。
在上述这些远古遗址中,发掘了刮削器、夹状器、雕刻器、石叶、石片、石簇、石环、陶片、骨器等远古文物。
1980年,在甘河上源河谷处,发现了距今2500年前(战国时期)的鲜卑人先祖石室遗址(嘎仙洞),发掘出了新石器、兽骨、铜饰牌,双刃铜剑等文物。该处遗址记录了鲜卑人与大自然抗争的历史,是鲜卑人的祖庙。洞中石壁上石刻所刻的内容与《魏书》中记载的内容完全符合。这一重大考古发现,说明了北魏王朝的建立者——拓跋鲜卑,就是从大兴安岭的森林里出发,走向草原,走向中原的。他们像其它的少数民族一样,在同中原地区的接触和融合中,经历着异化与同化的挑战,也逐渐经历了一个由渔猎到游牧到农耕的历程。
1975年,在呼玛县鸥浦乡和新华乡新立屯,发现了距今1000余年前(北宋)时期的银锭、石臼、石磨、陶片等古代文物。
此外,1975年,森警部队在松岭大子扬山发现了一处古人类遗址:在松岭区南部的峭崖顶发现了两支战国时期的青铜长剑。1989年又在此遗址处出土旧石器标本112件,主要为打制石器,有部分压制(含新石器时代)。
1988年,洛古河村农民黄新德的小儿子在黑龙江边游泳时,拾到一个距今500年左右的石镐。后经黑龙江考古研究所考古研究证实,洛古河村一带在新石器时代有古人类居住。该处遗址被命名为黑龙江源头洛古河村古人类新石器时代遗址。该处遗址约距地表1.5米,春季在黑龙江凌汛过后,经江水冲刷仍可以拾到新石器时代古人类所使用过的石器。
一处处历史遗存的出现和发掘,证明了今天的大兴安岭地区是孕育远古文明的摇篮,是早期人类繁衍栖息之所,是缔造古代文明之地。大兴安岭地区有着久远的文明和历史起源,并与中原文明和历史存在着渊源关系。是我们今天寻觅先人遗迹,凭吊人类祖先,畅想古人不可缺失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