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玩西古堡

游玩西古堡

历史 123℃ 12

西古堡位于蔚县暖泉镇内,冀晋界东2公里。古堡集古城堡与古戏楼、寺院、宅院于一体。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一1566年),明末清初续建,是古蔚州“八百庄堡”中最独特、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堡瓮城形制结构别具一格,古式宅院,呈明清民居建筑风格。2006年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河北省蔚县109国道边的一处山崖上,矗立着一座堡垒式的夯土建筑,南来北往的司机们常常把它当做一个地标,但极

仪征博物馆

仪征博物馆

历史 123℃ 12

仪征博物馆为地方性综合博物馆,隶属于江苏省仪征市文化局,于2006年1月正式建成对外开放。仪征市博物馆定位于展示仪征悠久的历史和地域特色,根据展厅布局和馆藏文物的特点,设立了一个基本陈列“扬子江畔的明珠——仪征历史陈列”,两个专题陈列“泱泱汉风——汉代文物精华陈列”、“石之缘---雨花石展。“扬子江畔的明珠——仪征历史陈列”以地方特色文物为主线,陈列了上自西周、下迄清末的各类代表性实物和标本共28

游玩释迦寺

游玩释迦寺

历史 123℃ 12

今天继续由我带大家游玩蔚县历史释迦寺。释迦寺位于河北蔚县城南关,俗称卧佛寺。释迦寺殿宇规模宏伟,寺中有天王殿、中殿、卧佛殿等。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省古建筑研究所等单位考证,均认为释迦寺中殿具有元代的建筑特点。中殿面宽3间,建筑形式为单檐歇山布瓦顶。建筑面积为141.05平方米,屋顶相当平缓、檐头和4个翼角都翘起,从侧面看更为明显,此殿的出檐为1.5米,外围檐下斗拱比例和造型都处理得非常巧妙,使中

蔚县玉泉阁

蔚县玉泉阁

历史 123℃ 12

今天带大家游玩蔚县玉泉阁!蔚县玉皇阁坐北朝南,总面积为2022.3平方米,分前后两院,依次为天王殿、玉皇阁正殿,在同一条中轴线上。前院天王殿面宽三间,进深二间,东西正禅房各三间,东西下禅房各三间。天王殿两侧分别有角门,通过十八步石砌台阶进后院山门,直通正殿。正殿分上中下三层阁楼(面观三层实际两层),均面宽三间,进深二间,三重檐歇山硫璃瓦顶。正脊为硫璃花脊,两瑞砌硫璃盘龙,脊上有泥塑彩色八仙人,边脊

明光的由来及穿.饮.居.行.文.卫

明光的由来及穿.饮.居.行.文.卫

历史 123℃ 12

明光的由来: 明光市原为嘉山县,汉代始置县,为盱眙、淮陵二县地,属临淮郡。南朝时,宋侨置睢陵县。北魏改睢陵为济阳,北齐改为池南县,南陈复名睢陵县,北周初改为招义县,后又改为化明县,属钟离郡。唐朝时复名招义,属濠州,宋朝改为招信县,元朝并招信县入盱眙,明朝属凤阳府,清朝直隶泗州。据《泗州志》记:"明光山,集主之山也,明太祖生时有光灼天,因赐名。"可知明光得名已有六百余年历史。民国二十一年(1932

李大夫家庙

李大夫家庙

历史 123℃ 12

位于普南居委会新风路33号。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建。主体建筑座北向南,三间二进合院式平面布局。硬山顶,人字山墙,博古花果灰塑瓦脊,青砖木结构。头门前廊三步梁,木雕抬梁形制简朴。门庭高大,花岗石檐柱、虾公梁,实木大门,石门墩,门上方嵌“李大夫家庙”石额。后堂“怡和堂”,四金柱,圆木柱石柱础,九架梁,瓜柱穿斗式抬梁架构,檐廊四檩内卷棚,木雕福寿团精美。头门与后堂以天井分隔,天井两侧原有廊。新风路

皇思扬古村落(七)

皇思扬古村落(七)

历史 123℃ 12

蟹形屋与三眼井皇思扬郑姓先祖居住过的地方。五间三进两头有横屋四面包围。前面东西两向有大门,各伸出一条道路,对称的弯曲,酷似蟹钳,中间是个大禾坪,禾坪两边有两口“三眼井”,为蟹的两只眼睛。前面有高于别处的围墙,这样就让这“蟹”有了勃勃的生机,所以人称蟹形屋。为什么先人要建成蟹形?有什么禅机?无证可考,不得而知。蟹臂有力,还有锲而不舍的执着,且可横行,他的横行却又是那种“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尊严,这

