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清城区马头石大屋村

历史

清远清城区马头石大屋村

第一章,马头石大屋村传说,由我詹格然为大家介绍位于清远市清城区石角镇马头石村的一处古民居建筑,这一章主要是描述古民居建筑因何而建,何人所建。


马头石大屋村(民间称“九厅十八井”)是清城区石角镇马头石村的一处古民居建筑遗址。这座古宅院始建于清嘉庆二年(即1797年),占地面积约5724平方米,坐北朝南,呈准正方形,历来被人称“大屋”,亦是马头石大屋村的前身。说起这处古民居它的来历,民间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 “大屋”的创建者姓钟名声亮,(据族谱记载,钟氏原籍广东潮州,乾隆年间迁至清远县(即现在的清城区),后定居石角马头石)。传说钟声亮子承父业,以耕耘、烧炭为生;钟声亮有一弟叫钟声明,兄弟俩成家后各立门户,在分家之时,父亲钟子奇考虑到长子(钟声亮)家境较幼子富裕,就把一头小黄牛分给长子,而家中的大水牛因可作耕耘之用,便分给了幼子。钟声亮也顺从了父亲的意愿,并没有嫌弃小黄牛,而且分得之后还将小黄牛悉心喂养。心肠好自有福报,一日钟声亮牵着小黄牛外出放牧,到一处田野里时,小黄牛用其角将一田埂推倒了,而田埂立马发出闪亮的银光,并露出一大堆白银,经统计白银共计九车十八磅,钟声亮不仅自此发迹,还在当地富甲一方,才有资金建起这座气势不凡的“大屋”。而至于那头为主人带来巨大财富的小黄牛,钟氏人对它更是感恩不尽,不但免其于田间耕耘牵犁的劳苦,还为小黄牛设有专门侍奉之处,到小黄牛终了之时,钟氏人还用白银九百两随其葬下,且利用夜幕的掩护将其秘密埋在石角兴仁回头岭上,寓荣华富贵还有回头之意。而另一种说法就是在南宋末年,宋军由于抗辽失败,撤军至清远县,并将残部驻扎过马头山,将部分金银掩埋在大屋村后的公主岩内,而若干年后被钟氏父子发现,钟氏父子把所获得的部分金银用来兴建这座气势不凡的“大屋”。而至于传说真相如何,也因历史悠久,查无证据,所以留给我们的是一个千古之谜。


第一章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