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 淮阳包公祠

周口 淮阳包公祠

历史 123℃ 12

“包青天”这三大家陌生吗?在电视剧中大家应该看到过吧!,在我们成长中应该也听老人们说过吧!包拯抑恶扬善,刚正不阿,是宋代一位名臣。因此被后代敬仰。我们今天说建筑的就是他在陈(淮阳)的事迹的证明——包公祠包公祠俗称“老包庙”,位于城内西北角,为纪念包拯而建。此处原是官府的粮仓之地,陈州人民为了感戴这位解救饥苦的恩人,特在此建祠塑像,以示纪念。相传,陈州三年大旱灾颗粒不收,国舅安乐侯庞昱抢男霸女、茶毒

雷州半岛

雷州半岛

历史 123℃ 12

雷州半岛,中国三大半岛之一(南方第一大半岛)。因历史上属于雷州府辖地而得名,半岛上主要城市为广东省湛江市(地级市)。雷州半岛地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西南部,位于北纬21°15′~21°20′,东经109°22′~110°27′。介于南海和北部湾之间。南隔琼州海峡与祖国宝岛海南相望。南北长约140公里,东西宽约60~70公里,面积8888平方公里。雷州半岛以雷州方言、雷州音乐、雷歌、雷剧、雷州石狗、

睢宁历史文化

睢宁历史文化

历史 123℃ 12

睢宁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位于县域北部的下邳镇,是夏禹时的下邳国所在。历史上的下邳是中原水陆通衢,人丁兴旺,商贸繁荣,张良圯桥三进履得兵书、吕布被缢杀白门楼等历史事件都发生于此,这里还耸立着中国最早的宝塔———九镜塔。丰富的历史遗存和文化遗迹为睢宁留下了宝贵的财富。睢宁是古黄河文明发源地之一。但历经几千年沧桑,昔日辉煌的国、郡、州的治所因天灾人祸频频,使得大部分设施或毁于战火,或湮没于洪水,只留下了传

陆军一五七师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

陆军一五七师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

历史 123℃ 12

众所周知中国抗日战争的战场主要是华北和长江流域一带,但今天我介绍的是位于广东清远的陆军一五七师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 民国29年(1940年)10月15日,为纪念抗日战争时期粤北战役(银盏坳阻击战)国民革命军殉难将士而建立的陆军一五七师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是出清远人民与全国人民站在同一阵线的有力证明,也是清城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纪念碑占地面积426平方米,碑通高5米,砖石构筑,碑身刻着国民革命军

户部巷的历史

户部巷的历史

历史 123℃ 12

户部巷汉味风情街位于武昌司门口,东靠十里长街(解放路),面临浩瀚长江,南枕黄鹤楼,北接都府堤红色景区,是由名街名楼名景名江环绕而成的一块方寸之地,自古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户部巷于明代形成,清代因毗邻藩合衙门(对应京城的户部衙门)而得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很早就以经营汉味早点而闻名,热干面、糊汤粉、牛肉面粉、面窝、稀饭等独特汉味早点经营,经久不衰。2002年以来,武昌区政府在重塑历史文化名城的过程

集美区历史沿革

集美区历史沿革

历史 123℃ 12

集美区境为原同安县邑的西界大部。早在夏、商时期,同安属古代扬州地(为《禹贡》中九州之一)。周朝时,称七闽之地。春秋战国时期为越国地。秦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后又增设南海、闽中、桂林、象郡四郡,其时同安即隶属僻处海隅的闽中郡。至西汉时,汉高祖刘邦复立闽越国,任勾践七世孙无诸为王,后因作乱被讨平,其地立冶县(县治在今福州),属会稽郡。建安年间,闽地分设五县,同安邑境属侯官县(包括今福州、兴化、泉

