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原圣地 美丽扎赉特——家乡简介
扎赉(lài)特旗位于兴安盟东北部,大兴安岭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嫩江右岸。东接黑龙江省龙江县,南与黑龙江省泰来县,吉林省镇赉县交界,西连科尔沁右翼前旗,北与呼伦贝尔市扎兰屯毗邻。总面积11155平方公里,全旗总人口40万。全旗辖1个苏木、1个乡、7个镇、10个乡级工作部和1个乡级国营种畜场,有自治区级劳改局东部分局、图牧吉劳教所、八一牧场、巴达尔胡农场等驻旗单位。这里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春秋战
扎赉(lài)特旗位于兴安盟东北部,大兴安岭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嫩江右岸。东接黑龙江省龙江县,南与黑龙江省泰来县,吉林省镇赉县交界,西连科尔沁右翼前旗,北与呼伦贝尔市扎兰屯毗邻。总面积11155平方公里,全旗总人口40万。全旗辖1个苏木、1个乡、7个镇、10个乡级工作部和1个乡级国营种畜场,有自治区级劳改局东部分局、图牧吉劳教所、八一牧场、巴达尔胡农场等驻旗单位。这里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春秋战
今天,就简单介绍一下我的家乡——平遥的一些主要概况吧。平遥县位于山西省中部,是中国境内保存完整的明清时期古代县城的原型。平遥古城拥有2700多年的历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平遥曾是帝尧封地,汉文帝刘恒为代王时,建都在平遥,其子汉景帝出生于平遥,因此,可以说平遥文化孕育了文景之治。平遥是山西省的文物大县,有300多处古迹。“汇通天下”的日升昌票号被誉为“中国现代银行的鼻祖”,双林寺被专
雷州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距湛江市区70多公里,为古雷州府所在地,文化独特,古迹众多,自古有“岭南古郡,海北奇观”的美称。历代南来的文人骚客、谪官贬臣多会于此,如寇准、李纲、胡铨、秦观、苏轼、苏辙、赵鼎、李光、任佰雨等贤士。文物古迹中久负盛名的有:雷祖祠、三元塔、十贤祠、天宁寺、雷州西湖公园等。雷州的民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妙趣横生。元宵佳节,城乡各地的飘色游行气势恢宏;阳春三月,松竹、南兴、覃斗
鲤鱼墩遗址是距今7000—8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居住遗址,是广东省雷州半岛(湛江市一带)最早有人类居住的地方,称为雷州半岛第一村。 鲤鱼墩贝丘遗址,位于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江洪镇东边角村边的田垌之中,因该墩由贝壳堆积而成,形似鲤鱼而得名。该墩遗址东西长80米,南北宽35米,面积约1500平方米。考古工作队在遗址的东部布探方25个,揭露面积629平方米,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层5层,房子2座,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泰和人民同全国人民一样,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和剥削,生活于饥寒交迫、水深火热之中。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给苦难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泰和人民的优秀儿女袁玉冰、康纯如同许多寻找光明的探索者一样,看到了黎明前的曙光,他们较早地投身于革命斗争。1922年8月,袁玉冰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由李大钊介绍加入青年团,不久转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江西
永安广场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古名京兆华原。耀州区辖2个街道、10个镇、2个乡:永安路街道、天宝路街道、董家河镇、庙湾镇、瑶曲镇、照金镇、寺沟镇、坡头镇、小丘镇、孙塬镇、关庄镇、柳林镇、演池乡、石柱乡。 耀州区邮编:727100。代码:610204。区号:0919。地处铜川市西南部,海拔650-1700米。全县辖10镇6乡,191个行政村,2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6万),总面积1551平方
“广宁竹、怀集木”早已见分晓在省内已流传。竹农以竹为生,可见竹的经济地位。道光四年(1824年)《广宁县志》记载,“四民而外,凡贫民妇女率以破竹谋食。其贫而犹有竹业之家,留大者发卖竹客,日斩其细小之竹,令家人女妇子刹破而为蔑,即可人市换米食而弃余,又足以供薪火。没有竹山的贫民,多靠替人破蔑为生。”民国19年(1930年)《广东经济年鉴》记载,全县竹子年产额占整个林户品的60%。广宁竹的资源丰富,分
揭阳市榕城东门马山巷的双峰寺,是古代与潮州开元寺、潮阳灵山寺并称潮州三大名刹。“双峰晚钟”为揭阳八景之一。创建于南宋绍兴十年(1140),历经兴废,于1991年12月10重建竣工并开光。1988年被批准开放,1993年被列为市首批文物保护单位,规模宏伟,文物丰富。它也是市佛教协会办公所在地。双峰寺为潮汕地区现存三大古寺之一,现为揭阳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揭阳市区马山巷。重修后寺院呈四合院布局,中轴线
历史:三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物阜民丰,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历史名人辈出。太平军将领陈玉成、李秀成在三河一战击败清军取得了近代史上有名的三河大捷。至今仍留有当时的大本营、古城墙、古炮台等遗迹。李鸿章家粮仓、杨振宁客居地等保存完好;还有宋太祖寄宿地“二龙街”庐剧“小辞店”等传说。民国38年1月25日设三河市,辖1个区6个乡62个村,初属皖西行署三专区。4月15日,改属皖北行署巢湖专区。195
