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古运河

历史

京杭大运河——古运河

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公里,贯通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流经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目前通航里程只剩883公里。

 ·2500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吴王夫差为伐齐开凿邗沟
·1400年前,隋炀帝开凿江南运河
·1292年,元世祖完成了京杭运河全线贯通
·无锡古运河段,旧时直线穿越无锡城
·1958年从下甸桥至老鸦浜开凿新河道
·1976年从老鸦浜到黄埠墩一段开凿新河道
·1983年新河道全部通航
·无锡五牧-望亭段 长40公里
·无锡双河尖-下甸桥段 长12.4公里
·精华区吴桥-人民桥-清名桥长约6公里
·无锡古运河精华区北段,河面开阔,三里桥一带,米市尚存
·无锡古运河精华区南段,保留着古色古香的临水民居,水乡风情。
古代运河联结长江和淮河。春秋时期吴 王 夫差于公元前486 ~前 484 年开凿。南起邗城(今扬州)以南的长江,北经樊梁湖(今高邮附近)折向东北,入射阳湖,再向西北经淮安入淮河。东汉时期向西改道取直,由樊梁湖直接向北,经津湖、白马湖,北入淮。东晋永和年间,南段江水已不能引入运河,从今仪征引水。隋大业元年( 605 ),炀帝开挖通济渠时,又开邗沟,自山阳至江都入扬子江,沟通江、淮,成为隋代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江南河,吴国在阖闾、夫差时期(前514~前473)在太湖地区陆续开凿的运河之一。水出吴都平门(今江苏苏州北门),西北行,穿巢湖(今漕湖)、过梅亭(今江苏无锡东南梅村)、入杨湖(今江苏常州、无锡之间)、出渔浦(今江苏江阴利港)、入长江而抵广陵(今江苏扬州蜀岗)。吴都以南,于今海宁境内开“百尺渎”会古钱塘江,以运送粮秣。古江南河和百尺渎,系江南运河的前身。
邗沟,周敬王三十四年(前486)吴王夫差筑邗城(古广陵),并于侧近开沟,引江水北出武广(今邵伯湖)、陆阳(今江苏高邮南)两湖之间,下注樊梁湖(今高邮湖),东北流至博芝、射阳两湖(今江苏宝应东),再西北至今淮安北古末口入淮,以通粮道。这条运河利用当时江、淮之间的泻湖加以联缀而成,运道曲远,是今里运河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