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中镇巴
镇巴历史悠久,夏商时属梁朝域,东周为楚地,和帝永元七年(95)封平定西域名将班超为定远侯,县地为其封邑,置定远域,亦名平西域、班城。三国蜀汉章武元年(221年)析城固县南部建南乡县,辖今镇巴、西乡两县地,县城设在归仁山,即今本县渔渡镇渔渡坝古城堡,此乃镇巴建县之始。清嘉庆七年(1802年)析西乡南24地,取“汉定远侯封邑”之意置定远厅,其后,镇巴的县级行政区设置即稳定。民国二年(1913)废厅改
镇巴历史悠久,夏商时属梁朝域,东周为楚地,和帝永元七年(95)封平定西域名将班超为定远侯,县地为其封邑,置定远域,亦名平西域、班城。三国蜀汉章武元年(221年)析城固县南部建南乡县,辖今镇巴、西乡两县地,县城设在归仁山,即今本县渔渡镇渔渡坝古城堡,此乃镇巴建县之始。清嘉庆七年(1802年)析西乡南24地,取“汉定远侯封邑”之意置定远厅,其后,镇巴的县级行政区设置即稳定。民国二年(1913)废厅改
清朝光绪年间:光绪廿四年——汉水边的中国公元一八九八年,在中国为清绪廿四年,论干支则为戊戌,属猪。当日世界局势风云变幻。在中国的京城,维新派人士在光绪帝的支持下施行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历时一百零三天宣告失败,许多年之后人们称之为“戊戌变法“。对于中国历史和民众生活而言,它的象征性远远大于其实效,也就是说,这一年本身就代表着下一百年动荡激越的开始。我们有必要了解当时的社会境况,以期更好地了解这种象征性
廊坊名人 古代名人 廊坊人杰地灵,是名人辈出的地方,仅青史留名的就有五六百人。 历代王朝的名臣达官主要有:刘放、张仁宪、韩延徽、吕端、史天泽、施礼、郝惟纳、袁懋功、陈仪。 民国时期的重要人物有:张绍曾、张学良、韩复榘。 著名的革命先烈有:张采真、魏大光、黄诚、陈然。 建国后任省军级以上职务的领导人有:孙毅、荣高棠、薛明、张勃兴、申健、张百发、刘卫东等,总数不下百人。 文化艺术界名人有
廊坊历史之廊坊大事件 1937年7月25日 (农历六月十八),日军借口修理电线,制造了“廊坊事件”。 1937年7月25日,日军借口修理电线,制造了“廊坊事件”。 1937年7月25日,日军借口修理电线,向廊坊中国守军第29军第38师第113旅第226团发动进攻,并占领廊坊车站,制造了“廊坊事件”。廊坊中国守军奋起抵抗,日军又增调大批援军,双方展开激烈交战。激战至26日中午,廊坊被
廊坊历史之廊坊大捷 发生在庚子年初夏的廊坊大捷,是中国近代史上撼人心魄的一次重大战役,是整个义和团运动期间一件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大事。在这次战斗中,中国人民敢于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勇气概震惊了世界。近百年来,“廊坊大捷”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一直鼓舞着廊坊人民。1900年6月10日,俄、英、美、日、德、法、意、奥八国拼凑2064名官兵组成联军,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天津出发,原计划当天下午
廊坊历史廊坊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4300年,廊坊人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聚居耕种,创造和延续着人类的文明。4000年前"黄帝制天下以立万国始经安墟","安墟"即为今天的安次区。现地域在春秋战国时为燕国封疆,秦时分属渔阳郡、广阳郡,汉、唐时属幽州、蓟州,宋、辽时属河北东路、南京道,元时属中书省,明时属顺天府,清时属直隶。清朝末年,义和团曾在此取得抗击八国联军的"廊坊大捷"。解放初期称天津
