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韩城文庙

陕西省韩城文庙

历史 123℃ 12

1简介编辑 韩城文庙位于陕西省韩城市金城区东学巷东端北侧,是全国第三大孔庙,其规模仅次于山东曲阜和北京国子监街的孔庙。[2]该庙始建年代不详,后存建筑为1371 年(明洪武四年)在元代旧址上重建而成,形成前庙后学的格局,后多有修缮。文庙坐北朝南,不设南门,共有四进院落。主要建筑以照壁、棂星门、泮池、戟门、大成殿、正谊明道门、明 伦堂、尊经阁等构成一条南北长200 米的中轴线。在轴线两侧设有牌楼、致

历史上的新泰

历史上的新泰

历史 123℃ 12

新泰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取新甫山、泰山首字而得名,  新泰,是一片古老而美丽的土地。这里被山带河、风光秀美,历代在此建邑置县,经营相继。数千年来,帝王巡幸,圣贤流连,名臣牧守,可谓风云际会,兵戎胶葛,演出过不少威武雄壮的活剧。新泰本土地英彦辈出,名贤不绝,其人其行,犹如日月行天,令人仰止。漫漫历史长河,积演成灿烂的新泰古代文化。  “新泰人”是中华大家庭中资格较老的成员之一。1966年在新泰乌珠台

梅河口市山城镇

梅河口市山城镇

历史 123℃ 12

吉林省梅河口市的山城小镇历史。吉林省梅河口市山城镇位于吉林省梅河口市区西部25公里处,是吉林省与辽宁省西南交界的门户。这个镇交通优势十分明显,是铁路沈吉线重点站之一。公路四通八达,西通西丰、开原、铁岭,南通清原、抚顺、沈阳,北通东丰、辽源、四平,东通辉南、延边,公路国道202线、县级公路柳西线在此交汇,是吉林、黑龙江通往辽宁交通要道之一。使山城镇成为我省东南部山区物资运输配送集散地,充分发挥了商品

从历史看谷城

从历史看谷城

历史 123℃ 12

谷城地域古属豫州,公元前11世纪,周时封嬴姓(名绥)为谷伯,建都城于谷山,名谷伯国,又称谷国。春秋时谷国为楚附庸。秦时依筑水立筑阳县,属南阳郡。西汉时属荆州刺史部南阳郡。惠帝二年(前193)封肖何子延为筑阳侯。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封南海守弃子嘉为涉都侯。太初二年(前103)嘉死国除。新朝天凤元年(公元14),改南阳郡为前队郡,改筑阳县为宜禾县,东汉时复为筑阳县,属南阳郡。建武二十八年(52)

吉林省梅河口市的民国时期

吉林省梅河口市的民国时期

历史 123℃ 12

吉林省梅河口市历史——民国时期1913年,改海龙府为海龙县,隶属于奉天省东边道。1929年2月,废除道制,改奉天省为辽宁省,海龙县承受之归辽宁省所属。民国二年(1913年)1月,奉民国政府临时组织令,改海龙府为海龙县(定为一等县),隶属于奉天省东边道。原海龙府所属东平、西丰、柳河、辉南5县由海龙划出。海龙县划4个警区,第一区海龙城东关,包括双顶子、湾龙沟、杏岭。第二区朝阳镇。包括八大泉眼、高杨树、

我为家乡代言——清远

我为家乡代言——清远

历史 123℃ 12

清远,取清明广远之意。春秋战国时,清远地区属百粤。秦统一中国后,设置行政机构,开发岭南,清远地区属南海郡、长沙郡。汉初,属赵佗称号的南越国。高祖年间(前206—195年)先后置桂阳县(今连州一带)、阳山县、浈阳县和含匡县(浈、含今为英德市境),均属桂阳郡。元鼎六年(前111年),置中宿县(原清远县一带),属南海郡。三国时,各县隶属始兴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除佛冈县曾先后归属韶关、广州、佛山

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

历史 123℃ 12

自然资源:本市河流水系发育,溪河纵横,共有大小河流50余条,长江自宜昌市猇亭区虎牙滩入境,由北向南流向洋溪入枝江市境,市内河段长45公里。清江自西从长阳入境,至城区流入长江,市内河段33公里为长流河。渔洋河(又名汉阳河)自五峰县入境,流径潘家湾、聂家河、五眼泉、姚家店四个乡镇,于五眼泉镇和姚家店镇交界处注入清江,为清江支流,市内河段60公里。除此以外,还有大溪河、九道河、松木坪陈家河、尖岩河、干沟

