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烈士陵园

韩城---烈士陵园

历史 123℃ 12

  今天带大家来看看,我们韩城的烈士陵园,让我们缅怀已去的烈士!!! 在历史文化名城韩城市老城区的北关,一座顺坡而修的建筑将韩城老城区和新城区连接在一起。登上坡顶的金塔眺望,古城风光尽收眼底,南边的古老建筑与北边的现代建筑汇为当今崭新韩城之规模,下面的古老文明与上面的时代气息聚为和谐文明韩城之精华。这座连接新老城区的建筑,便是韩城烈士陵园。 韩城烈士陵园建于1958年,是在圆觉寺旧址上兴建的。

来自苍穹之南

来自苍穹之南

历史 123℃ 12

苍南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商周时期已有人类活动,宋、元以来人文荟萃,明代为抗倭前线,新民族主义革命时期是革命老根据地。早在新石器时代,灵溪镇的渡龙山上就有人类活动,并留下了石器和古陶碎片。至今钱库镇桐桥村还遗留有7座商周时期石棚墓。它是当时浙南沿海地区的一种比较特殊的墓葬形制,这种巨石墓葬文化在国内极为罕见,已被列为“国保”单位。商周时期人类活动逐渐频繁。春秋时为东瓯越人地。战国时属越,秦统

二里头文化

二里头文化

历史 123℃ 12

二里头文化是指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一至四期所代表的一类考古学文化遗存,是介于河南龙山文化和二里冈文化的一种考古学文化。该考古文化主要集中分布于晋南、豫西,尤其以二里头遗址发现的该类文化遗存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故以此命名。二里头文化是进行夏文化探索的主体内容。夏王朝的中心区域,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均证实在豫西晋南一带,考古发现其代表性文化,是二里头文化的二里头类型和东下冯类型。经历了仰韶文化、龙山文化

半个世纪的时光,无法消磨你的美。---叶氏庄园

半个世纪的时光,无法消磨你的美。---叶氏庄园

历史 123℃ 12

商水县叶氏庄园位于因三国大将邓艾屯兵而得名的古镇邓城,距商水县城和周口市区均16公里。依靠水运而发家成为当地巨富的叶氏,从清康熙年间始,历时半个多世纪,耗银百余万两,完成了占地20000平方米,以三个大院为主的宏伟的叶氏庄园建筑群。商水县叶氏庄园位于因三国大将邓艾屯兵而得名的古镇邓城,距商水县城和周口市区均16公里。依靠水运而发家成为当地巨富的叶氏,从清康熙年间始,历时半个多世纪,耗银百余万两,

承德市兴隆县历史

承德市兴隆县历史

历史 123℃ 12

秦汉时为俊糜县,汉武帝时为右北平郡辖区,东汉时设俊麻 县。县城在近半壁山一带。元朝时曾设置半壁山巡检司,隶属于遵化州。清顺治二年(1645年)划兴隆方圆800平方公里为马兰东陵后龙风水禁地,封禁270余年。1915年北京政府批准将清东陵长城北侧被⺌封禁254年的陵寝“后龙风水”禁区——兴隆开禁,许可伐林木、垦荒种田。其境域由直隶省渤海道遵化县辖,并设立“兴隆特别区”。北京、天津等地客商争先来此开设

涡阳-天静宫

涡阳-天静宫

历史 123℃ 12

涡阳天静宫坐落于安徽省涡阳县涡北街道郑店村,距县城中心五公里。,北宋贾善翔《犹龙传》、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南宋谢守灏《混元圣纪》、宋末元初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等史料对此均有记载。明朝皇帝朱棣在此发迹给老子许愿,果登基称帝,依愿扩大重修天静宫,使天静宫达到历史上最辉煌时期,后逐渐败落。此宫南临涡河,三面环绕武家河,北枕龙山之峰,可谓抚山枕水之地,钟灵毓秀之乡。天静宫分为十个殿:老君殿:

建安文化

建安文化

历史 123℃ 12

建安文化位于邯郸市临漳县(又称邺城)西南的古邺城遗址是东汉末年至魏晋时期中国北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在东汉末年至隋统一的400年间,为北方著名的古都,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相继在此建都。战国时期西门豹治邺而显名于世,东汉末年孕育出了文学史上璀璨的“建安文学”。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曹操,在邺城聚集了以曹氏父子和建安七子为主体的“邺下文人集团”,辞赋慷慨,谈诗论文,开一代风格

