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祥文化

钟祥文化

历史 123℃ 12

钟祥市自1992年撤县建市以来,以创建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为契机,加大城市建设投入力度,先后投资4.6亿元,修建城市道路25条,全长36公里,城市道路铺装率达到98%,城市道路总面积250万平方米,人均拥有城市道路面积18平方米;完成了城区水厂二期、三期工程,城市日供水能力达10.5万吨,城市供水普及率、水质综合合格率达到100%,新建、改建排水管网30条全长44公里,城市排水管网密度达到4公里/

马头石大屋村之“翰林院”牌匾

马头石大屋村之“翰林院”牌匾

历史 123℃ 12

第二章,马头石大屋村之“翰林院”牌匾。马头石大屋村(民间称为九厅十八井)规模庞大,传说钟氏父子先后花费了18年时间才将其建好,其工程之大可见一斑。相传九厅十八井的兴建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钟声亮的长子钟应魁勤奋好学,在科举考试时得钦点七品京官,铨选巡政厅,荣耀无比。钟应魁当官后得知父亲暴富的消息,便悄悄托人仿画了一张北京翰林院的建筑式样图纸,并带回家乡仿造屋宅,十八年后,“九厅十八井”竣工。钟氏父子

佛山岭南特色建筑代表之集贤坊古民居群

佛山岭南特色建筑代表之集贤坊古民居群

历史 123℃ 12

佛山旧时是四大名镇之一,拥有众多的古建筑群,其中有一处古民居群称为集贤坊。集贤坊古民居群既保留有传统的岭南建筑风格又融入新的元素,体现佛山人兼容和开放的思想观念,是较有代表性的建筑,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2006年10月佛府【2006】24号文公布,集贤坊古民居群为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集贤坊古民居群现位于同安社区居委会红风大街,其中3号民居保存较好。该民居座西向东,面阔17.5米,进深24.2米,占

我的冀州市

我的冀州市

历史 123℃ 12

冀州素有“华夏第一州”之称。位于河北省东南部,距北京300公里、黄骅港150公里;北依河北省第二大淡水湖——衡水湖;东临京九铁路和京福高速公路;106国道纵贯市区。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冀州自1993年撤县建市10年来,一个现代化的小城市形象已初具规模。目前,市区面积达到了7.9平方公里;市区人口7.9万人;市区道路为方格网式布局,通衢宽阔,拥有迎宾大街、建设大街、兴华大街、金鸡大街、湖

故都邯郸史

故都邯郸史

历史 123℃ 12

传说上古时期人类始祖女娲就在邯郸古中皇山[1](娲皇宫)抟土造人、炼石补天。8000多年前,新石器早期的磁山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开启了农业文明的新纪元。磁山文化遗址揭示了8000多年前人类文明发展过程,早于仰韶文化1000年,是世界上粟、家鸡的最早发现地。[2-3]邯郸城邑,肇起于商。在商代早期建都于邢(邢台)的数百年间,邯郸为畿辅之地。古本《竹书纪年》中,就有商末殷纣王在邯郸建离宫别馆的记载,

石家庄市东塔口小学

石家庄市东塔口小学

历史 123℃ 12

石家庄市东塔口小学坐落在石家庄滹沱河南岸石家庄市东塔口小学,始建于1920年,占地面积9101.4平方米。1小学简介石家庄市东塔口小学始建于1920年,校址坐落在滹沱河的南岸,学校占地面积9101.4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413.72平方米。教学班7个,教师16人,小学高级教师12人,小学一级教师4人,本科学历4人,大专学历8人,中师4人,学生数270人,学校现有图书6324本。2发展成果1993

广明石塔

广明石塔

历史 123℃ 12

广明石塔位于定兴县城东南方25公里处,北南蔡乡大留村中央。塔高3.77米,建筑面积2平方米,建于金泰和三年(公元1203年)3月,在建筑造型上别具特色,整个石塔用13层八角石立地而起。每层八角石相接部位都用莲花石座相隔,塔身刻有佛像及文字,给人以高大壮观之感。广明石塔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四清”运动中被拉倒,后又被当地群众立起,并将基座、底层、塔檐和顶部七层修复。其他部分均散存该村各处,大部分保存完

