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话山东即墨
即墨即墨市位于中国山东半岛西南部,是山东省的一个县级市。秦代置县,隋朝建城,建城史1400余年。拥有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是国家环保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省级文明城市。2012年,位居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第17位、山东省县域经济“十强”第7位。 历史“即墨”因故城(位于平度市古砚镇大朱毛村一带)地临墨水河而得名,其名称最
即墨即墨市位于中国山东半岛西南部,是山东省的一个县级市。秦代置县,隋朝建城,建城史1400余年。拥有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是国家环保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省级文明城市。2012年,位居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第17位、山东省县域经济“十强”第7位。 历史“即墨”因故城(位于平度市古砚镇大朱毛村一带)地临墨水河而得名,其名称最
介绍:瓮安地处乌江中游,贵州中部,黔南州的北大门,东经107°07′—107°42′、北纬26°53′—27°29′之间。瓮安北依遵义,西望贵阳,是乌江航运和黔中地区的交通枢纽。瓮安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有磷、煤、铝土等20多种,其中磷矿总资源/储量36亿吨,位居亚洲第一,堪称“亚洲磷仓”。瓮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唐乾符年间,中原文化入主瓮安,至宋时瓮安成为水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瓮安县
黄河三峡由于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是中华民族黄河古文化早期的发祥地和传播地之一,有着五千年灿烂辉煌的黄河古文化。由于中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相互影响融合,使这里的文化呈现出南北交融、古今并存的显著特点,这里古文化遗存丰富多彩,并以其雄浑博大、底蕴深邃,在中国的古文化遗产中,独树一帜,被誉为西北高原古今文明交相辉映、中西文化交织荟萃、颗颗明珠流放异彩的靓丽风景线,是黄河古文化积淀最集中的地
名胜古遗:明光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明,远在石器时代,我们的 祖先就在这块沃土上生息、繁衍,留下许多古文化遗址、名胜古迹,著名的如商代尿布滩遗址、南朝梁武帝时的浮山堰遗址、宋朝招信城遗址及嘉佑院、古戏台、元代古建筑横山兴慈宝塔、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诞生地赵府及太祖时太原长公主墓、曹国长公主墓,都在这块土地上深深地打下了历史的烙印。明光市境内岗丘起伏,湖泊纵横,山清水秀,景致怡人,这里有世界上保存最完
早在五千年前就有先民沿河而居,繁衍生息,古称“西羌”之地。汉代分属金城郡允吾县和金城县。东晋、十六国时属河州晋兴、金城郡。西秦末并入吐谷浑。魏时属 罕镇、河州。北周时属 罕郡,隋时属兰州总管府河州、枹罕郡。唐代属河州安乡县、安乡郡凤林县,地入吐蕃。五代时仍属吐蕃。北宋时分属熙河路河州。南宋时先期属金,后属熙秦路、临洮府。元、明时先后分属河州路安乡县,陕西行省兰州。清代分属河州、皋兰县。民国初分属
一、军政界 (1)王聪(1362—1409),巴河城山人,明代将军。王聪出身农民,膂力过人。他习武投军,隶属燕王棣部下,智勇兼备,能谋善战。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他随燕王巡视边境,以军功升任都指挥使。“靖难”之役,燕王夺取帝位,聪被封为武城候。永乐七年(1409),随征虏大将军邱福出征。福与本雅失里(鞑靼人)交战,本雅失里军佯败,福追击,聪知其计,劝谏福止,福不听从,终中埋伏。聪战死,时年5
泰州和各市(区)文物单位征集收藏了从新石器时代,历商、周、汉、六朝、宋、元至明、清的珍贵陶瓷,明代服饰,明、清字画,故宫档案等文物1.3万多件,国家级珍贵文物达千件以上。还有数百件革命文物收藏在各有关纪念馆。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文物工作,修缮大批文物保护单位。泰州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43处,文物管理机构4个,博物馆2家,纪念馆7家。[28] 泰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文物古迹众多
灌云(Guanyun),因南有百川灌河,北有名山云台而得名。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对外开放县之一、全国民营经济最佳投资县、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旅游百强名县、低碳旅游示范县。灌云位于东经119°2′50″—119°52′9″,北纬34°11′45″—34°38′50″,处江苏省东北部,连云港与宿迁之间。东部濒临黄海,与朝鲜、韩国、日本等
巴河镇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昏庸无道的楚平王,杀伍员兄长霸占其嫂,并逐杀伍家数口,伍子胥遭到追杀,被迫投奔吴国,经此地得一渔夫相助过江脱险,其地伍贞城系现在的伍洲。东汉建武23年(公元47)曾移巴蛮人于此,河因此名巴水,镇亦名巴河镇。三国孙权抗曹于城山扎寨,三国后的晋朝改伍贞城为岱县城关镇,黄巢反唐屯兵于调军、插旗二山;苏东坡泛舟连尔湖迎子由;至清朝设水司衙门,乾隆年间改岱县为圻水县,迁
公元前117年(汉元狩六年) 设海陵县(今泰州),西溪镇为海陵属地,煎盐之区。公元411年(晋义熙七年) 分广陵郡地,置海陵郡,领建陵、临江、如皋、宁海、蒲涛五县。其时东台地域在建陵(侨置)、宁海境内。公元937年(南唐升元元年) 置泰州于海陵,设海陵监驻东台场,监管南北八个盐场。东台之名从此见于史书。公元974年(宋开宝七年) 海陵监移如皋,设西溪盐仓。晏殊、吕夷简、范仲淹先后任过西溪盐仓监
