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7年株洲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本地事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7年1月4日在株洲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株洲市人民政府市长 阳卫国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主动适应引领新常态战胜重重困难,真抓实干团结拼搏,圆满完成了“十二五”目标任务。
——综合实力跨上新台阶始终保持定力,精准发力制定实施“稳增长43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持续推进项目攻坚深入开展“企业帮扶年”活动,逆势实现了稳增长成为国务院表彰的全国20个“稳增长”先进地市之一。预计全市GDP跨上2500亿元台阶是2012年的1.4倍;固定资产投资跨上2000亿元台阶是2012年的2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300亿元大关是2012年的1.5倍。人均GDP、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多项指标稳居全省前列醴陵市在全国百强县排名上升至73位,攸县保持全省十强株洲县、茶陵县、炎陵县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行列。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全省第二天元区、石峰区、芦淞区、荷塘区提前达标。云龙示范区在全省两型建设示范片区中走在前列。
——转型升级实现新突破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关停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突出清水塘搬迁改造推动有色冶炼、化工、建材等一批传统企业焕发新的生机。着力打造株洲·中国动力谷轨道交通城、航空城、汽车城加快建设,轨道交通产业圆了株洲千亿产业梦全市新增过百亿工业企业4家。成功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一期建成开园。株洲高新区获批长江经济带国家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全国排名从46位跃升至28位。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比由52.3%提高到68%规模工业增加值突破千亿大关,总量由全省第六前进到第三加快建设九大服务业集聚区,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率由32.9%提升到49%。成功列入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农业发展保持稳定,粮食生产实现“十三连丰”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由7.3%提高到9.3%。
——城乡建设呈现新气象市区建成区从112平方公里扩大到138平方公里,城镇建成区从255平方公里扩大到337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59.1%提高到63%,顺利通过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中期评估湘江风光带、东城大道、万丰湖、湘江七桥、洞株路等一大批重点基础设施已经建成或正在加快建设。沪昆高铁、衡茶吉铁路和平汝、垄茶高速建成通车公路总里程达2.4万公里,比2012年增加1800公里实现了县县通铁路、县县通高速。两型社会建设第二阶段任务以及湘江保护和治理“一号重点工程”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完成“三个基本行动”成效显著。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湘江株洲段水质优于国家Ⅲ类标准。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1.85%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成30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在全省率先公布“三清单一目录”,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推行“两集中、两到位”,建设领域投资项目审批改革经验全国推广政府机构改革和乡镇区划调整全面完成,全市合并乡镇33个、行政村541个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平稳有序。实现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着力改革商事制度,市场主体迅速增加市级政府平台公司改革积极推进。央企“三供一业”改革经验全省推广构建全口径政府预算体系,全面公开财政预决算全面实施“营改增”。深化农村信用社等金融领域改革成功组建4家农商行和3家村镇银行。农林、司法、公共资源交易体制等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对外开放成效明显。引进内外资1382亿元北汽二工厂、长城电脑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株洲。一批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国门在欧美国家建立了多个研发生产基地。
——民生事业取得新进步大力实施“民生100”工程,集中力量办成了一大批实事着力推进精准扶贫,四年减贫11.21万人城区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并轨城乡医保、低保应保尽保,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建成湖南(株洲)就业创业指导中心获评全国创业先进城市。“两房两棚”“两供两治”有力推进建成3.3万套保障性住房,解决3万多户房屋发证历史遗留问题改造农村危房2.6万户,解决66.4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在全省率先全域通过教育强县(市区)评估验收,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建成合格学校职教园6所院校入园办学。在全省率先全域破除“以药补医”公立医院改革被国务院誉为“医改株洲模式”。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扎实推进神农大剧院建成使用。荣获全国综治工作优秀地市“五连冠”第三次捧回“长安杯”,连续六次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可控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建成全省一流的食品检测中心深入开展军民共建,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六连冠”不断加强国防动员工作,驻株解放军、武警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统计、外事侨务、人防、移民、国安、质检、供销、气象、水文、广电、新闻出版、体育、档案、地方志、住房公积金、对口支援、妇女儿童、老龄、残联、贸促等工作都有新进步。
