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县的历史
古县即古之岳阳。北魏孝庄帝建义元年设安泽。隋大业二年改称岳阳县,以霍岳山之南而得名。后移西赤壁。唐武德二年移东池堡。贞观六年移现古县城北一公里处。唐、宋、金、元、明、清均称岳阳县。民国三年改名安泽。县城仍设在古县旧城。1938年移县城于和川。1940年于辛佛村设岳阳县。1942年与安泽合并。1971年分置。县城建于老城关镇以南的湾里、张家沟村之间。建县之初,始名安泽。北魏孝庄帝建义元年(公元528
古县即古之岳阳。北魏孝庄帝建义元年设安泽。隋大业二年改称岳阳县,以霍岳山之南而得名。后移西赤壁。唐武德二年移东池堡。贞观六年移现古县城北一公里处。唐、宋、金、元、明、清均称岳阳县。民国三年改名安泽。县城仍设在古县旧城。1938年移县城于和川。1940年于辛佛村设岳阳县。1942年与安泽合并。1971年分置。县城建于老城关镇以南的湾里、张家沟村之间。建县之初,始名安泽。北魏孝庄帝建义元年(公元528
武穴市,曾经又叫广济县,意为广渡佛法,普济众生。西晋时期,广济境地仍分属蕲春、寻阳二县。东晋太元三年(公元378年)改蕲春县名为蕲阳。义熙八年(公元412年),寻阳县治迁至江南柴桑,原江北境地划入蕲阳。至此,改蕲阳县名为齐昌。陈太建五年(公元573年),齐昌地属陈。公元579年,北周占齐昌地,将广济境地从齐昌县划出,立为永宁县,隶属蕲州齐昌郡。 隋初,永宁县属蕲州总管府(后改称蕲州、蕲春郡)。隋末
为了保护一棵树而专门建了一座公园。这个与众不同、名扬莞邑的公园名“秋枫公园”,坐落在距东莞市区30公里的企石镇旧围村西村头。公园建于旧围村祠堂面前,南面有池塘,西北两面紧靠镇村公路,面积16000平方米。镇园之宝是一棵千年古树——秋枫。“秋枫”学名重阳木,属大戟科,树高15米,胸围7.6米,冠覆320平方米,根深叶茂。经林业专家鉴定今已有1004年树龄,居东莞古树之最,属市级重点保护古树。古树根群
跨越800余年 龙门县永汉镇振东村马图岗村民小组古炮楼、刘氏菊庄祠、油田村嘉义庄、官田村王屋古围屋和鹤湖古围屋等几处比较有代表性的古建筑群后,我们翻开了调研组一摞厚厚的考察报告。 报告显示,从2009年开始,由浙江大学建筑系教授、西班牙皇家高迪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后德仟牵头组织的浙大建筑系生态系调研组,对永汉镇古村落的风水古楼阁、祠堂进行普查式调研发现,该镇古村落具有中原文化与粤中地方独特文化交
郧县人头骨化石顾名思义是在湖北省十堰市郧县曲远河口学堂梁子发掘的。早在1975年,就在湖北郧县发现古人类牙齿化石。1989年又发现一具人类头骨化石,他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陨县人1号头骨化石”。 这是湖北首次发现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大家可以看到这具头骨化石不但保留了头盖骨,还保留了大部分的除下颌以外的面部骨骼,相当地完整。这具头骨化石颅长26厘米、颅宽19厘米、颅高12厘米。 1990年湖北省文物
六盘水市是中国唯一一个以气候命名的城市我给六盘水设计了一个广告语:中国凉都,世界的未来之都。水城县位于贵州省西部,与云南省接壤,是贵州省六盘水市下属的一个县。其地处乌江和北盘江的分水岭地带,素有贵州“高原明珠”、祖国“西南煤海”之称。水城地处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原过渡的梯级大斜坡地段,全县东西宽69公里,南北长97公里,总面积3589.1平方千米,总人口74.85万(2003年)。东邻六枝特区和纳雍县
秦以前称安墟,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始创安次。后经历代变革,1958年与武清合并,1961年安、武分县,安次恢复原建制。1982年3月建立廊坊市,下辖4个乡镇和5个街办处,1983年7月安次县与廊坊市合并称廊坊市。1989年4月原廊坊市改为安次区。 安次区2000年,将原安次区划分为安次区和广阳区两个行政区,以京山铁路为界,路南为安次区。调整后的安次区辖桥西、南门外2个街道办事处和杨税务、落垡
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雩都县,以北有雩山而得名。1957年6月1日起,因字生僻,改“雩都”为“于都”。[2]建县时幅员辽阔,所辖地域含现瑞金、会昌、石城、宁都、安远和寻乌诸县。素有“六县之母”和“闽、粤、湘三省往来之冲”之称。古时于都曾为赣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和军事要地,郡治设在于都近250年之久。苏区时期,先后分设于都、胜利、登贤、瑞西、兴胜、于西等县中共赣南省委和省苏维埃政
涞水县西周初(公元前11世纪)为北燕侯国。春秋时属燕。秦属广阳郡。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置逎县(今涞水),属涿郡。晋属范阳国。北魏改遒县,属范阳郡。北周,大象二年(580年)遒县并入涿县。隋曾改名固安县、永阳县。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涞水县。隋大业三年(607年)涞水改属上谷郡。唐属上谷郡、易州等。五代时处于涿、易之间,为契丹与中原互争之地。北宋属燕山府路遂武郡。宣和七年(1125年),
丰润是人类早期生活、居住地区之一,区内多处发现6000年前人类活动遗址、石器。丰润在尧、舜属幽州,夏、商属孤竹国,西周到战国属燕域。 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以永济务置永济县。大安元年(1209年),金卫绍王讳永济,改为丰润县。相传,因此地“负山带水,涌地成泉,疏流导河,随取而定”而得名。又有“县产盐场,故名丰润”之说(见《丰润县志》)。又据《今县释名》:“按屯政考,夹史家河五十余里,皆可屯之
