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权历史

民权历史

历史 123℃ 12

1929年置民权县。当时位于睢县、考城、兰封、宁陵、杞县五县之间,匪盗出没,社会秩序混乱。刘镇华上电冯玉祥将军,说这一带“去睢、考、兰、宁均极远,实有鞭长莫及之虞”,拟授“平等、自由、博爱先例,划睢、考、兰、宁四邑边地,于适中地点,添设县治。”“平等”、“自由”是1927年用资产阶级政治口号在伊川、宜阳一带和“博爱”同时设置的两个县,刘氏认为应该仍用这样的口号作县名置县。冯玉样定新县为民权县。20

隋朝之二

隋朝之二

历史 123℃ 12

隋文帝意图南灭南朝陈,采纳高颎的策略:干扰南朝陈的农业生产,破坏陈国的军事储积,使陈国损失惨重,而又疲惫不堪。隋文帝于隋与突厥之战胜利后,587年10月26日废西梁后主萧琮,西梁亡。隔年发动隋灭陈之战,隋文帝命杨广、杨俊与杨素为行军元帅;杨广为总主将、高颎为参谋、王韶为司马,兵分八路攻陈。杨素率水军从巴东顺长江东下,与荆州刘仁恩军联合占领延州(今长江西陵峡口、湖北枝江附近江中)等上游陈军防御。由公

历史之宋朝三

历史之宋朝三

历史 123℃ 12

 据《太平寰宇记》所载,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全国有649,9145户,人口约3250万。据《元丰九域志》记载,元丰(1078年—1085年)年间,全国有户1,600万。据《宋史·地理志》记载,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全国有户1,730万。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年)户数达20,882,258户,人口约1亿1275万。靖康之祸后,中国再次出现中原人口大量南徙的现象。这次南迁有两波。第一

城池历史

城池历史

历史 123℃ 12

新会城池是中国广东省新会县城防建筑的总称,由旧城(内城)、新城(子城、外城、二重城)组成,包括城墙、城门、敌楼、警铺、雉堞、护城河等多道设施。民国初期,由于现代化城市建设,新会的城门连同城墙一并被拆除,现只作地名使用。 新会城,隋开皇始为冈州治,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以后为新会县治,直到元初,未有城郭。元季,主簿徐闻可,以土石为料修筑新会土城,不久黄斌聚众反元,攻陷并烧毁新会城。明洪武元年(

历史之宋朝

历史之宋朝

历史 123℃ 12

、保马、方田均税等。但是,新法的实行遭到了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对新法强烈反弹。加上全国天灾不断,神宗的新法实行的决心也有所动摇。熙宁七年(1074年),北方大旱,一名名叫郑侠的官员向神宗上呈一幅流民图,图中景象惨不忍睹,神宗因此受到极大震撼。第二天神宗就下令暂罢青苗、方田、免役等十八项法令。尽管这些法令不久之后得到恢复,但神宗与王安石之间已经开始不信任。熙宁七年四月,王安石第一次被罢相,出知江宁府

历史之唐朝三

历史之唐朝三

历史 123℃ 12

玄宗还从自身做起,大开节俭之风,凡宫中乘舆服御、金银器物、珠玉锦绣等奢侈的东西统统焚毁,并规定后宫嫔妃自后妃以下者都不得佩珠玉、刺锦绣;禁止天下采珠玉、织锦绣等物,违者杖罚一百。通过玄宗的一系列措施和努力,唐朝农业大大向前发展,农民不再因过重的赋税举家外逃,而是积极性很高地从事耕作,四海之内,无论山川还是沟壑,都出现了一派牛耕农作的兴盛景象。[2]盛唐气象唐王朝是我国历史上又一个光辉的时代。当时生

