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月31日在泸西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政协泸西县第九届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
泸西县人民政府县长 邓飚雷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与《泸西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0年及“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艰巨繁重的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影响,扎实做好“六稳”【1】工作,全面落实“六保”【2】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等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
(一)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2.3亿元,增长2.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8.4亿元,下降17.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21%;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55亿元,增长2.1%;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1亿元,下降9.3%;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亿元,增长0.8%;实现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906元、14825元,分别增长3.4%、8.0%,部分主要经济指标高于预期。
(二)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成就。聚焦“两不愁三保障”【3】,整合财政涉农资金2.17亿元,实施扶贫项目100余个;筹集防控致贫返贫基金600万元,全面防控边缘农户致贫、已脱贫户返贫风险。全县13104户53962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省级脱贫成效考核,困扰泸西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三)疫情防控平稳有序。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要求,投入防控资金2211万元;加强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能力、医疗救治能力建设,完善疫情应急救治预案,规范发热门诊、急诊预检分诊设置及管理;加大冷链食品风险防控力度,统筹落实疫情常态化形势下的人、物同防工作。实现核酸检测重点人群“应检尽检”、重点行业“定期抽检”、一般人群“愿检尽检”。出台稳增长促发展12条措施,指导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疫情期间发放中小微企业贷款3.81亿元,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
(四)发展基础更加坚实。新开通泸弥(二期)、石泸、召泸三条高速,新增高速公路63.3公里。年内集中开工27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00.14亿元。“烟、果、菜、花、药、畜”六大优势产业不断提升,新增“三品一标”【4】认证13个,“宏升”牌菜心荣获云南省“10大名菜”之一,泸西县被认定为第二批“云南省特色农产品(蔬菜)优势区”,泸西现代花卉产业园被列为省政府产业发展“双百”工程重点项目之一。顺利实现大为焦化复产,滇东农产品集散交易与物流中心(一期)、园区天然气管道(一期)、云南味可达年产5万吨脱水蔬菜加工等项目竣工投产;禽类产品深加工、长润冶炼铁合金矿热炉技改、大为焦化节能环保安全综合技改项目稳步推进。实施了甸溪河泸西段治理、三塘乡大方摆自然能提水工程等民生水利工程。“一部手机播云南”【5】项目进入云南省新基建项目库,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顺利推进,电商交易额8.66亿元,同比增长59.12%。
(五)综合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推进殡葬改革,建成24个公益性公墓,泸西成为全州首个实现全区域火葬改革县市。完成县人民医院恢复公立医院改革任务,启动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建设。启动“弥泸一体化”【6】区域协调发展总体规划、泸西县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编制。全力落实稳增长各项措施,全年减免税费2.04亿元,通过“一部手机云企贷”【7】发放71户小微企业贷款2239万元,发放“安居·乐业”贷款5.26亿元。完成农村土地确权93.37万亩。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圆满完成。推动城乡建设投资集团实体化运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六)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统筹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100%,荣获“中国天然氧吧”【8】称号。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重点流域监控断面水质达Ⅲ类以上标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43.17%,板桥河水库荣获“云南省美丽河湖”称号。泸西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竣工运营。积极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推进“散乱污”企业整治,14家散乱污非法砖瓦厂全部停产拆除,淘汰国Ⅲ排放标准老旧柴油货车141辆。关闭退出4对煤矿,完成3个非煤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完成陡坡地治理0.4万亩,退耕还林0.5万亩,通道面山绿化1.25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3.01%。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获国家林草局批复,成功申报云南泸西白石岩国家石漠公园。
(七)民生保障和社会事业持续进步。深入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9】、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施2个老旧小区改造、67个美丽村庄建设,拆除农村危旧房屋22万平方米,年度农村户厕改造任务全面完成,城乡脏、乱、差现象得到改善。政务服务更加便民、高效,营商环境优化成效明显。坚持稳就业保民生,城镇新增就业312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万人次;积极开放“夜间经济”【10】、“地摊经济”【11】,合理设置全天临时摊位154个。医疗、养老保险参保率稳步提升。持续深化农村低保专项治理,新增农村低保805户1532人,停发390户717人,实施城乡临时救助2475户,保障6287人。及时足额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12】、退役军人优抚资金。扎实推进62个学校建设项目,高考600分以上人数全州第4,一本上线人数全州第3。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指标达标率分别为75.61%、77.92%。文化体育事业有序推进,筹资700余万元完善高原足球训练基地设施,承办国家级赛事2次。
