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7年汝阳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本地事
政 府 工 作 报 告——2017年3月6日在汝阳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汝阳县人民政府县长 赵振峰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过去五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县十三届人民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 “1234”发展战略,全力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县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8.8亿元,年均增长9.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5.1亿元,是2011年的2.5倍;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8亿元,年均增长14.2%;完成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2亿元,是2011年的2.2倍,年均增长17%,增幅保持全市前列。——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经济结构持续优化,2016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52.2亿元,是2011年的2.4倍,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增加1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1年的13:63:24调整到2016年的10:52:38。——城乡建设呈现新面貌。城市功能更加完善,群众期盼多年的城区集中供热、供气工程建成投用,集中供热面积30余万平方米,供气率达30%以上;县城形象明显提升,继续保持“省级卫生县城”和“省级园林县城”荣誉称号。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被授予“河南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进步县”,王坪乡被评为“国家卫生乡镇”。——开放招商取得新成效。五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19个,是上一个五年的3.3倍;引进省外境内资金21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6.5亿美元。在绿色建材、新能源、旅游、特色农业、军民融合等领域招商实现新突破。被省政府授予“对外开放工作先进县”。——人民生活有了新提高。五年完成民生支出77.2亿元,是上一个五年的2.4倍。脱贫攻坚成效显著,4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2016年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3246元、9099元,是2011年的1.6倍和1.8倍。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体系更趋完善,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五年来,主要做了五个方面工作:(一)坚定不移推进项目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围绕“123”现代产业体系,不断推进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扎实推进。五年实施重大项目231个,完成投资676亿元,其中省市重点项目46个,总投资320亿元。前坪水库开工建设并成功截流,库区移民征迁全面启动;金钼汝阳公司2万吨钼采选、杜康控股3万吨储酒罐群和年产3000吨原酒车间、洛阳中联日产5000吨干法水泥、洛玻龙昊600吨在线镀膜玻璃、强盛陶瓷4D喷墨和仿古砖生产线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产业集聚区规模增大。五年完成投资20亿元,7.86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得到完善;入驻规模以上企业59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2亿元。以洛玻龙昊、金钼玻璃、国邦陶瓷、强盛陶瓷为依托的建材产业初具规模,以通瑞新材、鹏飞耐磨为依托的特种材料产业加快发展;浮法玻璃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省级玻璃、白酒质检中心,洛阳科创绿色建材研究院等一批研发检测平台建成投用。荣获“洛阳市产业集聚区建设先进单位”和“洛阳市最具发展活力产业集聚区”称号,入选“全省第一批产业集聚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单位”,被评为“河南省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中国绿色建材发展活力园区”。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协鑫新能源50兆瓦、三吉利新能源30兆瓦光伏电站并网发电,成为河南省第一批建成并网的地面光伏电站;中广核48兆瓦风电开工建设。与云书网签订合作协议,县城区电子商务产业园及物流园加快建设;产业集聚区电子商务产业园初具规模,电商平台“汝阳e商城” 试运营;全县注册网店60余家。特色农业稳步发展。烟叶种植面积稳定在3万亩,带动烟农增收4.2亿元;完成油用牡丹种植4000亩,发展市供蔬菜4800亩。大虎岭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成效明显,五年入驻企业30余家,佳嘉乐年产十万吨大型真菌基地一期建成投产,中农富源农业嘉年华顺利开园。食用菌国家级、杜仲省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成功创建,“汝阳红薯”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洛阳龙须坡农牧有限公司被农业部确定为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五年完成旅游设施投资15亿元,西泰山、恐龙谷漂流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龙隐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汝阳恐龙国家地质公园获国土资源部命名,天心山被授予“中国林业生态旅游基地”;登山梯田旅游项目规划通过评审,杜康古镇、恐龙主题公园、前坪水库等旅游项目规划加快编制。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付店镇被评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牌路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和“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成功举办“河南汝阳杜鹃花节暨炎黄文化节”等节会活动,年均接待游客38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9亿元。