历史之唐朝二

历史之唐朝二

历史 123℃ 12

民击败入侵河东(山西省)的刘武周、宋金刚。而后洛阳郑帝王世充与河北夏帝窦建德宣布结盟,联合抗唐。公元622年李世民击溃联军,俘窦建德,王世充投降。窦建德的余部刘黑闼也被李建成击溃,河北至此平定。公元623年辅公祏率杜伏威余部在丹阳反唐,隔年被唐军俘杀,江南平定。而两湖地区也在621年唐将李靖于唐平萧铣之战获胜,梁帝萧铣于江陵降唐。翌年,岭南冯盎降服,又虔州林士弘死,中国本部归唐朝所有。贞观之治主词

佛山地理环境

佛山地理环境

历史 123℃ 12

佛山位于中国广东省中南部,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东倚广州,毗邻港澳,与香港、澳门分别相距231公里和143公里。。位于东经113°06',北纬23°02',佛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如春,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23.2°C,自古就是富饶的鱼米之乡。珠江水系中的西江、北江及其支流贯穿全境,属典型的三角洲河网地区。

佛山人口

佛山人口

历史 123℃ 12

根据2010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7194311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533788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856423人,增长34.78%。年平均增长率为3.03%。其中,男性人口为3875041人,占53.86%;女性人口为3319270人,占46.14%。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16.74。0-14岁人口为852619人,占11.85%;15-64岁人口为59689

佛山的行政规划

佛山的行政规划

历史 123℃ 12

1950年2月15日,成立三水县人民政府。3月1日,成立南海县人民政府。3月20日成立顺德县人民政府。7月1日,佛山改市为镇,归南海县管辖。1951年6月26日,佛山镇改镇为市。1954年6月,中共粤中区党委、粤中行署由江门市迁入佛山市大福路10号。粤中行署辖24县(中山、顺德、南海、三水、番禺、东莞、宝安、增城、博罗、龙门、珠海、新会、高明、鹤山、封开、怀集、高要、广宁、四会、新兴、罗定、云浮、

佛山各地名由来

佛山各地名由来

历史 123℃ 12

“佛山”来源夜景下的佛山夜景下的佛山佛山古称季华乡。东晋隆安二年(公元398年),剡宾国(现克什米尔)的三藏法师达毗耶舍带了二尊铜像来到季华乡,在塔坡岗上(即今塔坡街)建佛寺,传佛教。他回国后,随着时间推移,寺宇倒塌[12] 。到唐朝时,这里又变成了一片岗地。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某日,塔坡岗上异彩四射,乡人奔走相告。于是人们便齐聚起来,在塔坡岗上发掘,竟掘出三尊铜佛,搬开佛像,便有一股清泉涌

佛山的历史沿革

佛山的历史沿革

历史 123℃ 12

佛山原名季华乡,“肇迹于晋,得名于唐”,据考证,佛山的历史起源于现禅城区澜石街道区域,距今约4500-5500年。[11]春秋战国时期,佛山属于百越地。秦、汉时期,现禅城、顺德、南海、三水属南海郡番禺县;高明属高要县。晋代,禅城称“季华乡”。590年(隋开皇十年),从番禺县分置南海县,因旧置南海郡得名。628年(唐贞观二年),季华乡称“佛山”,意为“佛家之山”,简称“禅”。五代十国时佛山、顺德属咸

河南·商丘.宁陵县

河南·商丘.宁陵县

历史 123℃ 12

河南·商丘.宁陵县春秋时称宁邑,战国时又名信陵,秦时谓宁陵城,公元前122年西汉武帝始置宁陵县。宁陵县地处豫东平原,属商丘市管辖。全县辖11乡4镇、364个行政村,总人口60万,总面积798.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2万亩。 宁陵历史悠久,具有4000多年的文明史。夏、商、周时为葛伯国,系葛姓祖籍之源。宁陵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气候温和,资源丰富,拥有充足的地下水和动植物资源。盛产小麦、花生、棉花、

仙居历史人物之柯九思

仙居历史人物之柯九思

历史 123℃ 12

柯九思(1290—1343)(元)字敬仲,号丹丘、丹丘生、五云阁吏,台州仙居(今浙江仙居县)人,江浙行省儒学提举柯谦(1251—1319)子。柯九思出生在群山簇拥、碧溪环绕的今仙居县田市镇柯思岙村。我母亲就是柯思岙人,算是他的后人,从小就知道这位伟人的事迹。柯九思,父谦,曾任翰林国史检阅、江浙儒学提举,是元朝仙居较为显扬的一个官宦。大德元年(1297),随父迁居钱塘(今杭州)。延祐元年(1314)