(八)社会治理和平安泸西建设取得新成效。2020年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全州排名第1,全省排名第40。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累计打掉涉黑涉恶团伙7个,抓获涉案人员248人。全年无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发生,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下降21.4%、55.5%、91.3%。永宁乡及全县21个村小组被命名为第一批“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在全州率先探索“1+3+5”【13】“五治融合”的市域社会治理模式,“三元地区”【14】综合整治成为全省经验典型,白水镇被确定为全省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乡镇。
同时,统计、审计、气象、外事、人武、地方志、工会、共青团、妇联、老龄、红十字、防震减灾、消防救援、机关事务、邮政快递、广播电视、政府自身建设等工作不断进步,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0年,历尽艰辛,成绩显著,为“十三五”收官奠定了坚实基础。回顾过去五年,我们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全县经济社会稳中向好,向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
──五年来,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县域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2020年达152.3亿元,年均增长7.1%(可比价增速,下同),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0.9:24.5:54.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55亿元,年均增长6.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4亿元,年均增长8.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906元,年均增长7.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825元,年均增长10%;全县金融系统各项存款余额150.5亿元,是2015年的1.43倍,各项贷款余额90.3亿元,是2015年的1.31倍。
──五年来,我们坚持迎难而上,绝对贫困问题得到解决。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累计投入扶贫资金64.42亿元,2017年所有贫困乡镇、贫困村全部脱贫退出,2018年顺利实现整县脱贫摘帽。全县13104户53962名贫困人口全部达到“两不愁三保障”标准,贫困发生率从15.4%降至0,脱贫攻坚“军令状”如期兑现。
──五年来,我们坚持培育转型,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烟、果、菜、花、药、畜”六大产业优势显著,先后成为杭州G20峰会生鲜蔬菜主供基地、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国家“梨桃苹果”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县、云南省出口食品农产品安全示范区,云南红河(泸西)现代花卉产业园建设成效彰显;培育省州农业龙头企业29家,认证“三品一标”产品54个,认证面积达21.61万亩。泸西工业园区成为全州保留的唯一省级工业园区,云南云杏、扩铂贵金属、长润冶炼、兰益酿造等38户企业入驻,净增规上工业企业21户;李子箐、永三等5个风电项目建成投产,装机容量达219兆瓦。高原足球训练基地、黄草洲国家湿地公园、东方玫瑰谷、城子古镇等项目有序推进,以“休闲度假、参与体验、生态观光”为主要内容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初见雏形,三产融合步伐加快,产业基础不断夯实。
——五年来,我们坚持基础先行,城乡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坚持交通先行,先后建成泸弥高速、石泸高速、召泸高速,实现高速公路零的突破,成为滇中城市经济圈重要交通节点;农村公路通车里程2077公里,2018年获评云南省“四好农村路”【15】示范县、“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坚持水利兴县,投资24.36亿元实施中枢中大河、和乐引水、兴安隧洞引水等项目,新增库容700万立方米,改善、新增灌溉面积8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13.6万亩,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99.14平方公里;解决农村17.63万人的饮水安全保障问题,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达95%以上,全县水利化程度由65%提升到66.8%。坚持市政完善,投资25.5亿元开工建设市政道路23条,完工9条,市政道路总长达168公里,“五纵三横”的道路体系基本形成;完成石龙广场、人民路、钟山路3个城市停车场建设,启动县城西片区、东北片区2个停车场建设;投资26.67亿元,完成4个、1.01万户、278.71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投资0.5亿元完成27个、2.1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投资2.14亿元完成高区水厂、污水处理厂管网提标改造、垃圾中转站、城市防洪排涝、白水塘绿化配套项目。投资9.05亿元实施“美丽县城”建设项目32个,58项指标达标43项,达标率74.1%。县城建成区面积由2015年的12平方公里提升到14.3平方公里。坚持园区配套,累计投资11亿元完成泸西工业园区高区给排水、日处理1万立方米污水处理厂及管网、8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园区高压输电线路、园区道路改造等工程。
——五年来,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实施6个土地整治项目,新增耕地143.89公顷;实施8个土地增减挂钩项目,产生指标186.25公顷。依法关闭煤矿井32对、非煤矿山27座,实施矿山复绿4223亩,面山绿化17790亩,通道绿化1213公里,森林覆盖率提高了7.5个百分点,“省级生态文明县城”通过省级验收。阿庐国家地质公园、黄草洲国家湿地公园、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白石岩国家石漠公园品牌更加靓丽,初步实现从生态脆弱县向生态文明县的转变。
——五年来,我们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顺利实施政府机构改革,平稳有序完成36个部门541名人员转隶工作;“放管服”改革扎实推进,顺利完成国税、地税合并。启动不动产统一登记,完成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第七次人口普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有序推进,县域内就诊率达90%以上。殡葬改革成效明显,成为全州唯一实现全区域火葬的县市。完成胜利、民主等9个行政村撤村设居工作。全面推广“党总支+合作社联农户连龙头企业”的“村社合一、社企共融”产业全覆盖模式,累计发放乡村振兴贷【16】8.6亿元。全县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商标数分别为3764户、18485户、1284件,比2015年分别增长63.3%、47.2%、162.58%。招商引资新签项目协议总投资500.83亿元,引进省外到位资金463亿元。
