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境内考古发现多处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址,出土大量彩陶、素陶、石器等文物,证明早在5000年前便有人类在此生存。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经过民族融合、人口迁徙,这里逐渐形成了现在以汉族为主体的居住人群,当地少数民族中主要有回、藏、满、蒙古、东乡等,回族人数最多
明朝以前,靖远县境无人口数量的确切记录,从一些史书中有关郡治人口数量的记载推算,此前的人口约在1—2万人之间。明朝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设靖虏卫,始有人口确切记录。据康熙《靖远志》载,正统二年建靖虏卫时有官户和军户共4787户,人口约2万。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共7183户,按当时户均人口推算,人数应在3万人左右。万历以后,靖虏卫有军民户计17784户,6万余人。由此可知,明朝初期,靖虏卫原有人口很少,后来人口迅速增加,主要为人口迁徙流入所致。在迁移人口中,或因服军役而来,或移民实边而来,或宦游经商而来,这是境内规模较大的一次人口迁入。
清朝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实行“摊丁入地”,靖远卫有2497丁,人口不足2万人。经“康乾盛世”时期的休养生息,人口迅速增长。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有36395户,248203人,为设卫改县以来靖远户口最繁盛时期。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西北回民反清起义,靖远遭遇兵燹,造成人口锐减,全县户不过千,仅五六千人。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有7550户,约4.7万余人。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靖远全县有9978户,46077人。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海原大地震,靖远损失人口3万余人。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因大旱饥荒,或饿死或出逃,人口大幅度减少。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靖远人口为7万余人。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靖远县统计人口总户数21791户,总人口13.24万人。1964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县总户数37684户,总人口226068人。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得到控制。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县总户数74344户,总人口452395人。1985年,白银市恢复成立,从靖远县划出部分乡镇设立平川区,人数减少,全县总户数61847户,总人口35.55万人。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县总户数75758户,总人口395966人。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县总户数97342户,总人口463076人。2003年底,全县总户数104400户,总人口459334人。目前总人口为46.7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