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马头石大屋村之“翰林院”牌匾。马头石大屋村(民间称为九厅十八井)规模庞大,传说钟氏父子先后花费了18年时间才将其建好,其工程之大可见一斑。
相传九厅十八井的兴建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钟声亮的长子钟应魁勤奋好学,在科举考试时得钦点七品京官,铨选巡政厅,荣耀无比。钟应魁当官后得知父亲暴富的消息,便悄悄托人仿画了一张北京翰林院的建筑式样图纸,并带回家乡仿造屋宅,十八年后,“九厅十八井”竣工。钟氏父子准备迁居之际,钟应魁才猛然想起,自己并无获得翰林院学士的功名,不宜居住这样规模和式样的住宅,否则难免自己官位有越级的忌讳。此时,钟应魁想起其在京当官的潮州兄弟钟鹏飞,并将此疑难求之于同在北京为官的潮州兄弟翰林学士钟鹏飞,钟鹏飞也欣然同意以其名义“入火”(即搬居意思),并亲笔为九厅十八井题写了“翰林院”三字牌匾,悬于正门头厅的雕花屏风上。有了翰林学士钟鹏飞所赠“翰林院”牌匾的荫护,当地的地方官吏也就无法干涉,钟氏父子也如愿顺利地入住“九厅十八井”了。往后,牌匾也成了钟氏后人的骄傲,牌匾以其尊贵的身份及趣谈式的传说一直留传下来,但牌匾于文革期间不幸被焚毁,幸好还留存下了作为历史见证的雕花屏风,百年荣耀终如流水去,只剩下屏风上挂牌匾处浮华远去的空间以及古老的脍炙人口的传说。
第二章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