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蚩尤冢

汶上-蚩尤冢

历史 123℃ 12

蚩尤冢蚩尤冢位于汶上县南旺镇,黄览曰:“蚩尤冢在东郡寿张县阚城中,冢高七尺,常以十月祀有赤气出,如绛,民名为蚩尤旗”。郡国志曰:“东平陆有阙亭,按东平陆在汶上阚城亭鲁诸公墓焉,即此地矣”。《中国帝王大辞典》、《辞源》、《水经注》、《兖州府志卷二十三卷》、《汶上县志》、《阚城诸公茔墓之图》等对此均有记载。蚩尤,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是与黄帝、炎帝同时代的部落首领和民族领袖。今据《汉地理志》,其

贾柏遗址

贾柏遗址

历史 123℃ 12

贾柏遗址贾柏遗址位于汶上县城东3公里的贾柏村东南约300米的高地上。遗址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50米,总面积约15000平方米。1986年文物普查发现,1989年春至1990年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组织力量进行钻探发掘。揭露面积1000平方米,发现房迹10余座,灰坑十几个,清理墓葬19座。房迹形状有葫芦形、圆形两种,均为半地穴式建筑。每座房子面积8至20平方米不等。墓葬分布较为集中,多

水牛山摩崖石刻

水牛山摩崖石刻

历史 123℃ 12

水牛山摩崖石刻水牛山摩崖石刻位于汶上县白石镇小楼村东南约1公里水牛山南麓山洞右侧。摩崖刻字处为一长方形磨光石面,长2米,宽1.5米,隶书6行,共计52字。“舍利佛汝问云何名佛云观佛者不生不灭不来不去非名非相是名为佛如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唯有智者乃有知耳是名观佛”。字迹清晰、笔法遒劲,与泰山经石峪,邹城铁山摩崖石刻风格相近。审其格数,应与经石峪摩崖刻字的时间相同,水牛山摩崖当为北齐人所刻。水牛山摩崖刻

汶上关帝庙

汶上关帝庙

历史 123℃ 12

汶上关帝庙汶上关帝庙位于汶上县城内隅首西约200米处,坐北向南。是一组由庙门、正殿、两庑、寝殿、戏楼等组成的元代风格明显的建筑群体。正殿为关帝庙的主体建筑。三开间,东西阔13.4米,南北进深9.2米,高8米。歇山式建筑,单檐,顶覆琉璃瓦,脊饰吻兽。殿内明柱12根,重梁起架,内外斗拱疏朗,四角斗拱稍密,自下昂,昂嘴翻转,略显扁尖,上部微突。砖砌墙体,整殿给人一种古朴感。殿内塑有关羽、关平、周仓塑像。

汶上文庙

汶上文庙

历史 123℃ 12

汶上文庙汶上文庙始建于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长庆四年(公元824年)中都县令邢审容葺新(原有碑记)。宋代李玠再葺,并刻御制“八行八刑”碑于其中。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22年———公元1566年),孔子第63代孙孔贞宁迁居汶上,且因曲阜长支64世衍圣公孔尚贤早殇无嗣,乃以汶上二支堂兄孔尚坦之长子胤植继袭65世衍圣公之爵,并加赐居汶各支世袭太常寺、五经博士和六品官等官爵(品级均高于县令),故明

分水龙王庙建筑群

分水龙王庙建筑群

历史 123℃ 12

分水龙王庙建筑群位于汶上县城西南十九公里的南旺镇古运河与小汶河的交汇处。分水龙王庙建筑群坐南向北,东西宽二百五十米,南北长二百二十米,占地面积五千五百平方米。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始修建龙王庙大殿、戏楼及钟鼓楼等建筑。后为旌表宋礼、白英等创修南旺枢纽工程的壮举,明正德七年(1512年)建宋公祠、白公祠和潘公祠;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建禹王殿;其后相继增建了水明楼、莫公祠、文公祠、蚂

大运河南旺枢纽工程大遗址

大运河南旺枢纽工程大遗址

历史 123℃ 12

大运河南旺枢纽工程大遗址南旺枢纽工程是确保京杭运河畅通的咽喉要道,是维系明清漕运的关键所在,是我国符号性文化遗产的代表,更是大运河申遗标志性重要节点。鉴于其突出价值,2010年10月,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列入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南旺枢纽2011年又被列入《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南旺枢纽工程位于山东省汶上县南旺镇境内。明代初年,因黄河决口,会通河淤塞,运河漕运