李元芳故居

李元芳故居

历史 123℃ 12

李元芳故居,位于甘肃省秦安县兴国镇合作巷29号。李元芳故居始建于明代,是秦安县保存年代最久的一座古民居建筑,它为对研究明代民居,以及传统建筑风格和建筑艺术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实物佐证。2005年,秦安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李元芳(1489--1553),字子实,号虚庵,秦安县人。明武宗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乡试考取举人,明世宗嘉靖初年任顺天府宛平县知县,后任山东登州府同知,山西潞安府同

我的家乡青海西宁

我的家乡青海西宁

历史 123℃ 12

西宁是青海省的省会,古城西平郡,青唐城。是青藏高原第一大城市。建立时间:1944年。下辖地区:城东区、城中区、城西区、城北区、国家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海湖新区,大通、湟中、湟源三个县。青海第一大城市,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教、交通和通讯中心。兰新铁路客运专线经过西宁,设有站点,西宁地处青藏高原河湟谷地南北两山对峙之间,统属祁连山系,黄河支流湟水河自西向东贯穿市区。全市常住人口达到

华中最大的祠堂在广水市落成

华中最大的祠堂在广水市落成

历史 123℃ 12

据中华毛氏网的新闻,广水市寿山毛氏祠堂工峻庆典暨清明拜祖议式2012年4月2日在广水市长岭镇古寨村举行。 据悉,广水寿山毛氏祠堂不仅广水市最大的祠堂,也是湖北省在建的最大的祠堂。是继浙江清漾毛氏祠堂、浙江温州平阳毛氏祠堂之后全国第三大毛氏祠堂。 广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也有很多的历史渊源。 寿山毛氏祠堂位于广水市长岭镇古儿寨山岭,占地12亩,建筑面积1200平米,寿山毛氏祠堂保持了清代建筑风

四皓相聚在商山

四皓相聚在商山

历史 123℃ 12

四皓,是战国时秦国传授《诗经》的四位博士,即,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甪里先生周术。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四人因见秦政暴虐,怀着“修道洁己,非义不动”的情志,相继隐于终南深山,后同隐商山(以称地肺山,在今丹凤县城西南,秦时属商县),过着“岩居穴处”,采草木这英以充饥的清贫隐逸生活。甪里先生初隐在秦岭深山的商南县城北双峰山,本地人民看到甪里先生辞官不做,清正廉洁的高尚品德,十分敬佩,遂将先生

铜山森林公园1

铜山森林公园1

历史 123℃ 12

铜山森林公园位于江苏扬州市,主峰海拔149.5米,是扬州最高的山,森林茂密,环境优美。山上有准提寺、天池、仙人洞、吴王铸钱遗地等历史文化景观。山下有驼鸟园、孔雀园、跑马场和植物迷宫等景点。铜山山顶峰有一块石头,它的外形就象太师椅。传说当年明太祖朱元璋称帝以后,想选用一块风水宝地建都,来到铜山时坐在这块石上休息,放眼远眺,由于朱元璋贵为天子,所以他往这块石头上一坐,石头就变成椅子形状,使朱元璋能舒舒

进贤风云人物传

进贤风云人物传

历史 123℃ 12

晏殊,字同叔,北宋前期婉约派词人之一。北宋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文港镇晏殊村)人。其时为抚州籍第一个宰相,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十四岁时就因才华洋溢而被朝廷赐为进士。之后到秘书省做正字,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升官做了集贤殿学士,仁宗至和二年,六十五岁时过世。性刚简,自奉清俭。能荐拔人才,如范仲淹、欧阳修均出其门下。他生平著作相当丰富,计有文集一百四十卷,及删次梁陈以下名臣述作为《集选》