(二)坚定不移推进城乡统筹,美丽宜居汝阳魅力凸显。五年来,坚持城乡建设协调发展,统筹做好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三篇文章,全县宜居宜业水平快速提升。规划引领不断加强。高标准完成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心商务区规划、紫罗新区城市设计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县城建成区面积达8.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6万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五年完成投资56亿元,新建、改扩建郭木线、文化路、凤山路、隆盛路等主次干道12条47公里,全县等级以上公路总里程达到608公里, “两纵十横三环线”交通网络初步形成。完成投资18亿元,建成城区道路管网42公里、公厕21座、垃圾中转站8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建成投用,玉马水库供水工程主体完工。投资4.5亿元的紫罗新区建设初具规模。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按照“绿、亮、净、美、畅”标准,扎实推进“清洁家园”集中整治,城乡环境卫生实现常态化管理。集中开展“五小店面”、占道经营、乱停乱放、露天烧烤专项整治,县城秩序明显改善;大力实施城区亮化绿化工程,亮灯率达95%以上,绿化覆盖面积265公顷,绿地率达33.7%;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水处理率均达90%以上;完成数字化城管系统平台建设。不断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五年投入1.5亿元,建设美丽乡村示范点7个、建制镇(上店镇)1个。农业农村基础不断夯实。五年改造高标准农田5.6万亩,粮食产量稳中有增,2015年全县粮食总产达18.8万吨,创历史新高。五年投资12.5亿元,完成水利工程969项,新增灌溉面积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平方公里;投资3.5亿元,实施土地整理项目4个,整治土地24万亩;硬化通组通户道路1050公里。连续五年荣获“洛阳市农业农村工作先进县”称号。地质灾害防控不断加强,被国土资源部授予“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大力实施全境绿化提升,高标准完成城郊森林公园、荒山绿化、特色经济林基地建设,全市通道绿化现场会在我县成功召开;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6.5%,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称号。大力实施水生态文明建设,投资4.5亿元,完成北汝河综合治理一期、马兰河等河道治理, “三山环绕、山水相依”的生态县城格局初步形成。大力实施碧水蓝天工程,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拆除燃煤锅炉27台,淘汰黄标车、老旧车2436辆,年均空气达标天数311天,出境水质持续优于Ⅲ类,全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三)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发展动力活力竞相释放。坚持以改革增动力、以开放拓空间,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成效明显,商品房库存消化周期控制在16个月以内。加快职能转变,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建立权责清单制度,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59项,保留28项。实施政府机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和公务用车改革,完成了卫生、计生、食品药品、工商、质监行政管理体制调整,减少政府工作部门2个,调整2个。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成效显著。县行政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投入运行。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坚持和完善首问负责、首席服务官、联审联批等制度,创建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绿色通道”,最大限度为项目落地和企业发展做好服务。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成标准化农家店224家,“新网工程”建成便民超市107家; “宽带中原”示范县建设稳步推进,通信网络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现代物流、商贸业蓬勃发展。2016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4亿元,是2011年的1.8倍,年均增长12.5%。(四)坚定不移推进民生改善,人民群众幸福感持续提升。坚持以人为本、惠民利民,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脱贫攻坚扎实推进。坚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围绕“五个一批”、“六个精准”,全力打好精准识别、结对帮扶、易地搬迁、产业扶贫、政府兜底等组合拳,脱贫攻坚成效显著。五年投入2亿元,实施整村推进项目64个,建设扶贫搬迁点54个,搬迁群众5798户24077人。累计发放贴息贷款4.5亿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48个,受益贫困人口2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1年的26.7%下降至2016年的7.5%。民生实事有效落实。五年办理省、市民生实事70大项235小项,办结率达100%。投资8350万元,改扩建敬老院6所,建成老年幸福院113个;实施保障性住房项目22个,建成1.2万套56.8万平方米,为3300户1.7万人发放廉租住房补贴1800万元;投资1.1亿元,实施危房改造9200户;修建安全饮水工程108处,解决10万余人吃水问题。连续五年被授予“省市惠民实事办理工作先进县”。就业和社会保障不断加强。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控制在4%以内;五年新增就业3.1万人,失业再就业8850人;发放小额创业扶持担保贷款6亿元,带动就业3.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60万人(次),创收50亿元。全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持续保持在97%以上;流浪乞讨“三网一制”救助模式在全国推广,农村养老工作经验在全省交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五年完成教育设施投资4.2亿元,新一高顺利搬迁,实验小学、思源学校等建成投用;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发放“两免一补”资金2.5亿元;与北师大教育合作、涧西区教育结对帮扶工作扎实开展;高考连续四年实现清华、北大名校突破;王坪乡教师孙克会荣获“河南最美教师”称号。