泰州高港区的介绍

泰州高港区的介绍

历史 123℃ 12

高港区,是江苏省泰州市下辖的一个区,是泰州市的郊区,有史记载可追溯至五代南唐,北宋初口岸(古称“柴墟”)曾为泰兴县县治所在。1997年8月,国务院批准设立泰州市高港区,时辖七个乡镇,2008 年区划调整后,辖七个街镇(口岸、刁铺、永安洲、许庄、白马、胡庄、大泗),总面积314.33平方公里,人口29.69万人。高港区是泰州市区的南大门,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高港区设有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境内

涞水发源的传说

涞水发源的传说

历史 123℃ 12

涞水有涞水源, 涞水源传说有个水母娘娘。她并不是神仙, 而是一个善良的媳妇。  在涞水县城东1 里的地方, 是涞水的发源地。这里有坐北朝南几丈高的砖墙, 高墙顶端的平台上是一古建筑群, 有钟楼、鼓楼、穿亭、殿阁。众多的古建中, 要数唐天宝年间建造的九层古塔鹤立鸡群, 引人注目。塔脚下是十几亩大的水池, 池底有无数的泉眼突突地喷水, 翻着浪花, 冒着气泡。池中间建有凉亭, 亭与岸之间拱桥相连。池周垂

赤城历史概述

赤城历史概述

历史 123℃ 12

今赤城县乃原龙关县与原赤城县合并而成,古为黄帝部族缙云氏地。汉置女祁县,北魏设御夷镇,唐置龙门县。明置卫、所、堡,清康熙32年升赤城堡为赤城县,历代即为兵防重镇,自古就有“宣府肩背、独石咽喉”之说。长期以来又是长城内外主要贸易集散地。1948年,原属丰宁县的黑河川三道川、白草、东万口、茨营子、东卯划归赤城县。1958年9月,赤城县并入原龙关县,称龙关县,县址设在今龙关镇。1960年6月,县址迁往赤

漯河许慎墓

漯河许慎墓

历史 123℃ 12

许慎墓位于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姬石乡许庄村东土岗上。东南3公里为汉召陵故城,西1公里为沙河(即氵隐 水)。墓冢高5米,周长33米,墓前立有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郾城县知县荆其惇重修墓碑、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知县温德裕立《汉孝廉许公之墓》碑和光绪二年(1876年)知县王凤森撰文并立《许夫子从祀文庙记碑》。许慎(约58一约147),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汝南召陵(属今河南漯河市召陵区)人,字

17 鹏小艳:家乡名镇二:七里营镇

17 鹏小艳:家乡名镇二:七里营镇

历史 123℃ 12

大家好,我是能力秀参赛者梁鹏艳。现在我介绍一下七里营镇,我呢,就属于七里营镇的,再次能为大家介绍我的家乡感到高兴!新乡县七里营镇地处豫北平原,位于新乡市西南18公里处,北依太行,南眺黄河,107国道、新郑公路穿境而过,京广铁路、新荷铁路环镇绕行,交通十分便捷,地理位置优越。七里营镇是新乡市最大的乡镇,全镇辖36个自然村,41个行政村,73439人,5890公顷耕地,国土面积86平方公里,是豫北地区

李馆地道旧址

李馆地道旧址

历史 123℃ 12

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商丘市民权县城北31公里处李馆村。是抗日战争时期李馆人民为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所挖的连村地道。以李馆村前站为中心,连接10余个村庄,纵横长达25公里,另有“壮志台”、“血水井”、“英烈院”等革命遗物和建筑物历史介绍:抗日战争时期,李馆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员领导下,利用地道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先是少数党员秘密挖个人藏身洞,后来组织民兵挖联户地道,进而为抗战需要发展为联村地道。以李馆

如东的位置地形

如东的位置地形

历史 123℃ 12

之前简单的介绍了如东的历史,今天要说的是如东的位置地形。如东县位于东经120°42′~121°22′,北纬32°12′~32°36′,地处长江三角洲北翼,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和南通市域东北部。东面与北面濒黄海,与日本、朝鲜隔海相望,南侧紧靠南通市通州区,西部与如皋县接壤,西北与海安县毗邻。县境西起袁庄镇曹家庄西端,东止如东盐场东堤,长达68公里;南起掘港镇朱家园南河,北止栟茶新垦区,宽达46 公里[7

