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19年紫云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本地事

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1月11日在紫云自治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王永胜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18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三次、四次全会,市委四届四次全会和县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绿色紫云”发展主线,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全面推进三大战略行动,全力打好“一二四”攻坚战,顺势而为、迎难而上、苦干实干,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全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亿元,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亿元,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8亿元,增长13%;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75亿元,完成预算的91.58%;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91.8亿元、74.97亿元,分别增长3.63%和14.47%;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6869元、8867元,增长10%和11%。

过去一年,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过去一年,我们坚持精准发力,脱贫攻坚战果丰硕

紧盯“四场硬仗”,用好“五步工作法”,凝心聚力抓好春风行动、夏秋攻势,持续掀起了脱贫攻坚热潮。极贫乡镇大营镇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快速有序推进,脱贫基础进一步夯实。全年减少贫困人口25414人,10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1.49%。

脱贫措施更加有力到位。全面强化县乡村三级脱贫攻坚指挥体系,四大班子领导战区挂帅、一线督战,带头包保偏远贫困村,1467名在职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凝聚了攻坚合力。出台《紫云自治县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行动方案》等系列文件,进一步明确了脱贫路线,传导了攻坚压力。有力推进东西部协作及对口帮扶,实施土地增减挂钩指标跨省流转,获得帮扶资金4010.5万元,实施项目23个,汇聚了攻坚助力。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26亿元,整合各类资金4.46亿元,实施项目166个,脱贫攻坚全面发力。

基础设施更加夯实完备。整县推进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项目,建成通组公路700余公里,春节前将全面竣工,提前一年实现30户以上村民组全部通水泥路。解决2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集中供水率和自来水普及率分别提高到75%和70%。投入2.2亿元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达99.72%,电压合格率达99.5%,提前两年实现国家用电三大指标,实现偏远贫困地区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提升。新建通信基站81个,改造升级240个,通光纤(宽带)里程5376公里,完成“广电云”户户用1.5万户,乡村通信网络不断完善,通信质量不断提升。

易地搬迁更加成效突显。2018年度易地扶贫搬迁任务2016户8579人,主体工程全部完工,搬迁入住有序推进。建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基层党组织6个,对搬迁群众的服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充分盘活“三块地”,累计流转土地近5000亩,规划建设了一批以农特产品种植和生态畜牧养殖为主的产业基地,覆盖2700余户,一批搬迁群众实现就近务工或自主经营,2016、2017年度“一户一就业”落实率达100%,搬迁群众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稳定发展能力持续增强。

产业扶贫更加精准有效。强化利益联结。紧扣产业发展“八要素”,成功探索了板当“循环产业”、松山“红色股份”等一批新型产业扶贫模式,“一村一公司”实现全覆盖,“村社合一”、“家庭农场”等产业模式成效凸显。90%的贫困人口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或村级公司,671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与企业、合作社形成利益联结,1000余贫困人口到企业、合作社务工。强化资金投入。投入各级财政扶贫资金7570万元、特惠贷资金3580万元、扶贫产业子基金5300万元、“一县一业”发展基金1500万元,引导贫困群众发展了一大批特色种养殖业和其他各类扶贫产业,贫困户增收路子更宽更广。强化产销对接。通过校农结合、农超对接、帮扶城市促销、帮扶单位采购等渠道,依托展销会、推介会、电商等平台,积极为农特产品找订单,拓销路,签订订单5295吨,销售4096吨。完成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5863人,推荐就业3000余人,东西部对口劳务协作有力推进。

“三保障”更加扎实到位。开设高中阶段“绿色通道”,全面实现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无障碍入学。组织177名贫困学生进入省属16所职业院校精准脱贫班就读,并在县职业技术中学开办精准脱贫班。发放各类助学补助1397.43万元,办理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2243.7万元。全面完成11个乡镇卫生院提档升级和53个深度贫困村、9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建成130个标准化农村中小学医务室。落实2018年健康扶贫医疗保障救助资金400万元。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慢性病患者家庭医生签约应签尽签。对患7类13种大病的78名患者进行免费救治,救治率达100%。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合,住院产生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90%,报销金额4289.5万元。筹资1.78亿元用于住房安全兜底保障。建成小康房430户,完成危房改造3781户,同步实施“三改”,贫困群众住房条件极大改善。

过去一年,我们坚持协调推进,产业发展壮大升级

农业在调整中快速壮大。扎实抓好500亩以上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蔬菜、中药材、精品水果、菌草等高效产业,调减低效作物面积10.37万亩;新增蔬菜3.5万亩、精品水果3.5万亩、中药材0.89万亩、其他经济作物0.78万亩;种植红芯红薯1.5万亩、烤烟1.75万亩,收购烟叶293万斤;在S209省道两侧种植6000余亩经果林,辐射里程110公里,7852户3.07万贫困人口受益;6个省级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稳步发展,粮经比优化到36:64。大中牲畜存栏58.94万头,出栏39.68万头;禽存栏248.58万羽,出栏690.21万羽,生态畜牧业快速发展,畜牧产业不断壮大。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预计完成40.41亿元,同比增长7.8%。