安徽桐城纵横明清文坛200年

安徽桐城纵横明清文坛200年

历史 123℃ 12

桐城市,位于安庆市北部,历史悠久,文风昌盛,为江淮文化圈的发祥地和集中地,文化是桐城最具特质的资源也是最具影响力的资源。在1989年,桐城被列为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 明清之际大量的世家大族迁入桐城,这时正是程朱理学发展鼎盛 ,尊儒重教风气盛行,“穷不丢书、富不丢猪”成为民间共识,《桐城耆旧传》记载:“城里通衢曲巷,夜半诵声不绝;乡间竹林茅舍,清晨弦歌琅琅”,桐城人于这一时期在科举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家族历史我来讲——大同(二)

家族历史我来讲——大同(二)

历史 123℃ 12

清代:设大同府,治大同县,隶属山西省。 顺治六年(1 6 4 9)因姜壤之变,大同府移治阳高卫,名阳和府,顺治九年(1652)还故治。 民国时代:1 9 1 2年大同废府留县,l 9 1 3年置雁门道,治大同,1 9 2 7年废道后,属山西省。1937年9月13日日军入侵大同,10月15日成立“晋北自治政府”,属伪蒙疆联合委员会,1939年改为“晋北政厅”,属伪蒙古联合自治政府,1943年改为“大

小城兴化

小城兴化

历史 123℃ 12

兴化古称昭阳,又名楚水。其悠久的历史沿革,丰富的文化底蕴令我无论走到哪里都是魂牵梦绕,念念不忘。现今,全市有文物古迹120多处,其中,列为国家级、省级、市级的文物保护单位就达70多处。 物华天宝起苍龙,人杰地灵飞彩凤。兴化自古以来就人才辈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就出生于兴化——我的家乡;还有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等诸多文化名人。 当然,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毕飞宇,其作品曾获鲁迅文

济源---我的家

济源---我的家

历史 123℃ 12

济源市历史悠久,上古时代这里就是夏朝故都,夏代第六代君王少康迁都原,即今济源市区西北部火车站一带。商代济源一带有向国、召国。西周、东周时期,济源一带有原、樊、向、苏、单等诸侯国。春秋战国,济源一带先属郑国,后属晋国,再后属韩、魏。秦代(前221-前206) 济源境内设轵县。一说属三川郡,一说属河内郡。汉代(前206-220) 济源境内设轵县、波县(今裴城一带)、沁水县(今王寨一带) 。三国时代(2

河西走廊—酒泉

河西走廊—酒泉

历史 123℃ 12

我的家乡酒泉,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如果说,千年中国看西安;那么可以说千年甘肃看酒泉。西部名城酒泉,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为古代丝绸之路入关后第一重镇。 鼓楼是酒泉最具标志性的古代建筑,它就座落在酒泉古城中央,建于东晋穆帝永和年间,距今已有一千六百三十多年。现存的鼓楼,为清朝光绪31年(公元1905)重修,四门额题分别为"北通沙漠"、"南望祁连"、"东迎华岳"、"西达伊吾"。城楼东西两边二楼高悬"声

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

历史 123℃ 12

我的家乡是河北省张家口市沽源县,下面就介绍一下我的家乡。沽源县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坝上地区,北靠内蒙,东依承德,南临北京,西接大同,是内蒙古高原向华北平原过渡的地带。历史上沽源曾是北魏御夷镇,也是辽、金、元三代帝王的避暑圣地。重点旅游区分别有天鹅湖、冰山梁游览区、五花草甸风景区等十余处。景色各异,风光无限,沽源是镶嵌在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南缘金莲川之上的璀璨明珠,以碧水、蓝天、白云、草原等雄浑秀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