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东大街的由来
东大街为钟楼至长乐门,长2150米,隋开皇二年建新都大兴城,此街位于皇城东墙南门景风门内外两侧,名景风门街,景风门遗址在现在炭市街南口东侧。唐末,长安城毁,国军节度使韩建长安新城,新城东西两侧筑万年,长安两个县城,成为母子三城拱卫,此街分为城内外两段,城内至元代乃称为景风门街,城外为万年县城北门外横街,因此县城有西北最大的驿站京兆驿,车马过往,商家云集,宋金时期这一带名为大草市,明清时演化为大差
东大街为钟楼至长乐门,长2150米,隋开皇二年建新都大兴城,此街位于皇城东墙南门景风门内外两侧,名景风门街,景风门遗址在现在炭市街南口东侧。唐末,长安城毁,国军节度使韩建长安新城,新城东西两侧筑万年,长安两个县城,成为母子三城拱卫,此街分为城内外两段,城内至元代乃称为景风门街,城外为万年县城北门外横街,因此县城有西北最大的驿站京兆驿,车马过往,商家云集,宋金时期这一带名为大草市,明清时演化为大差
都江堰市的历史可追溯到在夏禹时代称“导江”,传说夏禹治水导江至此而得名。都江堰市原名灌县,因灌江得名。因地处都江堰首,故名灌县。据《今县释名》:“汉文翁穿漕江灌溉,谓之金灌口,唐因置灌宁县,孟蜀改灌州,明改县。”。一说今县城古名灌口,战国秦李冰治水,江水自此以灌平陆,为灌之口而名。三国蜀汉置都安县,北周又增置清城县。唐代两县分别改名为导江县和青城县,元合并为灌州,明降州置灌县。1988年,撤销灌县
隋置庐江县。县辖境东至江 , 南至潜山 , 西至龙舒 , 北至鹊渚 ( 今三河 ), 凡数百里。唐开元二十三年 (735) 分合肥、庐江地置舒城县。宋析庐江、巢县地设无为县。元 , 县境仍沿旧域。明永乐间 , 庐南以青竹涧至古埂 72 户由桐城拨归庐江。清光绪《庐江县志》载 :" 致今日之庐江 , 自东至西 , 自南至北 , 境界仅存百余里 , 大非昔日舒县之境地宽广矣。 " 光绪县志称 : 正东
灵璧历史悠久、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的优越条件。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以“131”文化旅游工程和“123”文化品牌工程为抓手,大力实施旅游强县建设,先后投入10多亿元,高起点同步启动了奇石文化园、虞姬文化园和钟馗文化园3个景点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探索出了一条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促进社会经济进步的好路子。 灵璧石是该县最宝贵、最独特的资源之一。从唐宋开
魅力独特 灵璧石具有独特的魅力: 一是无论大小,天然成型,千姿万态,并具备了“皱、瘦、漏、透”诸要件,意境悠远; 二是灵璧石的肌肤往往巉岩嶙峋、沟壑交错,粗犷雄浑、气韵苍古,纹理十分丰富,韵味十足。 三是色泽以黑、褐黄、灰为主,间有白色、暗红、五彩、黑质白章……不仅多姿而且多彩。 四是“玉振金声”的音质,轻击微扣,都可发出琤琮之声,余韵悠长。 灵璧石具有4个方面的独特
四川省辖地级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故乡。位于四川省东北部,东、南两部分与重庆市垫江县、长寿区、渝北区、合川区接壤,西部与遂宁市蓬溪县和南充市嘉陵区、高坪区相邻,北部与南充市蓬安县和达州市渠县毗连,总面积6344平方千米。广安上古属梁州之域,殷属雍州之地。周灭殷后,武王封其宗族姬姓于巴,立巴子国,广安属之。周慎靓王五年(前316),秦惠文王命张仪、司马错举兵灭巴蜀,设巴郡于
四川省辖地级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故乡。位于四川省东北部,东、南两部分与重庆市垫江县、长寿区、渝北区、合川区接壤,西部与遂宁市蓬溪县和南充市嘉陵区、高坪区相邻,北部与南充市蓬安县和达州市渠县毗连,总面积6344平方千米。广安上古属梁州之域,殷属雍州之地。周灭殷后,武王封其宗族姬姓于巴,立巴子国,广安属之。周慎靓王五年(前316),秦惠文王命张仪、司马错举兵灭巴蜀,设巴郡于
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月二十二日未正三刻,慈禧走完了她74年的人生路程,撒手人寰。慈禧死后20年,即1928年7月4日至10日。军阀孙殿英盗掘了乾隆帝的裕陵和慈禧陵,毁棺抛尸,掠走了全部随葬珍宝。慈禧遗体被抛出棺外,嘴里的宝珠被抠走,上衣也被扒光了,下体仅剩一条内裤。盗案发生后,溥仪派载泽、耆龄、宝熙等人到东陵进行了重新安葬 载泽等人见内棺尚完好,可以继续使用,于是命旗妇用一块黄绸子将慈禧遗体
临漳历史悠久,西太平仰韶文化遗址(在习文乡)和回漳仰韶文化遗址(在香菜营乡)证明了原始社会后期新石器时代临漳境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临漳古称邺,有“三国故地、六朝古都”之美誉。“邺”之名始于黄帝之孙颛顼孙女女修之子大业始居地(今香菜营乡邺镇一带。邺,业之居住地之意。),距今4000余年。齐桓公始筑邺城,魏文侯以邺城作为陪都,西汉汉高祖置邺县(公元前201年),西晋建兴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察冀野战军在河北省涞水县城和庄疃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围城打援战役。1947年下半年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后,国民党军华北“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傅作义为改变被动战局,将所部主力第35军等部由张家口调至北平(今北京)近郊及平津之间地区,连同该地区原有部队共7个军又1个师,编成3个机动兵团,企图采取“以主力对主力”的战法,对付人民解放军晋察冀军区部队,确保北平、天津、保定三