医疗卫生、科技文化事业不断进步。新农合参保率保持在99.9%,五年参保331.4万人(次),补偿8.2亿元;“先住院,后付费”医疗便民服务模式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零差率”销售实现全覆盖;荣获“河南省中医药工作先进县”称号,上店、内埠卫生院被评为国家级“群众最满意乡(镇)卫生院”。人口保持均衡发展,荣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称号。高新技术企业和新兴战略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进一步提高,上网服务行业转型升级试点工作受到国家文化部肯定。注重文化遗产保护,“古墓葬魏明帝高平陵”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杜康酒及酿造工艺、南庄木偶戏、三弦铰子书入编省级非遗名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成功创建。(五)坚定不移推进自身建设,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等学习教育活动,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有的放矢整改问题,政府系统党员干部作风进一步好转。法治政府建设不断加强。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五年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506件,政协提案682件。政务服务不断提升。110联动办理群众诉求1.5万余件,办结率100%,回访率、群众满意率均达98 %以上;目标管理、政务督查、应急管理、政务公开、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加强,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市“政府信息公开与政府网站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公安实战化综合指挥中心、DNA鉴定中心、“天眼”工程等建成投用,预防打击违法犯罪能力大幅提升,连续三年荣获“河南省平安建设先进县”称号;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加强重点领域专项整治,连续三年荣获“洛阳市安全生产先进县”称号;不断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被授予“洛阳市食品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全面深化信访制度改革,荣获“河南省信访工作先进县”称号。同时,圆满完成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审计、民族宗教、金融、保险、气象、史志档案、民兵预备役、盐业、石油、邮政、妇女儿童、残疾人工作等均取得了新的成绩。五年来,我们既经历了经济转型、增速放缓的压力,也收获了城乡发展、民生改善的喜悦。奋斗充满艰辛,成果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全县干部群众的凝心聚力、团结奋斗。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向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汝部队、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向努力奋斗在各条战线的同志们和关心支持汝阳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各位代表,发展永无止境,道路仍不平坦。回顾五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要加快汝阳发展必须把握好四个方面:一是要把握政策机遇,打造发展亮点。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从全国、全省、全市发展大局中找准定位、设定目标、抢抓机遇,坚持用新理念引领发展,创造具有汝阳特色的发展亮点,努力形成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二是要突破瓶颈制约,激发发展动力。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构建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扩大对外开放空间,着力突破基础差、底子薄、财力弱等瓶颈,增强发展后劲,强化发展支撑。三是要坚持执政为民,共享发展成果。以民生改善为目的,加大民生投入,办好为民实事,努力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四是要敢于担当实干,凝聚发展合力。面对发展中的困难和挑战,树立良好的学习之风、开放之风、干事之风、廉洁之风,保持干事定力,凝聚发展合力,提高执行效力,着力形成齐心协力干事创业的生动局面,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作风保障。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县域经济实力仍然较弱,瓶颈制约较多,增长动力转换“青黄不接”等问题突出;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经济发展质量不高,主导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尚在培育阶段,转型升级任务艰巨;面临加快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重责任,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效益不够充分;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脱贫攻坚任务十分繁重;政府职能转变不够彻底,企业发展环境不够优化,作风建设需要加强。对此,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二、今后五年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是我县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从当前形势看,未来五年,我们肩负着新的使命,必须勇于担当。省十次党代会赋予洛阳“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形成带动全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这一战略定位。立足汝阳发展,我们要勇于担当、奋发有为,努力实现借力发展、跨越发展,在全面决胜小康的征程中实现弯道超车。未来五年,我们迎来新的机遇,必须主动作为。“十三五”时期, “一带一路”、 “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深入推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获批实施,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河南自贸区相继获批,一大批政策试点效应逐步显现,政策红利进一步释放,为我们借力借势、加快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我们必须主动作为、乘势而上。