工业在积累中不断成长。以招商引资为主抓手,持续发力产业培育,黔冠科技、科润电力等一批生产、制造型企业入驻园区,欧莉莎、月华新材料、西南水泥等一批鞋业制造和建材加工企业健康稳定发展,产业园区加快成长,实体经济持续壮大。新增入园企业6户,到位资金3.55亿元,入规入统企业2户。全年完成工业投资6.8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8.5亿元、工业增值税0.6亿元。将企业生产加工链向易地扶贫搬迁小区和其他乡镇延伸,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把职业学校制鞋专业直接开设到园区,学生毕业后即可就地就业。工业园区全年累计解决就业1200余人,工业扶贫成效明显。

旅游业在转型中蜕变升级。以承办第五届安顺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为契机,投入资金10余亿元,实施了绿化景观工程、旅游公路改造、旅游景区提升等一批基础设施升级工程,打造了亚鲁王城、攀岩公园、帐篷酒店等一批新兴旅游景点,旅游设施不断完善,旅游要素不断丰富。亚鲁王城实现了民族文化资源向旅游产业的成功转化,格凸国际攀岩公园促进了体旅深度融合,帐篷酒店填补了安顺没有高端休闲度假酒店的空白。承办“2018年全国U11青少年足球赛”、“全国攀岩联赛”、“中国·格凸2018“一带一路”国际攀岩大师赛”等系列体育赛事活动,荣获“国家攀岩训练基地”和“2018中国攀岩联赛赛事承办特别贡献奖”等一系列国字号头衔和美誉,紫云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大幅提升。在2018年9月份举办的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紫云旅游的新业态、新面貌、新气象得到参会省市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频频点赞,紫云旅游破茧成蝶。全年共接待各类游客1005万人次,同比增长32.4%,旅游总收入99亿元,增速33%,旅游业保持“井喷式”发展势头。

其他服务业在开放中繁荣发展。建设电商服务站点74个,网络交易额预计完成5.4亿元,获评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电子商务服务半径极大延伸。金融服务、快递物流、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化娱乐等服务业快速发展。规模以上其他盈利性服务业增加值预计完成5.73亿元,增速25%。

过去一年,我们坚持强基固本,发展基础日趋夯实

基础设施短板不断补齐。围绕中央、省市重大建设规划,着力抓投资、推项目、补短板。实施省、市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48个,总投资196.91亿元,完成投资70.2亿元。紫望高速、G354国道紫云段、白云产业大道、S211板桐关至茶叶哨、S315构皮寨至克座等交通项目有序推进,二关至坝寨旅游公路基本建成,县乡道“建养一体化”基本竣工,完成交通类基础设施投资29.24亿元。2018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河道治理、小型农田水利灌溉和三岔河、苦竹湾水库除险加固等水利工程基本完成;县城二期供水项目有力推进,春节前可向县城区供水;黄家湾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成功截流,打冲沟水库快速推进,完成水利投资10.06亿元。

城乡统筹发展协调推进。城市棚户区建设攻坚战全面打响,完成签约2496户,投资10.32亿元。全面推行城区环卫保洁市场化,环境卫生明显改善。以承办旅发大会为契机,在县城区域实施了一批绿化亮化美化工程;以小城镇“8+X”建设为抓手,实施城镇路网、路灯、垃圾转运站建设及人行道改造、镇乡风貌整治等项目32个,完成投资8.66亿元;以格凸河省级示范小城镇为引领,大力推进板当、大营等5个乡镇小城镇标准化建设,“一镇一特”的山地特色城镇化新风貌逐渐显现,城乡“颜值”明显提升。积极推进农民市民化,新增城镇人口8106人,城镇化率达43.02%,中心城区吸引力和承载能力不断增强。猴场打哈村、火花九岭村、坝羊云上组成功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松山枫香村、五峰海子村和格凸河坝寨村三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命名挂牌;完成158个行政村30户以上居民点规划编制,美丽乡村建设高起点、高标准推进。

生态安全屏障日益牢固。始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持续加强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网”不断织密织牢。划定生态红线区142.44万亩,启动石漠化治理4.2万亩,水土流失综合治理45平方公里。补充耕地2030.14亩,耕地保有量达84.06万亩,牢牢守住了耕地红线。格凸河成功申报“国家级地质公园”,国土资源保护进一步加强。完成林业投资10.01亿元,实施营造林6万亩、低产低效林2万亩,公益林纳入政策性保险126.51万亩,森林病虫害防治12.37万亩,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114起,森林火灾发生率大幅下降,森林覆盖率达64.81%,连续4年全市第一,创建省级森林城市通过验收。严格落实“河长制”,全面推进“百千万”清河工程。翠河成功申报省级湿地公园,湿地保护提上重要日程。全面抓好中央和省委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有效堵住了环境保护漏洞和环境污染口子,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73%,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5%,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乡镇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区域内重点河流--格凸河断面水质均达到III类,达标率100%。