趣谈清远历史

趣谈清远历史

历史 123℃ 12

清远又称凤城,是由于清远的地图像一只凤凰。春秋战国时,清远地区属百粤。秦统一中国后,设置行政机构,开发岭南,清远地区属南海郡、长沙郡。汉初,属赵佗称号的南越国。高祖年间(前206—195年)先后置桂阳县(今连州一带)、阳山县、浈阳县和含匡县(浈、含今为英德市境),均属桂阳郡。元鼎六年(前111年),置中宿县(原清远县一带),属南海郡。三国时,各县隶属始兴郡。南朝梁天监年间(502—519)置清远郡

定兴清真寺

定兴清真寺

历史 123℃ 12

清真寺位于城内清真寺街路西(慈云阁西北)。占地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是回族人民聚会、节日和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1984年8月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名为清真义学。初建时在路东,后因地基小,民国三年(1914年)迁至现址。该寺在建筑造型上别具一格。前面是三个花瓣型高耸拱门,门顶上镶嵌着精美的宗教图案装饰,正中为正门,西旁为边门,具有中国式的伊斯兰教特有的古老建筑

卧龙港遗址

卧龙港遗址

历史 123℃ 12

卧龙岗遗址位于县城西南东落堡乡东引村,距县城4公里,是商代遗址。遗址东300米临拒马河,西南700米是易水河,两河在遗址东南汇合向东流泻。遗址面积2.8万平方米,中心高1.5米,两侧缓坡而下,自然形成自西北向东南延伸的土岗。纵观全貌,蜿蜒若龙,故称“卧龙岗”。1982年7月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卧龙岗的形成,起源已久,昔日只有民间传说(乾隆帝私访曾来过此,截岗开路,以示斩断龙腰,奠定帝业),别

我为自己的家乡代言(三十)

我为自己的家乡代言(三十)

历史 123℃ 12

紫金虽未有大规模土客械斗,但“血雨腥风13年”“烽火狼烟17县”的清末广东土客大械斗之血腥与惨烈,想必亦在口口相传中,为富甲一方的包括群丰刘氏先人在内的河源乃至广东、福建的士绅、富贾们所闻,并在其心中留下长久的阴影;而这种阴影,投射至民居建筑上,则体现为群丰古民居封闭式、自成一体的防御性设计。躲进围屋、自成一统的心态,在群丰古屋中,随处可见,厚实的高墙,高耸的角楼,可储存食粮的仓库,建在屋内不用出

我为自己的家乡代言(二十九)

我为自己的家乡代言(二十九)

历史 123℃ 12

“武装到牙齿”的群丰四角楼群丰村林木葱郁,参天的古松与杉木、杂树四季常青,鸟语花香,12座青砖灰瓦四角楼矗立村中,掩映在翠绿的竹林与金黄的稻田间,显得古朴典雅。客家围屋素以注重严防死守的防御功能著称,此次我们走访的20个被评为“广东省古村落”的河源古村落里的古民居,概莫例外。紫金县群丰村的古民居的设防程度,给人的印象尤为深刻。群丰村古民居,不仅四角筑有可供上有瞭望、射击的碉楼,甚至连天井亦用厚实的

泰州高港传统绳带编织技艺流传百年下

泰州高港传统绳带编织技艺流传百年下

历史 123℃ 12

  第四代传人孙学仁改革传统编织技艺,采用超强化纤原料、研究制作了复合吊绳,并成立了泰州市利达绳业有限公司,他带领团队开拓进取,把田河编织技术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由经验型转向理论型,由本土型转向到外向型。他们率先制定了吊索具行业安全质量标准。为了能使织带测量科学化,孙学仁发明了计算尺,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在高港传统绳带编织的基础上,改变原料,改进技术,能生产高强度精密吊绳、吊带,以跟上现代工业发展