未来五年,我们面临新的挑战,必须迎难而进。今后五年,外部环境的不可预见性和多样化风险更加复杂多变,国内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的矛盾仍然突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强。自身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尚未有效破解,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压力增大,与兄弟县(市)的竞争日益激烈,建设富裕美丽幸福和谐新汝阳任务艰巨。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必须直面挑战、勇往直前。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经过多年实施“工业强县、旅游活县、生态立县”主战略,我县发展态势总体向好。当前,前坪水库、北汝河治理、西城区改造、“十路一桥”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的开工建设,协鑫新能源、中广核风电、电子商务、特色旅游等一批现代新兴产业项目的加快实施,必将为我县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只要全县上下齐心协力,积极应对风险和挑战,静下心来找差距,撸起袖子加油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必将实现。今后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求新、稳中求好,坚持发挥优势打好“四张牌”,紧盯“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突出“四个牢牢把握”,坚持以“9+2”工作布局落地生根为基础,立足洛阳南部生态涵养区的功能定位,围绕“1234”发展战略,着力抓好产业发展、脱贫攻坚、生态建设、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四件大事,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努力建设富裕美丽幸福和谐新汝阳。按照上述要求,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发展水平更高。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5%,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综合实力不断壮大;“123”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到8:49:43,发展质量明显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更高。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均不低于9%,居民幸福指数大幅提升。确保到2019年全县53个贫困村30292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城镇化水平更高。“三级联动”城镇总体布局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县城扩容提质,常住人口达到10 万人,城镇化率达40%。城市规划更加科学,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完成国家级文明、平安、卫生、园林县城“四城联创”。——开放创新水平更高。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不断提高,主导产业技术水平更高,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益明显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2.5%以上。——生态文明程度更高。围绕生态宜居目标,做好“山水林气”四篇文章,生态环境建设体系全面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适度宜居、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县城绿化覆盖率达45%,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5%。——社会治理水平更高。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依法治县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治理和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人民权益得到有效保障,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三、2017年重点工作安排2017年是实现未来五年目标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关键之年。 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狠抓作风转变,致力产业发展、教育发展、基础能力、生态建设、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五大提升”,以脱贫攻坚带动民生改善,着力实现要素保障、金融支持、服务方式“三大突破”,大力实施“11513”工程,全力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加快富裕美丽幸福和谐新汝阳建设步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9%、10%,节能减排、生态质量等约束性指标完成市下达任务,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在实际工作中力争更好一些。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八方面工作:(一)围绕主导产业,强化项目支撑,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主动对接市 “9643”合理有效投资计划,不断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新兴产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着力促进主导产业向高端化、集群化发展。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实施“9315” 合理有效投资计划,谋划重大项目127个,总投资483.8亿元,其中,省市重点项目23个,总投资193.5亿元。计划新开工项目52个,完成投资53.3亿元;续建项目46个,完成投资70亿元。投资25亿元的中电投200兆瓦风电项目,年底前开工建设;完成龙泽能源年产10万吨聚甲醛项目前期工作,确保年内开工建设;与金钼汝阳公司积极对接,做好北沟尾矿库建设工作;中联骨料生产项目,年底前竣工投产。不断壮大新材料产业。围绕产业集聚区绿色建材产业,建设绿色墙材、绿色型材、保温装饰、高新技术四大专业园区,着力引进一批高新技术和绿色建材企业。全年完成签约亿元项目8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个。山东泰石岩棉、中建七局装配式建筑、国邦仿大理石地板砖生产线等项目年内开工建设;力争龙旺真空钢化玻璃、德国伊通板材、杭萧钢构等项目签约入驻。