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800余年
龙门县永汉镇振东村马图岗村民小组古炮楼、刘氏菊庄祠、油田村嘉义庄、官田村王屋古围屋和鹤湖古围屋等几处比较有代表性的古建筑群后,我们翻开了调研组一摞厚厚的考察报告。
报告显示,从2009年开始,由浙江大学建筑系教授、西班牙皇家高迪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后德仟牵头组织的浙大建筑系生态系调研组,对永汉镇古村落的风水古楼阁、祠堂进行普查式调研发现,该镇古村落具有中原文化与粤中地方独特文化交汇融合的特质,既有客家人的风味,又有当地讲粤语人的建筑特色,其选址、建造依据了中国古代阴阳五行、天人合一学说,又集生态、粤中民风民俗于一身,其建筑跨越宋、元、明、清共800余年,数量多达350多处。
“现存如此众多的古建筑,这在国内实属少见。从社会学、建筑学、族群、民族、文物、文脉和中国古代农村社会发展等综合因素来看,永汉古民居的研究价值在中国独一无二,堪称中国农村历史文物的活化石。”后德仟教说。
反映和谐自然观
根据这项研究成果,永汉镇古村落所在区域位于北回归线。永汉河的东边以振东村马图岗村民小组的古炮楼、刘氏菊庄祠,合口村的合口围祠堂、凌云塔(风水塔),油田村的嘉义庄为代表;西边以鹤湖村的鹤湖围、官田村的王屋围、文佑王公祠和文笔塔,何仙姑庙等为代表。这些古建筑群有的以青石为料,琉璃黛瓦,楠木圆柱、红粉石柱,高墙深巷、曲水绕舍。
“后龙山 建筑群 地堂 鱼塘 耕地”,这是永汉镇传统围屋聚落的基本构成模式,反映了“天圆地方”、“天—地—人”的和谐自然观。从构图上看,居民栖居、生活场所、建筑群和地堂一同组成了方形,而半圆形的后龙山与鱼塘,“一实一虚、一阴一阳”则构成了一个圆形,这正好反映“天圆地方”的中国古代传统观念。
后教授等的研究成果还表明,永汉镇境内的人口划分为“客家人”和“本地人”两类。因此,永汉的古建筑可以分为以“本地人”为主的广府建筑和以“客家人”为主的围龙屋两种建筑风格。
古建筑保护面临城市化 永汉镇拥有的大量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建筑,既有中国传统村落的共性,如中轴、宗法、礼教、风水等元素,也有其自身的地方特色。这些基本保存完整的古建筑成为传统古围屋建筑的活化石。
但同时,永汉镇也正处在一个历史转折点,随着广河高速公路开通,永汉镇城市化进程势必加快。镇域发展方向将调整,经济将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将高速推进。那么,在镇域经济发展下,如何建设传统围屋古建筑再生的实验平台,探索一个以文化、历史、生态为基础的现代乡土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对于永汉来说已经迫在眉睫。
古屋人去楼空,依旧贴有对联。 据当地干部群众反映,众多的古村落是永汉镇一笔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且很有保护利用和开发价值。但是,它却正面临着灭绝的危险,需相关部门作出规划,在保护原村落、原生态、原建筑、原民俗的基础上,进行“保护性开发与修复”,适度发展生态和乡村古文化旅游。
后德仟教授在接受采访时特别提醒说,他们此次所进行的论证,清晰地找到数百个原古村落在生态、社会和建筑方面的共融性,其文化历史价值是十分明显的。如果在保护原村落、原建筑、原生态、原民俗的基础上,结合广东省绿道系统,尽快建立起古建筑村落旅游经济和原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及新的古村落旅游黄金线路,是一条可行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