过去一年,我们坚持深化改革,发展活力日益增强

“放管服”改革坚定有力。编制发布2018年度权责清单及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实现权力运行规范化、可视化。有力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现对企业“一次抽查、全面体检”。深入推进商事制度和收费清理改革,降税政策全面落实,企业开办时间再减一半,企业负担持续降低,营商环境更加优化,改革红利不断释放,市场主体户数增长速度达38.4%,在全省10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中排名第4。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和“一网通办”,31家行政审批职能部门全部入驻政务服务大厅,实现网厅全覆盖。乡镇(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和村(居)便民服务站全部挂牌,实现乡村多点可办。取消21项证明材料,在松山街道试点推行民生事务代办员制度,成立“集成套餐”窗口,300平方米以下个体工商户注册等事项一个窗口办完所有手续,实现少跑快办。全市首家获评贵州省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示范县。全年预计完成民间投资20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38亿元,同比增长15.7%。

招商引资再上台阶。围绕大扶贫、大旅游、大健康、高新技术产业开展产业大招商,四大班子领导多次带队赴山东、云南、北京、湖南、广东、河北等地开展招商引资考察推介。编制重点产业招商项目80个,成功转化36个。新引进省外企业25家、项目71个,新增投资额500万以上产业项目56个,同比增长300%,新增项目投资67.9亿元,产业项目开工率100%。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2.55亿元,增长6.7%。

过去一年,我们坚持和谐发展,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民生保障不断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困难群众、“两无”贫困人口和暂时不能脱贫人口全部纳入低保保障;城市和农村低保标准提高至570元/月、3876元/年,分别增长7%和10%;发放城市和农村低保资金8546.5万元,惠及2.54万人;发放冬春救灾款210.24万元,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新农合参合33.03万人,参合率99.7%;城镇医保参保8920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0%;发放医疗救助金462.71万元,直接救助3743人次。新增创业382户,新增就业415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社会治理全面提升。全面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击涉嫌黑、恶势力8个,社会治安状况持续好转,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稳步提升。滥办酒席整治力度空前,初步形成“婚事新办、丧事简办、违规酒席禁办”的良好局面。县乡两级全部建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法律服务工作站实现行政村(居)全覆盖,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全面铺开。火花禾弘等4个村(社区)获评贵州省民主法治示范村。信访工作责任制度进一步完善,食药品安全监管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

社会事业稳步推进。投资2.7亿元,实施“改薄”项目94个,添置教学计算机5029台、图书34.68万册,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民办学校不断成长壮大,民办教育健康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验收。成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星创天地”2家、“农业科技园区”1个、“可持续发展实验区”1个,通过贵州省第三批县域经济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验收。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工作全面启动,省级卫生应急规范化建设达标县创建通过验收,卫生应急能力和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县人民医院在东西部对口帮扶考核中排名全国第三,县妇幼保健院在全市各县区首家成功创建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举办“四月八”、“六月六”等系列民族文化活动,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推进。建成农体健身工程9个,路径健身工程4个。连续30年举办“五峰杯”足球赛,“格凸”国际攀岩节“多彩贵州”公开赛荣获贵州省“十佳体育赛事”称号,获评贵州省“十佳全民健身示范县”。一年来,外事侨务、民族宗教、人民武装、国防动员、国防教育、人民防空、防灾减灾、档案管理、应急管理、妇女儿童、残疾人、地方志、红十字会等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

过去一年,我们坚持自我提升,政府建设成效显著

我们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更加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中央、省委巡视整改为契机,大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入推进。我们坚持依法行政,认真贯彻实施宪法和《国家监察法》等法律法规,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行政应诉案件较上年下降59.57%。我们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审计监督和民生监督,依法办理县人大代表建议29件,县政协委员提案89件,办复率均达100%。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及省委、市委和县委作风建设有关意见,全面深入基层一线,积极研究问题破解难题,精准施策、久久为功,各项工作落细落实。

各位代表,回顾2018年,我们深切感受到:这一年,县委坚强领导、统揽全局,在复杂严峻的形势中定向领航,进一步形成了凝心聚力谋发展的良好局面。这一年,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在攻坚克难的征途中凝聚共识,进一步形成了同向共为促发展的良好氛围。这一年,全县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锐意拼搏,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进程中艰辛努力,进一步形成了脱贫引领抓发展的良好势头。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族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向人武部指战员、武警官兵、消防指战员、公安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和支持紫云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仍是最大瓶颈。经济总量小,二、三产业发展速度不快,产业结构不优,带动能力不强,经济发展质量不高。财政增收面临严峻挑战。传统税源单一,新兴税源培育不够,财税收入未实现预期目标。脱贫攻坚仍然压力空前。农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公共服务欠账大,产业扶贫利益联结不够紧密,“三保障”落实不够到位,帮扶责任压得不实。自身建设存在薄弱环节。政府治理能力有待提升,少数干部拼劲不足、担当不够,作风建设还需持续发力等等。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决不辜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信任,决不辜负人民群众的期望和重托!