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尚德41兆瓦光伏扶贫项目,6月底前并网发电;协鑫50兆瓦光伏发电二期项目,10月底前并网发电;中广核48兆瓦风电项目,年底前并网发电;埃克斯2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年内完成投资30%以上。(二)围绕百城提质,完善载体功能,不断提高县城管理水平。围绕构建现代城镇体系,持续做好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三篇文章,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完成《汝阳县县城总体规划(2009—2020)》评估,启动城乡总体规划修编;开展县域水生态体系、县城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美丽乡村等规划编制。用科学规划引领城乡建设可持续发展。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强县城道路建设。大力实施总投资16亿元的县城“十路一桥”项目,杜鹃大道西延、涧河东路、涧河西路上半年开工建设,年底前建成通车;开工建设北环路、西环路、桥南路及汝河大桥。加强绿化及游园建设。完成滨河公园、刘伶广场、文化广场及主要街道的绿化提升,建成滨河体育公园及3个小游园;开工建设仰韶遗址公园。加强森林公园建设。改造提升瑞云山、凤凰山2个森林公园,完善休闲娱乐、体育健身、科普教育等服务功能。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城区集中供热,年底前供热覆盖面积120万平方米以上,接入面积60万平方米以上;加快推进天然气普及,城区供气率达到35%以上;加快玉马水库供水工程建设,确保5月底完工通水;新建垃圾中转站2座、公厕4座。加快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南衙街棚户区改造,4月份完成回迁安置;投资6.5亿元的西城区棚户区改造加快实施;启动文化路东扩棚户区、兴荣路拓宽棚户区改造征迁工作。紫罗新区项目,5月底完成安置房建设,年底前完成9家企业、150户居民拆迁及回迁安置;老年养护楼和救灾物资储备库年底前竣工;洛峪公租房项目,6月底前完成一、二期建设任务;县委党校、天炎国际酒店、邮政服务大厅等项目7月底前开工建设。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完成城管执法体制改革,着力构建管理、执法、服务三位一体的“大城管”格局。启动国家级文明、平安、卫生、园林县城“四城联创”。以“绿、亮、净、美、畅”为标准,深入实施“清洁家园”城乡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持续开展“五小店面”专项整治;实施县城三个出入口综合整治,确保出入口环境整洁靓丽;全面清查违章建筑,坚决遏制违法建设。加快数字化城管建设,3月底前投入使用。完善公共交通建设,年内实现县城公交通车。加强中心村镇建设。不断完善小店、上店、刘店、三屯、付店等中心镇的基础设施,吸引农民向城镇集聚。持续推进7个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加快打造付店镇牌路村、蔡店乡杜康村等特色小镇。(三)围绕脱贫攻坚,稳固发展基础,着力促进农村富裕发展。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综合运用“转、扶、搬、保、救”多种措施,确保17个贫困村8400名贫困人口按期脱贫。实施产业扶贫。加快推进佳嘉乐100个分布式食用菌基地建设,带动3500户1.3万名贫困人口增收;实施光伏扶贫,投资4.8亿元,带动9000名贫困人口增收;实施旅游扶贫,投资3000万元,带动1400户5000名贫困人口增收。强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全年投入8862万元,年内完成14个搬迁安置点的建设任务,确保35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按期入住。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按照“12个1”标准,全面实施47个贫困村的道路、安全饮水、电力、通讯、文化、卫生、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年底前基本完成;投入资金850万元,完成危房改造1000户。实施金融扶贫工程。与农商银行、邮储银行、农业银行、村镇银行合作,通过财政担保、金融撬动等模式,筹集资金扶持产业发展,全年投放资金4亿元,解决贫困群众产业发展资金问题。做大做强传统特色农业。加快高标准良田建设,粮食产量稳定在15万吨左右。围绕“一乡一产业、一村一特色”,种植红薯9万亩、花生6万亩、烟叶2万亩,发展食用菌3000万袋,把土特产和小杂粮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加大“三品一标”认证力度,创建1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举办农产品包装大赛,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形象。大力发展高效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精品果蔬、苗木花卉、特色山珍、绿色杂粮、中药材、生态休闲、生态养殖等高效农业,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民营主体,全年新发展龙头企业3家,农业专业合作社10家,家庭农场3家,佳嘉乐珍稀食用菌项目,年底前竣工投产。夯实农业农村基础。投资7200万元的小店镇土地整理项目,4月份开工建设。实施一批水利工程,新增及恢复有效灌溉面积1.1万亩;完成玉马水库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安全饮水工程386处,覆盖全县47个贫困村,解决3万贫困人口的吃水困难。实施红花岭水土保持项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1平方公里。加快实施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工程,6月底前全面开工,年底前完成乡(镇)政府所在地垃圾中转站工程量的60%和无害化垃圾填埋场工程量的50%。(四)围绕基础设施,强化辐射带动,大力提升县域承载能力。加快建设基础设施,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抓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前坪水库建设,做好移民征迁工作;加快马兰河城区段提升和北汝河综合治理二期工程,汛期前主体完工。加快尧栾西高速连接线建设;积极配合三洋铁路工程,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争取呼南高铁(呼和浩特—南宁)过境汝阳。完善县域交通体系。以县城为中心,投资22亿元,加快建设级配合理、运行畅通的城乡路网体系,努力打造县城与乡(镇)半小时通达圈。投资2.1亿元的上黄路二期工程,8月底建成通车;投资2.3亿元的运输专线和投资3.5亿元的汝安路二期工程,4月份开工建设;投资2.3亿元的高速引线改建工程,6月份开工建设;投资12亿元的郭木线建设工程,10月份开工建设;投资1400万元的大蔡线改建工程,10月底建成通车。做好县城至王坪、王坪至靳村道路前期工作。加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5亿元,完善城乡配电网络。新建35千伏柏树输变电工程线路27.4千米;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155千米,解决10个中心村、49个贫困村群众用电和285眼机井通电问题;完成45个中心村和49个贫困村电网改造。