后旗历史沿革

后旗历史沿革

历史 123℃ 12

通辽市地处祖国北疆,历史悠久,是蒙古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璀璨的红山文化和富河文化的发祥地。早在五千多年前,科尔沁草原就已经开始有人类生息。大约三千年前,这里的古代居民已进入了奴隶社会。据考古发现夏家店下层文化遗迹和生活器具证实,通辽土地上的第一代居民是东胡族和山戎族。春秋时,燕国在如今的河北省和辽宁省交界一带,就是现在通辽的中南部地区,为防御东胡人入侵,而修筑的燕长城遗迹,如今在奈曼旗、

佛山的特色

佛山的特色

历史 123℃ 12

我的家乡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在这一篇博文中,将介绍到西樵大饼。西樵大饼是广东省佛山地区汉族传统小吃之一,最早出品是官山圩的天园饼家,曾畅销省港各地。其特点是松软、香甜,入口松化。这是用西樵山清泉才能制成此饼,其它地方仿制,不及此味,所以被称为西樵大饼。西樵山的大饼,已有300年历史,远近驰名。西樵大饼名不虚传,外型圆大,大者有2市斤,一般也重半斤,也一两左右的小饼。它颜色白中微黄,不起焦,入

江苏兴化市

江苏兴化市

历史 123℃ 12

兴化市位于江苏中部、长江三角洲北翼,在以上海为中心的“世界六大都市圈”范围内,兼有沿江和沿海双重边缘优势,有良好的地理区位、自然资源和经济基础。兴化古称昭阳,又名楚水,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影山头遗址证明在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兴化就有人居住。兴化诞生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等世界知名文豪和书画家。兴化素有“东方威尼斯”的美誉。兴化环境优美是国家生态示范区。世

睢宁战役

睢宁战役

历史 123℃ 12

肃清据点,断敌援兵6月19日,我军开始扫除敌外围据点战斗。睢宁以西海郑公路是伪淮海省会徐州援敌的必由之路,日伪设有双沟、王集、田河(今属王集镇)等据点,是我军进攻睢宁城的主要障碍,必须清除。王集、田河(今王集镇田河村)是沿线据点中较大的两个,均为日军构筑的钢筋混凝土工事,配备精良武器,驻有大量伪军,易守难攻。三分区司令员赵汇川(解放后任北海舰队司令员)、政治部主任王学武、副参谋长张登先、武委会主任

秀友晨雨+岐山的文化--周文化(二)

秀友晨雨+岐山的文化--周文化(二)

历史 123℃ 12

今天就来说说关于西周文化的故事。文王妙计在对付纣王朝的策略上,周文王采取了表面臣属而实质发展壮大自己的政策,以迷惑殷纣王,其主要目的为了取得一个稳定的环境,积蓄力量,为灭商准备条件,表面上承认自己是“大邑商”的附属国,并积极引进先进的商文化,我们在陕西岐山县京当乡风雏村发掘的甲组西周宫殿遗址中出土的周文王时期的甲骨文,从字体看与殷墟甲骨文无异,其内容,如H11:82:“……文武……王其■:(昭)帝

宜宾历史

宜宾历史

历史 123℃ 12

宜宾市,四川省的所辖的一个地级市,具有2180多年的建城史,是长江上游开发最早、历史最为悠久的古老城市之一,是南丝绸之路的起点,素有“西南半壁古戎州”、“填不满的叙府”的美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宜宾历史悠久,在距今4万年时,宜宾市境内已有人类生存。五六千年前,原始农耕已有发展,出现了氏族部落。先秦时,主体居民为僰人。有说战国时秦灭蜀(前 316年)后,已属蜀郡;史籍则载系战国后期(前250年左

海门老街

海门老街

历史 123℃ 12

在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喧嚣中,她是一处宁静的港湾;在色彩艳丽霓虹夺目的繁华中,她是一颗纯净的碧玉。她,浓缩了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镌刻着光阴的痕迹和历史的荣耀,成为椒江人的骄傲和珍藏。她,就是海门老街。老街的建筑极具韵味。老街南面的粉墙灰瓦、飞檐朱栏和古老的楼阁、四合院等建筑古色古香、巧夺天工,雕梁画栋间尽显江南古老建筑风格。老街北面的一幢幢以浓郁欧式风情为主基调的建筑,石质雕花的墙面斑驳不堪,尽显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