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历史文化

历史

陇西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古建、遗迹、遗址、文物)
1.李氏文化。李氏文化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甘肃重要文化产业品牌以及甘肃“四大文化”之一。景观遗址是李氏文化的重要依托,有“李家龙宫”(唐太宗曾御笔亲书“李家龙宫”而得名)和“仁寿山李氏宗祠”等。
2.四大书院。明宪宗成化六年 ( 公元 1470 年 ), 在县城南大街设立贡院,供陕甘学政按临巩昌时举行岁考和科考,书院曾经有四:崇文书院,崇羲书院,南安书院,襄武书院(清代)。
3.千年建筑。
声闻四达威远楼。始建于北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明太祖洪武元年,依旧址重建,取名雄镇楼,楼头高悬“巩昌雄镇”、“声闻四达”两块巨匾。清道光十六年(1836)又加修葺,并将宋徽宗崇宁元年所铸4吨铜钟(国家一级文物)移置楼上,为省级文物文物保护单位。
棂栏巧秀保昌楼。 位于县城北关外里许火焰山岘口。光绪九年(1883) 由知县李寿芝集资重建为陇西北川入城的第一景观。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伟岸耸立文峰塔。位于陇西县城东南文峰镇渭河南岸9公里处的二级台地上,该塔建于清道光十七年,属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甘肃保存不多的风水类古建筑遗迹,也是陇中唯一的一座清塔原体,是研究陇西明清建筑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
4.遗址文物:有梁家坪、暖泉山遗址,为新时期时代仰韶文化和齐家文化遗存,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尖底彩陶瓶(马家窑彩陶中的罕见品,距今5000年,现藏于国家博物馆),国家一级文物;有双耳彩陶罐(马家窑彩陶)、战国彩绘星云纹灰陶器等一级文物4件;有战国玉壁、唐代陶鞍马等二级文物55件。
5.红色文化(包括红军长征文化和陇右地下党革命文化)
6.中药材文化:陇西有“千年药乡”、“天下药仓”、“西部药都” 、中国黄芪之乡”之美称,是全国“道地药材”的重要产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