——政府治理能力得到新提升大力推进“四型”政府建设,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3+4”市政府决策体系,推动重大决策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制定出台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等制度性文件,政府权力配置和运行边界进一步规范深入推进政务公开,监察、审计、法制等行政监督不断加强大力推进依法行政,成为全省首批被赋予地方立法权的市州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复满意度不断提升。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专题教育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严格执行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改进作风的各项规定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积极成效,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各位代表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我们按照年初部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预计全市GDP同比增长8%,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7%,城乡居民收入增长8.5%。
(一)保持定力调结构产业实力持续增强。三大动力产业增加值达190亿元中车三大研究院、IGBT产业化项目加快建设,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功获批北汽株洲基地年产值预计突破百亿大关,北汽二工厂主体封顶通用机场、千亿大道、机场大道、两机重大专项等项目加快建设。长城电脑竣工投产攸县煤电一体化项目并网发电。大力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出台“创新10条”“双创8条”,4个项目入选第二批制造强省重点项目深入实施“146”工程,建成标准厂房302万平方米建成创客空间20家,入驻创业团队213个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3.5%。方特二期等一批项目建成运营金融业增加值55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3%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增长20%。完成65.3万亩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和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
(二)精准发力抓项目有效投资持续扩大。积极参加“央企对接会”“沪洽周”成功举办“湘台会”、轨道交通产业国际峰会,签约引资1760亿元重点招商项目履约率达73.5%。开展“全市总动员、大干一百天、全力保投资”“看学议”和集中开竣工等活动145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59个竣工达效,投资突破千亿大关开辟企业直接融资新渠道,开通全省首家市州股权交易分所获批国家专项建设基金60.5亿元、企业债券66.1亿元。新增社会融资515.7亿元其中直接融资占比76.5%,银行存贷款余额分别达2813亿元、1312亿元完成集体土地征拆3.6万亩、国有土地房屋征收41万平方米,项目用地有效保障。
(三)齐心协力促统筹城乡面貌持续改观。启动实施交通畅通、城市绿荫、旧城提质、碧水蓝天“四大行动”湘江六桥、长株潭城际铁路、西站南路、东环北路、湘芸路等项目建成通车。株洲西客运枢纽站启动建设湘江大道、环保大道、铁东路、湘江河东段综合治理等项目加快建设。建成街旁游园、社区游园10个改造城市棚户区2万余户、农村危房近9000户。完成4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完成窄路加宽450公里、危桥改造30座、农村招呼站160个。104个村完成配电网改造城市管理经验在全省推介。清水塘老工业区新关停企业15家异地搬迁18家。湘江保护和治理“一号重点工程”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两型社会建设第三阶段工作全面启动城区洗水厂全部关停,霞湾港重金属污染治理等项目加速推进。
(四)凝聚合力推改革发展活力持续释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取得实质性进展,71家烟花爆竹企业签订退出协议5家煤矿企业关闭退出。城区商品住宅去化周期同比缩短2.8个月大力开展“企业帮扶年”活动,交办各类问题2800余个办结率达93.4%,企业帮扶经验被国务院推介“营改增”等减税清费政策为企业和社会减负20亿元以上。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和化解力度加大综合债务率明显下降。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下放市级管理权限29项,完成首批16家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试点验收在全省率先下放城区私营企业注册登记权限,新增企业8500余家增长38%。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入推进重组4家政府投资公司。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力度加大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价获评AA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挂牌成立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不动产统一登记在全市全面实施公务用车、国企国资等领域改革有序推进。开放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对外投资2.6亿美元,增长30%保税物流中心(B型)、铁路口岸成功获批并加快建设。