周口风采

周口风采

历史 123℃ 12

袁良,商水县(时称汝阳县,宋朝始称商水)袁老村人,袁安的祖父,西汉时举明经,平帝时任广陵太守。袁腾,商水县人,西汉平帝时官至书郎,蜀郡太守。周防,字伟公,商水人。东汉武帝时授古文尚书,拜为郎中,撰有《尚书杂记》32篇。钟兴,商水县人,光武年间任佐中郎将。袁安,字召公,袁老村人。东汉和帝年年间官至司徒。袁京,字仲誉,袁安长子。和帝时官至蜀郡太守,著有《难记》32万言。袁敞,字叔平,袁安次子。廉劲不阿

不可不知的鄂尔多斯记

不可不知的鄂尔多斯记

历史 123℃ 12

鄂尔多斯(汉语意为“众多的宫殿”)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西北东三面为黄河环绕,南临古长城,毗邻晋陕宁三省区。全市辖七旗一区,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94.07万,其中蒙古族17.7万,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少数民族地区。  鄂尔多斯历史悠久,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萨拉乌苏文化、青铜文化源远流长。早在7万年前,“河套人”就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明朝天顺年间,蒙古鄂尔多

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

历史 123℃ 12

武宣县,又称仙城,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位于自治区中部,东邻桂平市,南靠贵港市,西接来宾市兴宾区,北连柳州市,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武宣县历史悠久,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开始置中留县,武宣县名建制始于宣德六年(1431年)。 武宣辖区总面积1739平方公里,下辖7镇3乡,142个村民委、6个社区,辖区总面积173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0.26万亩,水田24.71万亩,总人口44.35万

安陆历史沿革

安陆历史沿革

历史 123℃ 12

关于安陆的命名,历来众说纷纭:一是1935年《湖北县政概况》中说,安陆地势较高,县以南古为云梦泽,大概取义于“ 安于陆地”的意思;二是1980年《江汉考古》载有《安陆考源》一文,认为 “安陆”一名起源于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占领楚郢都后,“安陆”为秦、楚接壤处,秦人为巩固南方,必须加强前哨阵地防守,才能确保安全,于是将此取名“安陆”,意为“安全的陆地” ;三是今人何光岳在《楚国灭国与移民》一文中

陈州亭的传说

陈州亭的传说

历史 123℃ 12

陈州亭这里还有个水漫陈州的故事。相传宋代以前,现在的高邮湖中坐落着一座名叫陈州的城市,府衙对面住着一家老两口,靠磨豆腐为生,生意十分兴旺。有一天,城里来了个疯和尚,说只要府衙前的石狮子眼睛发红,陈州城就会沉陷。城里人都不当一回事,认为石头做的狮子眼睛怎么会发红。恰巧这话被几个小孩听到了,以为好玩,当晚就用胭脂把石狮子的眼睛涂红了。第二天,老两口赶早起来磨豆腐,抬头一看石狮子的眼睛果然红了,非常惊慌

柘城—大棘之战遗址

柘城—大棘之战遗址

历史 123℃ 12

大棘之战遗址,这次战争因附近有大棘城而得名。位于河南省柘城县安平镇西南一带。此地靠近涡河,地势低洼,面积大约为15平方公里。该区域内有战国墓群、楚太子墓和伍员钓鱼台遗址。 大棘之战是和一碗羊肉有关的战争。一碗羊肉,改变了结局——郑、宋两国交战,宋军主帅华元被俘,一败涂地。在这个古战场上,1975年商丘市文物管理部门在此发掘了12个战国墓葬,出土115件兵器及青铜制品。这些出土的文物对于更加完善人

