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集乡镇

郭集乡镇

历史 123℃ 12

郭集镇地处高邮湖西地区,素有“灯具之乡”、“建筑之乡”、“水产之乡”之美誉。镇域面积54平方公里,辖6个村、1个社区,常住人口3.34万。2012年,全镇实现经济总量185亿元,全部工业产值118亿元,财政收入1.2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140元。郭集是汉代史学家蔡伯锴的故里,南宋抗金英雄梁红玉曾在此安营扎寨,这里还是党的“十七大”代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百位人物之一”

17.樟树历史渊源

17.樟树历史渊源

历史 123℃ 12

樟树市境古属扬州,自西周至春秋战国先后属吴、越、楚。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始建新淦县,治于淦阳(今樟树市城区)。西汉分属新淦、建成、宜春3县。东汉中平二年(185),析宜春县置汉平县(治所在今樟树市中洲乡门楼里之古吴平圩),市境分属新淦、建城、汉平。三国改汉平县为吴平县。唐武德五年(622),以樟树西南境太平圩(今昌傅镇境内)为县治,置始平县。武德七年(624),废始平县入新渝县,市

16.樟树历史名人(二)

16.樟树历史名人(二)

历史 123℃ 12

1.南宋著名理学家、“清江书院”创始人── 张洽张洽,字元德,樟树市大桥街道办事处彭泽人,南宋嘉定元年进士,南宋理学家,是清江县第一所书院“清江书院”创始人。曾随朱熹到 皂山道德宫讲学,因此,道德宫亦有“紫阳书院”之称。据宋史记载:“洽少颖异,从朱熹学,自六经传注而下,皆究其指归。至于诸子百家,山经地志,老子浮图之说,无所不读”。他无意仕进,以专治《春秋》播称一时,他的名著《春秋集注》、《春秋集传

15.樟树历史名人(一)

15.樟树历史名人(一)

历史 123℃ 12

1.东吴名将——聂友聂友(生卒年不详),字文悌,原樟树镇人。三国东吴名将。年轻时曾任县吏。吴大帝赤乌五年(242年),孙权任命其为珠崖太守,诏加将军职衔,与都尉陆凯远征海南奏捷,留精兵驻守,治理珠崖郡。还都后任丹阳(治今南京,辖地跨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之交)太守。2.君子人物——湛僧智湛僧智(生卒年不详),南朝梁大臣,江西樟树镇(今樟树市)鹿江街道办事处人。官至谯州刺史。曾带兵攻打北魏元庆和镇守

漆桥老街

漆桥老街

历史 123℃ 12

安静的明代老街漆桥老街,一条狭窄的巷子,在冬日阳光的照射下,现出几百年的风采。走进老街,宛如走进了那段真实的历史,两旁陈旧的砖木式店房,屋檐外挑,门楣上还雕有精美的纹饰。岁月的侵蚀,让木门上的纹路清晰可见;青砖小瓦,砖缝间露出白色的墙灰。风中的味道,久远而亲切。一街的老屋,清一色的向右倾出一个斜度。村民说一年年的风雨更替,这些百年老屋就像老人一样,慢慢地驼背了。老街很安静,街上只剩十来户人家,村民

漆桥老街

漆桥老街

历史 123℃ 12

安静的明代老街漆桥老街,一条狭窄的巷子,在冬日阳光的照射下,现出几百年的风采。走进老街,宛如走进了那段真实的历史,两旁陈旧的砖木式店房,屋檐外挑,门楣上还雕有精美的纹饰。岁月的侵蚀,让木门上的纹路清晰可见;青砖小瓦,砖缝间露出白色的墙灰。风中的味道,久远而亲切。一街的老屋,清一色的向右倾出一个斜度。村民说一年年的风雨更替,这些百年老屋就像老人一样,慢慢地驼背了。老街很安静,街上只剩十来户人家,村民

高淳历史文化

高淳历史文化

历史 123℃ 12

南京,六朝古都,十朝都城,在中国文明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上,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追朔这样一种古老文明的足迹,最古老的点缀却在高淳。6300多年前,就在今天高淳县的薛城一带,南京地区最早的原始村落开始辛勤劳作,先民们在这里建立起母系氏族公社,打渔、狩猎……当“薛城遗址”在1997年被发掘后,人们开始认识到,南京的文明或许正是从这里起步。不断前行的文明,在高淳留下了延续的印记。公元前541年,吴王在高淳