(五)倾尽全力办实事民生民利持续改善。民生支出持续增加占财政总支出的73%。大力实施“七个一批”和“六大工程”全面完成省脱贫攻坚考核任务。“民生100”工程成效显著新增企业养老保险参保3.6万人,新增养老服务床位1371张新增城镇就业5.2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8万人农村五保对象基本医疗费全额减免。市属三所职业学校新校区开工建设成功举办丙申年炎帝陵祭典、世界华人名人围棋邀请赛、首届株洲艺术节等活动。妥善处理市长热线和市长信箱来电来信共6万余件建成治安岗亭60个,新增社会治安视频监控摄像头4800个综治民调考评排名全省前列。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考核全省第一安全生产和计生工作获评全省优秀。
各位代表发展历程充满艰辛,发展成就鼓舞人心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与支持的结果,饱含了各位代表、各位委员的智慧和力量凝聚了全市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驻株部队官兵以及中央、省驻株单位,向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株洲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唯有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强化产业支撑突出项目攻坚,才能稳定经济增长、厚植发展优势唯有坚持改革创新,突破发展障碍才能增强动力、迸发活力。唯有坚持转型升级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增创发展优势、实现逆势突围唯有坚持发展为民,心中始终装着群众才能筑牢执政根基、凝聚发展合力。唯有坚持从严从实转变工作作风,才能做到真抓实干、干出实效。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新旧动能转换艰难一批支撑株洲发展的重化、冶炼等企业陆续退出,新动能短期内难以有效对冲旧动能下行的影响二是投资增长后劲乏力。工业投资和民间投资不足产业项目偏少,投资大、带动强、前景好的重大项目不多三是社会治理任务较重。烟花爆竹、煤炭、危化等行业安全生产基础还不牢固征地拆迁、非法集资等领域稳定风险防控、应急处置能力还需加强。四是改革攻坚难度较大有的地区和部门推动改革的主动性、创造性还不够,改革红利难以有效释放五是发展环境有待优化。政务服务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行政事权下放、规范权力运行和推进政务公开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干部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未来五年形势和任务
未来五年是株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开启基本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迈向新征程面临新挑战,宏观形势依然错综复杂经济新常态特征更加明显,经济下行和转型升级双重压力仍然较大迈向新征程拥有新机遇,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株洲·中国动力谷建设步伐加快,新兴动能加速形成地处“一带一部”和中部崛起的重要地带,战略地位持续提升资源要素加速集聚,政策叠加效应更加彰显迈向新征程肩负新使命,株洲作为长株潭核心增长极的重要组成部分省委省政府寄予厚望,人民群众充满期待我们必须以“核”的担当,展现“核”的作为尤其是面对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区域竞争态势,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描绘了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从新起点再出发,我们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寝食难安的责任感,夙夜在公的使命感大力弘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的“火车头精神”,全面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总战略,先人一步快人一拍,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奋力谱写株洲发展新篇章。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各项方针政策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认真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坚持创新引领、开放带动、两型发展、民生优先、文化提升,加快建成“一谷三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基本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全省前列。
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GDP力争达到40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力争达到500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按照“三年打基础、五年初见成效、十年左右实现基本现代化”的总体考虑确保2017年完成整体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而全面开启基本现代化新征程2020年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2021年完成基本现代化的阶段性任务。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突出抓好五个方面:
