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烈士陵园

历史

韩城---烈士陵园

  今天带大家来看看,我们韩城的烈士陵园,让我们缅怀已去的烈士!!!

在历史文化名城韩城市老城区的北关,一座顺坡而修的建筑将韩城老城区和新城区连接在一起。登上坡顶的金塔眺望,古城风光尽收眼底,南边的古老建筑与北边的现代建筑汇为当今崭新韩城之规模,下面的古老文明与上面的时代气息聚为和谐文明韩城之精华。这座连接新老城区的建筑,便是
韩城烈士陵园。
韩城烈士陵园建于1958年,是在圆觉寺旧址上兴建的。整个建筑用白灰砌砖修成,工艺独特,别具一格。陵园顺着坡势分为五级台地,修建有革命烈士纪念塔、两座展览馆和300多位烈士坟墓。从陵园门前拾级而上,二级台地上建有革命烈士纪念馆。馆内陈列有革命遗物,记载着从上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英烈们的光辉事迹。纪念馆的东侧,有田汉先生1961年谒陵时题诗的石刻。登上三级台地,迎面矗立着一座11米高的革命烈士纪念塔。纪念塔的西侧有新修的碑亭。碑亭是由韩城籍抗美援朝老战士和烈士子女240多人为纪念牺牲在朝鲜战场上葬身于异国的25位韩城籍烈士修建的。四级台地上修有钟亭,亭内悬挂着铸于金承安四年的高2.41米的古钟。记得在上世纪60年代,每逢正时,钟亭里就会传来雄壮的钟声,催促着人们匆忙的步伐。坡顶的古塔建于金代,是省级保护文物。从金塔后面跨过新建的天桥,可到达新城区的金塔公园。
陵园的东西两侧,分别修有东陵和西陵6个墓区,安葬着300多名烈士。这些烈士多数是早期投身革命的志士青年,他们的坟墓是从烈士牺牲的地方移葬来的。在这些烈士中,有290多位是无名烈士。面对这些只有编号没有英名的英烈,人们已无法考究他们的身世,只记得他们把身驱捐给了共和国的新生,只知道在共和国的旗帜上有着他们血染的风采。
东陵2墓区的两排墓碑下是34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烈士的坟墓,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烈士把自己的身驱捐给了韩塬大地。这支英雄部队在韩12年间,建成了下峪口和桑树坪煤矿,修建了铁路运煤专线和百余座楼房。至今,知情的韩城人提起这支英雄部队都会感慨地说:“解放军官兵对韩城作出的贡献太大了!”
西陵2墓区有公安二级英模冯丁宁的坟墓。渭南的老公安们都记得,1985年8月2日,韩城市公安局桑树坪派出所民警冯丁宁,在追赶一犯罪嫌疑人时,从七八十度的陡坡上冲了下去,连跨7条荊棘丛生的垄坎将其揪住,搏斗之中坠下悬崖壮烈牺牲,被公安部授予二级英雄光荣称号。多少年来,冯丁宁的精神激励着渭南的公安干警们为护卫秦东大地的安宁勤奋工作着。在一次渭南市公安系统老干部座谈会上,一位原渭南地区公安处领导动情地说:“在这老同事相聚的激动时刻,我们要记住那些为渭南公安事业牺牲的烈士们,记住长眠于韩城烈士陵园的冯丁宁。”说着,潸然泪下。“警苑韩塬多壮士,今朝又见冯丁宁”。今年2月4日,韩城市公安局新城派出所民警王平顺在浴血擒贼中光荣牺牲。他的英雄事迹在韩塬大地奏响了一篇悲壮的乐章。10万人自发到韩城市公安局吊唁英雄,万余人到殡仪馆为壮士送行。王平顺的骨灰葬在冯丁宁的身旁,在陵园里另立起一座丰碑。
陵园是韩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清明,学校都要组织学生们谒陵扫墓。一年四季,络绎不绝的人们在这里谒烈士陵园,登五级高台,仰六层古塔,抒欣慰之情。正如田汉先生诗言:“不催圆觉催前进,今古钟声不一般。”半个世纪来,一群一群的青少年来到这里,学习烈士精神,陶冶理想情操;一茬一茬的青少年走出这里,继承烈士遗志,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共和国的大厦增砖添瓦。
巍巍陵园永立。烈士精神永存。

向我们的烈士致敬!!!

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梧桐子主页:
我的梧桐子主页:/upload_files/2021/10/04/kmavodefault.aspx
我的能力秀主页:/upload_files/2021/10/04/hgxe8guopan
我的新浪微博:/upload_files/2021/10/04/7hb8thome?wvr=5&lf=reg
我的新浪博客:/upload_files/2021/10/04/uruc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