提升网络信息化水平。加强与移动、联通、电信、铁塔公司合作,健全信息高速公路体系,年底实现行政村光纤通达率100%、城市及农村家庭20兆及以上宽带接入能力100%,3G/4G移动电话普及率、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均达70%以上,确保“宽带中原”示范县成功创建。(五)围绕文化旅游,突出地域特色,持续引领服务业快速发展。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着力挖掘地域文化,加快构建汝阳“全域旅游”格局,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提高汝阳旅游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推动汝阳文化大传承。围绕文化传承创新体系,抓好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持续开展“河洛欢歌·魅力汝阳”、“送戏下乡”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完成观音寺、汝阳文庙等省市文物保护单位和传统村落保护修缮工作。组织“杜康酒及酿造工艺”申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坚持规划引领大发展。高标准编制汝阳县全域旅游、西泰山旅游度假区、前坪水库、杜康古镇、恐龙主题公园、大虎岭农业公园旅游总体规划,重点打造“杜康”、“恐龙”、“杜鹃”三张名片,推动汝阳旅游产业大提升、大发展。着力宣传营销大推进。充分利用传统和新兴媒体,加强省内外旅游宣传营销,吸引外地游客观光旅游;举办好第十六届杜鹃花节暨炎黄文化节、生态漂流节等旅游主题活动,开展摄影、书画、奇石、登山等各类文体活动。通过宣传推介,全力塑造汝阳旅游品牌形象。促进关联产业大融合。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工业、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沟域经济,加快大虎岭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加快雅文虎山温泉二期、中农富源农业嘉年华二期、国家级登山步道等项目建设,打造原生态休闲养生基地,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景区设施大改善。完成西泰山景区游步道提升、景观水坝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龙隐景区配套设施,确保4月份对外开放;推进杜康古镇、神州恐龙园、登山梯田景区和西泰山大酒店、汝蓝居公寓式酒店等建设,加快景区、酒店“创A创星”步伐。实现旅游服务大提升。加快旅游星级公厕建设,完善旅游交通标示系统,创建旅游餐饮、购物、娱乐品牌,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加强旅游市场监督管理,健全游客咨询、投诉、救援机制,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使游客满意度不断提升。(六)围绕环境保护,强化污染治理,加快推进生态汝阳建设。围绕构建生态环境建设体系,统筹推进“五大行动计划”,加快打造汝阳青山绿水,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持续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大污染源治理力度,强化玻璃、水泥、陶瓷、化工等重点行业减排监管,对重点排污企业实行在线监测;狠抓扬尘、燃煤、黄标车等重点领域污染治理;强力推进“小散乱差”污染企业整治;做好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确保综合利用率95%以上。确保全年空气优良天数239天以上。全面打响水污染治理攻坚战。加快水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水质达标、饮水安全为重点,提高工业企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科学合理划分全县畜牧养殖限养区、禁养区,减少畜禽养殖污染,严厉打击污染水体违法行为,做好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加强河渠截污和污水管网建设,出境断面水质持续优于Ⅲ类。加快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实施投资5.1亿元的全境绿化提升工程,4月底前,完成二广高速、焦枝铁路、郭木线、汝安路、酒祖大道两侧绿化提升和山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完成全境绿化3万亩,确保栽植树木成活率95%以上。加快经济林建设,新发展核桃种植5000亩,中部丘陵区及山北地区新发展果树种植3000亩,南部山区新发展杜仲、山萸肉、天麻、柴胡等为主的中药材种植5000亩。强力推进乡村清洁行动。按照“三无一规范”、“ 一眼净”标准,做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创建市级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村57个、示范村39个,继续保持“全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先进县”称号。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工作。编制完成全县土壤污染防治方案,加强重点地区污染物总量减排,严格危险废物环境监管。(七)围绕平台建设,聚焦改革创新,充分释放发展内生动力。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面深化改革创新,不断强化平台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落实关键领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实施“三去一降一补”;加快落实联审联批、五证合一、权责清单制度,引导各类要素向企业集聚;稳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供销系统、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等各项改革,全面完成农村宅基地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推进开放招商平台建设。围绕“123”现代产业体系,组建专业招商工作组,完善党政一把手招商述职制度,扎实开展“一对一”产业招商活动。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强化政务服务,着力打造“亲商、安商、富商”环境。全年新签约5000万元以上项目30个,利用省外境内资金49.5亿元,利用外资1.5亿美元,实现招商引资工作再上新台阶。完善产业集聚区平台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年内完成汝安路产业集聚区段的升级改造,完善供水、排污、供气、电力、通信等管网配套;加强园区管理,加快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加强拓展区建设。全面启动4平方公里拓展区绿色建材产业园的征地和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工作,年内开工建设两条主要道路。实施厂区园林工程。强化园区内企业管理,全面提升厂区绿化,办园林化工厂、环保型企业。