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子--富平县王寮镇

东子--富平县王寮镇

历史 123℃ 12

王寮镇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城东约八公里处,下辖9个行政村,69个村民小组,总面积33.97平方公里,总人口23433人,5300多户,52个自然村堡,耕地面积42173亩,14个党支部,460名党员。镇政府驻地县城东北8公里处,西禹路穿境而过,富龙路贯穿东西,镇村各主干道路基本硬化。辖区内有变电站、电管站。全镇68台变压器全部进行增容,电网改造基本达标,可以保证全镇十年内发展经济和人民生活的用电

公安的古代历史

公安的古代历史

历史 123℃ 12

公安,昔称七省孔道。早在公元前202年(汉高祖五年),即建孱陵县,(公安县的 荆州古城前身)。县域凭临长江天堑之险,又当南北皇华驿道(现为207国道)要冲。东联汉沪,西接巴蜀,南控湘粤,北通陕豫,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公安置县始于汉高祖5年(公元前202年),时名孱陵县。汉建安14年(公元209年),刘备领荆州牧,立营油江口,取左公刘备安营扎寨之意,改孱陵为公安,公安县由此而得名。这里曾是“三国”

琴峰书院

琴峰书院

历史 123℃ 12

琴峰书院,位于饶平县三饶镇的大金山东麓,是饶平县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在科举时代,它是饶平县最高学府之一,培养了不少英才人物,今为三饶镇中心小学校址。琴峰书院始建于请乾坤二十年(1755年),由饶邑县令宫文雅所倡办,在社学的基础上改建而成。当年建成后称“在城书院”,翌年易名为“三饶书院”,清光绪三年(1877年) ,则正式定名为“琴峰书院”。书院坐落于三饶城东的大金山,不定名为“大金山书院”,非座落于

汉中历史---石马坡

汉中历史---石马坡

历史 123℃ 12

在汉中的历史上,三国故事甚多,流传甚多,石马坡便是其中之一。相传三国时,魏延为马岱所杀,死后怨气难平,其墓前的石马随主人也怨气难消,故他的墓地虎头桥常有奇怪之事。清末年间,魏延墓前的一石马因怨再次作怪,它白天为石马,夜间变为真马,啃食庄稼,作怪多日,损坏多处农田。一日被农人发现,石马急忙逃窜,农人不懈追之,此马逃至一坡地时,恰遇天明鸡叫,化为石马,农人见是一石马作怪,大惊,逐告知官府。汉中知府对石

泰兴简介

泰兴简介

历史 123℃ 12

泰兴市位于江苏省中南部、长江下游东岸。北纬31°58′~32°23′,东经119°54′~120°21′。东经120°(北京时间)和神秘的北纬30°贯穿泰兴。东接如皋市、,南接靖江市,西濒长江,与扬中、常州两市隔江相望。北与泰州市高港区毗连。东西最大直线距离为47.0千米,南北最大直线距离为43.5千米。泰兴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面积1172平方千米,人口121.22万。地势东北高、西南低,由东北

仪征登月湖风景区

仪征登月湖风景区

历史 123℃ 12

登月湖风景区位于江苏省仪征市月塘乡登月湖风景区由“乐水湾”“欢乐岛”和“龙山”三个景点及一条环湖观光游览线构成。“乐水湾”之名源自中国一句古语“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意为喜欢水的人会变得很聪明。“乐水湾”是登月湖目前最有代表性的主题游览区,以展示智慧,增长知识为主题,体现了建设者的深刻创意。“乐水湾”分为七巧板游乐场、天文苑、智慧故事城、七桥广场、水旱滑道和游船码头六大主题游乐区块,每个区块的景观

龙门农民画

龙门农民画

历史 123℃ 12

龙门农民画创作活动有近30年的历史,曾在广州、西安、北京、上海、长春等国内大都市展出,也曾到美国、日本、瑞典、挪威等国家和香港地区举办展览,100多张作品在国内外刊物发表,48张获省以上美术奖,外宾购龙门农民画4500多张,龙门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龙门是广东省的一个传统农业县,农民画艺人多身居农村,没有上过正规学校的农民从家乡的山山水水中汲