——五年来,我们坚持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发展成果显著。投入各类教育资金14.27亿元,新建学校15所,改扩建学校116所,实施教育项目213个,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90.4%,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7.35%,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辍学学生实现动态清零;发放学生资助金6.5亿元,惠及39.76万人次;2017年全县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以云南省同批次第一名的成绩,通过国家实地督导评估认定。高中教育质量稳步提升,高考600分以上人数、总上线率连续五年保持全州前列。实施泸西县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老年人多功能体育活动中心等体育项目建设,实现村级体育设施全覆盖,85%以上村小组建有标准篮球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各项指标显著提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迁建县中医医院、县人民医院,新建县疾控中心、县妇幼保健院,平均每千人拥有病床5.31张,顺利通过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复评审。新增就业12503人,失业再就业290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3.55万人次,开发公益性岗位4643个,安置贫困劳动力1866人。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稳定在25万人左右。建成城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3个、乡镇农村敬老院3个、城市养老机构1个,新增床位585张。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新建文化活动室10个。完成可移动文物普查,申报省、州、县级非遗项目24个,非遗传承人54名;万寿寺三佛殿成功申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农村供电可靠率达99.8%,行政村100%通光纤网络,农村4G网络覆盖率达85%,城区重点区域实现5G信号覆盖,自然村100%通广播电视。
——五年来,我们坚持安全发展,社会治理成效显著。全县发生生产安全事故61起,死亡62人,受伤36人,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较“十二五”大幅下降,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建成县综治中心“雪亮工程”【17】项目,平安建设成效显著,全县共立各类刑事案件8051起,破获4392起,破案率54.55%;共受理治安案件3476起,查处2252起,查处率64.79%,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711件次4220人次,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从2018年全省第77跃升至2020年全州第1、全省第40。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涉黑涉恶犯罪团伙7个,涉黑涉恶举报线索办结率100%。投入民族宗教专项资金3002万元,实施项目43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走在全州前列。“三元地区”综合整治工作得到公安部、国家烟草专卖局、省委省政府的肯定,非法经营烟叶毒瘤得以彻底根除。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过去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最根本的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是州委、州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中央定点帮扶、东西部扶贫协作单位,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向工商联、人民团体,向驻泸部队官兵、政法干警、消防指战员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向努力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一是经济基础仍然较弱。全县主导产业层次不高,资源优势、区位优势还没有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区域经济竞争力不强,产业间、县域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二是经济发展质量不高。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农业大而不强,好产品没有形成大品牌,高质量没有形成高附加值;工业经济体量小,影响力大、带动力强的工业企业少,整个工业链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普遍较低;三产服务业规模较小、档次不高,产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进程缓慢。三是投资拉动不足。重点项目前期工作滞后,重大项目储备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明显;重点项目和固定资产投资过多依赖基础设施建设,一些打基础、利长远、可持续培植财源税源的产业类项目储备严重不足,投资拉动效应不明显。四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县级自有财力有限,受宏观经济、债务风险防控和减税降费政策影响,财政增收空间收窄,而民生和社会事业等刚性支出持续增加,政府债务进入清偿高峰期,多重因素叠加,“三保”【18】压力不断加大。五是消费活力不足。受疫情、物价、居民收入预期等因素影响,群众消费意愿不强,新的消费热点尚未形成,电子商务、物流市场等发育程度较低,整体吸引力不强,消费市场增长依然乏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六是不确定性因素较多。虽然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六保”“六稳”压力仍然较大。七是少数干部作风有差距。少数干部责任意识、担当精神不足,缺乏较真碰硬的勇气、一抓到底的韧劲,不愿为、不会为、不敢为,推、拖、滑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提升改善。
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州委八届八次全会、县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精神,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主动服务和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为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作出泸西新贡献,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