2019年工作重点

2019年是新中国70周年华诞,是紫云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冲刺之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历次全会精神、市委四届四次全会精神和县委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定不移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切实打好“三大攻坚战”,守牢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切实防范化解金融债务风险,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公共安全大整治,全面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提前谋划“十四五”工作,凝心聚力、顽强拼搏,奋力开启紫云跨越发展新征程,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

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和10%以上。节能减排降炭指标控制在国家和省市下达的计划范围内。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全面聚焦精准施策,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新胜利

2019年我们将尽锐出战,奋战到底,纵深推进,全面打好“四场硬仗”,全力推进极贫乡镇大营镇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实现2.9万贫困人口脱贫和45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45%,为2020年全面脱贫打下扎实基础。

全面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全面推进村组路网全覆盖工程,打通农村交通网络“神经末梢”,为贫困群众铺好致富路。加快推进农田水利灌溉项目,6月底前全面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扎实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进一步提升电力普遍服务水平。继续推进数字电视进农村工作,实现12乡镇(街道)全覆盖。整合移动、联通、电信、广电网络等各家资源力量,在偏远贫困村实施一批通信网络提升工程,打造“小康讯”升级版,扫除农村通信盲区和死角,为脱贫攻坚提供有力支撑。大力推进“厕所革命”、“三改”工程,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快改善农村群众生活条件。

全面实现易地搬迁顺利收官。完成2017年度项目扫尾工作,6月底前实现2018年度2016户8579人全部搬迁入住,同步抓好旧房拆除、复绿复垦和后续服务管理工作,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的2.021万人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以“八率一度”为统揽,全面落实“五个三”综合配套政策,切实做好搬迁群众就学、就医、养老、社会治理等服务。突出抓好搬迁群众就业保障,依托对口帮扶城市,提高劳务组织化程度和就业扶贫覆盖面;增设多种形式的公益岗位,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参与保洁、保安、护林、护路等工作,并引导各类企业优先雇用贫困搬迁群众,确保有劳动力的家庭至少有1人实现稳定就业。引导搬迁群众转变观念,不断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让他们快速融入新环境,乐居新家园,共享新生活,真正成为适应城市生活的新市民。

全面构建产业扶贫体系。做好500亩以上坝区产业结构调整新文章,全面推进产业提升工程,加快发展扶贫效应明显的休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特色手工业、乡村旅游业和服务业,形成主导产业支撑强,其他产业全面开花的良好产业扶贫格局。加快设施建设新进程。通过“政府补贴、项目撬动、企业自建”等方式,进一步加大交通、灌溉、冷链等农业产业基础设施配套力度,加快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信息化进程,全面提升农业产业抗风险能力。推动产业衔接新提升。积极引进农特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优强龙头企业,支持现有龙头企业扩大再生产,扶持各类中小微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开产业扶贫新模式。深入推进“三权”促“三变”改革,继续推广用活“塘约经验”,试点和推广板当“循环农业”、松山“红色股份”、蓝莓“三部曲”、教育“校农结合”等产业扶贫模式,大力推进“一县一业”产业发展,形成更加有效稳定持久的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先行打好产业基础。提升市场主体新能力。加大“一村一公司”培育引导力度,提升村级公司经营管理能力、项目承载实施能力、参与市场开发竞争能力。拓宽产销对接新路子。进一步强化产销衔接,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采取线上线下、批发订单结合等方式,充分利用好中航集团、南方电网、青岛即墨、贵阳经开区等帮扶平台销售农特产品,促进农产品经济效益快速转化。全年实现特色蔬菜种植达28万亩(次)、茶叶5万亩、中药材3.5万亩、精品水果2万亩、烤烟2万亩、红芯红薯1.8万亩、菌草饲草1万亩、食用菌1000亩;实现生猪出栏35万头、牛出栏3.5万头、羊出栏4万只、家禽出栏700万羽。

全面落实“三保障”政策。深入实施教育脱贫行动。进一步充实农村学校紧缺学科师资力量,着力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学校教学水平;抓好控辍保学,落实好教育精准扶贫各项政策;办好免费订单职业教育精准脱贫班,提升职业教育助脱贫能力。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确保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覆盖,继续抓好大病救治、“一站式”即时结报等便民惠民措施落实,确保贫困群众在定点医疗机构转诊住院产生费用实际补偿比例达90%;提高家庭医生签约履约率,全面建立个人健康档案;继续抓好东西部医疗卫生扶贫协作。深入实施农村住房保障计划。分类实施农村二次危房、无能力建房救助兜底和农村老旧住房整治2838户,统筹推进“三改”工程,全面实现农村住房安全有保障。

全面加强对口帮扶扶贫协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互派挂职干部的作用,积极与对口帮扶城市、对口帮扶单位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扶贫协作,着力抓好交流互访、贫困村帮扶、产业发展、农特产品加工销售、文化旅游、招商引资、人才支援、劳务协作等工作,争取更多帮扶资金和项目,进一步夯实帮扶基础,凸显帮扶效果,推动扶贫协作再上新台阶。