家乡简介 ----康县 我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属陕,甘,川三省交界地带,乃先秦古雍梁之地,巴属古道之一。北魏始置“平乐县”,1929年(民国18年)置“永康”县,后载“永”字为康县。康县区域位置优越,东邻陕西省,西与武都县毗连,可直达九寨沟,北以西汉水为界,可经成县、天水直至兰州。境内气候属典型亚热带向暧温带过渡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全境处西秦岭南侧陇南山中,地质构造为昆仑秦岭地槽褶邹地带
賴氏分祠堂在息县包信 建立 不就的将来就能为息县乃至i信阳拉动经济发展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赖氏 赖姓源出有三出自姬姓 为周文王姬昌的后代,以国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及《文献通考》等资料所载,周武王有弟叔颖被封于赖国,至鲁昭公四年为楚灵王所灭,其后以国名为氏。史称赖氏正宗。是为河南赖氏出自姜姓为炎帝神农氏的后裔,以国名为氏。据《中国史稿》、《炎黄源流史》等资料所载,炎帝后裔有四支,属于古羌族的四
三嘉乡 民国设保甲时,后坡、东庄、林坡3条塬设有3个甲,时称三甲塬,后雅化为“三嘉”。位于县城南部30公里处。东靠子午岭与陕西省旬邑县接壤,南和旬邑县马栏镇相邻,西与旬邑县职田镇相接,北交湫头乡。乡政府驻地南庄子(位于三嘉街道南方故得此名)。辖7个村委会,39个村民小组,1718户7012人,面积93.6平方公里。1、林坡:位于乡政府西4公里处,地处山梁,北面临沟,该村原称“梨园坡”,后雅化成
五顷塬乡 以该地面积约为5顷而得名。又说汉代置五姓人在此守黄帝陵,故称“五姓塬”,后衍为五顷塬,位于县城东南部20公里处。东靠子午岭与陕西省旬邑县接壤,南邻三嘉乡,西接湫头乡,北与山河镇隔沟相望。乡政府驻南邑。辖5个村委会,31个村民小组,1516户,6443人,面积55.4平方公里。1、西头:位于乡政府西3公里处,地处塬咀,东靠塬地,三面临沟。该村以地处方位而得名。2、南邑:系乡镇驻地,属于
湫头乡 唐朝时,此地湫头滩有一驰名全国的“要册灵湫”,后湫虽干涸,但湫头滩之名仍流传至今,后便以此得名。位于县城东南部30公里处,东靠五顷原乡,南邻三嘉乡,西接永和镇,北邻山河镇。乡政府驻地西门。辖7个村委会,64个村民小组,3985户,18155人,面积86.3平方公里。1、湫(qiu)头:乡政府驻地湫西(也称西门),属于塬地,南面临沟。(注:方言读“湫”为jiu)2、西沟:位于乡政府西南10
周家乡以境内较大的周姓人居住的村庄而得名。位于县城西部38公里处。东接宫河镇,南与陕西省彬县西坡乡毗邻,西与陕西省长武县以泾河为界,北与宁县早胜镇隔无日天沟相望,历有“鸡鸣听四县之说”。乡政府驻周家。辖13个村委会,72个村民小组,5667户,25611人,面积11.76万亩。1、周家:多属塬地,全乡最大的村子。该村以姓氏得名。2、徐家:位于周家乡东北4公里处,地处塬边外,南面靠塬。该村以姓氏得名
永正乡1946年设集市时,取永远光明正大、不务邪道之意而名之为永正。位于县城南部13公里处。东靠山河镇,北交宁县平子乡。乡政府驻岭上(该村以地形特征而得名)。辖10个村委会,72个村民小组,5702户,26676人,面积93平方公里。1、刘家堡子:位于乡政府东南方7.5公里处,多属塬地,,西面临沟。该村以姓氏和古时建筑寨堡得名。2、王沟圈:位于乡政府东6公里处,属于塬地,南面临沟。该村以姓氏及地