“十四五”及2035年政府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围绕“立足滇中、弥泸一体,生态优先、绿色崛起”的定位,以跨区域吸纳生产要素为举措,把泸西建设成为全国低纬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区、滇中绿色食品精深加工和新型工业重要承载地、滇中城市群重要交通物流枢纽、全国康体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持续提升高原花园城市品质,打造幸福美丽泸西。
——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筑牢乡村振兴基础;优化工业产业布局,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以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特色文旅等为支撑,持续优化经济结构,充分释放增长潜力,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幅高于全省、全州平均水平。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把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梯度差异和产业转移规律,充分发挥位于滇中城市经济圈重要节点的区位优势、“弥泸一体化”战略优势、接边五县市高速通达的便利条件,提升招商引资和跨区域吸纳生产要素的精准度、承载力,在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培育竞争新优势。
——产业融合开创新局面。以“三张牌”【19】和产业融合发展为导向,夯实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基础,推动绿色食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实现集群发展;加快推进以煤焦化集群发展为龙头的新型工业化,工业支撑显著增强;大力推进以旅游服务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发展,康养休闲旅游服务设施基本配套,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实现旅游复合化。
——生态文明建设创造新业绩。强化国土空间规划、“三线一单”【20】编制及用途管控,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积极发展绿色循环经济。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完成州定空气质量、节能减排和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单位GDP能耗控制在州级下达指标内,地表水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森林覆盖率达45%以上,生态质量持续好转,宜居型高原花园城市建设品质显著提升。
——创新能力得到新提高。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优化创新发展环境,大力培育新型创新主体,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一部手机播云南”项目建成营运,数字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拓宽科技投入渠道,到2025年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左右。
——社会文明程度实现新提升。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作用,移风易俗、革除陋习,全面提升群众文明素质,着力创建全国文明县城。推动“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到2025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大幅提高。推进城乡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大幅提升学前教育、高职教育入学率,巩固提升义务教育水平,促进教育公平公正发展。完成县人民医院迁建项目,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健全完善多层次社保体系,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以内,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与GDP增幅持平,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显著改善。
——政府治理效能取得新突破。落实“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的治理方式现代化新要求,持续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促进政府作用更好发挥,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社会治理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到2035年,全县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基本建成现代产业体系,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均衡,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得到满足,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蓝图已经绘就,奋斗正当其时。展望“十四五”及2035年远景目标,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三、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启航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
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左右,粮食产量稳定在18万吨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以上,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8%,单位GDP能耗完成州级下达指标。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项目建设,抓实经济增长引擎。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理念,大抓项目建设,全力突破重大项目储备不足、要素保障滞后、推进缓慢等问题。一是抓实项目储备。紧盯“十四五”国家产业政策、投资导向、重点支持的关键领域,深度谋划包装一批综合交通、水利、能源、教育、文化、卫生、产业等传统民生领域重大项目,全面提升新型城镇化、5G网络、物联网等新兴业态领域项目谋划能力和水平,积极争取地方专项债券、政策性银行等资金支持。扎实推进项目前期,促进项目更新入库,扭转项目储备不足被动局面。二是提升项目要素保障能力。加大部门协同力度,建立重大项目要素保障部门提前介入机制,做深做实项目前期,提高项目成熟度;构建高效有序的项目落地落实跟踪协调服务机制,着力破解项目建设用地、用水、用电、环保、金融等要素制约,全面提升项目建设要素保障能力和水平。三是强化重大项目推进。高位推进泸丘广富高速公路(泸西段)建设,完成泸西工业园区至南昆铁路师宗站货运铁路专用线前期工作,争取曲靖至泸西至弥勒高铁项目进入省“十四五”规划盘子,争取“美丽公路”示范项目开工建设,进一步构建现代交通网络体系。加快弥泸灌区泸西灌片建设进度,开工平海子水库扩建、洞拉河河道治理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扎实做好“一江一湿地六库”水资源配置及水生态综合治理【21】、白水塘水库下塘防渗、勺布白水库、泸西县江河综合治理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泸西至师宗至罗平支线天然气管道、110KV虎城输变电工程建设。