(二)全面聚焦产业培育,奋力实现工业发展新突破

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为支撑,以盘活闲置土地为平台,以精准招商为抓手,全面聚集发展动能,将产业园区打造成涵盖特色食品、建材、鞋服加工和装备制造的现代综合性工业园区。依托特色种养殖产业,着力引进农特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全力以赴推动中华食品、百灵精深加工项目入驻园区,建成1家以上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依托丰富优质的石材资源,不断壮大建材加工产业规模,着力构建产业循环经济圈,实现石材产业精品化、精细化发展。确保塑木型材、晨春石材落地发展,实现鸿基石材、淋金灿石材年内投产,推进西南水泥300万吨砂石骨料及配套商品混凝土生产项目加快建设,建成2家以上建材企业。加快科润电力输变电设备生产线建设,打造电力装备生产基地。力争贵飞集团航空产品零部件加工项目落地,填补我县装备制造业空白,实现高技术产业零突破。继续推动制鞋、制衣企业加快发展,积极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入驻,实现园区标准化厂房入驻率达90%以上,用工2000人以上。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户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

(三)全面聚焦三产发展,奋力打造经济增长新动能

全面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着力构建“自然观光+休闲度假+科考探险”复合型旅游,推动文体农旅深度融合,发挥旅游助脱贫积极作用。抓住一个龙头景区。继续抓紧抓好格凸河景区创5A工作和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全面完成景区提升改造工程,尽快建成开园,发挥好旅游龙头引领作用。打造一个文化旅游精品。继续推进亚鲁王城、攀岩小镇项目建设,培育一系列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民俗体验的文旅融合业态。开发一批优质旅游资源。积极开展旅游产业大招商,加快推进猫营地热温泉及黄鹤营、洗鸭河、三岔沟、翠河流域旅游资源开发,着力打造新的旅游产业带。培育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果,培育打造板当蓝莓和菌草、坝羊茶叶、火花葡萄等一批农旅融合示范项目。办好一系列体育赛事。继续办好攀岩、足球等各类体旅赛事,大力发展山地运动旅游,促进体旅产业融合发展。推出一批旅游商品。围绕原生态的苗族和布依族文化,抓好民族服饰、旅游纪念品、民族工艺品等旅游商品的设计与制作,实现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效衔接。构建一条旅游环线。积极争取省市级支持,加强与周边县区合作,推动形成青岩—屯堡—黄果树—龙宫—格凸河旅游黄金环线。全年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22%和30%以上。

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以“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成功创建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县级物流仓储配送中心和乡村配送点,推动物流产业快速发展。实现乡镇电商服务站覆盖率达100%,建成村级电商服务站点100个以上,覆盖所有贫困村,电商培训1500人次以上,网络零售额年增长20%以上,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达5亿元以上、增长20%以上。同时,大力发展文化服务、养老服务、康养服务、旅游服务、教育服务和居民生活型服务等服务行业,推动新城区商业服务圈不断繁荣发展,促进新老城区商业经济协调发展。

(四)全面聚焦项目投资,奋力强化跨越发展新支撑

紧紧围绕国家重点投向,结合紫云发展实际,实施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53个,总投资209.38亿元,完成投资39.7亿元以上。着力抓好攀岩基地、帐篷酒店、亚鲁王城、中医院、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等社会事业类项目续建工作,进一步夯实社会公共服务保障基础。大力推进S315构皮寨至克座公路改扩建工程,完成G354营盘至紫云县城、S211板桐关至茶叶哨公路改扩建和白云产业大道建设等重点交通项目,进一步完善县域内外交通网络。实施生命安全防护工程200公里,切实提升农村公路通行安全系数。全面实施耕地(水田)提质改造、石漠化综合治理、占补平衡、土地综合整治等项目;加快推进猫营河、翠河流域综合治理和黄家湾水利枢纽、新龙堡、打冲沟、堰沟、纳盖水库等项目建设。

(五)全面聚焦生态优先,奋力推动绿色发展新跨越

坚持绿色发展,千方百计守住山青、天蓝、水清、地洁四条底线。打好生态建设攻坚战。扎实抓好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核清国土资源底数。启动20万亩战略储备林建设,加强山水林田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增强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继续巩固森林城市创建成果,建成一批森林乡镇、森林村寨、森林人家。大力培育生态产业,新增茶叶3000亩、构树5000亩、菌草7000亩以上。加快推进浪风关森林康养小镇和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建成省级森林公园。加快推进黑颈长尾雉自然保护区科考和申报工作,加快建设翠河省级湿地公园。加强中小河流生态治理,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营造林3万亩以上,石漠化综合治理20平方公里以上,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6%以上。打好污染治理突围战。持续完善城乡环保基础设施,铁腕推进治水、治气、治土、治渣行动。完善城区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建成猴场、板当和火花污水处理设施,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达93%以上,治理河道10公里以上。认真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计划,抓好建筑工地扬尘、餐饮油烟、农村桔秆焚烧等污染治理。打好环境监管持久战。用好森林保护“六个严禁”、环境保护“六个一律”两把利剑,加快疑似占用林地案件查处进度,消化存量,严控增量。加强污水处理、工业废渣处置、水泥脱硝等重点减排工程设施运行监管。抓好机动车环保管理,确保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5%以上。强化水源地、水库和河流环境保护,实现垃圾收运系统覆盖到村,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6%以上,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农村千人以上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达100%。