(一)坚持创新引领加快建成株洲·中国动力谷。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契机全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建设一批高端创新平台培养一批创新人才,突破一批前沿技术和关键技术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打造服务链促进“三链融合”,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深入对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战略全面推进工业“1093”行动,实施“223”园区工程加快建设制造强市。大力推进“中国动力谷十年行动计划”全力打造“3+3+1”产业新体系,做大做强轨道交通、航空、汽车三大动力产业加快建设一流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地、通用航空产业基地、新能源汽车基地,推动动力产业集群迈上4000亿元台阶将株洲建设成为产业特色鲜明、发展动力强劲、享有国际声誉的动力之都。推进传统产业升级发展打造中国瓷谷、服饰名城和烟花之乡。推进金融集聚区建设努力打造湖南金融次中心,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二)坚持开放带动加快建成“一带一部”开放发展先行区。坚持全域开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培育全面开放竞争新优势加快建立集铁路、公路、水运、空运为一体的综合性、立体化开放大通道,实现与“一带一路”互联互通构建开放大平台,加快发展口岸经济坚持“引进来”,实施引资引技引智升级行动瞄准产业链前端、价值链高端引进企业和项目,大力承接产业转移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坚持“走出去”支持企业扩大对外投资、开展海外并购和承包工程项目,以产品走出去带动产能走出去增强轨道交通、航空、汽车、硬质合金、陶瓷、烟花等优势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坚持以开放带改革、以改革促开放重点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市场主体、财税金融体制等改革,努力打造效率高、服务优、成本低、口碑好的营商环境。
(三)坚持两型发展加快建成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第三阶段工作,大力实施“碧水蓝天青山净土”行动突出抓好“两保两治一示范”,到2020年基本建成两型社会突出生态保护,实施绿心保护提升示范工程、绿色生态屏障工程、旅游区保护与建设工程、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程加强山水林田湖的生态修复与保护。突出制度保障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形成源头预防、过程控制、责任追究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按照“三年大见成效,五年完成综合治理”的目标全面完成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和综合治理,打造老工业区生态修复、工业遗址利用、绿色产业高地三张名片大力推进湘江保护和治理“一号重点工程”,加强“一江两水四港”整治确保湘江流域水质不断好转。大力开展两型标准建设示范工程积极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成为全社会的行动自觉、价值追求和精神风尚。
(四)坚持民生优先加快建成城乡统筹发展幸福区。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强脱贫后续政策扶持,确保全市人民同步实现小康决不让一个群众在小康路上掉队。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大力构建新型城镇空间体系,按照“一核一圈一廊”空间布局加快“北联、东拓、南进”步伐,优化空间形态深入实施交通畅通、旧城提质、城市绿荫、碧水蓝天“四大行动”,积极推进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建设提升城镇品质,打造更高水平的生态宜居城市加快构建新型城镇产业体系,推进优势产能向县域转移布局共同打造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以农业产业升级“十百千”工程、农产品加工千亿产业培育工程等为抓手走出“一产接二连三”的互动型、融合型发展新路。加快构建新型城镇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制度,基本实现全覆盖大力建设教育强市、健康株洲和平安株洲,让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的获得感。
(五)坚持文化提升努力打造更具魅力和影响的株洲形象。以建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实施“六大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以重大文化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强文化与体育、旅游、科技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动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地方立法,深入挖掘炎帝文化、红色文化、书院文化等特色资源形成“一带一轴”“一县一品”特色文化产业格局,提升文化核心竞争力打造富有张力、充满活力、独具魅力的人文城市。以“文明提升十大行动”为重点深入开展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工程巩固文明创建成果,加大县乡文明创建力度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促进对外文化交流加大株洲形象的策划、宣传和推介力度,传播株洲声音扩大株洲影响,展现“神农福地、动力之都”的独特魅力进一步提升株洲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全市人民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三、2017年工作安排
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是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首战之年,是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我们要全面贯彻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进中争先工作总基调,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开展“项目攻坚年”和“企业帮扶年”活动,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全市整体脱贫奋力夺取全面小康社会新胜利,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GDP增长8.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速度,万元GDP能耗完成省下达任务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激活发展新动力