(二)聚焦产业升级,激发创新发展动能。聚焦省“5+8”【22】、州“5+6”【23】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构建泸西“3+3”【24】产业体系,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一是提升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层次。着力推进核心烟区建设,夯实烤烟支柱地位,完成15.18万亩、41.2万担烤烟种植收购任务。立足“果、菜、花、药、畜”五大优势产业,强化绿色导向、标准引领、质量安全、品牌打造,引导经营主体积极参与“三品一标”认证、云南省“十大名品”申报等工作;推进泸西县现代花卉产业园建设,谋划推动蔬菜、水果现代产业园区建设,持续擦亮“G20蔬菜”【25】“泸西高原梨”“香葱种植”“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品牌。二是创新驱动工业发展。发挥好泸西工业园区作为红河州唯一省级园区、重化工园区优势,完善园区水、电、气、路、物流等基础配套,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服务好大为焦化、扩铂贵金属、云南云杏等重点工业企业;培育壮大齐力集团、兰益酿造、邦达集团等本地企业发展;完成2对煤矿提升改造,推动以煤化工下游产业发展,构建新型工业发展集群。促进湖南衡众药业等在谈工业项目落地。开工建设投资50亿元的永宁风电场项目,继续推动向阳、三塘两个抽水蓄能电站前期,推动绿色能源、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三是提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四大国家级公园”、高原足球特色小镇、城子古镇、东方玫瑰谷等旅游文化项目建设,持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产品综合竞争力。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要,推进泸西工业园区滇中重要物流枢纽,金马、午街铺、中枢3个物流中心建设,构建现代物流产业体系,推动物流业与农业、工业、商贸业等相关产业高效联动发展。四是发展壮大新兴产业。着力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培育,整合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一部手机播云南”试点项目、物媒物联中心等项目,大力发展网络直播、网络视听等数字经济新业态,引领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聚焦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持续发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是严格落实脱贫攻坚巩固拓展政策措施。聚焦“脱贫人口不返贫、不产生新贫困人口”目标,编制实施泸西县“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专项规划,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平台三机制”【26】建设。衔接央企定点帮扶、东西部协作资金和项目。建立完善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常态化监测预警和帮扶机制,保持扶持政策持续稳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二是打好乡村振兴组合拳。积极研究乡村振兴政策措施,力争成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持续推广“党总支+合作社联农户连龙头企业”全覆盖模式,建立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农业现代化与乡村产业振兴有机融合,实现农村特色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以产业振兴带动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借鉴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成功经验,完善挂包帮扶措施,支持鼓励乡村振兴指导员扎根基层、安心工作、发挥作用。三是强势推进人居环境提升。做实城镇、村庄规划及管理,深入开展“1+5”【27】创建、“7+3”【28】专项行动,推动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向农村深入拓展。强化农村“五水共治”【29】、生活垃圾治理,狠抓厕所革命。动员全民参与,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创建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村。
(四)聚焦改革开放,提升开放发展水平。坚持以改革开放增强发展活力,激发发展动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一是聚力改革攻坚。打好“放管服”、商事制度、要素市场化改革“组合拳”,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结合,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落实“一部手机办事通”【30】“一部手机游云南”【31】工作措施,推进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推进城投集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出实体化营运坚实步伐。二是强化开放合作。立足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突出新兴产业和一二三产融合,加大主导产业上下游产业链招商引资力度。依托省级化工园区平台,抓实泸西大为焦化后续扩产项目、上下游产业链开发,构建煤炭、能源、化工一体的新兴产业链。加快推进“弥泸一体化”专项规划,争取一批惠及两县市的项目落实落地。三是营造新型政商环境。坚持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营商环境,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推行“容缺受理”“并联办理”,提速项目审批;坚决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切实提升服务质量,减轻企业负担,全面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建立完善“政银企”沟通机制,引进更多金融机构落户泸西,畅通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渠道,力争全年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贷款稳中有升。