京杭大运河——古运河

京杭大运河——古运河

历史 123℃ 12

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公里,贯通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流经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目前通航里程只剩883公里。 ·2500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吴王夫差为伐齐开凿邗沟·1400年前,隋炀帝开凿江南运河·1292年,元世祖完成了京杭运河全线贯通·无锡古运河段,旧时直线穿越无锡城·1958年从下甸桥至老鸦浜开凿新河道·1976年从老鸦浜到黄埠墩一段开凿新河道·1983

蒙古人的辉煌历史

蒙古人的辉煌历史

历史 123℃ 12

蒙古人的辉煌历史 25年间蒙古军队征服的土地和人民比罗马人花400年时间征服的还多,超过3000万平方公里,30亿人口,包括中国、印度、俄罗斯、伊拉克等四十多国。而当时控制这些的蒙古人仅100万,军队不足10万,一座较大的体育馆足以容纳。蒙古人建立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元朝,也成就了印度的莫卧尔王朝,并使72个分裂的俄罗斯公国统一成一个国家,还为俄罗斯养育了鲍里斯和菲德尔戈杜诺夫两位沙皇,所罗门尼娅.

海珠桥历史

海珠桥历史

历史 123℃ 12

海珠桥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区跨越珠江的一座桥梁,连接越秀区及海珠区,北连广州起义路,南接江南大道北。建于1933年,全长356.67米,主桥全长182.90米,南北两跨对称布置,原为三孔下承式简支钢桁架桥,设计荷载为二列10吨汽车,中跨为开启式结构,能向上分开,以利大船通过。1949年,中孔钢梁被国民党政府炸毁。1950年,由衡阳铁路局广州分局负责修复通车。修复后,仍为钢桁架梁,中孔不再活动开启。

倒栽柏树

倒栽柏树

历史 123℃ 12

在高淳县和溧水县交界处的双牌石往南,朝高淳县城的方向行四五公里,你就会发现马路右边有一棵又高又大、形状怪异的古树。这是一棵稀有的柏树,株高数丈,身大十围,远看象一顶撑天的华盖,近看似一棵硕大无比的天然盆景。更为奇特的是,树上的枝条精光透亮,仅枝梢有一簇翠绿的细叶,现出勃勃生机。根根枝条扭曲作势,互相绞扎盘旋,好似虬龙昂首腾空,又象是密密的树根缠成一团。文人称之谓“凌云作势头埋地,捧日有心根向天”,

我的家乡普格

我的家乡普格

历史 123℃ 12

普格县是彝族火把节的发祥地,是一个以彝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县、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县。普格,彝语意为山垭口下的草甸子,彝族群众称普基,普格即由普基转音而得 凉山州普格县螺髻山镇远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末、西汉初即纳入祖国版图,属邛都(今西昌县)。据《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此皆锥结、耕田、有邑聚”。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111年)置越西郡,普格为越西郡辖地。唐末入南诏

韩城行鼓 ——  程晨

韩城行鼓 —— 程晨

历史 123℃ 12

1 简介 韩城行鼓,俗称“挎鼓子”,在韩城传布极广。历史上,几乎大一点的村庄都有自己的锣鼓队,不论逢年过节,还是求神祈雨,总能听到激昂的锣鼓声。韩城行鼓 韩城行鼓历史悠久。据传,元灭金后,蒙古骑士在韩城敲锣打鼓,欢庆胜利。韩城群众沿袭模仿,成为民间鼓乐。传统的表演,鼓手都头戴战盔,腰束遮鞍战裙,击鼓时仰面朝天,成骑马蹲裆式,模拟蒙古骑士的神姿。即使在今天欣赏韩城行鼓的表演,你仍能感受到这种气氛

内乡发现大型宋墓

内乡发现大型宋墓

历史 123℃ 12

2012年11月2日下午,在内乡县王店镇堰张村王楼组南发现两座宋代砖室墓,目前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正在清理发掘。 据悉,这两座宋墓上面原是一片耕地,古墓顶端距离地面仅80厘米,是在内乡G312国道改线工程王楼路段施工中发现的。内乡县文物局当天下午1点接到报告后立即赶到现场,并迅速上报内乡县政府和南阳市文物局,同时协调公安部门出动警力保护现场。目前,内乡县文物局和王店镇派出所对墓葬实行24小时值班

