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兴安盟乌兰浩特市
乌兰浩特市原名王爷庙,因清朝第三代札萨克图郡王鄂齐尔在此建立家庙而得名。1947年5月1日,全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政府—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在这里成立。同年11月,王爷庙改称为乌兰浩特市。1949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西迁。1964年7月,取消市建制,隶属科右前旗。1980年7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恢复了乌兰浩特市建制。现为中共兴安盟委、盟行署所在地,是全盟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
乌兰浩特市原名王爷庙,因清朝第三代札萨克图郡王鄂齐尔在此建立家庙而得名。1947年5月1日,全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政府—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在这里成立。同年11月,王爷庙改称为乌兰浩特市。1949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西迁。1964年7月,取消市建制,隶属科右前旗。1980年7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恢复了乌兰浩特市建制。现为中共兴安盟委、盟行署所在地,是全盟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
嗨,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是我的家乡:闵家桥。在金湖的东南面,是有名的高邮西北乡,人们又称“下五镇”,后期人们将下五镇划分成了金沟集、塔儿集、闵家桥集、银集、涂沟集。闵家桥镇以“桥”为名,这在我们下五镇本也不足为怪。我们家这里是典型的水乡,沟河港汊密布,所以这里势必要有桥。这里还有横荡桥、扬陆桥、夹沟桥、太平桥、湾桥、小桥、朱桥、胡桥……有趣的是,每一座桥都有它的一段来历,听着这古色古香的名字
作为潮汕人,一定非常熟悉分布在各村乡间众多的祠堂建筑。潮汕祠堂一般仅有规模的区别,都是由各宗各姓建起。但记者近日却在潮州饶平海山镇发现了一座百年前建起的清代祠堂,却是由村内八个不同的姓氏祖先共建而成。这也足以形成祠堂建筑的“潮汕一奇”。祠堂建于光绪年间 饶平县海山镇是个临海小镇,镇上上港村东北面有座烟楼山。在烟楼山南有一座祠堂,建筑面积有差不多半个篮球场大,单层灰木结构,乍一看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季华女子学校旧址位于沙塘社区居委会心田里17号。1920年3月由佛山爱国女青年郭鉴冰、郭慕兰和郭淑贞创办。最初校址在石头路大街14号,1924年迁建现址。该校现仅存礼堂一栋。礼堂建于1933年,座东北向西南,红砖钢筋混凝土结构。首层大门前由四柱门楼,建筑平面凸字形。大门左侧镶嵌1933年6月15日郭鉴冰、郭淑贞墓基石,礼堂首层设有讲台,铺砌民国水泥拼花阶砖,二层通堂式平天台。季华女子学校是“五四”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雷州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笔厚重的文化遗产。雷州歌是以雷州市为核心,覆盖整个雷州半岛讲雷州话的10个县(市)区, 500多万人,甚至延伸至历史上雷州人所迁往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雷州华(侨)人地区。雷州市(原海康县)居于雷州半岛中部,东西濒临大海,地理位置处于亚热带,气候温和,四季如春。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盛产水稻、甘蔗、水果等农产品及珍珠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雷州石狗信仰习俗主要流布于雷州半岛中部的湛江市雷州市等地,覆盖范围包括雷州半岛、海南岛、广西、越南北部等广阔区域。雷州石狗经历了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守护神、吉祥物的发展过程,是汉越文化融合的产物,石狗的雕刻、祀立、供奉是雷州石狗习俗的主要内容。它从选材、工艺、供奉地点、文化认同等方面展示了雷州工匠的智慧与精湛的技艺,展示了雷州先民的独创精神及美好愿望,是雷州半
保圣寺塔位于县城东郊龙城山上,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龙城山原有名刹龙城寺,系藏经之所,相传建于吴赤乌二年(239年)。该寺于宋祥符年间改名保圣寺,宝塔随之重建,名保圣寺塔。塔高31米,四面七级。底层占地135平方米,壁厚1.3米。塔为砖木结构楼阁式,其建筑风格融合了宋代南北方砖塔建筑技术特色。该塔曾于明、清两代迭加修缮,但到高淳解放时已百孔千疮、破败不堪。人民政府先于1974年作了局部维修,又于
韦承庆(639—705),字延休,唐代河内郡阳武县(今河南原阳)人,父为宰相韦思谦。性谨畏,事继母笃孝。韦嗣立的母亲是韦承庆的后娘,虽然后亲对韦承庆不好,经常打骂他,可韦承庆却十分关心弟弟,不但陪他玩,还帮他学习,兄弟两个非常亲近。年方弱冠就擢进士第,官太于司议郎。高宗永隆元年,太子李贤废,承庆亦出为乌程令。后累迁凤阁舍人,掌天官选。历沂、豫、虢三州刺史。长安中,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商纣王是商朝第三十代君王,在我国历史上是最荒淫无德的暴君之一。一次出行,商纣王路过平乡,顿时被眼前美景所吸引, “王固岗数里外,枣杏成林,多经年老树,复有椿槐,千里敝日,登岗四望,郁郁葱葱,时属清秋,凉风晚发,声来林间。”不仅感叹:此景只应天上有啊!于是商纣王就决定在这里修建离宫别馆、苑囿台榭。史书记载,沙丘宫东西宽1500米,南北长500米,是商纣王处理公务、休息及娱乐之处,其宫殿群是沙丘平台中