(五)聚焦城乡融合,构建协调发展格局。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探索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一是释放城乡发展空间。做好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合理调整“三区三线”【32】布局,高质量完成全县土地收储、成片开发方案,推进黄草洲片区、瓦窑桃笑片区、城东片区协同开发,完善城市功能,着力建设布局合理、创新集聚、产业强劲、美丽现代的高品质县城。二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统筹推进县城与乡村一体化发展,协同推进美丽县城、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力补齐农村水、田、路等基础设施,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短板,促进城乡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政府治理等方面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着力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三是稳步推进城市更新。完成黄草洲环湖路、新龙路、黄草洲24米道路、18米道路等在建项目生态红线避让及调规,加快湿地公园建设步伐。实施九华路、环东路、环西路风貌改造提升、建设街修复保护利用等项目,提升城市品质,传承历史文化。大力推进县城区排水防涝、雨污分流改造工程,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四是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深入整治县城建成区私搭乱建、占街占道行为,依法严厉整治车辆乱停乱放问题,规范广告牌安装和设立;深入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建立完善14个片区包保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果,以有效的整治措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
(六)聚焦生态建设,厚植绿色发展优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崛起,走出一条具有泸西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一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驰而不息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守护好泸西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良田沃土。深入推进施工道路扬尘、餐饮油烟、秸秆禁烧治理,严格重点工业企业排放监测。加快实施城镇、农村“两污”治理,确保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地及地表水水质稳定达标。持续推进土壤污染综合防治,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行为。二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严格落实排污许可、生态补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制度;加强专项执法,推进环保督察交办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持续巩固殡葬改革成果,推进移风易俗,助力生态文明。积极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倡导绿色简约生活,开展节水、节电、节能活动,实施餐厨垃圾处理、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等项目。三是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加快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监测队伍和能力建设,提高环境监管执法能力。全面落实“河长制”【33】“林长制”【34】,一体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巩固南盘江流域综合治理成果,全面推动关停煤矿、非煤矿山复垦复绿,通道面山绿化,加大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力度,加强公益林管护,提升森林覆盖率。
(七)聚焦民生福祉,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持续改善民生福祉。一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加快推进泸西一中、瓦窑小学、机关幼儿园迁建,城东幼儿园新建等项目。建立幼儿园到高中完整的教学视导体系,积极打造名校名师;建立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互通机制,补齐教育发展短板,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二是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有保障。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全力扩大社保覆盖面,落细落实特殊困难群体兜底保障措施,全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扎实做好就业创业工作,用好用足各项补贴补助激励政策,持续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多渠道促进就业创业。全面落实退役军人和优抚优待对象政策。三是提供更优质的卫生健康服务。加快推进县人民医院迁建项目,强化新冠肺炎核酸检测能力建设,深入推进“三医联动”改革【35】,持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大力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提升医务人员业务能力,畅通双向转诊通道,提高群众就医的便捷度、舒适度、满意度。四是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序推进数字图书馆、城市书屋、文化驿站建设。建立以文化馆、图书馆为主导,乡镇文化站为支撑的农村文化网络,打造一批特色文化品牌,不断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五是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落实“四个最严”【36】要求,严格管控农业投入品使用,加大执法检测力度,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规范肉制品生产、加工、销售。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推行明厨亮灶,全面改善中小餐饮店卫生条件,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八)聚焦发展安全,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坚持安全和发展两手抓,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全力维护好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一是抓牢常态化疫情防控。加快县应急救援体系项目建设,全面提升疫情处置和医疗保障能力。落实疫情防控责任体系,突出抓好春节等重要节点人流管控,严把冷链物流防控关口,确保不出现输入性疫情。有序开展新冠肺炎疫苗接种、重点人群核酸检测,筑牢疫情防控严密防线,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二是严控金融领域风险。全面强化预算管理,压减非生产性支出,兜牢“三保”底线。加大对税源型产业的培育力度,逐步破解“有产无税”难题。加大税收征缴稽查力度,实现应缴尽缴。强化城乡建设投资集团实体化运营,盘活国有闲置资产资源,加大资金项目争取力度,全力做大财政盘子。