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之源

历史

禅宗之源

本县是中国佛教禅宗文化的发祥地。西晋时期就有西域高僧佛图澄来此建寺造塔;公元561年,禅宗二祖慧可,为避灭佛之灾,从少林寺来到花亭湖畔的司空山、狮子山一带,开坛讲道、弘扬佛法,演化出中国禅宗“一花五叶”,史书记载的狮子山二祖面壁参禅的大葫芦石洞,至今仍保存完好;景区内重点寺庙有数十处,如佛图寺、二祖禅堂、西风禅寺、海会寺自古以来都非常有名。九华山双溪寺肉身菩萨——大兴和尚和著名的宗教领袖、原全国佛教协会会长、海内外尊称为“活佛”的赵朴初先生都生长在花亭湖畔。红色热土太湖县是一块红色的土地,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到建国后的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数以千计的英雄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巍巍龙山为之骄傲,涓涓长河为之长吟。  1928年,中共太湖支部在甘家沙湾成立,这是县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从此,太湖人民为推翻三座大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1930年,中共太湖县委成立,组织太宿望边界农民在县境内大石岭举行过一次武装暴动。1931年,中共北中区委和北中区苏维埃政府相继成立,开展反土豪、分田地等斗争。1932年,中共河口区委和3个乡的苏维埃政权相继建立。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和第二十五军先后两次攻克太湖城,第二十八军在政治委员高敬亭的率领下,在太湖凉亭坳(今属岳西)重建,并先后召开3次重要会议,进行了5次重大战斗。抗日战争时期,太湖虽为山乡僻壤,然而日军并未放过太湖,两次入侵,多次轰炸,使太湖人民深受罹其苦。 1938年,国民党部队在县东山头对日军清水师团进行过一次较为激烈的堵击,虽伤亡惨重,但仍未使县城免于沧陷。为领导民众开发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4月,中共太湖中心县委(又称皖中工委)成立,12月中共太湖县委成立。此后在山区成立蕲太英工委、中共蕲宿太工委和中共蕲太英浠边县委,并建立抗日民主“三三制”县级政权——蕲太英浠边军民联合办事处。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皖西一地委、专署和军分区等领导机关均设在太湖,推动了太湖的革命斗争;特别是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在刘畈胡氏宗祠召开晋冀鲁豫野战军三纵队旅长及皖西工委委员以上干部会议后,太湖革命斗争形势如火如荼,县、区、乡革命政权相继建立,革命截止装日益增强,解放区不断扩大,至1949年2月24日(农历),太湖人民终于迎来了彻底解放。

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