(六)全面聚焦统筹融合,奋力助推城乡建设新发展

完善城乡规划。强化城乡各类规划融合衔接,完成《紫云自治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完成九岭等四个中国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编制,优化发展空间布局,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协调发展。深化户籍改革。加快推进户籍人口城镇化,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和义务,城镇化率达45%以上。加快城市改造。坚持老城改造与新城建设并重,积极推进2018年棚户区改造后续工作,实施棚户区改造815户,全力推进屯脚和团坡片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完成椅子山、观音山山体公园建设,全面提升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进一步完善新城区路网,有力推进“城市双修”和城市综合体建设,建设数字化城管平台,加大“两违”打击执法力度,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城市形象。建设精品小镇。积极推广“一分三向”新型城镇化模式,大力实施示范小城镇“8+X”工程,因地制宜建成一批有支撑产业、文化印记、环境优美的精品特色小镇,提升城镇综合承载、人口吸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城乡融合。均衡配置城乡建设发展要素,加快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积极引导农业人口向新城区、产业园区转移和定居,形成县乡村组团式集聚、串珠式链接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着力加快海子、打饶、黄鹤营等“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培育一批“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特色村寨。

(七)全面聚焦民生事业,奋力增进人民生活新福祉

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实施教育基础设施配套项目16个,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大力整顿学前教育办学秩序,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加强扶贫与保障兜底制度相衔接,确保应兜尽兜、应保尽保。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县乡一体化和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三年提升计划。积极开展双向转诊,建立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做好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工作,进一步完善健康保障。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新增2个省级充分就业社区,抓好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积极落实创业就业优惠政策,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250人、新增创业390户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加强劳动维权执法,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抓好科技平台建设工作,打造猫营科普惠民小镇,实施一批农业产业科技培训项目,进一步提升综合科技进步指数。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办好群众性文艺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发展社区体育,促进群众性运动广泛发展。进一步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安全监管,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保持安全生产形势稳定。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继续推进“无邪教示范县”和“全国禁毒示范县”创建,大力打击非法集资,提升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建设平安紫云。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科协、工商联、文联、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依法按章履行职责,加快发展慈善、养老、残疾人、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等事业,进一步做好国防教育、民族宗教、史志、档案等工作。

各位代表,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围绕保障改善民生,2019年我们将继续办好十件实事:1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9万人以上,完成2.1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2城镇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在2018年基础上分别提高4%和5%;3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6所;4完成棚户区改造815户;5完成农村危房改造668户;6新建农民工综合劳务市场1个;7推进贫困地区生鲜农产品直通车进城市社区,以城市每千户聚居区为单位,建成2个生鲜农产品超市;8完成村级农体工程4个;9完成县城老城区人居环境、路面、照明改善工程;⑩新建城区农贸市场1个。

(八)全面聚焦深化改革,奋力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

进一步强化人员、经费、技术、设备、培训等方面保障,确保下放事项接得住、办得好,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再清理,坚决消除改革“绊脚石”。全面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进跨部门联合监管,切实提升监管实效。深入推进精准放权、协同放权,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在县级权限范围内最大限度放宽健康养老、医疗康复、技术培训、文化体育等领域准入门槛。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大力开展企业投资项目代办制,精简合并投资项目报建审批事项,完善跨部门全流程“套餐服务”,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激发社会投资领域活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完成民营经济增加值40亿元以上,增长5%以上。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和“一云一网一平台”建设,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九)全面聚焦自身建设,奋力开创政府治理新局面

新时代、新战略、新目标、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刀刃向内,自我革命,努力建设党和人民群众放心满意的政府。筑牢忠诚之魂。时刻从灵魂深处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两个维护”,任何时候都做到头脑清醒讲政治,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维护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的权威,坚决执行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的决策部署,全心全意办好紫云的事。牢记使命初心。时刻把干事创业谋发展,加快脱贫促小康作为政府的最大责任,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第一位置,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提升政治站位,在倾听人民呼声中解决群众难题,在真心实意向人民学习中丰富工作经验,在虚心接受人民监督中进行自我提升,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强化法治思维。时刻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原则,自觉增强法治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决不允许政府工作偏离法治轨道。进一步规范权责清单管理运行,督促行政机关规范执法,探索创新行政执法监督方式,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在行政事务上的参谋作用,切实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诚恳接受新闻舆论、社会公众监督,高度重视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让县政府决策在阳光下运行。挺起担当铁肩。时刻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始终把担当尽责作为政府自觉,造就一副铁肩,切实担起责任、担起风险,勇于挑最重的担子,敢于啃最硬的骨头,善于接最烫的山芋,围绕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难题,苦干实干、攻坚克难,以钉钉子精神担当尽责、开拓前进、狠抓落实,坚决杜绝形式主义,久久为功建设全面小康。擦亮廉洁本色。时刻坚持“高线”,严守“底线”,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扎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持之以恒纠“四风”,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充分用好大数据手段,切实扎牢数据铁笼,不断提升审计监督和政府治理能力,全面管好公共权力、公共资金、公共资源和公务人员,坚决打掉权力寻租空间,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

各位代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使命呼唤新作为,激情点燃梦想,实干铸就辉煌。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县委的各项决策部署,紧紧依靠全县各族人民,鼓足干劲、迎难而上、锐意创新,续写新时代绿色紫云新篇章,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向祖国70周年献礼!