沙坪坝从周朝的巴国属地至今,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20世纪30年代初,沙坪坝隶属于四川巴县第一区,治所设于古镇磁器口(龙隐镇)。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大批学校、工厂、医疗机构迁入,沙坪坝从此人才荟萃,蜚声中外。1938年2月6日,重庆大学、四川教育学院、南开中学、重庆电力炼钢厂和由京沪平(北平)津等迁入该区的中央大学、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研究院博物院、北平师范大学劳作专修科、药学专科学
我作为邯郸人感到特别的骄傲和自豪,因为我的家乡邯郸是一个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地方!邯郸作为中国五大名都之一,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好多说的成语都是出自于以邯郸为中心的赵国!邯郸地处河北省最南端,距省会石家庄180公里,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建城历史近3000年。战国时期,赵国在此建都158年,演出了许多英勇悲壮的历史活剧,经司马迁写进《史记》后,形成数百个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连同其
这次我将继续代领大家来认识冀州的历史,希望大家能喜欢直隶冀州 元、明、清三代,冀州作为陪辅京都的“畿内巨州”,一直为路(元)、府(明)、布政司(清)直辖,故称之为“直隶冀州”。 元朝 实行路、府、州、县四级制,将全国分为真定路等诸路(省级),冀州(地区级)直属真定路(跨过了府一级) , 隶属燕南河北道(省级)。冀州治所在信都(今冀州旧城),冀州下辖信都、南宫、新河、枣强、武邑五县。现冀州
据清康熙十一年(1672)《定兴县志》记载,定兴旧时有八景,为:督亢春晴、金台夕照、长安晓月、易水秋风、百楼耸翠、河阳晚渡、北海孤亭、巽阁笼烟。一、督亢春晴督亢春晴【张都】长堤蜿蜒听流声,几度踌躇几度营。一代烟村临绿水,万章云树锁春城。林中啼鸟娇声翠,曲里行舟晚弄情。纵目青青农事起,愿将好雨助春耕。督亢,地名。战国时为燕国膏腴之地。燕太子丹遣荆轲携督亢图入秦谋刺秦王嬴政,即此地(图穷匕现)。定兴,
在太和县三塔镇东南,有一座以“坟”命名的村庄,数百年来代代相传,叫做胡坟村。村子东面是胡氏祖茔,一座座高耸的坟包,埋葬着胡家的历代先祖。2012年9月,市政府公布22处“阜阳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胡氏古墓葬群位列其中,但由于它坐落位置偏僻,建国以来又未受重视,以致几近湮没。六百多年的定居史 据胡氏族人胡怀会介绍,他们的始祖名叫胡仪,原籍山西省壶关县杏林村,元末在南京做官,任旗守卫一职。元亡
我的家乡邯郸市位于河北省南部,全市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管辖19个地区(县、市),总人口880万,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古都,也有成语典故之都的称呼和太极拳之乡的称号。当然大家肯定知道邯郸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那我就要在这里给大家好好介绍介绍我的家乡了。“邯郸”之名,最早出现古本《竹书纪年》。邯郸地名的由来,“邯郸山,在东城下,单,尽也,城郭从邑,故加邑云。”意思是,邯郸的地名源于邯郸山,在邯郸的
"虎头桥”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城北环城路与车站之间的刘家巷,相传为三国时蜀汉马岱斩魏延处。桥梁早已毁坏,但石碑屹立,大书“古虎头桥”四字,为1933年刻。碑顶石刻虎头,犹是当年故物。《南郑县志》——《乾隆版》记载:“汉中府城北门外里许,有虎头桥,平地列数石,其下并无沟渠,殊不成桥,而流传久远,且立碑焉。询之居人。云:三国时魏延死处。”考《蜀志》,“延奔汉中,杨仪遣马岱斩之。”民间之言与史相合。桥距马堰
富平有个宫里镇,人们看到或听到“宫里”这两个字,自然便会想到这里也许跟皇宫有一些联系,不然哪能有这样一个名字呢!其实这“宫里”的历史由来很久很久了。传说汉文帝刘恒的外祖母、灵文侯夫人是南方人,由于年老体弱,心思也不断多了起来,对长安的生活起居总说是不习惯,思乡之情日益强烈,时间一长竟酿出个大病来。薄太后得知了母亲病情严重后,急忙请来了全国的名医,用了一河滩的医疗方案,都不见好转。汉文帝呢,是个大孝
汉碑是东汉丧葬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此,所谓汉碑即指神道碑,这是汉碑与一般汉代刻石的重要区别。“今人谓文之载于石者皆曰碑,其实不然,刻碑之兴,当在汉季,古只谓之刻石。”墓碑的前身是碑。碑是古代宫庙门前及墓地用测日景、拴牲口以及穿绳作辘轳引棺下葬的竖石。据文献记载,碑早在周代就已产生。《仪礼·聘礼》:“东面北上,上当碑南。”郑玄注:“宫必有碑,所以识日景(曩),引阴阳也,凡碑,引物者,宗庙则
1958年12月4日,由南大港人民公社、中捷人民友谊农场六分场、黄骅县城关公社和吕桥公社的19个自然村庄,合并建立国营南大港农场,以境内南大港水库得名。并称南大港人民公社。下辖5个营、1个机务队。1960年1月5日,黄骅县城关公社的扣村、羊三木、刘皮庄、王庄子、三虎庄、辛庄六个村划归南大港农场,建立一个管理区,为第五管理区。1961年1月2日,黄骅县决定,从南大港农场划出羊三木、三虎庄、刘皮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