强化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严控超投资概算项目,减少政府债务增量,确保政府债务风险可控。加强政银对接,灵活运用续贷、展期、调整还款计划等方式缓解偿债压力。完善金融风险防控机制,依法打击非法集资、非法融资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推动金融业健康发展。三是严防安全生产风险。突出抓好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道路交通、消防、特种设备、燃气等重点行业专项整治,压实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党委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坚决杜绝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四是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持续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推广“1+3+5”“五治融合”的市域社会治理模式,保持对黑、恶、毒、盗、骗、抢等违法犯罪高压态势,加快智能安防社区、“雪亮工程”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抓好宗教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完善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工作体系,加大诉源治理,最大限度化解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做好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加强国防教育、兵员征集、军民融合、人民防空和后备力量建设。
(九)聚焦自身建设,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强化政治引领,坚持依法履职,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着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一是建设创新政府。始终树牢求是、创新意识,提升政治能力、增强执政本领,注重用市场机制、改革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让更优的政务服务、更好的发展环境触手可及,持续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二是建设法治政府。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监督、法律监督,主动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的舆论监督,严格落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审议意见,提高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政协提案办理质量。三是建设高效政府。坚持党对政府工作的全面领导,建设担当有为、执行有力的政府。大力倡导“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作风。关心、关爱基层干部,支持基层工作,推动更多资源和力量向基层下沉。建立完善容错纠错机制,为作风正派又敢作敢为、锐意进取的干部撑腰鼓劲。四是建设廉洁政府。旗帜鲜明讲政治,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持之以恒抓好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全力维护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前景美好,重任在肩;蓝图成于奋斗,发展只待朝夕。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州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克难攻坚,为推动泸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名词注解
【1】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2】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3】两不愁三保障:“两不愁”即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4】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统称“三品一标”。“三品一标”是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
【5】一部手机播云南:通过网络直播助力实体经济与电商服务融合形成全新的网络产业链,努力将泸西县建设成为区域网络直播监管监播平台、网络直播培训学校、一部手机播云南红河总部基地、流量整合平台、泸西县直播基地总部以及产业园与产地端直播基地、产业旅游小镇。
【6】弥泸一体化:2019年11月15日,泸西、弥勒两县市签订一体化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泸西、弥勒两县市将从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建设一体化、园区建设一体化、联合招商一体化、空间规划一体化、人才交流一体化、文旅康体一体化、生态建设一体化、社会治理一体化九个方面展开合作,进一步突破区域局限,发挥两县市在区位、资源、产业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和整体优势,推动资源整合、要素流动、协同发展。
【7】一部手机云企贷:云南省政府与中国建设银行合作,通过探索解决云南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的途径,率先打造的数字化超级平台。首创省级政府“服务实体经济数字化综合平台”,服务全省居民、小微、大中型企业,提高政策红利与金融支持的易得性;首创“一网通”+“一站式”移动端金融支持,实现企业、个人贷款服务移动办、随处办;首创“云信用”平台与金融的深度合作,通过会员制管理,为获奖企业、诚信企业增信,助推信用体系建设。
【8】中国天然氧吧: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发起的一项创建活动。主要评价氧吧创建地的年均负氧离子浓度、气候舒适度时长、空气优良天数全年占比、森林覆盖率、区域内水质等自然生态指标。
【9】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清垃圾、扫厕所、勤洗手、净餐馆、常消毒、管集市、众参与。
【10】夜间经济:是现代城市业态之一,指从当日下午6点到次日早上6点所包含的经济文化活动,其业态囊括晚间购物、餐饮、旅游、娱乐、学习、影视、休闲等。
【11】地摊经济:指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形式。地摊经济是城市的一种边缘经济,一直是影响市容环境的关键因素,但地摊经济有其独特优势,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
【12】残疾人“两项补贴”:残疾人两项补贴是指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13】1+3+5:“1”即“坚持党建引领社会治理”这一理念、“3”即抓综治中心、警务助理、网格管理三个载体、“5”即突出“五治融合(政治统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五治融合)”。
【14】三元地区:是对泸西县白水镇桃园、巨木、红杏3个村委会的习惯性统称。
