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丛葬墓群

+战国丛葬墓群

历史 123℃ 12

丛葬墓群为战国时期墓葬,位于定兴县西魏家庄村北与易县凌云册乡解村东,呈东西向排列,在定兴县境内6座,易县境内7座。经过局部发掘推测,每座墓中有2000多个人头骨,有的头骨上有明显的伤痕,有的头骨上还插有青铜箭头。经专家鉴定,这些人头骨均属20至30岁的男性青壮年,应该是当时战败者的首级。他们的躯干何在,是哪次战乱的遇难者,史籍之中没有任何记载,因而被称为“千古之迷人头坑”,对研究战国时期的燕国葬制

宁陕县烈士陵园

宁陕县烈士陵园

历史 123℃ 12

 宁陕江口烈士陵园1946年6月,中原人民解放军突破-几十多万军队的层层包围,-将军所率领的三五九旅和干部达陕南时,-要我中原部队派出代表与其进行和谈;-将军应-胡宗南之邀,派出张文津、吴祖贻、毛楚雄赴西安谈判,途经宁陕县江口被驻守该地胡宗南部61师181团扣留杀害。为缅怀和悼念革命先烈,1984年在江口回族镇修了三烈士陵园,2001年被省委宣传部命名为“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毛楚雄6个月大

湖南邵阳邵东

湖南邵阳邵东

历史 123℃ 12

邵阳市辖县。位于湖南省中部。辖3个街道、17个镇、8个乡,县政府驻大禾塘街道办事处兴和大道。地处湘中腹地,属山丘地区。地势南北崛起,中部抬升,分向东西倾斜。邵水、蒸水、测水均发源于境内。主要矿藏有石膏、煤、铅、锌、锰、铁。320国道、S315省道、潭邵高速、衡邵高速、娄邵铁路、洛湛铁路和衡邵铁路(规划)穿境而过。名胜古迹有昭陵侯城遗址、佘湖山云霖寺、九龙岭翰墨池、明清建筑荫家堂和山塘古屋、洪桥等。

吴川市学宫

吴川市学宫

历史 123℃ 12

吴川学宫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吴阳镇,据《吴川县志》记载,学宫始建于元朝至正九年(公元1348年),由主簿唐必达、教谕吴仲元修建,以后进行过多次重修。完整的吴川学宫,是一座前后进深稍长,左右宽度较短,正向矩形的宫殿式建筑。宫内包含大成殿、崇圣词、明伦堂、尊经阁、训道署、名宦祠、乡贤祠和棂星门等建筑。 现今,吴川学宫旧址存于吴阳中学内。唯可惜,学宫未能完整保存至今。2003年被列为湛江市文物保护

石首红军树

石首红军树

历史 123℃ 12

红军树简介1984年,红军树纪念园建成。近年来,纪念园先后被命名为省级重点保护革命遗址和荆州市十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是许多中小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桃花山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1930年,中共石首市委组织东山(桃花山)赤卫队员400余人,配合红军独立第一师袭击华容县城的国民党反动团防。赤卫队员们在桃花山沿途刷写标语口号。当时,敌人因为害怕共产党的政治宣传,禁止纸墨运往苏区。赤卫队员们没有纸墨,

我看家乡之历史

我看家乡之历史

历史 123℃ 12

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历史悠久,旧石器时代早期境内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在商代建有阮、共国,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置安定县,后秦置雍州,北魏置泾州。唐至德元年改名保定县。金大定七年改名泾川县,明洪武三年(1370)撤县置,由州直理县事,泾川称泾州,民国时改州为县,现在叫泾川县。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关镇城安定街25号,邮政编码:744300,电话区号:0933。代码:620821。区号:0933。拼音

遵义县-共青湖

遵义县-共青湖

历史 123℃ 12

遵义远古文明,特别是自唐代以来,播州杨氏土司使人们修筑了许多的山塘水库,把遵义从人们心目中的“不毛之地”变成了“鱼米之乡”,成了润泽一方的福地。于是有了“播州天池”——历尽万苦千心播州人掘挖群山洼地、筑坝积蓄清泉细流,为播州杨氏土司家族建起的游玩园林和风水宝地。而此“播州天池”,即今天共青湖矣。共青湖又名大水田。据《遵义府志》记载:“大水田堰,周九里七分,绝山而堤,其东通二孔以蓄池水,可灌田万亩”