德保县秦属象郡。汉代属牂牁郡句町县地。晋属兴古郡。唐为废冻州(羁縻州)。宋建镇安峒。元至元十八年十月(1281年)建镇安州,二十九年六月改为镇安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镇安路改为镇安土府。府治设于小镇安厅(今那坡县)的感驮岩。次年(1369年),府治移建于废冻州(今德保县治)。 清康熙二年(1663年)改土归流为镇安府。乾隆四年(1739年),镇安府添设附廓县,叫天保县。 民国元年,置府
2002年,惠东县辖22个镇(平山、大岭、安墩、宝口、高潭、2005年5月,惠东县辖20个镇(平山、大岭、安墩、宝口、高潭、增光、多祝、吉隆、黄埠、盐洲、稔山、铁涌、平海、港口、白花、梁化、松坑、马山、新庵、白盆珠)。2005年12月9日,撤销平山镇,设立平山街道办事处,并将原大岭镇蕉田居委会和陈塘、碧山、坣陂、光明、谭公、鹤楼、下联、星合、大布、六德、三联等11个村委会划归平山街道办事处管辖;撤
惠东历史可上溯至秦,时属南海郡;两汉、三国、晋秦朝始皇帝三十三年(前214年)秦派兵平南越后,置傅罗县隶属南海郡。县治在今惠东县梁化镇梁化屯。三国吴甘露元年(265年)傅罗县改称博罗县,县治仍在梁化屯。南朝梁天监二年(503年)南海郡析置梁化郡,郡治在今惠东县梁化屯。博罗县治迁至浮碇岗(今博罗县城罗阳镇)。祯明三年(589年)建立归善县,今惠东县、惠阳市属归善县地。隋朝开皇十一年(591年)废梁化
永仁古称苴却。先秦属古滇国地。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属越雟郡蜻蛉县。东汉属益州越雟郡蜻蛉县。三国蜀汉属益州云南郡蜻蛉县。西晋属宁州云南郡蜻蛉县。东晋至南朝梁属宁州兴宁郡蜻蛉县。北朝周属南宁州。隋朝属南宁州总管府。唐初曾置强乐县,武德四年(621)属微州,设深利(今永仁)和十部(今仁和)。唐南诏国时为弄栋节度伽毗馆。宋大理国属弄栋府。 元宪宗七年(1257)废褒州置大姚堡千户所,属
滦南县1946年建置,因位于滦县南部,故名滦南县。建县时间虽短,但境地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生息繁衍。 商汤王十八世纪,封墨胎氏于孤竹。 西周(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县地属燕,仍为孤竹国。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231年),县地属燕国。 秦始皇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王翦破燕,县地属秦。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县地属辽西郡。
滦南县隶属河北省唐山市,总人口 58万人。地处东经118°8′-118°53′、北纬39°-39°38′之间,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0.6℃,常年降水量658mm,年均日照2853小时,无霜期186天。滦南县南临渤海,背靠京津,东南距京唐港40公里,东北距秦皇岛120公里,西距唐山 44公里,西南距天津182公里,西北距北京250公里,位于环渤海和环京津交融地带。境内唐港高速公路横
郑守治撰文一、 引言玄武大帝,中国道教大神之一,又称真武大帝、玄天上帝、元天上帝、北帝、北极玄天上帝、北帝真武帝君、荡魔天尊、黑帝、玄帝、上帝等,是在我国民间拥有众多信众的著名神明。时至今日,从晋北的恒山山麓(湖北武当山),到南国珠江三角洲广阔的土地上,依然可以看到为数众多的供奉“玄武大帝”的大小庙宇,不少庙宇被列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甚至在海外,玄武大帝仍盛享香火。如美国的旧金山有一座道观,是香港
关帝庙位于陆丰的湖东镇,它历史悠久。在庙前有一尊铜铸关羽塑像,栩栩如生。马蹄前仰的骏马,迎风嘶喊,跨上的关羽,束帽披衣,一手勒僵,一手捉着长刀,威风大增,守卫着港口。这形象就是英雄般,神圣般的被人记住着。走进关羽庙的大门,走廊一侧有“风雨竹”的画。风雨竹以诗言志,以画藏诗,一直以来为人们津津乐道,特别是画中隐喻的故事。关羽有人到神,由神到帝,由帝到圣的演变过程,体现了“忠义”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
河北邯郸被称为成语之乡 今天我再给大家介绍我们邯郸的成语 刎颈之交 司马迁在描写廉颇请罪时的情况,曾经用到“卒相与驩,为刎颈之交“这 两句话,后人就引用“刎颈之交“,来说明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刎颈之交比喻可同生共死的至交好友。语出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传:卒相与驩,为刎颈之交。明˙无名氏˙闹铜台˙第五折:今在一处,结为刎颈之交,同心合意,生死相护。明˙康海˙中山狼˙第四折:真是如胶似漆,
晋江市,雅称刺桐、瑞桐、泉安,为福建省下辖县级市,由泉州管辖。晋江市位于福建东南沿海,泉州市东南部,晋江下游南岸。东北连泉州湾,东与泉州石狮市接壤,东南濒临台湾海峡,南与金门岛隔海相望,西与南安市交界,北和鲤城区相邻。海岸线长达121公里,陆域面积649平方公里(不含滩涂、湿地),海域面积6345平方公里。集闽南金三角经济开放区、全国著名侨乡、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于一体。[1]晋江为福建省、泉州综合
高淳县城的街道,原建于固城湖北侧,是一条东西走向的一字长街,故有“一字街”之称。后来因修建东坝该街道就因固城湖水位提高而致沉没于湖底。主要是高淳县地势高,固城湖湖底的高相当宜兴县某宝塔顶的高。当夏秋季节发大水时,常引起东边的宜兴、溧阳等县发大水。故有流语:“宜兴溧阳,终久不长”之说。后来高淳人民从大局出发,在固城湖东修筑了东坝,挡住了湖水东流,东边的几个县,从此再无水患之虑。高淳人民宁愿自己受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