名词解释

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三大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

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三大战略行动: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战略行动。

一二四”攻坚战:“一个目标”:做大总量、做强实力、做出特色、后发赶超、同步小康;“二个关键”: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引资;“四个重点”:全力以赴推进新型工业化、推进山地特色城镇化、打造旅游产业升级版、发展山地现代高效农业。

五步工作法:抓好政策设计、抓好工作部署、抓好干部培训、抓好督促检查、抓好追责问责。

产业发展“八要素”:选择产业、培训农民、技术服务、筹措资金、组织方式、产销对接、利益联结、基层党建。

一二三产业:第一产业主要指生产食材以及其它一些生物材料的产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等直接以自然物为生产对象的产业;第二产业主要指加工制造产业,利用自然界和第一产业提供的基本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第三产业是指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范围比较广泛,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业、通讯产业、商业、餐饮业、金融业、教育产业、公共服务等非物质生产部门。

四场硬仗: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硬仗。

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春风行动:2018年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迈上乡村振兴新征程的关键之年,脱贫攻坚“四场硬仗”是关键之年的关键之仗,为确保实现连战连胜,省委、省政府决定开展2018年脱贫攻坚“春风行动”。目标分别是产业扶贫、农村公路“组组通”、易地扶贫搬迁、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行动时间为2018年2月24日至6月30日。

夏秋攻势:为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奋力夺取脱贫攻坚关键之年的决定性胜利,省委、省政府决定,继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之后,全面发起2018年脱贫攻坚“夏秋攻势””,持续打好“四场硬仗”,扎实抓好“五个专项治理”,着力做好“四个聚焦”,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行动时间为2018年7月至12月,共6个月。

组组通:连通30户以上村民组的通组公路,建设标准一般路基宽度不低于4.5m、混凝土路面厚375px,同步实施安全防护工程。

县乡道“建养一体化”:县道和乡道改造项目,由施工单位负责垫资部分资金建设,完工后仍然由施工单位负责养护5年,在养护期内逐年支付工程款和养护费用。

“村社合一”:指村党支部把专业大户、党员户和部分群众组织起来领办合作社,通过为其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带领广大农户共同致富,并采取“三资”入股和服务创收等方式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的新模式。

一村一公司:每个深度贫困村成立一个村级公司,向贵州银行申请100万元发展村级产业。

一县一业:根据2017年12月贵州省《关于支持14个深度贫困县“一县一业”产业扶贫的意见》文件精神,我县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大力发展红芯红薯,加快农业种养结构调整,积极推进“一县一业”特色产业发展。

三块地:搬迁农户的宅基地、山林地和承包地。

八率一度:搬迁精准率、工程进度率、项目资金管理合规率、搬迁入住率、就业落实率、资金拨付使用率、旧房拆除复垦率、承包地流转率和群众满意度。

五个三:一是盘活承包地、山林地、宅基地“三块土地”;二是统筹就业、就学、就医“三大问题”;三是衔接低保、医保、养老保险“三类保障”;四是建设经营性公司、小型农场、公共服务站“三个场所”;五是探索集体经营、社区服务管理、群众动员组织“三个机制”。

板当“循环产业”:以订单农业为主,通过“草”养“畜”产“菌”,“畜、菌”产“肥”,“肥”养“草”的生态循环产业运营模式,实施“菌草--饲养畜牧、家禽--畜牧、禽畜粪便、林下腐质、农村生活垃圾--生物有机肥--生态农场”生态循环产业链项目。

松山“红色股份”:整合各类涉农资金以村支部名义入股村公司(合作社),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民生事务代办员制度:在村(社区)设置民生专干,为辖区内老弱病残等群众全程办理相关民生事项。

三改:改厨房、改厕所、改圈。

城镇“8+X”建设:“8”指路网、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农贸市场、广场或公园、污水处理厂设施、敬老院、保障性安居工程,“x”指体育场、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公共停车位、公立幼儿园、文化中心、寄宿学校等。

城市双修: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是治理“城市病”、改善人居环境、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有效手段,有计划有步骤地修复被破坏的山体、河流、湿地、植被。

两违:违法用地、违法建设。

“一分三向”新型城镇化模式:以城镇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是否延伸到位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通过“城镇村”功能完善、产业就业支撑能力增强,“城镇村”间路网通达性提升,逐步引导城镇化人口向市区、向县城和重点镇、向美丽乡村三级城镇化载体集中,努力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和省内其他市州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低效作物:以玉米等为代表的粮食作物及市场经济效益低下,投入、产出比低,亩产量及亩产值不高的属于劳动密集型的其他经济作物。