西坡乡因该地位处子午岭西部,且从东向西逐渐倾斜似坡形,故而得名。位于县城东部5公里处。东靠子午岭与陕西省黄陵县接壤,南邻五顷原、湫头乡、西接山河镇,北与月明乡隔沟相望。乡政府驻西坡。辖8个村委会,60个村民小组,3526户,14601人,面积121.3平方公里。1、宋畔:位于乡政府西南方向2.5公里处,即宋家畔。属于塬地,南临沟边。以姓氏和地形特征而得名。2、五畔:位于乡政府西北1公里处,地处塬畔
永和镇: 古时该地将集市设在寺村、于家庄、樊村等地。临解放时,因其他地方设集市较偏僻,当地群众便把集市合并于此,称永和。位于县城40公里处。东靠湫头乡,东南临三嘉乡,西南与陕西省旬邑县职田镇相连,西和旬邑县底庙乡接壤,北邻罗川。镇政府驻地永和。辖9个村民小组,84个村民小组,5776主户,24428人,面积101.7平方公里。1、上南:位于镇政府东3公里处,即上南坡头。处于塬边地带,东面临沟。该
天波杨府位于风景秀丽的杨家湖畔,东依北宋皇宫遗址龙亭风景区,西临中国翰园和清明上河园。占地2.6公顷,是为纪念和颂扬北宋忠臣杨家诸将业绩,于1992年重建的一座仿宋园林楼阁建筑。1994年复建为公园。据史书记载,天波杨府是北宋抗辽名将杨业的府邸,因位于京城西北隅天波门的金水河旁,故名天波杨府。杨业为国捐躯后,改为家庙,名曰“孝严寺”。历经多次毁复,至民国废于日军战火。天波杨府建筑布局由东、西、中
古代 枣阳历史变迁,周王朝时,枣阳地区为唐国,属楚地小国;春秋时期,公元前505年,唐国被楚国所灭;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中国。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枣阳地区始设蔡阳县,属南阳郡管辖。公元前45年,经西汉汉元帝批准,划蔡阳县的白水(今吴店镇一带)、上唐(今随州市曾都区唐县镇)2个乡,设置春陵侯国(治所在今吴店镇北的古城)。徙封刘仁(汉景帝之后)为舂陵侯。公元29年,东汉光武帝诏令,提高舂陵乡建制
韩城市位于陕西省东部,渭南地区东北隅,南接合阳,东隔黄河,西北部与黄龙、宜川县毗邻,距省城西安230公里。 韩城市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相传夏禹"导河积石,至于龙门"。 所以历史上都以"龙门"为韩城地域的代称。西周初年,周武王之子封于韩,称韩国,其城在今市区南。秦朝为夏阳县,其城在今城南公里的西少梁村。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在东南2里之城古村建韩城县,后逐渐形成了今天韩城古城的规模。 明崇祯
涿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明古地,五千年前,中华民族的文明始祖黄帝、炎帝、蚩尤在涿鹿进行了我国上古时期最具影响的“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形成了以涿鹿桑干河流域为中心点,以中华民族共认图腾--龙为象征,以民族大融合、大统一、大团结为核心的涿鹿三祖文化 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明古地,天赋其娇,地孕其美,神州之根。涿鹿中华三祖文化是以黄帝、炎帝、蚩尤为代表
一、通辽市 - 城市简介 通辽市农牧业基础条件较好,有1400多万亩耕地和6800多万亩草牧场,年产粮食35亿公斤以上,商品量占50%多,主要农作物有玉米、高梁、小麦、水稻、蔬菜等,特产荞麦、红干椒、绿豆等。家畜饲养量1100万头(只),其中黄牛140多万头,是国家黄牛、生猪和绒毛生产基地。通辽市的工业已形成了农畜产品加工、能源、医药化工、冶金建材四大支柱产业为骨干,具有一定基础、规模和地方特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