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十大名片之十八站旧石器遗址

历史

兴安十大名片之十八站旧石器遗址

茫茫大兴安岭森林,一直被视为阒静旷古,渺无人烟。我的家也是在大兴安岭开发的时候才过去,然而,1975年6月,考古学家在森林深处的十八站林业局西南附近,于一处疑似遗址的地方进行挖掘。挖掘至三米左右深度,就出土了石片、石叶、石核、石针、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及小砍器等等。出土的石器,多以玛瑙石制作而成。石器制作技术古拙,并不与细石器和陶片共生的事实进一步确认了其文化性质,而且在挖掘地层上将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制品组合与相对较晚的细石器和陶片区别开来。这一个重大发现,改写了大兴安岭旷古无人的原始的历史。

十八站旧石器遗址,位于大兴安岭地区十八站林业局东南5公里处的红旗大桥附近,为黑龙江省省级保护单位。遗址共出土石制品1070块,其中有石针、石核、石片、刮削器、雕刻器和小砍砸器等。文物中无大型石器,以5至10厘米的中小型石器为多,有的是用玛瑙石制的石器,埋藏深度在0.3至3米之间。据考证,年代为更新世晚期,距今约1万多年。石器现存放在黑龙江省博物馆。十八站旧石器遗址的发现,证明大兴安岭是中国最北的古人类的绿色摇篮之一。

十八站遗址所出土的1070件石器证明,一万多年前的遥远古代,大兴安岭森林就是古人类的绿色摇篮,就是中华民族祖先劳动、生息和繁衍的家园。
十八站,古驿路上的闪亮之点,历史之光曾让这里辉煌灿烂;十八站,鄂伦春人的家园,肥美的土地谱写着鄂伦春人的幸福之歌。
雅克萨战争期间,清政府为抵抗俄国侵略、巩固边防,在大兴安岭深山密林、荒凉草甸中,修筑了从墨尔根(嫩江)到漠河900余公里的驿路。沿路建设了30座驿站,每站建有屋舍、配有固定人员,供传送往来信息、行人歇脚食宿。清末随着黑龙江沿江胭脂沟等地黄金的大量发现开采,这条路又成了运送黄金、采金人员、采金物资等的主要道路,后人称为“黄金之路”。如今这些驿站旧址大都成了人气兴旺、富裕热闹的小城、小镇。呼玛河畔的十八站是古驿路30座驿站之一,古称谭宝山站。   现已成为一座街道宽阔、小楼林立、整洁文明、商贸较发达的现代小城。
荒林草丛中的古驿站遗址,现仅存一块大卧石,寂寞地卧在呼玛河畔,一座小城的历史就源于这块卧石。这块卧石是古驿站兴衰发展的见证,沧海桑田的变迁、古驿站的历史浓缩在这块卧石中。一块卧石,一部厚重的史书,一个悲怆的故事,一段难忘的历史。300多年风雨沧桑,一座繁喧热闹的古驿站灰飞烟灭,消失得没有一丝痕迹。卧石成为一段历史的标志,成为古驿站的发言人。昔日的硝烟战火、昔日的车水马龙,沉淀于历史之湖的深处,无情的冰面将历史之湖盖得严严实实。
呼玛河默默向前流淌,将大岭洪荒、亘古历史悄悄收藏,与兴安岭的山川相挽,与山中的树息息相依,与林中的动物相恋相亲,忠实地记录着大山的历史。热闹也好、争吵也罢,一切都成为一河清流,成为河水的流水声,成为大山成年累月的轻轻鸣唱。
驿园像一块绿色的翡翠镶嵌在古驿站十八站的城边,林木茂密、鸟鸣蝶飞。一片葱葱郁郁的森林,一座建在城边的公园。睿智聪明的后来者,将点睛之笔留给了今天的古驿站。樟子松参天高大、亭亭玉立伸向蓝天。走进密林中,恍如走进了昔日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留恋之情、眷恋之感,浓缩于思绪,心中有着道不出的美好感受。