粮经比:年度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例。

“三权”促“三变”:三权:确权、赋权、易权;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板当“蓝莓三步曲”:第一步:把贫困农户变为蓝莓园区工人,期限5年。 蓝莓园建成后,采取“倒包”模式承包给贫困农户进行管理,所有生产资料由公司提供,同时安排技术人员负责全程跟踪指导,农户只负责除草、修枝、浇灌等劳动力工作,每人承包管理上限面积最多10亩。第二步:把蓝莓工人变为蓝莓园股民。期限3年,该阶段为公司资金回笼期。即基地建成后的第六年至第八年,采取股份“三七”分成的模式,贫困户即承包管理农户占股份30%,公司占70%(其中提取5%用于解决无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户生计问题),把蓝莓工人变为蓝莓园股民。第三步:把股民变成蓝莓园的主人。期限21年。第九年开始,公司与股民(原贫困农户)位置调换,股份实行“四六”分配,贫困农户占60%,公司占40%(同样由公司提取5%用于解决无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户生计问题),让贫困农户真正的变成了蓝莓园的主人。

河长制: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

“百千万”清河工程:全省选取100条(其中省管14条,每个县、市、区、特区各选一条)河流,开展重点执法检查。同时启动“清畅整治行动”,对全省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1059条河流开展“清岸清水活动”,并纳入河长制考核评估;聘请1万名巡查保洁员负责河湖日常巡查和保洁工作。

放管服: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放”就是简政放权,降低准入门槛。 “管”就是公正监管,促进公平竞争。 “服”就是高效服务,营造便利环境。

双随机一公开: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商事制度:是指商事主体或商业主体的筹办人,为了设立、变更或终止商事主体资格,依照法律的规定,经登记机关核准的法律行为。是国家对商事活动实施法律调整和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手段和必要环节。

全流程“套餐服务”:将办理事项实现前台受理、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办事人员只到一道窗口就能办完事项所有手续。

一云一网一平台:云上贵州,政务服务网,政务服务网监督平台。

“两无”贫困人口:无力脱贫、无业可扶的贫困人口。

“改薄”项目:指全面改造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建设项目。

星创天地: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农业科技园区、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农业科技型企业等为载体,整合科技、人才、信息、金融等资源,面向科技特派员、大学生、返乡农民工、职业农民等创新创业主体,集中打造融合科技示范、技术集成、成果转化、融资孵化、创新创业、平台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平台。

小康讯:1.所有行政村(居委会)办公室通4G信号,所有行政村(居委会)办公室、学校、卫生院(所、室)通光纤;2.所有乡镇(街道)建镇级电商服务站,行政村(居委会)建村级电商服务站;3.所有行政村(居委会)实现邮电、快递全覆盖。

“一站式”即时结报:指定点医疗机构在对医疗救助对象进行费用结算时,通过贵州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系统对医疗救助对象的救助信息初审后,打印补偿结算单据交医疗救助对象或其家属签字确认,即完成即时结报。定点医疗机构对医疗救助对象各层次的报销补偿资金统一实行垫付制,按照相关规定一律现场减免,实现新农合基本医疗报销+大病商业赔付+计生医疗扶助+民政(优抚)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救助对象只需支付经各种补偿后的个人承担部分。

双向转诊:“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各社区、乡村等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网点,先执行首诊,一般常见小病、慢性病可治即治,不能确诊治疗的危重病、疑难病逐级上转。社区、乡村群众危重病、疑难病人到大中型医院救治,通过治疗后,病情转到平稳,在恢复期内提倡病人转到下级医疗机构保养康复,促使基本医疗逐步下沉社区、乡村,实现不同级别和不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的有序转诊。

分级诊疗模式: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逐步实现从全科到专业化的医疗过程。

六个严禁:严禁盗伐滥伐林木,严禁掘根剥皮等毁林活动,严禁非法采集野生植物,严禁烧荒野炊等容易引发林区火灾行为,严禁擅自破坏植被从事采石采砂取土等活动,严禁擅自改变林地用途造成生态系统逆向演替。

六个一律:建设项目未经环评审批以及未按环评要求落实污染防治设施的,一律停建、停产。对环保设施不正常运行、污染物超标排放、私设暗管等环境违法行为,一律依法从重处罚。对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一律依法足额征收排污费。排污单位严重违法导致较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和造成严重后果且社会影响恶劣,负有监管职责的国家公职人员存在失职、渎职行为的,一律追究行政责任;涉及国有企业的,同时追究国有企业相关人员的责任。对污染饮用水水源,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非法排放含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严重危害环境、损害人体健康,私设暗管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等严重污染环境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一律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对排污企业环境违法行为,一律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并进入企业环保信用黑名单,记入贵州省企业诚信信息网信用信息数据库,对其进行失信惩戒。

标签: 贵州省 紫云县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