临潼历史渊源深厚,历经周、秦、汉、唐,一直为京畿之地,因城东有临河,西有潼河,故名临潼。《临潼县志》说:“祥符改名,以临、潼二水环县左右故名临潼”。战国时,秦在渭河北就建都栎阳。秦孝公时,置栎阳为县,因渭河以北地区土地平坦、面积广,盛产粮食,自秦汉到隋唐,始终保持了县的建制。除古栎阳外,还有万年(今栎阳镇)鄣县(今交口镇)平陵、粟邑(今康桥粟邑)等县。渭河以南在周代为骊戎国,并有戏邑、芷阳之设。秦
周公旦像周公旦,姬姓,名旦,是周朝历史上第一代周公,又称叔旦、周文公。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虽为姬姓,却不叫姬旦。但是理论上存在“姬旦”这种说法。周公旦为周文王第四子,周武王之弟。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由他摄政当国。其时,管叔、蔡叔和霍叔勾结商纣子武庚和徐、奄等东方夷族反叛,史称三监之乱。他奉命出师,三年后平叛,并将国家势力扩展至东海。他后建成周雒邑,称为“东都”。《尚书大传》称“周公摄政:一
陈仓,古称西虢,是周秦文化的发祥地。秦武公(公元前687年)设虢县,秦孝公(公元前361年)设陈仓县,唐肃宗至德二年,陈仓,古称西虢,是周秦文化的发祥地。秦武公(公元前687年)设虢县,秦孝公(公元前361年)设陈仓县,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称宝鸡县。2003年3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陕西省宝鸡县,设立宝鸡市陈仓区。2005年10月14日,经市委、市政府决定,在保持西部山区行政区划不变
秦时四邻:东北为徵(在今西头乡),北为衙(在今白水县东北彭衙村),南为下部(原在今渭南市故县村,后迁至下吉镇),西邻频阳(在今富平县美原镇),东南接临晋(在今大荔县)。汉代南邻的下邽县,分为莲勺、下邽二县;北邻衙县、粟邑县(在今白水县西北)。汉末并徵(在今西头乡)入重泉。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撤重泉改设南白水。西临土门县(今富平县),东临五泉县(今澄城县南部),东北为三门县(在今澄城县安里乡
伊宁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的北道咽喉,中国内地至中亚、西亚的通商贸易通道。今天,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伊宁四通八达,无遮无拦。218国道横贯其间,使其北出天山,南接葱岭,与内地,与中、西亚各国又开一条新路。建设中的精(河)—伊(宁)—霍(城)铁路,即将用内燃机车的鸣笛更替丝道上的古老驼铃,让伊宁市耸立在第二座亚欧大陆桥上。伊宁机场扩建完工,使伊宁成为新疆第3个能够起降大型客机的城市。加之奎(屯)—
淮阳县历史拂去岁月的尘封,人们惊奇地发现,豫东平原的历史文化名城淮阳,原来是块神圣之地――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这里历史悠久,物产丰富,文化积淀十分深厚。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这里曾挥笔写下“羲皇故都”、“人文始祖”、“万姓同根”、“道天理地”。早在5.7亿年至19亿年震旦纪期间,地球表面绝大部分是海的情况下,就出现了淮阳古陆。这是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潜心研究作出的判断。6000多年前,当华夏先民拿着
欢天喜地七仙女这个电视剧大家都看过,关于七仙女和董永的爱情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但在这具有传说的故事中,牵着到了粗布的情节。七仙女落户人间,和夫君董永一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但她的行为触犯了神圣的天条,王母在众神的压力下抓回七仙女,准备治罪。董永爱妻心切,在表弟鱼日的帮助下,闯上天庭,但面对的是王母的责难和失去仙骨而虚弱不堪的妻子,夫妻发誓要白头偕老,恩爱一生,王母拿他们毫无办法,而这缠绵的爱情却震动
张宣武,原名张明霖,泌阳县象河乡洼李村人。1922年在冯玉祥部下当兵,曾任排、连、营长。1933年投入川军田颂尧部任团长。“七 七”事变后,张宣武所在部队编入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二集团军出川抗日,12月调往徐州防守。1938年3月,张被任命为滕县城防司令。在师长王铭提出“城存与存,城亡与亡”的壮言激励下,张率领千余名战士固守徐州北门户滕县城。16日黎明,日军步兵万余人和10多架飞机,对滕县城发动多次猛
“天作高山,宁昌是环。划然中开,沃野夷原。雄雄学宫,富丽而迁。”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如是描述自己心目中的兴宁学宫.兴宁学宫有记载的历史始于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当时称为宣圣庙,又称文庙、孔庙。明成化十八年(1482),迁建学宫于今址,此后又历经重建和扩建,今天学宫主体大成殿为清代道光年间所建。数百年来,这里既是祭祀孔子的庙宇,同时又兼为地方最高学府,对开启民智、宏扬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
客家人,又称客家民系,是中国南方广东、福建、台湾、香港、广西等省区的本地汉族民系,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客家文化是指客家人共同创造的文化,包括客家语、戏剧、音乐、舞蹈、工艺、民俗、建筑、人文、饮食等方面。客家文化是中国南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华夏汉族文化中独特而又不可多得的瑰宝。千百年以来,客家人极力地保留着自己独具魅力的文化,使客家文化既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汉族文化,又与
每每提及我是客家人这件事,身边的新朋友总问:客家是少数民族吗?我唯有嗤嗤一笑。其实客家并不是少数民族,我们是真正的汉族人!客家源流始于秦征岭南融百越时期,历魏晋南北朝、唐宋,由于战乱等原因,他们逐步往江南、再往闽、粤、赣边,最迟在南宋已形成相对稳定的客家族群——客家人,然后又往南方各省乃至东南亚以及世界各地迁徙,并最终成为汉民族中一支遍布全球且人文特异的重要民系族群。“客家人”其实是迁移地本土的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