全面提升产业集聚区的综合服务和承载能力,为企业入驻提供有力保障。加快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加强与阿里巴巴、云书网、网库合作,县城区电子商务产业园5月底前建成投用,物流园年底前建成投用;加快产业集聚区电子商务产业园培训中心、创客空间、中小企业孵化中心建设进度;加快村级服务点建设,实现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全覆盖。争创省级和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创新金融平台建设。加强政银企对接工作,不断壮大县域金融主体;采取PPP模式,充分吸引各类社会资金,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推行还贷周转金制度,降低企业成本,补齐各项短板。全年新增贷款20亿元以上,资本市场融资6亿元以上。强化科研平台建设。积极做好科技创新,洛玻国家重点实验室热熔车间年内建成投用,新设立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家、市级科技研发中心3家,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家,县财政科技投入增长10%以上。积极实施“河洛英才”、“河洛工匠”计划,培养引进创新创业人才。提升110联动平台建设。不断拓宽群众热线和网民诉求渠道,完善各项办理机制,确保群众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能落实,使110联动真正成为群众的“连心桥”。(八)围绕民生改善,增进群众福祉,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围绕构建现代公共服务体系,持续加大民生投入,认真办好重点民生实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推进惠民实事落实。仁恒小区和雅居园小区公租房项目,年底前完工;社会福利综合服务中心上半年投入使用;创建省级慢性病防治示范区;实施“幸福计划”,全面落实养老设施建设规划,启动养老产业基地建设,着力解决全县弱势群体的实际困难和农村社会养老问题。办人民满意教育。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城镇扩容”和“全面改薄”工程,投资1.2亿元,做好城关三中、第二高中改扩建及第二实验小学、第五实验小学、第二实验幼儿园等学校建设工作;投资4600万元,完成8个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和18个教师周转房项目建设;新建一所高中,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强职业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和职业技术培训基地开工建设。做好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和寄宿制学校专项规划编制,完成中小学功能室建设,合理有效配置教师资源,着力消除大班额现象,努力实现教育均衡化发展。大力实施培优工程。依托与北师大区域教育合作及涧西区结对帮扶,实施“四名工程”,2017年培育名师50人、名班主任100人、名校长10人,挂牌2所北师大基础教育实验学校,努力打造中原名校。加强教育培训、管理,不断提升教育质量,确保今年高招一本上线人数、名校录取实现新突破。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完成城镇新增就业5000人、失业再就业15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0万人,劳务创收10亿元;发放创业贷款1.5亿元。继续加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确保参保率97%以上,及时发放率100%。扎实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抓好城镇居民大病保险试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制度整合工作;加大社保资金征缴力度,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加强县级社区居家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建成智慧养老村(社区)试点3个。加快卫生事业发展。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分级诊疗,完善卫生基层服务网络,推动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保证群众用药安全。县中医院病房综合楼建成投用,县妇幼保健院病房楼年底竣工。落实“全面两孩”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创新。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坚决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继续深化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保障全县人民饮食用药安全。严厉打击处置非法集资,优化金融环境。全面构建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提升群众安全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深化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依法妥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全力打造平安汝阳。积极支持国防建设,扎实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做好审计、民族宗教、保险、气象、史志档案、盐业、石油、邮政、残疾人及妇女儿童等工作。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按照“为民、务实、清廉”要求,加强和改进政府工作,自觉规范权力运行,推动作风建设常态长效,提升政府行动力、执行力和感召力。(一)坚持深化改革,加强创新政府建设。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精简行政审批事项,重点精简创业创新、公共服务等领域行政许可事项;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坚决整治红顶中介;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扎实做好各类证明清理规范工作。巩固“两集中、两到位”改革成果,建立规范高效的审批运行机制,不断提高行政效能。深化重点领域行政体制改革,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探索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的监管机制。(二)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带头学法守法用法,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完善依法决策机制,建立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严格遵守重大决策法定程序,政府常务会议涉及重大决策,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讨论。