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

历史

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

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
京杭大运河始凿于春秋战国,历隋、元二代而全线贯成。北起北京,南迄杭州,全长1794公里,无论史之久、里程之长,均居世界运河之首。两千余年来,大运河几历兴衰。漕运之便,泽被沿运河两岸
,不少城市因之而兴,积淀了深厚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有人将大运河誉为“大地史诗”,它与万里长城交相辉映,在中华大地上烙了一个巨大的“人”字,同为汇聚了中华民族祖先智慧与创造力的伟大结构。
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正是一座以运河文化为主题的大型专题博物馆,坐落于杭州市城北运河文化广场,毗邻大运河南端终点标志——拱宸桥。运河博物馆旨在全方位、多角度地收藏、保护、研究运河文化资料,反映和展现大运河自然风貌与历史文化。博物馆于2002年开始筹建,2006年9月建成开放。
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建筑面积10700平方米,展览面积五千余平方米。建筑呈扇形环绕运河文化广场,造型独特,“传统而不复古”,以平坡结合和开放式的格局,将室内外融为一体,古运河及桥、船、埠巧借为活的展物。
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以“运河推动历史,运河改变生活”为陈列主题,分序厅和“大运河的开凿与变迁”、“大运河的利用”、“沿运河城市”和“运河文化”四个展厅,其间穿插“漕运故事半景厅”、“运河模拟游舱”两个多媒体展厅,将文物史料与高科技巧妙结合,生动地再现古运河曾经的繁荣景象,使观众能身临其境地体验大运河悠久深厚的文化内涵。另外,尚有一个“十里红妆——运河水上婚俗”专题展厅,展示的是与运河文化休戚相关的另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宁绍朱金木雕红漆家具,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多姿多彩的运河文化。
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既是一个运河文化的展示窗口,同时也是运河文物与运河史料的收藏中心与研究中心。博物馆收集和征藏的文物包括五类:一,与运河漕运直接相关的文物,如苏州府官斛、“日进千金”小升;二,与运河水上运输相关的文物,如余锦洲老行水单、“顺风快利”船票等;三,运河出土文物,如大关桥北出土唐开元通宝钱、运河出土宋代瓦当等;四,运河水上人家生产及生活用具,如竹编酒葫芦、船用水桶等;五,沿运河城市文物及工艺品,如明嘉靖三年临清大青砖、扬州漆器雕屏等。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是目前国内第一家以运河文化为主题的大型专题博物馆,国家文物局认为它的建成填补了博物馆界的一大空白。目前,它也是杭州市运河保护整治“一馆二场三园、两带六埠十五桥”系列工程中的开篇之作,它的建成开放,使得古老的京杭大运河畔又多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