满族屯传奇故事

满族屯传奇故事

历史 123℃ 12

满族屯位于科尔沁右翼前旗北部,距乌兰浩特市150公里。它西北与蒙古国接壤,有32多公里的边界线;西与锡林郭勒盟交界;北靠阿尔山市;东临索伦河谷;南与乌兰毛都、勿布林苏木相连。满族屯是内蒙古自治区19个少数民族自治乡(镇)中的一个,也是国家唯一以牧业为主的满族乡。满族屯附近有清康熙皇帝的额驸(汉语即驸马)府遗址。古城为方形,长宽均为200米。紧挨方城遗址,可见金代长城在科尔沁右翼前旗境内的两条遗址。

石家庄市桥西区简介

石家庄市桥西区简介

历史 123℃ 12

桥西区,位于石家庄市区西南部,是河北省省会的行政、金融、科技、教育、文化和商贸中心,是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重要交汇地。辖区驻有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四大机关,以及中直、省直60多个单位部门;区内有省艺术中心、市群艺馆等文化机构;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医科大学等20多所大中专院校,以及省科学院、省社科院、电子工业部第五十四研究所等30多家省部属科研单位。桥西区商贸繁华,市场发

高淳景点——玉泉寺

高淳景点——玉泉寺

历史 123℃ 12

固城镇南3公里的有座花山,花山的西坡为一断层,壁立险峻难以攀登。东坡平缓易于上山,玉泉寺就是面东建造在花山的斗腰之上。寺占地面积1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庙宇外松柏翠竹、古树奇树独具特色,寺内泉水长流,芍药牡丹争奇斗艳,游人香客众多。寺庙屡经修缮,现大殿为重檐硬山且有风火墙,梁架斗拱雕刻精致施彩。寺内西厢房墙壁上有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观世音装金碑记》。 玉泉寺相传始

淮安铁山寺

淮安铁山寺

历史 123℃ 12

铁山寺因山得名,始建于东汉末年,是汉族出家的第一位僧侣严佛调所建,为其开山之道场。他是汉桓帝、灵帝时在洛阳译经的安息僧安世高的弟子。他研究佛学数十载,第一部汉僧佛教著作《沙弥十慧章句》就是他所著。据《出三藏记集》记载,他译著有《法镜经》等。铁山寺历代扩建,到明万历年间,寺庙规模达到鼎盛,形成以铁山寺为中心,汪姑寺、清凉寺、龙山寺等十四座寺庙群落,被称为苏北、皖东地区的“小九华”,僧尼达到千人。清末

景县---景州塔(三)

景县---景州塔(三)

历史 123℃ 12

 古人曾用“孑然一柱把天擎”来形容景州塔之高大,极其宏伟壮观。景州塔为砖砌楼阁式,塔身八角十三层,通高63.85米,底层每边长6.3米。塔内为穿心式构造,从第一层正中直穿塔心,登上两层后折回右侧继续穿心上登,每层均改变穿心方位,使塔的结构不致上下通裂。塔四面辟门,外檐施斗拱。内部层层有迥廊环绕,迥廊顶部用砖发券,以丁头拱承托砖制天花,现天花砖已失。传说建造此塔时,采用土屯法,塔垒多高,土堆多高,塔

景县---景州塔(二)

景县---景州塔(二)

历史 123℃ 12

景州塔原名“释迦文舍利宝塔”,简称舍利塔,因今景县原为景州所在地,所以人们通常称为景州塔。   舍利,佛教称释迦牟尼遗体焚烧之后结成珠状的东西,后来也指德行较高的和尚死后烧剩的骨头,也叫舍利子。相传释迦牟尼火化后,一些国家的国王分取舍利,建塔供奉。此塔既名“释迦文舍利宝塔”,想必与供奉佛舍利有关,惜无文字可考。   塔高十三层,外形为八面棱锥体,通高63.85米,底层周长50.5米,是一座由砖石结

景县---景州塔(一)

景县---景州塔(一)

历史 123℃ 12

景州塔是一座历史悠久,保存较完整的古代建筑物,位于河北省衡水市景县城内,原名“释迦文舍利宝塔”,简称舍利塔,因今景县原为景州所在地,所以人们通常称为景州塔。景州塔在中国享有盛名,与沧州铁狮子、赵州大石桥、正定县隆兴寺大铜菩萨齐名,被誉为河北古代四宝之一,1996年11月20日被国务院定为第四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州塔究竟创建于何时,无确切文字可考。1931年修订的《景县志》有这样的记载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