皇思扬古村落(六)

皇思扬古村落(六)

历史 123℃ 12

大兴门大兴门,为县文物保护单位。因其位置在古村城门顶北面,故又俗称“北门”。此门分内外两度城门。内门向北,楼棚上是北帝(玄天上帝)庙,始建于康熙元年。道光廿三年重修北帝庙时,因考虑到风水(北煞)及防卫问题,在原城门之外连墙建一小瓮城,再建一城门向西,命名“大兴门”,便成为有内(向北)有外(向西)两度城门的现状了。城门座落在村中至高点,居高临下,城门内墙几近一米厚,外砌青麻石,墙设枪眼若干,大有一夫

皇思扬古村落(五)

皇思扬古村落(五)

历史 123℃ 12

主要建筑简介皇思扬城门皇思扬村的至高点,即“城门顶”或“寨内顶”,因门楼坐东向西,故名“大西门”,系该村主要村门之一。该门建于明朝崇祯年间,清雍正年间由举人杨秉智主持重修,门额上那块青麻石阳刻楷书“皇思扬”门楼石匾,为此时所嵌。她标志着皇思扬走上了全盛时期。有家就有门,国家如此,小家也如此。门是一个标志,标志主人的身份,标志主人的贫富。门楼砖木结构,拱门宽2.37 米、高3.18米、厚1.55米。

家乡的区区县县

家乡的区区县县

历史 123℃ 12

行政区划编辑故城县辖9个镇、4个乡:郑口镇、夏庄镇、青罕镇、故城镇、武官寨镇、饶阳店镇、军屯镇、建国镇、西半屯镇、辛庄乡、里老乡、房庄乡、三朗乡。郑口镇杨野庄村、 赵行村、西城镇村、 高西村 、西曹官村 、范庄村、张庄村、果子口村、 贾黄村、 堤口村、 冯杏基村 、烧盆屯村 、南镇村 、南甘泉村、李庄村、刘辛庄村、 二坛村 、齐杏基村 、小街子村、红庙村、 刘堂村、 秘黄村、 帝君庙村、红旗村、

秀友郭盼---韩城   魏长城

秀友郭盼---韩城   魏长城

历史 123℃ 12

韩城魏长城,位于韩城老城南10公里处的龙亭乡境内。从合阳延伸入境,东起城南村,西至城后村,全长20公里,建于春秋时期梁惠王五十九年(351年)。现存最高的城墙是城北村的东段,高10米,长约430米。在距大朋村东北约05公里处的地段,俗称烽火台,有四面相对的砖砌窑各一孔。窑高、宽均约2米,深3米,有曾经住人的痕迹。在城北村与马陵庄之间的城墙,有一高土台,俗称“箭楼”,原为砖砌,现仅剩部分土台。魏长城

连云港历史你知道多少?

连云港历史你知道多少?

历史 123℃ 12

连云港位于江苏省的最北部,由于境内有云台山脉和连岛,取前二字而得名.有三区四县,连云区、新浦区、海州区、灌云县、东海县、赣榆县、灌南县。连云港古称海州或东海.连云港是江苏省各种资源均具备的市,有海岛、港口、山脉、温泉、滩涂、沙滩等。连云港东部为广阔的海州湾,从南到北分布着众多岛屿:开山岛(属灌云燕尾镇)、羊山岛(属高公岛乡)、东西连岛(属连云区连岛镇)、前 乐途游民部落五周年 2007西藏圣地婚礼

朱雀门和勿幕门

朱雀门和勿幕门

历史 123℃ 12

朱雀门:朱雀门是唐长安皇城的正南门,门下是城市中央的朱雀大街。隋唐时,皇帝常在这里举行庆典活动。公元589年,隋王朝统一中国,隋文帝曾在朱雀门城楼检阅凯旋大军。唐末韩建缩建新城时,这座城门被封闭。1985年修复西安城墙时,发掘出包裹在明城墙内的朱雀门遗址。它果然如隋唐文人描写的那样宏伟华丽,城门柱础用大理石制成,青石制作的门坎上刻有线条优美神采飞扬的蔓草花纹,磨砖对缝的门洞隔墙厚实端正,残垣断壁处

