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宋著名理学家、“清江书院”创始人── 张洽
张洽,字元德,樟树市大桥街道办事处彭泽人,南宋嘉定元年进士,南宋理学家,是清江县第一所书院“清江书院”创始人。曾随朱熹到 皂山道德宫讲学,因此,道德宫亦有“紫阳书院”之称。据宋史记载:“洽少颖异,从朱熹学,自六经传注而下,皆究其指归。至于诸子百家,山经地志,老子浮图之说,无所不读”。他无意仕进,以专治《春秋》播称一时,他的名著《春秋集注》、《春秋集传》为明代科举之学关于《春秋经》的“教科书”之一。在“白鹿书院废弛”之时,袁甫招请他为“山长”,张洽欣然应允。他到书院,则“选好学之士,且与讲说”,而淘汰那些不学之士。他采取孔老夫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直到把白鹿书院办得兴盛后才离去。宋端平年初,许多大臣推荐张洽到京城任职,宋理宗也多次询问张洽何时可到京,等待他去“说书”,他都固辞不赴。宋嘉熙元年(公元1237年)十月病故在家,享年七十七岁。
2.南唐进士——刘式
刘式(949—997)字叔度,樟树市黄土岗镇荻斜墨庄刘家人。南唐进士。少有志操,好学问。年十八、九辞家居庐山,假书以读,五、六年不归。其业精出,文献独得唐遗风。礼部取士,难其人甚,张洎主文,独放式一人。谓南唐进士第一人。公元975年,宋统一南唐,任大理丞出监通州丰仓入判三司都磨勘司。时创主辖支收司,令在三司下设都磨勘司,奸吏畏服,为朝廷财税作出了巨大贡献。其法谓之“三年磨勘之法”,人尊称其为“刘磨勘”。淳化中奉使往谕三韩,酋长归化,转大常博士,又改工部员外郎、刑部郎中。至道三年,宋太宗逝,宋真宗赵恒继位。盐运使李惟清指使他人诬告式藐视朝廷,遭免职。不久郁恨而死,年四十九。后宋真宗为其平反昭雪,追赠为礼部尚书。
3.历史名臣——熊化
熊化(1576-1649)字仲龙,樟树市大桥街道办事处土塘人。明万历进士,名臣、学者,官至吏部左侍郎。尝赐一品服出使朝鲜,以谢绝嗣王馈赠传为美谈,嗣王建“却金亭”留念。回国后,因奏本弹劾宰相方从哲误国而被贬。化拒不出任,拂衣归里。曾与知县卢兆龙协谋修筑清江镇菜市门堤,参与编修崇祯《清江县志》。明亡,尽节而死,谥“文毅”。著有《静俭堂集》共20卷。
4.抗清名将 ── 杨廷麟
杨廷麟(1598-1646年),字伯祥,樟树市临江镇人,明崇祯进士,学者,名臣。历任吏部右侍郎,加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力主抗清,为权臣杨嗣昌诬陷,但精忠报国之心坚定不移。在坚守南明王朝最后一座城池——江西赣州的浴血奋战中,城破殉难,坚贞不屈,一代忠良气壮山河。他高尚的民族气节,连在战场上“白刃相见”的大清将军贾熊也“感其忠”,为他画像,备棺安葬。他高尚的民族气节,受到历代王朝的赐谥,广大人民的敬仰,这正是“忠义之理不泯于人心也!”。旧志称杨廷麟是“清江古今第一人”。
5.“金针医师”——黄石屏
黄石屏(1856-1917),名灿,樟树市大桥街道办事处程坊人。著名金针医师,誉为“神针”。他生于官宦之间,从小好武,随名师学艺,先后的圆觉长老、御医聂后生等传授黄帝内外经,少林内外功,在武术和医术方面均有较深造诣。曾任扬州知县。因生性恬淡,厌于官场,弃官行医,口碑极佳。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在上海、扬州一带有广泛赞誉。先后治愈张謇“腿疾”、袁世凯“偏头风”、福州候官“末疾”等。著有《针灸铨述》、《黄氏金针》等流传于世。
6.民主革命人士——彭素民
彭素民(1885-1924),字自珍,樟树市阁山镇韶塘人。著名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的得力助手。勤奋好学,14岁即中秀才,后读于江西省立经训书院,19岁如南京两江师院,开始民主革命活动,参加黄兴领导“华兴会”进行反清。1905年东渡日本,入“同盟会”、“共进会”,并任“共进会”东京总会文牍部长。1908年回国,负责江西党务,策动武装起义,并创办女子学校,作为总联络站。辛亥革命爆发,先后任总统府秘书、《晨钟报》主笔、援赣军第四军秘书长、总部总务部长、江西省代表、党务审查委员会委员、当选中央候补委员。他对工作认真负责,民国13年4月积劳成疾,同年八月于广州博爱医院逝世。曾参与编撰《中华大字典》等。
7.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民主革命家 ── 杨杏佛
杨杏佛(1893-1933),樟树市大桥街道办事处杭溪村人,名铨。他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民主革命家和进步知识分子的典范。1912年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杏佛任总统府秘书。北洋军阀袁世凯篡权后,杏佛对袁深为不满,弃官赴美国哈佛大学留学,获商科硕士。1918年10月,杏佛由美返国,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东南大学工学院院长和国民党政府中央研究院总干事。1932年与宋庆龄、鲁迅等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任副会长兼总干事,因反对蒋介石的法西斯统治,为争取人民民主权利,援救被捕的中国共产党人和其他爱国者而英勇奋斗时,遭到国民党反动当局的暗杀。
16.樟树历史名人(二)
上一篇:南宁的介绍
下一篇:15.樟树历史名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