莆田湄洲岛是闻名海内外的妈祖的故乡,妈祖文化的发祥地,被誉为“东方麦加”。 湄州岛妈祖,原名林默,诞生于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农历三月廿三日,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农历九月初九羽化升天。据宋代史料记载,大约距今一千多年以前,地处福建莆田湄洲屿,有一位姓林的青年女子,自幼聪慧颖悟,能识天气,通医理,善舟楫,平素热心扶危济困,救助海难,受到人们的敬重。她羽化升天后,乡亲们为了纪念她,便在岛
莆田,史称“兴安”、“兴化”,又称“莆阳”,“莆仙”。是八闽古府之一、历史上人才辈出,自古就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的美称,由莆仙两县组成的古兴化府、举进士者多达2400多名、其中文武状元22名、宰相14名、尚书近70名,是历史上有名的科举名邦。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福建省的省辖市,市内设置仙游县和荔城、城厢、涵江、秀屿四区。全市陆域总面积4200平方公里,人口302万人,常年有60多万人在
如皋地处长江三角洲北翼,是南通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如皋是世界著名的长寿之乡。北纬32°00'~32°30'、东经120°20'~120°50',南临长江,与张家港市隔江机望,北与海安县、东与如东县、东南与通州区毗邻,西与泰兴市、西南与靖江市接壤。全市总面积1477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0平方公里。全市耕地总面积81.67千公顷,农业人口平均耕地面积0.068公顷。
我的家乡是在泰州靖江,那里虽然没有大城市那么繁华,但是它却有属于它自己的特色,你们想知道吗,下面就让我这个靖江的小姑娘就靖江的历史方面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吧。靖江市,位于江苏省苏北平原南端,泰州市南部,东南西三面环江,南与张家港市、江阴市、武进市隔江相望,东北至西北与如皋、泰兴市毗连。其地理位置位于北纬31°56′-32°08,东经120°01′-120°33′之间,全市土地总面积664.76平方公
金州位于辽东半岛南部的金州地峡,历来是兵家的必争之地,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这里都是陆地的主要战场,见证了落后就要挨打的痛苦岁月。在金州的二十里堡钟家村夏家店屯附近,金州北大河水库(金州水源地)靠近大黑山北麓的老201国道(鹤大公路)旁的树林中立有一座纪念碑,上书9个大字:“石门子阻击战纪念碑”,这里就是甲午战争的石门子阻击战遗址,其北部的台山正是当年清军抗击日寇的主要战场。中日甲午战争是清光绪
我的家乡鲁山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今天我为大家介绍我家乡的历史沿革。建置沿革唐改县名名鲁山,因县东北十八里有鲁山。据《读史方舆纪要》:“山高耸,回生群山,为一邑巨镇,县以此名。”鲁山县历史悠久,夏商时,鲁山县初称鲁县,后改称鲁阳,春秋时属郑,后来隶楚。楚肃王三十年(公元前374年),魏伐楚取鲁阳,鲁阳属魏,西汉置鲁阳县,归南阳郡。三国时,属魏,晋代,属南阳国,南北朝永初年间,属南朝宋。公元487年
沙皇俄国侵略中国的野心由来已久。早在16世纪下半叶,就从乌拉尔山脉开始向东扩张,到17世纪上半叶扩展到外兴安岭北部的勒拿河流域和贝加尔湖,不断侵扰中国边境。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沙俄通过强迫清政府签订《尼布楚条约》、《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伊犁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强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由于日本于甲午中日战争中抢先占领了辽东半岛和朝鲜,沙俄便以“对抗日本”为由,派兵
射阳,从字面上看就是射日的意思。有人做过考证,认定射阳这个地名正是源于后羿射阳的传说。相传上古时期,夏代有穷国的国王是一个名叫后羿的英俊男子。那后羿不仅长得潇洒,而且文武双全,天文、地理无所不知,谋略、武艺无所不精,尤其还射得一手好箭。有穷国在后羿的英明治理下,蒸蒸日上,威震四方。人们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呈现一派丰盛祥和的景象。后羿每天处理完国事后,就带上心爱的弓箭(听说此箭乃
汕尾陆丰的甲子镇,那里是一个很古老的,发展较早的,属于粤东的镇。甲子镇地处陆丰市南部,东与甲东镇相望,北与揭阳市惠来县交界,西与甲西镇相接,南临南海。甲子镇总面积有18平方千米,总人口达十五万之多,辖有14个居委会。它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多雨,阳光充足。甲子镇经济主要以工、渔业为主,商业贸易很活跃,农、盐业也很发达。它的工业主要有轻工、食品、服装、塑料、机械、渔具、电子五金、工艺美术等八大行业,
宕昌县位于中国甘肃南部,陇南市西北部,总面积3331平方公里,辖25个乡镇,总人口30.6万。地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度地段,境内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山清水秀,物产众多,是一片待开发的宝地。 宕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景观奇特,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繁衍;三国时,邓艾伐蜀过境;西晋永嘉元年,羌人始建宕昌国,1954年建县,1935年至1936年,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先后两次经过哈达铺,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