悠久历史,唯我容城

悠久历史,唯我容城

历史 123℃ 12

句容历史文化悠久,名胜古迹众多。句容于西汉朔元年(公元前128年)置县,迄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句容,《禹贡》为扬州之域;春秋属吴;战国属越,楚并越遂属楚;秦属鄣郡。秦置江乘县(三国吴废,晋复置,隋开皇初废),句容境北部属之。汉置句容县,隶丹阳郡。汉武帝元光六年(前129年)封长沙王子党为句容侯,元朔元年(前128年)党死,复为县。直至南北朝,均属丹阳郡。东晋大兴三年(320年)句容琅琊乡、江

文物——铜牛灯

文物——铜牛灯

历史 123℃ 12

1975年在江苏睢宁刘楼东汉墓出土的一件铜牛灯。此灯通高26.5厘米、长21厘米,由牛身、灯体、灯盖部分分铸后合成。牛的躯体浑圆结实,俯首,耸角,双目圆睁,翘尾,神态憨厚,强壮有力。灯由灯座、灯盘、灯罩组成,灯盘与灯罩均可任意转动方向,以调节明暗亮度和照射方向。灯罩顶部为穹窿形盖,内有圆管状烟道连接于牛头上双角,牛角内空,牛身和穹窿盖上满饰云纹。全灯造型新颖,意趣盎然。铜牛灯即在站立的牛的背上置带

泰州海军纪念馆

泰州海军纪念馆

历史 123℃ 12

简介 由中共中央原总书记、中央军委原主席江泽民亲笔题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坐落在江苏省泰州市白马镇,纪念馆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渡江战役指挥部旧址和海军诞生地新馆两部分。占地面积约为23000平方米,1999年4月29日新馆落成开馆。旧址原为王姓地主庄园,始建于明末清初。1949年4月初,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三野)渡江战役指挥部设在此地。同年4月23日根据中央军委命令,中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历史 123℃ 12

黄岩在夏、商、周为东瓯地,春秋战国为东瓯王国属地,秦代属闽中郡,汉代属回浦县、章安县、永宁县,三国、两晋至南朝属临海县,唐代上元二年(657)始设永宁县,唐武后天授元年(690)改名为黄岩县,因中国道教名人王方平隐居之山顶有黄石而得名。元代元贞元年(1295),户口达5万,升为黄岩州。明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复县。明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析南部太平、繁昌、方岩3乡置太平县(今温岭市)

周至——周至八云塔

周至——周至八云塔

历史 123℃ 12

大家好,我是网络营销能力秀秀友李莹,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我的家乡——周至八云塔,著名的建筑物——八云塔历史。 八云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县城,西南的小土原上,原名瑞光寺塔,是正方形的砖塔。塔共十一层,每层之间有砖砌的出檐斗拱,全高约42米;底层较其他各层约高一倍,北面正中辟有券门,东、西、南三面,各有假券门。八云塔形如笔立,姿态雄秀。它的建筑年代缺乏文献记载,但从形态与结构看,与西安市区内的

丹阳的基本介绍

丹阳的基本介绍

历史 123℃ 12

丹阳市属太湖流域,位于江苏省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上海经济圈腹地,属苏南经济板块,东邻常州市武进区、新北区,西接句容市、镇江市丹徒区,南与金坛市接壤,北接镇江新区,并与扬中市隔江相望,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被列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是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市)之一。 丹阳的经济发展迅猛,产业特色鲜明。丹阳是一座现代化工贸城市,眼镜、五金工具、汽车零

广饶解说之风土人情,我为广饶代言

广饶解说之风土人情,我为广饶代言

历史 123℃ 12

解放前,广饶境内居民以高粱、大豆、玉米为主粮,辅以黍、稷、绿豆、红小豆、白豆、小米等杂粮。一般是每日三餐,早晚习惯喝粥或稀饭。多数人家为省粮、省时,冬闲时吃两顿饭,吃细粮、鱼肉的人家极少。一般人家常年以高粱、大豆混合面做的窝头、饼子为主食,稀饭主要为高粱面或玉米面粥或小米绿豆稀饭。过年迎节吃饺子。蔬菜多是自种自腌的咸菜(萝卜、白菜、黄瓜、茄子、豆角等),寿光籍群众善腌辣椒;鲁西南籍群众喜吃咸红萝卜

