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方言之--广丰话

上饶方言之--广丰话

历史 123℃ 12

广丰话属于吴语上丽片。多为江浙民系,使用吴语。吴语又称吴方言、江南话、江浙话。在中国分布于浙江、江苏、上海、安徽、江西、福建,使用人口约八千万。在国际语言排名中,吴语在中国排第二位,在全球排第十位,是世界上最大的非官方语言。通常认为苏州话具有吴语的代表性;也有人因上海话在国内外影响力较大而将其当作代表。和普通话相比,吴语保留了更多的古音因素。吴语语音和北方官话差别大,词汇和语法独特,吴语强迫式的在

武安建置记载

武安建置记载

历史 123℃ 12

建置记载武安春秋属晋,战国为赵之武安邑。秦灭赵后,武安属邯郸郡。王莽新朝时,改武安为“桓安”(“桓”即为“武”之意),东汉初复名武安。西汉初(前202—前195年)设置县,属魏郡。当时县城在今市区西南50里固镇。固镇位于洺河北岸,西通秦晋,既为交通要道,又为兵家重地。“武安”一词,即“以武取安”之意。隋代县城移至今地。唐武德元年(618年)以来,武安先后改属紫州、慈州、洺州、磁州。元至元二年(12

魅力崆峒

魅力崆峒

历史 123℃ 12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地处甘肃东部,六盘山东麓,泾河上游的陇东黄土高原腹部,地理位置在东经106°25′—107°21′、北纬35°12′—35°45′之间。东邻平凉市泾川县、庆阳市镇原县,南依平凉市华亭县、崇信县,西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泾源县、原州区接壤,北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庆阳市镇原县毗邻。在历史上为丝绸古道西进北上甘凉的第一座关隘重镇。亦为陕甘宁三省(区)交通要塞和陇东传统商品集散地,素有

魏县历史建置隶属

魏县历史建置隶属

历史 123℃ 12

夏为观户国。周为武王少弟康叔封地。春秋先后为卫、齐、晋地。战国为魏国次都。秦始皇十九年(公元前228年)建棘蒲县于魏域。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设魏县,属魏郡。三国属魏州魏郡。西晋属司州魏郡。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年)析置昌乐县,属相州魏郡。天宝七年(748年)魏县省入昌乐县。隋开皇六年(586年)复置魏县,属魏州。开皇十六年(596年)在魏域析置漳阴县,大业初省漳阴入魏县;隋末李密取之,

芹菜!!!带你了解浠水の历史变革

芹菜!!!带你了解浠水の历史变革

历史 123℃ 12

前几次芹菜!!!带你们了解了浠水的方言小故事、名风名俗、特产等等,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浠水的历史变革吧! 浠水在夏商时属扬州地域,周为弦子国,后灭于楚,属楚之九江郡,郡治寿春(今安徽寿县)。秦仍属九江郡。秦末至楚汉并立之际(约前207年),分九江郡,置衡山郡,郡治邾(今武汉市新洲区内)。浠水县境属衡山郡。两汉至两晋为豫州蕲春县地。   南北朝刘宋元嘉二十五年,析蕲阳县西部置希水县(希河以西)

原阳县十二丞相(五)——韦思谦

原阳县十二丞相(五)——韦思谦

历史 123℃ 12

韦思谦,阳武(今河南原阳)人,本名仁约,字思谦,因其名发音与武则天之父名讳相似,所以称字。祖先从京兆向南迁徙,定居于襄阳。考中进士,多次授任为应城令。一年之后参加考选,韦思谦在任上政绩考核为末等,依照旧制类这种情况大多是不予进职,吏部尚书高季辅说:自从我任职考选部门,今天才得到这样的一个人才,怎么能因为小瑕疵而舍弃品德高尚的人呢。就提升他做了监察御史。韦思谦从此就出了名,他曾经对人说:御史出都

清丰县景

清丰县景

历史 123℃ 12

清丰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隶属濮阳市。面积869平方公里,人口64.6万,辖17个乡(镇),503个行政村。东部地势平坦,西部分布一条南北向的沙岗。最高海拔55米,一般海拔49米。年平均气温13.4℃,年平均降水量616毫米,全年无霜期213天。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3元。有国道106线穿过,全长26.1公里,省道2条,全长39.9公里,县乡专用道全长413公里。桥梁47座1433延米。名胜古迹有