继续抓好“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重点推进株冶等企业转移转型完成4家中央省属企业和所有中小冶炼化工企业关停搬迁,腾退收储土地2000亩以上确保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取得标志性、突破性进展。关闭50家烟花爆竹企业和5家以上煤矿企业加大“僵尸企业”处置力度,妥善做好企业债务化解和人员安置工作去库存,重点深化以购租并举为方向的住房制度改革合理调控土地供应,提高棚改货币化安置率加大非住宅领域去库存力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去杠杆,重点降低政府平台公司负债水平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坚守金融安全底线降成本,重点开展“企业帮扶年”活动完善帮扶机制,落实正税清费政策措施
24. 六个一工作模式(P17):每个优势产业成立一个领导小组、制定一个发展规划、出台一套支持政策、提出一个行动计划、推进一批重点项目、解决一批突出问题。
25. “1511”工程(P17):到2020年培育1个年销售过1000亿元的城市商圈(中心广场商圈),5家年销售额过50亿元龙头企业10家过10亿元的骨干企业,100家过亿元的重点流通企业。
26.六大工程(P)(P20):城市林荫道路建设、公园和广场林荫景观建设、单位庭院小区绿化建设、林荫停车场建设、立体绿化建设、山体和水系生态修复工程。
27.一区一县九镇(P21):云龙示范区、炎陵县和高垅镇、网岭镇、白兔潭镇、朱亭镇、白关镇、三门镇、仙庾镇、东富镇、酒埠江镇。
28.六补贴两补助(P23):求职创业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就业见习补贴就业创业补助、高技能人才补助。

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水电气、融资、物流等生产成本补短板,聚焦第三产业、非公经济、开放型经济、县域经济等领域实施一批补短板工程。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继续推进项目建设审批制度改革下放一批审批权限,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积极开展“减证便民”行动。探索市、区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扩大和细化财政预决算公开,加强财政资金统筹整合和专项资金绩效评估完善综合治税信息管理平台。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完成市级政府平台公司改革重组。组建金融服务集团全面完成农信社改革工作。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启动承包土地“三权分置”以及农村土地征收改革,争取进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推进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及河湖管护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全面实行“河长制”。
加快发展非公经济抓紧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出台民间投资引导目录促进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推广PPP模式引导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保障性住房、金融服务等领域。积极探索“多证合一”推进工商登记便利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依法平等保护非公有制经济产权,营造公平、公正、透明、稳定的发展环境促进各类企业各展其长、共同发展。
提升开放发展水平统筹规划建设水运港口、铁路口岸和保税于一体的进出口共享平台,建成保税物流中心(B型)深化关检合作“三个一”,加快推进通关一体化争取渝长厦高铁过境株洲、“湘欧快线”延伸至株洲。完善外贸奖补激励政策提高中小企业出口占比,全年进出口增长10%以上着力推动优势产品出海,积极参与国际展会提高株洲产品的知名度和国际议价能力。
(二)突出产业转型着力发展实体经济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增强创新供给能力,为实体产业发展提供源动力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全面落实“五张需求清单”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家以上。大力实施制造业创新能力建设专项行动争取国家级轨道交通制造业创新中心落户株洲,力争100个以上项目进入国家省级科技计划实施100项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推进“双创”建设专项行动新增众创空间10家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面积达10万平方米实施院士培育工程和“万名人才计划”,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建好湖南省协同创新研究院株洲分院,拓展创新空间推动产业发展。
做大做强制造业坚持把建设制造强市作为振兴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工业“1093”行动全力打造株洲·中国动力谷,培育制造业新的增长点加快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推进国家质量技术检验检测中心、国家出口日用陶瓷电瓷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弘扬“工匠精神”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株洲产品向株洲品牌转变推进智能制造,重点在三大动力产业开展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创建智能制造示范企业2个以上、示范车间4个以上、示范项目5个以上。