高淳四宝之白牡丹

高淳四宝之白牡丹

历史 123℃ 12

古时候,在固城湖东岸住着一户姓鲁的人家。一次,鲁家的儿子鲁水根上山斫柴,不幸被毒蛇咬伤,当场昏死过去。恰好八仙中的铁拐李驾云路经这里,当即落下云头,从他的药葫芦里取出药丸要救水根。谁知连服三、四粒药丸都不见效。这时有一只大黑蜘蛛从树上吊下来,恰好落在水根的脚上,水根的脚被蜘蛛舔过后,中毒受伤肿得像亮纸灯笼一般的一条腿立刻消肿,水根也苏醒得救了。 铁拐李在一旁看到了此事的全过程。他越想越惭愧,越想越

高淳四宝之保圣寺塔

高淳四宝之保圣寺塔

历史 123℃ 12

保圣寺塔位于县城东郊龙城山上,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龙城山原有名刹龙城寺,系藏经之所,相传建于吴赤乌二年(239年)。该寺于宋祥符年间改名保圣寺,宝塔随之重建,名保圣寺塔。塔高31米,四面七级。底层占地135平方米,壁厚1.3米。塔为砖木结构楼阁式,其建筑风格融合了宋代南北方砖塔建筑技术特色。该塔曾于明、清两代迭加修缮,但到高淳解放时已百孔千疮、破败不堪。人民政府先于1974年作了局部维修,又于

高淳四宝之一字街

高淳四宝之一字街

历史 123℃ 12

高淳县城的街道,原建于固城湖北侧,是一条东西走向的一字长街,故有“一字街”之称。后来因修建东坝该街道就因固城湖水位提高而致沉没于湖底。主要是高淳县地势高,固城湖湖底的高相当宜兴县某宝塔顶的高。当夏秋季节发大水时,常引起东边的宜兴、溧阳等县发大水。故有流语:“宜兴溧阳,终久不长”之说。后来高淳人民从大局出发,在固城湖东修筑了东坝,挡住了湖水东流,东边的几个县,从此再无水患之虑。高淳人民宁愿自己受淹,

永丰名胜之龙蟠洲

永丰名胜之龙蟠洲

历史 123℃ 12

位于恩江大桥下游约500米处的江心,洲长数百米,宽数十米,其形如蛋。洲上原来木竹繁茂,百鸟啼鸣,为县城名胜之区。明嘉靖壬子年(1552年),知县孙睿建阁于洲上,额曰:“群英”。阁之楣标有明朝以来中进士的六十位县人姓名,以追怀先贤,激励后人。清康熙丙申年,洪水泛滥,洲上房屋尽毁。戊子七月县人建文昌阁于上,次年二月落成。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国民党军队为在县城筑土城墙以阻红军,将洲上房屋拆光。

永丰名胜之西阳宫

永丰名胜之西阳宫

历史 123℃ 12

西阳宫是一代文宗欧阳修故里所在。人们为纪念这位名人及其父母,先后修建了文忠公祠堂、泷冈阡表碑亭、泷冈书院、文儒书堂、画荻楼、道德讲堂等建筑。西阳宫原为一所道观,叫西阳观,又因欧公父亲叫欧阳观,为避观字同义之讳,故改西阳观为西阳宫。从此,西阳宫便成了崇公坟院。现存的为清康熙十年维修门坊,其正面门楣上方刻塑“西阳宫”三个大字,刚劲有力,相传为康熙帝亲书,门坊北面刻“柱国冢宰”四个刚劲大字,相传为文天

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

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

历史 123℃ 12

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 京杭大运河始凿于春秋战国,历隋、元二代而全线贯成。北起北京,南迄杭州,全长1794公里,无论史之久、里程之长,均居世界运河之首。两千余年来,大运河几历兴衰。漕运之便,泽被沿运河两岸,不少城市因之而兴,积淀了深厚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有人将大运河誉为“大地史诗”,它与万里长城交相辉映,在中华大地上烙了一个巨大的“人”字,同为汇聚了中华民族祖先智慧与创造力的伟大结构。中国京杭大运河