都江堰的辉煌历史

都江堰的辉煌历史

历史 123℃ 12

  都江堰水利工程。历经2260年而不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成功的水利杰作,更是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古为今用”、硕果仅存的奇观。与之兴建时间大致相同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仑的灌溉系统,以及中国陕西的郑国渠和广西的灵渠,都因沧海变迁和时间的推移,或湮没、或失效,唯有都江堰独树一帜,有兴建源远流长,至今还滋润着天府之国的万顷良田。    都

灵璧三宝

灵璧三宝

历史 123℃ 12

灵璧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建县于1086年,始称“零璧”。1117年改称灵璧。这里是楚汉相争的古战场,中华奇石的主产区,素有“虞姬、奇石、钟馗画,灵璧三绝甲天下”之美誉,又有“一美,一‘丑’,一奇”之说,灵璧的三件宝:美的是虞姬,奇的是灵璧石,那“丑”的,便是钟馗。钟馗画,作为灵璧三件宝之一,享誉国内外。灵璧——古迹遍布,人文荟萃。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给灵璧留下了众多的人文景观,灵璧大地到处闪耀着中

都江堰年的历史事件

都江堰年的历史事件

历史 123℃ 12

李冰创建都江堰:秦昭王后期李冰任蜀郡守期间(约公元前276~前251年),在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前人治水经验的基础上,精心选择在成都平原顶点的岷江上游干流出山口处作为工程地点,团结和组织西蜀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奋斗,终于在公元前256年前后建成都江堰。实践证明,历2000多年效益不衰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地理位置优越、合理,工程布置适合自然规律,分水堤、溢洪道、宝瓶口三项工程相互制约、相辅相成,联合发挥

走近都江堰

走近都江堰

历史 123℃ 12

都江堰坐落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都江堰水利工程建于公元前256年,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江堰附近景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和灵岩寺等。   都江堰水利工程由创建时的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

商州历史上的十部旧志

商州历史上的十部旧志

历史 123℃ 12

商州自古为“天下名区也!六经本于文字,文字则始制于商;至治本于五教,五教则敬敷在商;圣君贤相不外乎一德,君相之嘉会亦在商。”(刘承学《〈商略〉序》)然,商州有志自明嘉靖始,而据目前所知:自嘉靖初至民国末(上世纪40年代后期)的430年间,商州官修、私撰“商志”共有十部。第一部 [明•嘉靖]《商略》任庆云撰明正德举人、郡人任庆云(字怀南)所撰的《商略》“自创义例”,分《地理》《建置》《学校》《典礼》

历史沿革第二部份

历史沿革第二部份

历史 123℃ 12

历史沿革第二部份河间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历代在此设郡立国,建州置府,素有“京南第一府”之称。涌现出许多对我国文明史起到重要影响的人物。春秋时代的鲍叔牙封地束州,东汉张衡曾任河间相,三国时魏国名将张郃官拜征西车骑将军、封鄚侯,唐代诗人刘长卿,世称“五言长城”,宋代名臣包拯作过知州,汉博士河间人毛苌在诗经村传授《诗经》,使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流传天下。汉武帝钩夫人,唐代大诗人刘长卿、金元医学家

崇左,一个壮乡浓郁的地方

崇左,一个壮乡浓郁的地方

历史 123℃ 12

崇左,一个壮乡浓郁的地方崇左市位于广西的西南部,因整个古城三面环水,其形若壶,又被称为“壶城””,古为百越之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立南海、桂林、象郡,崇左属象郡地,1949年起,崇左先后属龙州、崇左、邕宁等专区及南宁地区,2003年挂牌成为地级市。崇左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3℃,年降雨量1200毫米以上,全年夏长冬短。崇左东北部与南宁市毗邻,北部与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