按照建链、补链和强链思路大力开展引进100家配套企业活动,发展壮大配套产业持续实施工业“十百千”工程,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00家以上全面落实“一权两制一司”管理体制和“六个一”工作模式,推动要素向园区集聚、项目向园区集结、产业向园区集中建成标准厂房200万平方米以上,确保园区新开工工业项目100个以上推进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创建,完成渌口、醴陵经济开发区扩区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持续提升现代服务业积极申报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推进九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力争全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继续实施“1511”工程提升传统商贸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健康养老、信息消费、物联网等产业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发展会展经济打造轨道交通产业国际峰会、航空产业国际峰会、新能源汽车产业峰会、芦淞服饰文化节、醴陵陶瓷博览会等五张名片。迎接大众旅游时代开发旅游黄金线路和特色商品,发展工业游、自驾游、生态休闲游等旅游业态推动醴陵市、炎陵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加快酒埠江、云阳山、大京等旅游项目综合开发创建炎帝陵国家5A级景区。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粮食高产工程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80万亩以上,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加大云龙花卉、攸县麻鸭、茶陵黄牛、炎陵黄桃等品牌创建和产业发展力度。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启动出口食品农产品示范区建设,增加绿色农产品供给着力建设优质农副产品基地。依法规范土地流转和托管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产业升级“十百千”工程,积极争取7个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列入省项目笼子加快推进市农副产品批发交易中心建设。加大先进农机装备推广力度重点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坚守农业农村工作底线切实抓好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动植物防疫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三)突出项目攻坚着力扩大有效投资
加大项目争引力度盯紧国省投资重点、重大工程包、专项债券等政策,策划开发重点前期项目200个以上依托“港洽周”等招商活动平台,对接“万商入湘”专项行动围绕产业集群、总部经济、研发中心等重点,大力开展点对点、产业链、专业化招商着重引进一批带动性强、成长性好、关联度高的大项目和大企业。力争全年国家级园区引进1个过20亿元的产业项目省级园区引进1个过10亿元的产业项目。严格招商引资考核确保重点招商签约项目履约率达70%以上。
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深入开展“项目攻坚年”活动,全年实施重点项目300个以上完成投资1000亿元以上,新开工建设200个、竣工100个制造业方面,启动608所及南方公司科研生产能力提升、IGBT产业化二期建设加快轨道装备产业扩能与智能制造建设,建成北汽二工厂现代服务业方面,启动铁路国际物流园建设加快湖南移动数据中心、酒埠江综合开发、汽车博览园建设。现代农业方面加快恒新林业农产品原料基地及深加工产业园项目进度,建成龙华龙牧二期交通建设方面,启动长株攸快速通道、醴娄高速和S105旅游通道建设加快东城大道、莲易高速、湘江大道建设。完成农村公路窄路加宽226公里、安保设施建设220公里实施危桥改造、渡改桥建设17座,建成农村客运招呼站100个园区建设方面,启动清水塘疏港大道、物流西路建设加快航空城机场大道、千亿大道建设,基本建成轨道交通城中车大道、田心大道城市建设方面,加快“一站一路”项目建设启动株洲火车站改造,基本建成铁东路核心段并启动北段建设推进中环贯通工程建设,加快北环线及石峰大桥、建宁大桥匝道建设启动市区有轨公共交通示范线建设。推进湘江河东段综合治理工程建成河东湘江风光带,启动枫溪段建设启动龙母河片区综合开发项目建设。
加强要素保障强度拓宽项目融资渠道,加大政策性、开发性、商业性金融资金争取力度新增社会融资400亿元以上。加强产业专项建设基金申报发起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和城市发展基金。严格管理政府投资项目提高投资效益。全力保障项目用地需求大力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深入开展“清零行动”和集中拆违控违攻坚大行动确保全年完成集体土地征地拆迁3.2万亩、国有土地房屋征收42万平方米、城市拆违100万平方米。畅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从严打击强揽工程、恶意阻工等违法行为,优化项目建设环境。
(四)突出城镇提质着力建设宜居家园
实施“四大行动”提升中心城区品质。大力实施交通畅通行动拉通神农大道、天池路等一批骨干道路,打通新塘路、黄山西路等一批城市“断头路”疏通响石广场、珠江路与泰山路交叉口等一批交通堵点,修通及改造湘运路、劳动路等一批支路和小街小巷优化城市路网,提高通行能力加快“公交都市”创建,启动城乡公交试点建设市区快速公交示范线,深化出租车行业改革规范网约出租车监管,让市民出行更加方便大力实施旧城提质行动。积极推进中心城区企业“退二进三”“退城入园”疏解中心城区功能。加快实施一批棚户区、老旧小区、城中村、历史老街区等改造项目推动老城区有机更新。统筹开展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两供两治”建设完善城市综合配套功能。大力实施城市绿荫行动推进“六大工程”建设,基本建成神农绿轴、中环大道节点景观开工建设枫溪山、新苗、凤凰山、雪峰岭、云峰森林植物园等城市公园,着力编织城市绿网、增加城市绿量大力实施碧水蓝天行动。继续实施湘江保护和治理“一号重点工程”重点推进清水塘综合治理,完成第三方治理试点任务推进世行贷款项目实施,启动搬迁企业场地污染整治全力整治城市黑臭水体,加快枫溪污水处理厂、河西污水处理厂、云龙水质净化中心以及配套管网建设改造综合治理城市扬尘,加大黄标车淘汰力度大力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改善大气质量。