阳川乡塔寺坡简介

阳川乡塔寺坡简介

历史 123℃ 12

塔寺坡,处庄秦静三县交界的阳川乡新庄沟村,因山脚塔儿湾有几座佛塔,寺院依山而建,故名。主山从蟠龙山起脉,中经吴王坟山,西南入葫芦河,如饮溪之龙,又名 “溪龙山”。 寺院背依横亘葫芦河与水洛河之间的溪龙山山脉,左靠纵贯庄静中界的崔家大梁,上弯磨石峡同静隆相连,下曲高家峡与秦张相通,俯临阳川盆地,钟灵毓秀,泽被雍凉,为千年古刹。阳山川,古之长离川;葫芦河,古之瓦亭水、苦水、长源河。阳山川河谷地带,

武昌的历史沿革

武昌的历史沿革

历史 123℃ 12

武昌最早有城,始于三国时期东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是年吴主孙权在江夏山(今蛇山)东北筑土石城,取名夏口城。该城方圆仅二、三里,实为地形险要的军事堡垒。武昌自古而今都是县、州、府、郡和省治所在地。历史上的古夏口城亦几经变迁。汉代设有沙羡(音夷)县,治涂口(今江夏区金口)。至晋武帝以后,沙羡县治移至夏口城,故武昌一度称为沙羡县。后来因辖区扩大又改称汝南县。南朝宋孝建元年(公元454年),孝武帝在

解放前的包头商业

解放前的包头商业

历史 123℃ 12

包头市旧城区在东河区,东河区就是当年的老包头。老城东河是当年西口路上的商贸重镇、“水旱码头”和粮食、皮毛、药材的集散地。 据《包头史料荟要》记载,最初的包头商业是以经营农产品加工和买卖的“六陈行”为主(油、酒、糖、醋、米、面各作坊)。土特产及日用百货的交易还不占重要地位,交换范围局限于地方性。 一八八四年后(清光绪十年),不仅国内客商纷至沓来,英商之天长仁、天聚公、新泰兴等洋行也相继在包设

涿鹿清凉寺

涿鹿清凉寺

历史 123℃ 12

清凉寺位於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黄阳山,始建於唐朝。创建者为聚玺和尚,法系属净士宗。这座古寺在历史上多次修葺,但至1949年前已日见衰颓,唯有寺中生长的千年松柏如今依然枝繁叶茂,有的如巨龙横卧,有的如凤凰展翅,有的如宝刹屋檐,它们述说着古刹的庄严和沧桑。寺中塔院现保存有历代僧人墓塔六十多座,其中以开山祖师聚玺和尚的衣铢寿塔最为著名。此外保存建寺碑、重建寺碑和功德碑五十馀块。该寺收藏多部佛经,其中珍贵

康县的由来

康县的由来

历史 123℃ 12

康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陕甘川交界地带。境内气候属典型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全境处西秦岭南侧陇南山中,地质构造为昆仑秦岭地槽褶邹地带,地势西高东低,中部高,南北低。最高海拔2483m,最低海拔560m,年平均气温12.1℃,无霜期207天,日照时数1433.7小时,年降水量742mm。县辖8镇13乡,350个行政村,1640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19.4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

广州市黄埔区的历史

广州市黄埔区的历史

历史 123℃ 12

历史上黄埔属番禺县管辖。从秦代始直至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时,黄埔均属番禺县管辖。现区属的南岗镇、大沙镇、夏港街、鱼珠街、黄埔街、红山街一带在清末时期属番禺县鹿步司管辖,深井、长洲一带属番禺县茭塘司管辖。民国10年(1921),广州正式建市,黄埔仍属番禺县。清道光二十二年(西元一八四二)鸦片战后,中英南京条约之签订,开清廷对外割地赔款之端绪。英人得在中国享受各项特权。美、法等国,趁机效尤。九月

