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家乡——宁晋
宁晋县地处河北省中南部,辖10镇4乡和346个行政村,面积1029平方公里,人口76.4万。为河北省首批扩权县和对外开放县市,是冀中南经济和贸易重镇,是京津冀都市圈南部重要节点和组成部分。宁晋历史上有“凤凰城”之说。相传公元前二十五世纪,在宁晋古大陆泽之滨有一棵高千丈的桑树,叶红椹紫,一万年才结一次果实。凤凰吃到成熟的果实后,引颈高歌,声音悠远,招得百鸟前去朝拜。看到如此情景,黄帝后代少昊就在这棵
宁晋县地处河北省中南部,辖10镇4乡和346个行政村,面积1029平方公里,人口76.4万。为河北省首批扩权县和对外开放县市,是冀中南经济和贸易重镇,是京津冀都市圈南部重要节点和组成部分。宁晋历史上有“凤凰城”之说。相传公元前二十五世纪,在宁晋古大陆泽之滨有一棵高千丈的桑树,叶红椹紫,一万年才结一次果实。凤凰吃到成熟的果实后,引颈高歌,声音悠远,招得百鸟前去朝拜。看到如此情景,黄帝后代少昊就在这棵
基督教与天主教于清光绪年间传入获鹿县,当时这个教会均系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工具,势力很大。1891年英国人(一说意大利人)青季廉受上海内地会派遣来获鹿传教,设教堂(今二街福音堂)。八国联军侵华之际,青季廉为侵获法军穿针引线,游说知县谢鉴礼,使法军不费一枪一弹顺利占领获鹿县城,并有“后勤”保障。直到民国年间,青季廉仍主持获鹿县基督教教务。1929年,上海内地会发表教会政策、宣言,主张教会自立,是年
河北曲周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在这片土地上,有许多传奇的故事,这里的劳动人民在用智慧浇灌着我们曲周这片土地,下面跟我一块欣赏我们曲周悠久的历史吧! 曲周县地处河北省南部黑龙港流域,位于邯郸东北部区位中心,东接邱县、馆陶,西连鸡泽、永年,南邻广平、肥乡,北靠邢台市广宗、平乡。全县面积667平方公里,辖5镇5乡,342个行政村,耕地面积72万亩,人口46.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9万人。 曲周历史悠久,春
江西镇,因南宁市城市发展需要,于1983年划归南宁市郊区管辖;2001年12月,撤郊区后划入永新区;2005年3月,南宁市第三次行政区划调整,永新区撤消后划归江南区管辖。乡镇概况现辖10个行政村(锦江村、同新村、同华村、同良村、同宁村、安平村、智信村、扬美村、那廊村、同江村)。全镇总面积214平方公里,总人口45251人。江西镇居民以汉、壮两族为主,语言有白话、壮话、平话、桂柳土官话等方言。自
前两天带您了解了河间的许多,今天带您走进河间光明戏院。河间光明戏院坐落在河北省河间市城内,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是三十年代的梨园建筑,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朱德元帅在河间期间曾去看过戏。它是1934年由河间城内戈、王、宋、张、韩五户投资,仿天津“大舞台”样式建筑的。门脸为人造石结构,高高的匾额上书有“光明”两个斗方大字,为当年天津著名书法家华世奎墨迹,据说酬金几十块现大洋。这个戏院结构很精巧,正
在秦安陇城有一处遗址,被称之为街亭,街亭,又名街泉亭,简称街亭。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西汉时归属天水郡街泉县管辖,相传街泉县名是由陇城的一口年代久远的泉而得名的,因泉在龙山之下,泉水旺盛,冬夏不减,人们又称之为“龙泉”。东汉时街泉县改称略阳县,旧县名归并街泉栾所接管。街亭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城东北40公里的陇城镇,距大地湾遗址8公里,是一处宽约6公里、长达十几公里的开阔地带,是关陇大地的咽喉之
河间之名始于战国,因处九河流域而得其名,古称瀛洲。忽隐忽现的河间国----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统一的“汉”王朝。面对如此广阔的疆域,维护统治变得十分艰难。为了避免重蹈秦王朝遭受攻击时孤立无援的覆辙,于是他效仿周武王的做法,开始分封诸侯王,来帮助他统治国家。因此诞生了一个在地图上忽隐忽现的候国。汉朝建立后,刘邦在沿袭秦王朝郡县制的同时又推行侯国制即“国中国”。他将一部分土地设置为郡县,归中央直
麻城历史悠久,7000多年前已成雏形,春秋战国为楚地,名柏举,因吴、楚在此大战(柏举之战)而名垂青史。秦属南郡,汉为西陵。后赵大将石勒部下麻秋筑城以守,始有麻城之名。古城畈──最早的麻城城池历史上真正的麻城,是现今阎家河镇的古城畈。古城始建于公元4世纪初期。据有关历史资料记载,东晋初年, 少数民族争鼎中原,高鼻深目的羯族游民石勒从社会底层崛起,创建后赵政权,定都襄国(今河北邢台),盛极一时,乃派大
贵阳,贵州省省会,是贵州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中心和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工业基地及商贸旅游服务中心。“贵阳”因位于境内贵山之南而得名,已有400多年历史。古代贵阳盛产竹子,以制作乐器“筑”而闻名,故简称“筑”,也称“金筑”。贵阳风光旖旎,是一座“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绿带环绕,森林围城,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具有高原特色的现代化都市,中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循环经济试点城市。以温度适