推进全域统筹促进城乡一体发展。加快株洲县撤县设区、攸县撤县设市和茶陵县省直管县改革完成“一区一县九镇”试点地区“多规合一”工作,分层次有重点开展城市设计实施城区“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和农村“危房改造、环境改善”。提质改造县乡道路完成全市贫困村主干道硬化。推进“五小”水利建设抓好饮用水应急水源建设前期工作。加快城乡宽带、广播电视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通讯信号全域覆盖,加快光纤入户步伐启动安炎天然气管道建设。引导城区优势产业、骨干企业向县域延伸产业链、布局新项目鼓励县域产业园区承接符合环保要求的清水塘老工业区企业绿色搬迁。重点打造20个特色功能镇严格落实《株洲市农村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加快实施美丽乡村提质升级行动抓好“一廊十片百村”示范工程,重点创建50个美丽乡村。
加强“四化”管理推动城镇管理升级。运用市场化、标准化、信息化、法治化手段推动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变。深化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整合部门职能,优化一线执法力量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吸引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参与城市管理启动城市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推动城市管理向小区延伸,打造方便快捷生活圈畅通公众有序参与城市管理渠道,倡导城市管理志愿服务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巩固文明创建成果确保蝉联全国文明城市。
(五)突出小康决胜着力改善民生福祉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基本现代化的新起点、新方位,置身推动株洲改革发展的新时空、新坐标我们要把发展的眼光放得更远,把奋斗的脚步踩得更实不忘“为山九仞”的风险,保持“久久为功”的韧劲拿出“舍我其谁”的气概,用担当点亮希望之光以进取实现心中梦想。
各位代表“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加快建成“一谷三区”、实现“两个走在前列”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名 词 解 释
1.稳增长43条(P1):2015年6月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稳增长促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了项目投资、产业发展、外贸招商、园区建设、房地产市场、创新创业、责任落实等7个方面43条稳增长措施。
2.三个基本行动(P3):基本关停淘汰立窑水泥等6类行业的污染企业和土法炼焦窑基本拆除城区烟囱;基本解决城区湘江污水直排问题。
3.三清单一目录(P3):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涉企收费清单和外商投资准入管理目录。
4. “四型”政府(P4):法治型、服务型、效能型和廉洁型政府。
5. “3+4”市政府决策体系(P4):即政府全会、政府常务会、政府办公会和投融资决策委员会、土委会、规委会、编委会推动重大决策规范化、科学化。
6. “146”工程(P5):2015-2016年重点建设10个创新创业园区,建成40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引进600家企业入园。
7.七个一批(P7):发展特色产业脱贫一批、引导劳务输出脱贫一批、实施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结合生态保护脱贫一批、着力加强教育脱贫一批、开展医疗保险和救助脱贫一批、实施保障兜底脱贫一批。
8.六大工程(P7):交通扶贫、水利扶贫、电力光伏脱贫、农村危房改造与环境整治、文化扶贫、乡村旅游扶贫工程。
9.市属三所职业院校(P8):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株洲市职工大学(工业学校)、株洲市幼儿师范学校。
10.工业“1093”行动(P11):发展轨道交通、航空、汽车、陶瓷、服饰、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10大重点产业实施智能制造示范、创新能力建设、人才队伍培育、质量品牌提升、健全服务体系、园区升级发展、绿色生产制造、产业跨界融合、“互联网+”应用等9大专项行动;打造标志性产业基地(轨道交通、航空、汽车)、标志性产业集群(陶瓷、服饰、电子信息、新材料)、标志性领军企业(10家百亿级行业龙头企业)等3大标志性工程。
11. “223”园区工程(P11):到2020年形成2个国家级开发区、2个千亿园区、3个500亿园区。
12. “3+3+1”产业新体系(P11):形成轨道交通、航空、汽车3大千亿产业集群大力培育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3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为动力产业提供支撑的现代服务业。
13.一江两水四港(P12):湘江洣水、渌水,枫溪港、建宁港、白石港、霞湾港。
14.一核一圈一廊(P12):中心城区核心增长极、株醴都市圈、醴炎县域经济走廊。
15.农业产业升级“十百千”工程(P13):三年内重点扶持10个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00家农民合作社、1000户家庭农场。
16. “六大文化惠民”工程(P13):文化精品带动、品牌活动培育、“一县一区一品”、文化进村入户、服务效能提升、文化服务畅通工程。
17.文明提升十大行动(P13):文明城管、交通、旅游、餐桌、网络、校园、家庭、乡村、社区、单位行动。
18.关检合作“三个一”(P16):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通关作业模式。
19.湘欧快线(P16):中国开往欧洲的快速货物班列中的一条线路自长沙出发经满洲里出境,途经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抵达德国杜伊斯堡。
20.五张需求清单(P16):科技人才、创新平台、企业技术、成果转化、科技金融清单。
21.万名人才计划(P16):从2014年开始用5年时间,主要在科技创新、重点产业、公共领域引进、培养1万名促进经济转型、推动产业进步、带动行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
22.工业企业“十百千”工程(P17):到2020年培育10家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元企业,100家以上过10亿元企业1000家以上过1亿元企业。
23. 一权两制一司(P17):授权园区行使同级行政经济管理权限建立园区独立的行政体制和财政体制,组建平台公司。
标签: 湖南省 株洲市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