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樟树历史名人(一)

历史

15.樟树历史名人(一)

1.东吴名将——聂友
聂友(生卒年不详),字文悌,原樟树镇人。三国东吴名将。年轻时曾任县吏。吴大帝赤乌五年(242年),孙权任命其为珠崖太守,诏加将军职衔,与都尉陆凯远征海南奏捷,留精兵驻守,治理珠崖郡。还都后任丹阳(治今南京,辖地跨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之交)太守。
2.君子人物——湛僧智
湛僧智(生卒年不详),南朝梁大臣,江西樟树镇(今樟树市)鹿江街道办事处人。官至谯州刺史。曾带兵攻打北魏元庆和镇守之广陵城。北魏将军元显伯率军增援元庆和,南梁夏侯夔也率军增援湛僧智。后元庆和献城投降,僧智把战果交给刚抵之援将夏侯夔。僧智不求自己居功,只求有利于国。众称之为“君子人物”。
3.宋代著名画家 ── 杨无咎
杨无咎(1097-1169), 北宋末、南宋初的著名画家,字补之,号逃禅老人,又号清夷长者,樟树市临江镇人。他不满赵构、秦桧的对外妥协苟安,因刚直不阿而遭秦桧忌恨,故仕途不得志,但诗、书、画皆精。他能画水墨人物,尤擅水墨梅、竹、石、水仙,以画墨梅而著称一世,又因创立墨梅新派,成为我国墨梅艺术史上地位极高的画家之一,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四梅花图》,为其传世代表作。《四梅花图》集未开、欲开、盛开、将残四时状态的梅花于一卷,清丽飘逸,把中国墨笔花卉的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对文人水墨画的发展影响深远。传世作品还有《雪梅图》、《墨梅图》等。
4.开禧进士——徐天麟
徐天麟(生卒年不详),字仲祥,樟树市临江镇人。宋开禧元年(1205年)进士,历任抚州、湖广总领所干办公事、临安府教授、浙西提举常平司干官、主管礼部、兵部架阁、宗学谕、武学博士等。官至广西转运判官,在职期间勤政爱民,体恤当地的老百姓,深受当地人民的爱戴。著有《西汉会要》、《东汉会要》、《汉兵本末》、《西汉地理疏》、《山经》等。
5.绍兴进士——徐梦萃
徐梦萃(1123—1205)字商老,宋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幼慧嗜书,过目成诵。历官南安军教授、改知湘阴。以议盐法,改知宾州,以朝散大夫致仕。编成《三朝北盟会编》一书,全书二百五十卷,引书二百余家,所引皆原文照录,无所去取,亦不加论断,是非异同,并见互存,为研究宋金历史及金人制度风俗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后再编《北盟集补》五十卷,以补前书之无。此外,还有《读书极志》、《集医录》、《集仙录》等。卒于开禧元年,享年八十二岁。
6.宋代著名史学家 ──刘攽
刘攽(1023—1089),字贡父,别号公非,樟树市黄土岗镇人,宋代著名史学家。自幼刻苦自励,未冠,通五经、博群书。北宋庆历六年与兄刘敞同登进士,至京师名声大振。
刘攽才思敏捷,精于史学。大文豪苏轼称之“政事侔古循史”,协助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负责汉史部分修编。《资治通鉴》共294卷,攽编修了184卷,所引用史料有322种书籍,浩瀚的资料搜集、整理、考证、取舍等大量繁琐工作,多为攽所做。刘攽不仅负责战国秦汉部分编写,还为司马光删定《前汉记》、整理《后汉记》和《魏记》,并起草魏至隋部分。司马光高度评价攽“研精极虑,穷竭所有,夜以继日,旁采小说,简牍盈积,浩如烟海。挟擿幽隐,校到毫厘。”为完成中国最伟大的史学经典作出了杰出贡献。
刘攽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与欧阳修、司马光同为诗论三大家。其诗不少入编《宋人绝句三百首》、《宋诗三百首》等。著书甚多,有《东汉刊误》、《五代春秋》、《经史新义》、《彭城集》、《公非先生集》等百余卷。
7.北宋著名学者——刘敞
刘敞(1019—1068),字原父,别号公是,樟树市黄土岗镇人。庆历进士,廷式第一,北宋著名学者。官至集贤院进士,判南京御史台。学问渊博,自佛老、卜筮、天文、方药、地理、历史,皆究知大略。对金文亦有研究,尤长于春秋学。著有《七经小传》、《春秋权衡》、《公是集》、《弟子记》等170余卷。
8.南宋理学家——刘清之
刘清之(生卒年不详),字子澄,樟树市黄土岗镇人,绍兴进士,南宋理学家,历任太常主簿、知袁州军。著有《曾子内外杂篇》、《训蒙新书》、《墨庄总录》、《戒子通录》等多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