无锡最古老的寺院——崇安寺

无锡最古老的寺院——崇安寺

历史 123℃ 12

崇安寺是无锡最古老的寺院,它和上海的城隍庙、苏州的玄妙观、南京的夫子庙齐名。这里原来是清净的佛 教圣地,后来无寺有名,发展为商业繁华区,成为无锡市中心的代名词。崇安寺相传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宅社。1364年晋哀帝兴宁二年改为寺院,命名为兴宁寺1977年宋太平二年改为崇安寺。清乾隆时封为静慧寺。以后几经毁建,辛亥革命后,神像陆续被毁,房舍改作它用。1927年,秦起领导的无锡总工会所在地即在大雄宝殿。

扬州市邗江区简介

扬州市邗江区简介

历史 123℃ 12

邗江区位于江苏省中部,环绕扬州市区,东与江都毗连,南濒长江,与镇江隔江相望,西与仪征接壤,北与高邮相接。2 自然地理邗江地处江淮平原南端,属北亚热带温暖亚带与温和亚带的过渡性地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度,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063.2毫米;无霜期223天;光照充足,年平均总辐射量115.6千卡/平方厘米。区内西北部属于镇扬丘陵地区,东南部为长江冲积平原。气候及土壤条件适合多种农作

我的家---滨海

我的家---滨海

历史 123℃ 12

 滨海县属淮河流域下游,主要水源除自然降水外,还有江、淮、里下河等水系可补充。大量的地下水正待开采,淡水资源比较丰富。主要河流有入海水道、苏北灌溉总渠、排水渠、南、中、北八滩渠以及通济河、张家河、通榆大运河、中山河和翻身河等,这些河流相互沟通,可引调供水量达162立方米/秒,利用河槽调蓄淡水能力可达1.7亿立方米/Y,地下水年开采量可达900万立方米。  滨海港具有优越的建港条件。具有独特的深水贴

梧桐子我的家乡——泊头火柴

梧桐子我的家乡——泊头火柴

历史 123℃ 12

河北泊头火柴有限公司前身为泊镇永华火柴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12年,时任民国代总统的冯国璋以四万元现洋入股公司,改写了国人依赖“洋火”的历史。1948年泊镇永华火柴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晋察冀边区乃至全国最早的公私合营企业之一。1950年5月泊镇永华火柴股份有限公司归属国有,“泊头火柴”加快了发展步伐,迅速成长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火柴生产厂家。很多国内知名的作家、艺术家谈到对泊头的印象时都不约而同地会

崂山区的历史沿革

崂山区的历史沿革

历史 123℃ 12

夏、商、周为莱夷地。春秋时属齐国。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公元前221),置不其县,属琅琊郡至西汉。东汉建武六年(公元30),于不其县内置不其侯国。东汉光和年间(178~183)至三国不其县属东莱郡。晋咸宁三年(277)至南北朝属长广郡,郡治设不其县。隋开皇十六年(596),不其县并入即墨县,属东莱郡。唐、五代、宋、金、元、明至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属即墨县乡区。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逼迫使清

冀南革命纪念馆正式开馆

冀南革命纪念馆正式开馆

历史 123℃ 12

2012年6月29日,真实记录70多年前冀南人民辉煌战斗历程的冀南革命纪念馆,在任县正式向公众开放。纪念馆通过大量实物、图片和声光电技术,再现当年革命烈士追求光明、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同时也填补了土地革命时期冀南人民武装斗争史研究的一项空白。 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郭志、原副主任李永进、原委员张士英,省人大财经委原主任张洪义,国家发改委老干部局副局长任路永,省委政法委副书记李剑方,市委书记王爱民,市

仙居历史之仙居蝌蚪文

仙居历史之仙居蝌蚪文

历史 123℃ 12

仙居蝌蚪文:浙江省仙居县淡竹乡一个高达128 米的陡壁上,发现有人工锲凿的日纹、虫纹和蝌蚪文。传说是大禹治水留下的记录,专家认为蝌蚪文是一种象形文字。在浙江仙居县淡竹乡境内,有座千峰叠嶂、万壑峥嵘的韦羌山。这里沟谷交错、古木森森、竹林幽幽、流水潺潺,四季风景如画,是省级风景区中十分重要的一条风景线。其中有一处神奥莫测的人文景观:在一座名叫蝌蚪崖的千仞绝壁上,布满了呈现人工镌凿的日纹、月纹、虫纹、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