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桥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区跨越珠江的一座桥梁,连接越秀区及海珠区,北连广州起义路,南接江南大道北。建于1933年,全长356.67米,主桥全长182.90米,南北两跨对称布置,原为三孔下承式简支钢桁架桥,设计荷载为二列10吨汽车,中跨为开启式结构,能向上分开,以利大船通过。1949年,中孔钢梁被国民党政府炸毁。1950年,由衡阳铁路局广州分局负责修复通车。修复后,仍为钢桁架梁,中孔不再活动开启。
海珠桥是广州市第一座跨江桥,于1929年12月动工,1933年2月建成通车,由美国马克敦公司承建。桥长180米,宽18.3米,为简支拱形下承钢桁架梁。
1938年日军侵占广州,海珠桥遭破坏,后虽经修建,中段桥面开合部分已无法复原。
1949年10月14日下午5时,国民党军队败退时将海珠桥炸毁,中孔钢梁沉没江中,南北两孔大梁折断,东南桥墩与西北桥墩皆被炸毁。
1950年3月25日,市政府开始重建海珠桥,重建后的海珠桥桥面不能开合,外观与原桥大致相若。
上世纪70年代,海珠桥上交通日趋繁忙紧张,1974年12月海珠桥扩建工程正式动工,在原桥两侧加宽各11米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桥,桥跨与原桥一致组合成一新的桥面体系。经扩建的海珠桥,新旧桥既独立又联体。现桥长486米,正桥182米,桥宽33米。
2012年,海珠桥再次进行大修,并将保留原样,修复后使用寿命将不少于50年。
海珠桥是广州市第一座跨江桥,是当时广州市区唯一跨江大桥,它的建成方便了珠江南北两岸人民的生活,促进了两岸的交流,加快了广州的城市建设与发展,并以“珠海丹心”的名义入选了1963年的羊城八景。从建成到现在,海珠桥经历了一段生与死的历史,也是广州人民历史的见证者。它承载着老广们那段战火纷飞的历史情感,它是老广们永远的老朋友。
我的梧桐子专题网站:
我的能力秀主页:/upload_files/2021/10/04/ukh7agagabox
我的博客:/upload_files/2021/10/04/cb4r31770557522
我的微博:/upload_files/2021/10/04/skzftkinsga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