我在桂平,我为家乡代言

我在桂平,我为家乡代言

历史 123℃ 12

桂平市是一座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桂平市辖21个镇、5个乡,总面积4074平方公里。它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最早对外开放县之一,是全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百强县,是中国著名的“荔枝之乡”,被誉为西江流域上的一颗明珠。 桂平市位于广西东南部,位于郁江和黔江的交汇处,它具有明显的水上运输功能,它是西南经济区和华南经济区航运大通道的重要城市。桂平属于南亚热带,北回归线横贯中部,这里的气温适中,全年无

秀友郭盼---韩城   城隍庙

秀友郭盼---韩城   城隍庙

历史 123℃ 12

城隍庙 韩城---城隍庙位于陕西省韩城市金城区东北隅,占地1.5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76平方米。庙始建于明隆庆五年(1571年),明万历五年(1577年)扩建,后多次重建。该庙坐北朝南,平面分四道院呈“十”字形,以山门、政教坊、威明门、广荐殿、德馨殿、灵佑殿、含光殿等构成南北中轴线。庙中所有建筑构架均采用彻上明造,梁架仍保留叉手,前后檐多用“大额”,山面用阑额和普拍枋。歇山顶收山较大,形制古朴

庄浪历史沿革

庄浪历史沿革

历史 123℃ 12

庄浪县历史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息、繁衍,是传说中伏羲氏、女娲氏的活动区域之一。相传夏禹把天下划分为九州,庄浪在夏商时属“雍州之域”;西周时期西周是西戎的游牧之地,划在“候服”的范围;春秋战国时,仍为西戎所占据。春秋中期,归秦国版图。秦始皇灭六国,庄浪地区一直为秦关中五郡之陇西郡(今甘肃临洮县)所辖。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庄浪地区为凉州刺史部(州治陇城,今秦安县陇城镇)下的天水郡

秀友冯玲--- 临漳行政区划

秀友冯玲--- 临漳行政区划

历史 123℃ 12

临漳镇镇政府驻南关村。面积48.64平方千米,人口7.50万。辖34个行政村:南关、东关、西关、北关、东街、南街、西街、北街、落村、刘庄、李家、西上、西岗、东岗、东北城角、西北城角、东南城角、西南城角、东后坊表、东前坊表、西前坊表、前赵坦寨、后赵坦寨、西五岔口、东五岔口、后坊表、郝辛庄、岗陵城、西烟寨、东烟寨、王明寨、炉耳庄、西辛寨、小平营。南东坊镇镇政府驻南东坊村。面积25平方千米,人口2.43

商丘之地

商丘之地

历史 123℃ 12

商丘的由来源于阏伯,阏伯在他的封地“商”(今商丘)做火正契,深受人民的爱戴,故人们尊他为“火神”。阏伯死后葬于封地,由于阏伯的封号为“商”,他的墓冢也被称为“商丘”,即今商丘的由来。商丘为上古帝王之都,一万年前三皇之首的燧人氏出生于商丘并在商丘一带建立燧明国。此后栗陆氏、朱襄氏、葛天氏等先后在商丘建都。约在公元前24世纪,颛顼、帝喾高辛氏等先后在商丘建都。帝喾之子契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今商丘),为

电白区的历史文化

电白区的历史文化

历史 123℃ 12

电白于梁大通二年(公元528年)析高凉置郡(郡县一体),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建县,均以“电白”为名。缘由何来,传说有二。一说,电白初建定址时,其后山为宝山。在宝山的悬崖峭壁上有一岩洞名龙湫岩,深不可测。若投石至岩中,立即雷电交加,白光闪烁,因而便将这个郡定名为电白郡。隋改郡为县时,治所未变,即今之高州市长坡旧城村。明成化年间,县治所自旧城迁神电卫城(今电城),县名如故。二说,自电白至雷州半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