明置开平县,因县治在开平屯而得名。 1993年1月5日,民政部批复(民行批1号)撤销开平县,设立开平市。 1999年6月21日,民政部批准(民发45号)将开平市人民政府驻地由三埠街道长沙沿江东路135号迁至长沙街道长沙光华路1号。 2000年,开平市辖3个街道、15个镇。总人口668692人,各镇人口:三埠区街道 145900 、长沙区街道 84558、 沙冈区街道 36542 、水井镇 5
不论哪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有宗教就会有寺庙,所以就有了药山寺,现在给大家介绍一下。药山寺,国家重点寺庙,由唐代著名高僧惟俨开创,为禅宗南宗派寺院,信众曾遍布东亚、东南亚。寺院几经兴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重建。药山寺位于湖南省津市市棠华乡药山村,原名慈云寺,始建于唐初,相传曾有唐“尉迟敬德督建”石碑。唐贞元至太和年间(785—840),续有扩建,殿宇雄伟,有大佛殿、戏台等20多进,长约一公里,俗
孟姜女是历史上很有名的人物,没想到她的家乡居然也是我的家乡,觉得很惊喜,所以个人认为还是很有必要好好介绍介绍的。嘉山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南津市新洲镇,地处津澧南部,距市区7公里。风景区西南自白云山、金刚山蜿蜒而来,至嘉山前屹然而止。方圆2平方公里,山高147.07米。山虽不高,但挺拔于西洞庭湖区,绿水环绕,秀色可餐。澧水自北向南绕嘉山东麓人洞庭,它集平原旷野景观,河洲峻秀景观,丘陵植被景观和历史
虽然从小就生活在石家庄,但是对石家庄还是没有了解打了如指掌。但是长安区作为一个大区,我觉得很有必要给大家介绍一下。长安区的寓意是长治久安。原为正定、获鹿两县辖地,1941年3月划归市辖,属三、六两区;1947年12月全市改划为八个区,这里主要属五、八两区;1950年8月五、六、七、八4个区合为五、六两个区,这里属五区;1953年12月五、六两个区合并为郊区,这里即属郊区;1958年正式建区,以辖区
太湖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大别山南麓,长江北岸。东与天柱山相望,南与庐山呼应,居长江中下游旅游热线之上。合九铁路、105国道、沪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行车至合肥、武汉、南昌等大中城市只需2小时。全县辖15个乡镇,56万人口,总面积2031平方公里。 太湖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历代民风淳厚,文风蔚然,素有“一门四进士,十里两状元”之称。这里是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社会活动家、杰出的
唐城即无锡唐城。无锡唐城位于无锡市西南郊大浮山麓,是中央电视台无锡外景基地,原是专为电视剧《唐明皇》、电影《杨贵妃》摄制而建的大型仿唐皇家园林景区,后又于扩建,作为一个影视文化旅游景点向社会开放。进入唐城,迎面为高十几米的“仙人承露”雕像,再现盛唐时期国泰民安。繁荣发达的“唐街”两旁有“留连回香楼”、“自在逍遥阁”、“太白酒楼”等建筑,其间茶馆、酒店、钱庄、布号、道观等一应俱全。穿过后街,为掩映于
和硕特蒙古的祖先在内蒙古高原北部及贝加尔湖西南,我国北方额尔古纳河下游和海拉尔河下游呼伦贝尔草原及科尔沁草原等广大的森林地带,同蒙古部落一起游牧生活。 公元15世纪初,和硕特蒙古西迁进入新疆,加入卫拉特蒙古联盟,一直到公元17世纪中叶游牧在乌鲁木齐一带。卫拉特蒙古分为和硕特,准噶尔,杜尔伯特和土尔扈特四大部落。由于和硕特部落为是元太祖成吉思汗胞弟哈撒尔的后裔是成吉思汗的直系血统,在四部中地位最高
巴林左旗人文历史悠久。新石器时期,有远古先民创造的红山文化和富河文化。夏商以降至战国,为山戎、东胡地。汉至西晋,为乌桓、鲜卑地。十六国迄隋,先后为契丹及库莫奚地。唐朝仍为契丹地,贞观前诸族自成部落,或依附边政,或内向中原,行政辖属不定,贞观末列于府州。是为本地行政建置之始。一、唐朝时期 唐贞观二年(628年),契丹举部降唐,本地属契丹大贺氏部落联盟。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唐以大贺氏8部为基础
我们的大仪征景色甚美,下面我来介绍几处景点:仪征市真州镇历史悠久,史有"风物淮南第一州"的盛誉,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唐宋时即为华夏著名的工商和园林城。域内文物古迹遗存颇丰,天宁塔始建于唐代,距今1300多年;鼓楼建于明代,为全省仅存的3座鼓楼之一;慧日泉是宋代遗下的著名井泉,苏东坡曾在此汲水写经。地处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顶端的真州镇,东临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南濒黄金水道长江
卢龙县城在明朝时是永平府治所,永平府西接蓟门,东达渝关,负山阻海,四塞险固。明、清两朝,永平府一直是京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因此便有了“京东第一府”之称。明洪武七年,永平府留守傅有德,奏请疏通青龙河、滦河,开辟了漕运。一时间,卢龙古城西门外商贾如云,热闹非凡。自此,永平府日渐繁荣、兴盛起来。当时永平府地处边关,又是连接山海关和京师的交通要冲,实乃一座军事重镇。明末,皇太极因屡攻宁城不克,就
你可知道,历史上著名的昆阳之战发生在哪?你可知道,刘秀与王莽决战于那里?不错,就在我的家乡,历史上曾发生一场著名的战役——昆阳之战发生在公元23年的昆阳之战,是未来的真龙天子刘秀率领的绿林起义军在昆阳一带粉碎“新”莽军队主力进攻的一次大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这场战役主要发生在昆阳周围(今叶县叶邑镇境内),所以叶邑镇有很多的地名的来历与昆阳之战有关。在叶县叶邑镇西5里处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