民权县庄子镇

民权县庄子镇

历史 123℃ 12

庄子镇原名顺河乡庄子故里--民权县庄子镇,位于民权县城东35公里外,与山东曹县接壤边界14公里,距曹县县城13公里,民曹公路南北穿境而过,顺北公路贯通东西,东通商曹公路,西通民菏公路。全乡辖22个行政村,54个自然村,146个村民组,人口3.2万人,耕地面积5.6万亩。一、主导产业优势明显顺河乡属于黄河故道冲积平原农业乡,太行余堤把全乡耕地分隔成南北两部分。堤南耕地3.8万亩,土质疏松,土壤肥沃,

淮阳人文

淮阳人文

历史 123℃ 12

《淮阳人文探究》是一部研究淮阳历史文化的全书,这套书分上中下三卷,编著者张进贤。该书内容丰富,史料翔实,图文并茂,雅俗共赏。全书按年代编写叙述,上卷上溯的时间从原始时期至春秋中期,即约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572年,记述的主要内容是,华夏始祖太昊伏羲氏在淮阳建都,开启中华文明以及炎帝神农开源农耕文化、平粮台古城遗址文化、陈氏文化等;中卷起至春秋晚期至战国末,即公元前571年——公元前222年,

威县的历史

威县的历史

历史 123℃ 12

“运道东开,  鲧堤北障;  地势坦夷,  环顾平旷;  壤连八邑,  衢通四方。”  这首四言古诗,如实记述了位于黑龙港流域的威县地理形势。 威县这地方春秋时属晋国,战国时为赵地,汉朝初年还曾有过一个不寻常的名字-斥章。为何得此称号?溯本求源,才知道是根据地质环境确定的。公元前一九七年,汉朝政府逐渐巩固,刘邦开始调整地方行政机构,就于现在威县西部和邱县的东北部,建了一个县,按其“地多咸碱”而又紧

诸葛亮读书台

诸葛亮读书台

历史 123℃ 12

诸葛亮读书台是诸葛亮当年于军务之暇读书之台。台前竖一石碑,上刻“诸葛亮读书台”;台旁也竖有一碑,上刻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游诸葛亮武侯书台》诗。一说位于勉县城郊卧龙岗上,与古阳平关、张鲁城烽火台相距咫尺,形成犄角,此台高6米,周长约30米,传说诸葛亮在汉中屯兵8年,每当军务之暇常来此阅读兵书,运筹帷幄。一说在湖北沔阳(今仙桃市)沔城的古柏门外,话说丞相诸葛亮曾在沔城读过书,至今留有读书台遗址。相传,诸

内蒙古的人文历史

内蒙古的人文历史

历史 123℃ 12

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华民族古老的历史摇篮之一,也是古代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生息繁衍的地方。据文献记载,古代曾在这里活动过的游牧部族有10多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的炮舰轰开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中国开始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偏居中国北方的内蒙古,也成了帝国主义列强争夺的重点地区。在“长夜难明赤县天”的旧中国,内蒙古各族人民在帝国主义列强、封建王公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欺凌压榨下,挣扎于水深火热之中。

话说家乡

话说家乡

历史 123℃ 12

克山县,隶属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幅员面积3186.2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133个行政村和9个农林牧渔场。克山县自然风光秀丽,境内丘陵起伏,漫川漫岗,有乌裕尔河、讷谟尔河、润津河等5条河流,全县林地面积125.9万亩,草地面积17.9万亩,郁郁葱葱的天然林,清澈见底的河水,一望无际的草原,清新的新鲜空气让人流连忘返,素有“黑土明珠”之称。家乡的资源:土地资源:克山县境内资源丰富,全县有耕地22

湛江历史(10)

湛江历史(10)