十八站旧石器遗址的发现挖掘,将一万多年前古人类活动的情景再现出来,也又一次证明黑龙江流域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我们的先祖筚路蓝缕,在这高寒禁区抒写坚韧的生命之歌,谱写顽强的生存之曲,让我们深深虔敬,让我们感受拓荒者的艰难。人类文明之路洒满生命的泪水、汗水、血水、苦水,这条路不但是先祖智慧铺就的,更是无数先祖生命铺就的。
呼玛河畔、兴安森林是古人类绿色的摇篮,大兴安岭也是人类早期的家园。旧石器晚期古人曾在这里生存居住、频繁活动,繁衍着后代,创造着文化,书写着历史。不甘寂寞的十八站人看好了发展森林生态旅游这一商机,在呼玛河畔建起了鄂伦春民族风情园景区,展示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展示着这里山之美、水之秀。这个景区融餐饮、娱乐、观光、体验民族风情于一体,每到夏季大量的游客纷至沓来,现已成为一个知名的旅游景点。
大森林之中的福地,呼玛河畔的明珠。呼玛河谷地势开阔、水草丰茂,适合发展农牧业。周边森林茂密,林中野生动物众多、山产品丰富,适合发展多种经营。这里可狩猎、可耕种、可放牧、可养殖,是大自然赐予的生存沃土。这块沃土让早期的十八站人在这里安家扎根,建起了生存的家园,养育了几代十八站人。
今天的十八站人没有停步,没有懈怠,仍在继续抒写着古驿站厚重的历史……
从塔河到十八站共60公里,在临近十八站的公路南侧,相继立有两处石碑,正面碑文均为"十八站遗址"。关于遗址的来历和石碑的设立,也许很多人都不清楚。笔者根据1987年12月走访省博物馆杨大山同志和当年深入遗址现场调查结果,对该遗址的有关情况作一简要介绍,以引起读者对这些遗址的关注与保护。并希望有关部门能将其作为旅游景点加以开发、修缮。
1 9 7 5 年6 月中旬,中国社会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组成以陈祖银为队长的考古队,在黑龙江省博物馆自然部总工程师杨大山同志陪同下,对黑龙江流域进行了考察。
他们一行7 人(其中有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自哈尔滨出发,经北安至黑河,先后在黑河、逊克两地进行考察,并在逊克发现了新石器时期遗址。之后他们又逆江而上,在呼玛县附近进行了多处考察,均未发现重大线索。于是,他们就分析研究了考察以来的情况,认为古人类具有喜水又怕水的特点,因此,改变了沿黑龙江直上的计划,从呼玛开始,沿呼玛河进行考察。
8 月初,他们到了塔河县十八站。一日傍晚,他们在十八站乡址西南约1 . 5 公里处的一条小河旁查看,杨大山首先在路边发现一块小石片,有人工打凿的痕迹。他们立即顺藤摸瓜在附近搜寻,在小河边北岸的横断面上发现了旧石器线索。由于当时季节已晚,他们还要到漠河继续考察而没有当时进行发掘。


翌年春,考古队再次到十八站,在遗址处打了一个"丁"字形探沟进行发掘。与此同时,他们又先后在十八站西约3 . 5 公里、东约1公里和东南约5 公里的红旗大桥附近,又发现了3处遗址。经过半个多月的考察、发掘,共出土石制品1 0 7 0余件,其中有石针、石核、石片、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和小砍砸器等。这些文物中无大型石器,以 5 —1 0 厘米的中、小型石器为多。埋藏深度约在0 . 3 米—3 米之间。这些文物出土后,先拿到哈尔滨进行整理,然后,运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和展出。黑龙江省博物馆现展出的文物均为复制品。
据考证,十八站文化遗址的地质年代为更新世晚期,距今约一万多年,按考古分期属于旧石器时代遗址。这些石器的类型和加工技术,与华北地区一些旧石器遗址出土的石器有许多相似和相同之处。是我国境内最北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之一。它证明了在大兴安岭北麓、黑龙江流域,从遥远的古代起,就是中华民族祖先劳动、生息和繁衍的地方,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十八站遗址的发现,当时在国内国际都引起了巨大反响。《人民日报》于1 9 7 8 年1 月2 4 日,在第四版以显赫的标题发表了这一消息,并同时刊登了一幅出土文物的实物照片。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华侨时报》、《公言报》、《大公报》、《田丰日报》和《日明报》等海内外报纸,都先后发表或转载了这一消息。1 9 8 1 年1 月2 7 日,十八站旧石器文化遗址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 9 8 2 年6 月在三个遗址处(不含面积稍小的十八站乡址东约1公里的遗址),分别设置了高1 . 4 米、宽0 . 6 米、厚0 . 1 2 米的石碑,石碑背面刻有 1 1 2 字的文字说明,简要记录了遗址的发现、发掘时间,以及出土文物的件数和遗址发现、发掘的重要意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