集美皇帝井见证——甲子爱情

集美皇帝井见证——甲子爱情

历史 123℃ 12

清晨,桶桶罐罐撞击着井沿,发出欢快的声响;黄昏,三三两两少年在井旁嬉戏。集美有口千年古井,不仅养育了全村男女老少,也见证了一段段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如今时代变迁,古井衰败,逐渐成为人们尘封的记忆。不过,它仍活在很多人的心中。 在后溪苏营村东侧,有两口相同样式的古井,一口是“皇帝井”,石碑上刻着“古唐”二字;另一口是“龙泉井”,石碑上刻着“道光庚子年新建”几个字。两井之间有一口半圆形水池,井水

义乌鸡毛换糖的发展

义乌鸡毛换糖的发展

历史 123℃ 12

说到鸡毛换糖,大家一定会想到是浙江义乌,没错,可以说,义乌有现在的经济基础,来源于“鸡毛换糖”。义乌最初的鸡毛换糖是从廿三里镇开始的。 什么是鸡毛换糖?鸡毛换糖是指在那个物资匮缺的年代,小商小贩走南闯北走街串巷,以糖、草纸等低廉物品,换取居民家中的鸡毛等废品以获取微利。最早的鸡毛换糖,形成于我国的浙江省义乌地区。鸡毛换糖的发展,经历了一波三折的过程,最终,这一行为对地区经济和发展的促进作用得到认

妈祖文化

妈祖文化

历史 123℃ 12

妈祖文化肇于宋、成于元、兴于明、盛于清、繁荣于近现代,妈祖文化也是海洋文化的一种特质。历史上宋代出使高丽、元代海运漕运、明代郑和下西洋、清代复台定台,这一切都体现海洋文化的特征。这就是“有海水处有华人,华人到处有妈祖”的真实写照。而影响所及,妈祖由航海关系而演变为“海神”、“护航女神”等,因此形成了海洋文化史中最重要的民间信仰崇拜神之一。 妈祖短暂的一生虽未留下什么著作,也谈不上有什么思想体系,

太湖县的县情介绍

太湖县的县情介绍

历史 123℃ 12

我的故乡是太湖,所以我必须让大家跟我一起来看看这片我爱的土地,曾如一句诗歌所说:“为什么你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爱我的家乡,我爱太湖。下面就跟我一起来看看这片美丽的土地吧!太湖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大别山南麓,长江北岸。东与天柱山相望,南与庐山呼应,居长江中下游旅游热线之上。合九铁路、105国道、沪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行车至合肥、武汉、南昌等大中城市只需2小时。全县

太湖县的历史沿袭

太湖县的历史沿袭

历史 123℃ 12

太湖县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县,在西汉时为湖陵邑地,属庐江郡。东汉时省湖陵,入皖县。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立太湖左县,属晋熙郡。上古以右为尊,卑者为“左”。南朝宋、齐时,称南方蛮族为“蛮左”,蛮地之县为“左县”。太湖左县,即由来于此。南朝齐建元二年(480),立龙安郡,领太湖左县和东陈县(县治在今小池镇后河村)。南朝陈太建五年(573)废龙安郡及东陈县,独存太湖左县。  隋开皇三年(583),废

禅宗之源

禅宗之源

历史 123℃ 12

本县是中国佛教禅宗文化的发祥地。西晋时期就有西域高僧佛图澄来此建寺造塔;公元561年,禅宗二祖慧可,为避灭佛之灾,从少林寺来到花亭湖畔的司空山、狮子山一带,开坛讲道、弘扬佛法,演化出中国禅宗“一花五叶”,史书记载的狮子山二祖面壁参禅的大葫芦石洞,至今仍保存完好;景区内重点寺庙有数十处,如佛图寺、二祖禅堂、西风禅寺、海会寺自古以来都非常有名。九华山双溪寺肉身菩萨——大兴和尚和著名的宗教领袖、原全国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