强化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高度重视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大力推进政务公开,让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加强政府诚信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诚信汝阳。(三)坚持为民宗旨,加强服务政府建设。坚持主动作为、勤政为民,深入基层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解决群众实际问题,让群众满意。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推动政府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慧化和效能化,逐步达到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让企业更方便。大力倡树“清新简约、务本责实”作风,从严整治“慢作为、乱作为、不作为”行为,提升干部素质,优化政府工作流程,全力推动政府工作提速、提质、提效,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四)坚持正风反腐,加强廉洁政府建设。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严查懒政怠政为官不为行为。规范政府采购及工程项目招投标工作,打造公正透明的交易平台。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紧盯行政审批、工程项目、惠民资金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始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扎实开展廉洁教育和廉洁文化建设,从源头上遏制和预防腐败行为。注重家风建设和传承,以良好的家风促政风带民风。各位代表!新蓝图催人奋进,新征程任重道远!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和谐新汝阳而努力奋斗!《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1234”发展战略 围绕一个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富裕美丽幸福和谐新汝阳。突出两大支撑:经济中高速增长,产业培育、生态建设、扶贫开发、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四项重点工作。坚持三条路径:坚持“工业强县、旅游活县、生态立县”战略,深化“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优化环境”三项举措,打好“改革开放、脱贫攻坚、城乡统筹”三场攻坚战。强化四项保障:党的建设、政府建设、法治建设、作风建设。“123”现代产业体系 做强新材料主导产业,培育新能源、电子商务两大新兴产业,发展杜康文化、生态旅游、高效农业三大特色产业。两纵十横三环线 两纵指济邓线、郸汝线,十横指洛驻线、大蔡线、酒祖大道、夏宜线、老范线、东灵线、鹿嵩线、孤马线、漯嵩线、孟河线,三环线指山南环线、县城环线、山北环线。三网一制 救助群体信息网、城区流入人员求助网、农村外流人员监护网和流浪乞讨人员关怀帮扶机制。四张牌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考察调研时指出,希望河南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及竞争力,着力打好“四张牌”:以发展优势产业为主导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为主导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以强化基础能力建设为主导推进培育发展优势,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四高一强一率先 到“十三五”末,洛阳市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城镇化水平和生态文明程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科技创新能力更强,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1513”工程 坚持以党建为统领,狠抓作风转变,致力产业发展、教育发展、基础能力、生态建设、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五大提升”,以脱贫攻坚带动民生改善,着力实现要素保障、金融支持、服务方式“三大突破”。四个牢牢把握 李亚书记调研汝阳时,提出四个要求:牢牢把握提高质量效益这个核心,牢牢把握推进新型城镇化这个关键,牢牢把握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个重点,牢牢把握抓好党建这个最大政绩。“9+2”工作布局 加快构建现代创新体系、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市场体系、现代城镇体系、现代基础设施体系、文化传承创新体系、生态环境建设体系、现代开放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9643”投资计划 9大体系,60个重大专项,415个重点项目,3295亿元总投资。“9315”投资计划 9大体系,30个重大专项,127个重点项目,近500亿总投资。十路一桥 杜鹃大道西延、北环路、西环路、郭木线西延、涧河东路、涧河西路、桥南路、文化路东扩、兴荣路、城三路,西环路汝河大桥。12个1 加强贫困村村部、特色产业和集体经济、学校、卫生室、道路、安全饮水、有线电视、通信网络、文化服务中心、生产生活用电、幸福院、综治服务中心建设,全面提升所有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三品一标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沟域经济 集生态治理、新农村建设、种植养殖业、民俗旅游业、观光农业发展为一体的山区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河长制 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辖区内河流的污染治理。三无一规范、一眼净 村内及周边无垃圾堆放、无污水横流、无杂物挡道,日常生产生活用品堆放规范有序,主次干道两侧环境干净。PPP模式 政府通过特许经营权、合理定价、财政补贴等事先公开的收益约定规则,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等公益性事业投资和运营。全面改薄 中央部署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这一重要工作,提出了保障基本教学条件、改善学校生活设施、解决大班额问题等6个重点任务和一人一桌椅、一人一床位等20项底线要求。两集中、两到位 推进一个行政机关的审批事项向一个处室集中、行政审批处室向行政审批服务中心集中,保障进驻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审批事项到位、审批权限到位。双随机、一公开 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标签: 河南省 汝阳县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