【15】四好农村路:“四好农村路”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习近平于2014年3月4日提出的。习近平指出“要求农村公路建设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与优化村镇布局、农村经济发展和广大农民安全便捷出行相适应,要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16】乡村振兴贷:2018年6月,中国农业银行云南省分行批复同意由中国农业银行泸西县支行在泸西实施“乡村振兴贷”业务。中国农业银行云南省分行根据县委县政府组织实施的“党总支+合作社联农户连龙头企业”的“村社合一、社企互融”模式,专门为泸西县量身定制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产品。贷款采取“土地经营权+风险补偿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模式实施,县财政每年在县农行存入风险补偿基金,县农行前两年按照存入风险补偿基金放大10倍发放贷款,合作两年后放大到20倍发放贷款,充分满足泸西县广大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融资需求。
【17】雪亮工程:是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18】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
【19】三张牌:“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
【20】三线一单:是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精细化管理、强化国土空间环境管控、推进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21】“一江一湿地六库”水资源配置及水生态综合治理:以小江河为纽带,白水塘水库为翼,打造阿味水库、五者水库、白水塘水库、平海子水库、永宁水库、盐井沟水库、小江河、黄草洲湿地水生态综合治理。
【22】5+8:先进制造业、旅游文化业、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现代物流业、健康服务业等为重点的5个万亿级支柱产业,绿色能源、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新材料、环保、金融服务业、房地产业、烟草等为重点的8个千亿级优势产业。
【23】5+6:先进制造业、有色金属及新材料产业、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旅游文化业、现代服务业5个千亿级产业,绿色能源产业、数字经济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烟草产业、房地产业、节能环保产业6个百亿级产业。
【24】3+3:即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文化旅游、新型煤化工3个产值超百亿元产业和绿色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现代物流3个产值超三十亿元产业。
【25】“G20”蔬菜:2016年9月,明康汇生态农业集团云南泸西种植有限公司向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供应了21个品种、70余吨时鲜蔬菜;2017年4月,泸西县向国家工商总局成功申请注册“G20”商标。
【26】一平台三机制:2021年1月11日,云南省扶贫办主任座谈会要求: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压倒性位置来抓,迅速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四个专项行动”,即建立“一平台三机制”。“一平台”是指“建救助平台”,在县级政府层面建设面向困难群众的救助平台,定制“找政府”App,脱贫户返贫即通过手机提出申请,县平台下达指令由乡、村核实,如属实即交有关部门实施帮扶救助,做到“简便、快速、精准”;“三机制”即:建产业帮扶全覆盖机制、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帮扶机制及建扶志扶智机制,把农业、工业、旅游业、电商、产业合作社等统筹起来,做到覆盖所有脱贫户、边缘户,不落一户,力争用3年时间使云南省村级集体经济上一个新台阶。
【27】1+5:“1”指美丽县城建设,“5”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美丽河湖、美丽山林、美丽公路”建设。
【28】7+3:“7”指爱国卫生“清垃圾、勤洗手、扫厕所、管集市、净餐馆、常消毒、众参与”7个专项行动;“3”指“城乡规划、治水、村容村貌提升”。
【29】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共同治理。
【30】一部手机办事通:指云南省人民政府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政务服务的移动端应用,办事人通过身份验证登录后,即可一站式办理公安、住建、司法、税务、医保、人社、民政等多个部门的多项业务。
【31】一部手机游云南:通过打造云南旅游大数据中心、旅游综合服务平台和旅游综合管理平台,整合云南各类旅游平台资源和产品服务信息,为游客提供形象展示、宣传营销、消费引导、资讯查询、产品预定、在线支付、导览导航、评价分享、投诉反馈等游前、游中、游后的“全景式、全链条、全程化”服务。
【32】三区三线:是根据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种类型的空间,分别对应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
【33】河长制: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提出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河长制”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六个方面:一是加强水资源保护,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守“三条红线”;二是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严格水域、岸线等水生态空间管控,严禁侵占河道、围垦湖泊;三是加强水污染防治,统筹水上、岸上污染治理,排查入河湖污染源,优化入河排污口布局;四是加强水环境治理,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力度,实现河湖环境整洁优美、水清岸绿;五是加强水生态修复,依法划定河湖管理范围,强化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六是加强执法监管,严厉打击涉河湖违法行为。
【34】林长制:2021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提出按照“分级负责”原则,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制体系,各级林长负责督促指导本责任区内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工作,协调解决森林资源保护发展重大问题,依法查处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林长制”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六个方面:一是加强森林草原资源生态保护;二是加强森林草原资源生态修复;三是加强森林草原资源灾害防控;四是深化森林草原领域改革。巩固扩大重点国有林区和国有林场改革成果,加强森林资源资产管理,推动林区林场可持续发展;五是加强森林草原资源监测监管;六是加强基层基础建设。
【35】“三医联动”改革:指医保体制改革、卫生体制改革与药品流通体制改革联动。
【36】四个最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