我来自美丽而又富饶的永清县,它是生我养我的父母,它历史悠久,是一座古县,下面就让我带大家了解一下我伟大的家乡永清县的悠久历史。永清县春秋时期属燕国封疆之地。先秦时期属广阳郡。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1年),置益昌侯国。东汉世祖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废益昌侯国置安次县。三国至隋属幽州,为安次、方城二县地。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置通泽县。唐如意元年(公元692年)置武隆县。景云元年(公元710年)
我的家乡阜阳历史悠久,名人辈出。这里是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故里,诗人嵇康的桑梓。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中欧阳修、曾巩、苏轼曾在这里为官多年。区内古迹遍布,人文蔚盛,交相辉映。颍州西湖历史上曾与杭州西湖齐名,颍上县小张庄和八里河南湖公园先后被联合国环境保护署命名为“全球500佳”。阜阳交通便捷,四通八达。京九铁路自北向南贯穿全境,与商阜、漯阜、青阜、阜淮四条铁路在境内构成“米”字型框架,直接
苍南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商周时期已有人类活动,宋、元以来人文荟萃,明代为抗倭前线,新民族主义革命时期是革命老根据地,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沿海对外开放县。[3]今苍南地,早在新石器时代,灵溪镇的渡龙山上就有人类活动,并留下了石器和古陶碎片。至今钱库镇桐桥村还遗留有7座商周时期石棚墓。它是当时浙南沿海地区的一种比较特殊的墓葬形制,这种巨石墓葬文化在国内极为罕见,已被列为“国保”单位。商周时期
位于大伊山东麓的青风岭上,坐落在三面环山、一面朝阳,海拔高度约8米的山间台地上。现存东西长70米,南北宽45米,面积约3000平方米的基地。 石棺墓最初发现是在1981年。1985年至1986年,南京博物馆、连云港市博物馆和灌云县博物馆考古工作者先后对该遗址进行两次抢救性的发掘,揭露面积550平方米,清理出新石器时代早期石棺基62座,人骨架6具。出土陶器、石器、骨器、玉器等文物150余件。石棺采
阜阳,别名颍州、汝阴、顺昌,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华北平原南端、淮北平原的西部。西北部与周口市,西部与 驻马店市相邻,西南部与信阳市接壤,北部、东北部与 毫州市 毗邻,东部与 淮南市 相连,南部与六安隔淮河相望 阜阳总面积9775平方公里,辖颍州区、颍泉区、颍东区 三区和太和县、临泉县、阜南县、颍上县四县及省直辖县级界首市。 2013年 阜阳全市户籍人口为1039.8万人,阜阳是安徽省人口最多的市。
太和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隶属于阜阳市,地处黄淮平原腹地,位于阜阳、亳州两市之间。太和县辖24个镇、7个乡和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面积1822平方公里,耕地172万亩,总人口171.2万。是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中国绿化模范县、中国著名医药集散中心、中国最大的发制品原料、桔梗生产加工基地。太和县土地肥沃,粮食作物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红芋等为主,经济作物以芝
春秋时属越国。秦赢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建县名乌伤,属会稽郡。传说秦时有个颜乌,事亲至孝,父死后负土筑坟,一群乌鸦衔土相助,结果乌鸦嘴喙皆伤,故称乌伤县。新莽时(公元9年)改县名乌孝。 东汉建武初复称乌伤。曾为会稽西部都尉治。初平三年(192年)分割西部辖境,设置长山县(即后之金华县)。 三国吴赤乌八年(245年)分南境,置永康县。宝鼎元年(公元266年),分会稽郡西部设东阳郡(郡治长
【章太炎故居】 章太炎故居,系章太炎先生出生之地,位于杭州市余杭区仓前镇。章太炎(1869—1936),名炳麟,字枚叔,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国学大师。辛亥革命前用犀利的笔锋与保皇党展开论战,积极宣传革命。辛亥革命后,竭力反袁,置生死于度外,曾“七追捕,三入牢狱”,宁死不屈。晚年致力于讲学。抗日战争爆发后,民族气节激昂,竭力宣传日。1936年病逝于苏州,享年69岁。墓移葬杭州南屏山荔枝峰下
自郧县青龙泉考古发现十堰新石器时代文化既有仰韶文化,又有龙山文化,兼有屈家岭文化,十堰境内是我国远古三大文化的交汇区。我国的行政区划,最早见于《尚书·禹贡》,有九州之说,十堰夏时为梁、豫、荆三州的域汇地,《尚书·禹贡》“华阳黑水惟梁州”,华山南包括整个秦岭、四川、云南、陕西汉中等均为梁州。十堰商为庸国之地,西周为庸麇舆地。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伐纣,司马迁《史记》“西土八国,助周克商”,盟军在牧野
我的家乡茌平(chi ping),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居住繁衍。茌平在夏朝、商朝时期属兖州,周属齐国,秦朝时期设立茌平县,属东郡(今韩集乡)。因本县在茌山之平陆(今金牛山),故称茌平。公元9年(新始建国元年),茌平县曾为功崇县。公元25年(东汉建武元年),复称茌平县,属兖州部济北国。北齐并入聊城县。隋初,复置县,属贝州清河郡。隋末并入聊城县。公元621年(唐武德4年)析聊城复置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