历史 123℃ 12

湛江在历史上以古老的海滨商镇而著称,徐闻港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在岭南设置象郡,统辖湛江。此后湛江直属于合浦郡,统辖包括今天的徐闻、海康、遂溪、吴川、廉江等地。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设雷州、统管雷州半岛数县,沿袭到清未。1983年9月,湛江地区与湛江市合并,辖雷州半岛5县。湛江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相望,三面环海,是中国大西南的主

集美灌口医院的创办与历程

集美灌口医院的创办与历程

历史 123℃ 12

为解决灌口地区人民看病难的问题,厦门市卫生局于1958年6月开始筹建灌口医院。院址选择在灌口镇东北面山坡上,以原灌口卫生所为基础,于1959年2月13日正式开办灌口医院。初期职工19人,住院部设30张病床,为厦门市卫生局创办的一所全民所有制地段医院。1959年6月市属医院派医疗队进驻灌口医院开展技术指导;同年9月禾山卫生所撤销后该所的医疗组并入灌口医院;10月灌口医院成立了党支部,朱明担任书记兼副

清远清城区马头石大屋村

清远清城区马头石大屋村

历史 123℃ 12

第一章,马头石大屋村传说,由我詹格然为大家介绍位于清远市清城区石角镇马头石村的一处古民居建筑,这一章主要是描述古民居建筑因何而建,何人所建。马头石大屋村(民间称“九厅十八井”)是清城区石角镇马头石村的一处古民居建筑遗址。这座古宅院始建于清嘉庆二年(即1797年),占地面积约5724平方米,坐北朝南,呈准正方形,历来被人称“大屋”,亦是马头石大屋村的前身。说起这处古民居它的来历,民间有两种说法,第一

陇西的历史领域

陇西的历史领域

历史 123℃ 12

历史地域 陇西是一个历史大地域的代名词,不能只看地域机构的一时划分而过于偏废,对陇西的宣传,其历史事件人物必定得超出现陇西县县区范围,而应当进入历史上陇西郡和巩昌府的地域范围,这是符合历史的。在其秦汉以前,陇西郡就包括有:兰州、天水、陇南、秦安,而甘肃历史文化主要起源于秦汉前期,应当看到陇西是个历史地域和历史概念,而不能单纯割裂的看作是眼前的陇西县,陇西就是历史至今的“陇中”,“陇上”,甘肃的简称

跃进街道

跃进街道

历史 123℃ 12

跃进街道面积4.86平方千米,人口37644人。办事处驻翟营大街,邮编050031。[界线]从跃进路中心线与民心河中心线交汇的点起,向东至建华北大街中心线,向南至北宋路中心线,向东至谈固西街的中心线,向北至跃进路中心线,向东至谈固北大街的中心线,向北至和平东路中心线,向东至东二环北路中心线,向北至石德铁路上行线中心线,向西北至谈固北大街的中心线,向南至光华路中心线,向西至民心河中心线,向南回界线起

奈曼旗的由来和旗札萨克的建立

奈曼旗的由来和旗札萨克的建立

历史 123℃ 12

奈曼旗源于奈曼部落,最早称“乃蛮”。大部分奈曼人为哈萨克族和蒙古族,从中亚到内蒙古通辽市西南部,“奈曼”意为“八”。最初由八鄂拓 奈曼旗王府克或和硕形成。奈曼旗住民,大约在秦汉时期就有,元朝,已经形成部落。据《清史稿》记载:“奈曼部辖一旗:扎萨克驻章武台,在喜峰口东北七百里。西南距京师一千一百十里。古,鲜卑地。隋,契丹地。唐属营州都督府。辽、金为兴中府北境。明为喀尔喀所据,分与亲弟,号曰奈曼。”

家乡衡水桃城区简介

家乡衡水桃城区简介

历史 123℃ 12

概况区域位置 桃城区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地处北纬界于东经115°25′17″-115°51′12″、北纬37°36′10″-37°49′55″之间。全境平原。面积为591平方公里。为衡水市政府驻地,是衡水市唯一建制区,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通讯、商贸、金融、科技、教育中心。该区辖4个乡2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45.9万人。人口情况据公安统计年报,2007年末全区总户数137280户,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