琼花大剧院

琼花大剧院

历史 123℃ 12

琼花大剧院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讲述的是家乡一家大剧院的历史。琼花大剧院(即佛山市影剧院)坐落在佛山祖庙路最繁华路段上,创建于1980年,占地面积11000平方米,由国家权威设计师按照专业剧院标准设计而建造。原是中共佛山市委宣传部直属事业单位,实行企业管理。2005年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决定部署,成立佛山传媒集团,由佛山电视台统一管理,是集演出、电影、舞台舞美制作策划及食住、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剧

东子--富平县薛镇

东子--富平县薛镇

历史 123℃ 12

薛镇隶属于陕西省 渭南市 富平县,该镇位于富平县城东北部30公里处,北依铜川红土镇,南邻小惠乡,东邻美原镇,西接底店乡。据当地政府官方网站资料显示,该镇辖21个行政村,81个村民小组,人口38000人,总面积110平方公里,居全县之首。素有“苹果之乡”的美称。境内交通便利,电力通讯设施齐全。农业发展北部牧草资源丰富,盛产核桃、柿子、花椒等;沿山一带石灰石资源储量丰富,是生产水泥建筑材料的优质原料;

我爱我的家乡“周至”,爱的那么深沉

我爱我的家乡“周至”,爱的那么深沉

历史 123℃ 12

周至是陕西历史最悠久的名县之一,建于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山曲水折是该县主要地貌特征。主脉秦岭横贯境南,山势参差错落,迤逦东下,其间叠峰翠岭,巅峦逶迤,其中太白山为秦岭最高峰,风景犹佳。历史在这里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周至县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特色鲜明,价值突出,很多资源具有唯一性。如楼观台道教文化遗存世界唯一,大秦寺景教文化遗存国内唯一,仙游寺法王塔为国内唯一隋代砖

靖远县人口资源

靖远县人口资源

历史 123℃ 12

靖远境内考古发现多处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址,出土大量彩陶、素陶、石器等文物,证明早在5000年前便有人类在此生存。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经过民族融合、人口迁徙,这里逐渐形成了现在以汉族为主体的居住人群,当地少数民族中主要有回、藏、满、蒙古、东乡等,回族人数最多明朝以前,靖远县境无人口数量的确切记录,从一些史书中有关郡治人口数量的记载推算,此前的人口约在1—2万人之间。明朝正统二年(公元1

民国年间靖远筏子客

民国年间靖远筏子客

历史 123℃ 12

中华民国年间有句谚语云:靖远有三宝,鸦片、大板瓜子、羊皮祆。当时靖远盛产这三样东西,号称三宝。除此之外,靖远这块土地还盛产筏子客,靖远筏子客以高超的水技,秉性之顽劣乖张闻名甘、宁、青、绥四省。“甘肃省的靖远县,羊皮筏子赛军舰。”从流行一时的这两句戏语可知,当年靖远筏运业之盛、从事筏运业人员之众。自宋代以降古丝绸之路凋敝,进入明、清、民国三朝,黄河这一水上走廊便成了闭塞的陇中与外界沟通的重要渠道。筏

汉中历史---汉江

汉中历史---汉江

历史 123℃ 12

汉江是长江的最大支流,它流经陕西、湖北两省,在武汉市汉口龙王庙汇入长江。河长1577千米,流域面积15.9万平方千米,位居长江水系各流域之首,在历史上占居重要地位,常与长江、淮河、黄河并列,合称“江淮河汉”。汉中位于汉江上游,江水流域范围北起秦岭,南达米仓山,西接嘉陵江流域,东至子午河、茶镇与褚河一带;汉江也是秦岭与巴山的分界线,使汉中北倚秦岭、南屏巴山。汉江在汉中境内长270多公里,它自西向东流

陇西历史文化

陇西历史文化

历史 123℃ 12

历史文化(古建、遗迹、遗址、文物)1.李氏文化。李氏文化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甘肃重要文化产业品牌以及甘肃“四大文化”之一。景观遗址是李氏文化的重要依托,有“李家龙宫”(唐太宗曾御笔亲书“李家龙宫”而得名)和“仁寿山李氏宗祠”等。2.四大书院。明宪宗成化六年 ( 公元 1470 年 ), 在县城南大街设立贡院,供陕甘学政按临巩昌时举行岁考和科考,书院曾经有四: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