我的家乡内黄

我的家乡内黄

历史 123℃ 12

我的家乡-内黄,地处黄河故道,因黄河而得名,是我国民间艺术之乡。春秋时期政治家商鞅、唐代大诗人沈佺期的故里,楚霸王项羽夺军救赵、破釜沉舟之地,民族英雄岳飞童年生活成长的地方。我的家乡内黄历史悠久,4500年前,华夏人文始祖“三皇五帝”中的颛顼、帝喾二帝和商中宗太戊均建都、建业、建陵于此,是华夏儿女寻根祭祖的圣地,中华民族传统祭祀文化和姓氏文化发源地,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3000多年前,殷商王朝的

曲靖版画四

曲靖版画四

历史 123℃ 12

四新世纪以来是曲靖版画的裂变与分化期。 2l世纪,曲靖版画进入一个多元发展的时期,无论在艺术思想、观念,还是在组织管理、技术革新等方面,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各个画家在风格与内涵、技法和个性化的追求等方面都各自拉开了距离,提高作品的艺术品位和学术性是这一时期的新追求。[4]“云南版画对新时期的美术曾经做过两大贡献:一是在创作实践中率先应用本体语言大胆追求形式美,破了‘形式主义’紧箍咒,这是占了丰富的

曲靖版画三

曲靖版画三

历史 123℃ 12

三上世纪90年代,是曲靖版画的式微与消沉期。20世纪90年代的曲靖版画,获奖、入选的优秀作品数量比较多、基本水准有较大提高,但在全国性的版画展评中没有一件获过金奖,关注度有所下降,发展呈现整体“下滑”趋势。随着领军人物郭游调离曲靖,杨德华、卢汝能、李成忠三位老版画家相继退休,还有部分作者弃艺从商或转向,曲靖版画人才出现了大幅度流失,短期内出现青黄不接的窘况。1991年3月,在全国美术界前辈李桦、李

阆中历史

阆中历史

历史 123℃ 12

阆中县名,始于公元前314年,即周赧(nǎn)王元年,秦惠文王后元十一年。周慎王五年(公元前316年),蜀王伐苴(jū,蜀王弟苴侯,封地葭萌,今昭化),苴侯奔巴(巴国迁都阆中),巴为苴侯求救于秦。秦惠文王派张仪和司马错救苴、巴,遂伐蜀。蜀灭后,张仪贪巴、苴之富,顺手牵羊,灭了巴国,于秦惠文王后元十一年(公元前314年)置巴郡和阆中县。以后,除隋初因避文帝之父杨忠讳,有35年改阆中县为阆内县外,阆

曲靖版画二

曲靖版画二

历史 123℃ 12

二上世纪80年代是曲靖版画的崛起与辉煌期。从1984年至1991年短短8年时间,先后有8件版画作品人选全国第六届、第七届美术作品大展,并获铜奖1枚。先后有百余件版画作品赴欧美及日本等国家和港、台地区展出,并在继之而来的第十届全国版画展上获金奖1枚、铜奖2枚。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作品有:郭游的《榫接—楔》、《热风》、《南国净土》、《丰岁图》,李成忠的《鸟语花香》、《苍穹》、《撒尼人家》,杨德华的《新娘

曲靖版画一

曲靖版画一

历史 123℃ 12

曲靖现当代美术,是从20世纪60年代步入正轨的。经过70年代的酝酿探索,在80年代绽放出异彩。90年代逐步走向成熟却趋于沉寂,进入新世纪以来有了新的反思和裂变。其中,版画独树一帜,成为曲靖美术的风向标。曲靖版画、重彩画曾多次在国际、国内大展中获得过金、银、铜奖,在业内享有较高的声誉,作品曾多次赴欧、美、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并有200多件作品被国内外多个收藏机构收藏,逐步确立了曲靖版画在

徐霞客在曲靖

徐霞客在曲靖

历史 123℃ 12

细读徐霞客《滇游日记》,始得其游踪。按地理区划,徐霞客在曲靖境内出入了三次。只不过第一次急匆匆地来,人地生疏,颇费周折。第二次和第三次出入曲靖境内时间很近,可认为是心怀探寻江源的同一个目的同一次旅行。中途只是从罗平转出到贵州黄草坝,又折返回富源境内。第一次来,重点在涉水,顺江而下。第二次返回曲靖显得从容一些,两出两入曲靖境内,逗留时间较长,并扩大踏寻范围,登临名山大川,远眺高原平坝风光,再探珠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