仪征龙山风景区景点介绍

仪征龙山风景区景点介绍

历史 123℃ 12

龙山风景区位于仪征市西南,青山镇的西北处,南临长江,东靠仪化,是扬州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原生态地区。区内景色优美,山势跌宕起伏,植被茂密丰富,有桃园、梨园、葡萄园、红枫、梅花及竹海等多种观赏植物林6000多亩,鸟语花香、松声涛涛,竹林似海,尤如世外桃园;从入口处有一条长200米的水泥路直通的天然浴场,占地3200平方米,还有太谷学派创始人周太谷及世界文化名人盛成母子的墓葬等人文景观。在山顶观景台上

涿鹿轩辕湖

涿鹿轩辕湖

历史 123℃ 12

京西大地,涿鹿之旷,黄帝城侧,轩辕湖傍。黄帝泉清,汩汩流淌,狭口奔泻,入湖增浪。阪泉之水,水冲流长,途经之野,浇麦灌浆。流经陡坡,骤增能量,形成瀑布,磨房有偿。碾米磨面,为民造香,历经千年,经久不殇。近年天旱,水源枯将,停磨搬迁,遗迹全黄。轩辕湖水,湖清水泱,养鱼殖虾,绰绰有常。金鱼鲤鱼,草青黄鲂,品种繁多,戏耍逞强。矾山磷矿,开采泉滂,修渠安管,为湖增藏。轩辕之湖,游乐之方,手激浪花,粼粼波光。

话说河源的历史

话说河源的历史

历史 123℃ 12

河源,上古属扬州南境,战国属楚,秦于龙川置县。 南朝齐永明元年(483年),龙川析地置河源县,属南海郡。南梁天监二年(503年)属梁化郡,隋唐属循州,南汉乾亨元年(917年)析循州分置祯州、循州,河源地区属循州。宋天禧五年(1021年)改祯州为惠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循州并入惠州,河源地区在1913年属广东省都督府潮循道,后直属广东省革命政府东江行政委员会。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属东江行政委员会

清城区发展历史

清城区发展历史

历史 123℃ 12

清城区前身是清远县,建于秦朝(前221)。1988年1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清远县,设立清远市(地级),北江河岸景色原清远县分为清城、清郊两个市辖区(1992年清郊区改为清新县)。2000年,清城区管辖5街7镇。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506680人,其中:南门街道19096人、上廓街道24663人、下廓街道28756人、松岗街道56338人、小市街道47232人、附城镇40275人、

内蒙古自治区的骄傲-赤峰市

内蒙古自治区的骄傲-赤峰市

历史 123℃ 12

内蒙古自治区的骄傲-赤峰市 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蒙冀辽三省区交汇处,东、东南与通辽市和辽宁省朝阳市毗邻,西南与河北承德接壤,西和北部与锡林郭勒盟相连。“赤峰”因城区东北角有一座赭红色的山峰而得名。赤峰地区战国时期属东胡。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置赤峰县,光绪三十二年(1906)升为直隶州。1946年热北专署改为昭乌达盟。1956年将原热省辖部分旗县并入昭乌达盟划属内蒙古自治区。198

扬州八怪纪念馆

扬州八怪纪念馆

历史 123℃ 12

八怪纪念馆位于金农故居西方寺内,展厅中陈列有“八怪”书画,供游客品赏。另辟金农寄居室复原陈列,展现“八怪”书画创作生活的历史氛围。“扬州八怪”是清代活跃在扬州画坛上的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画家,以其立意新。构图新,技法新的艺术作品开创了一代新画风,为中国书画艺术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业。扬州八怪包括:郑燮、罗聘、黄慎、李方膺、高翔、金农、李鱓和汪士慎八位画家。他们是清代活跃在扬州画坛上的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

陕西韩城大禹庙

陕西韩城大禹庙

历史 123℃ 12

大禹庙位于韩城老城东五公里处的苏东乡北周原村东。主要建筑有大殿两座和厢房、偏房十二间。占地425平方米,始建于元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明代曾重修。1985年5月列为韩城市重点文物单位。正殿有泥塑彩绘坐式禹王像和郭子仪像,两旁有泥塑彩绘小像。献殿前有两根白沙石柱,柱上刻“岌大元国大德五年岁次辛丑孟夏制”。同名的还有浙江大禹庙,以及山西乡宁家滩大禹庙,和山西清顺县西北大禹庙。 大禹庙在韩城市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