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相关

和平县历史

和平县历史

123℃ 12

明正德十三年(1518)置县前夕,“和平广洞,良善数千家”。本县经济是农业自然经济。其时,居民辛勤耕耘,开发了年收获谷物千担的“玉米窝”、“千担坝”,至今留下了陈迹。后因连年天灾人祸,以致田园荒芜,百业凋零。至崇祯十五年(1642),全县有1994人(此为丁徭人口,百人口实数,下同)。清初,一些有远见卓识的县令,实行稳定赋税和新增人口不加赋税,以及鼓励居民开山种粮、种豆;筑路架桥,建仓(社仓)赈灾;办公院、兴义学,培育人才等措施,促进了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至康熙六十年(1721),全县有丁口2252人;开发田地山塘3.0797万亩;征收赋税额银6359两。随后,经过雍正、乾隆(1723~1795

我的家乡—和平

我的家乡—和平

123℃ 12

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县城,那里没有大城市的喧闹和繁华,有的只是宁静还有淳朴的农民,在这里生活的人民习惯早起,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他们很容易满足,在他们看来只要一家人开开心心平平安安就是世上最幸福的事情,那里山青水秀,绿油油的菜地,到处充满了大自然的气息,我喜欢生活在那里,喜欢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喜欢静静的坐在家门口看着夕阳罗下,喜欢那份宁静还有安逸。那个淳朴的小县城就是河源市和平县城。 和平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上游、粤赣边境的九连山区。东连龙川,南邻东源,西毗连平,北与江西省定南县、龙南县接壤。古称她是“联络闽广,带控龙南、安远,要害之地”,当今是京九铁路入粤第一县、广东沿海地区向内地

和平历史

和平历史

123℃ 12

【建置沿革】 据《禹贡》记载,上古时和平属扬州。春秋时,和平属百越地。战国时,和平境内称扬越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设南海郡,和平属南海郡龙川县。隋文帝(杨坚)开皇十一年(591年)设循州总管府,龙川县并入河源县,和平属循州总管府河源县。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复设循州,析河源设石城县,和平属循州石城县。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石城县并入河源县,和平属循州河源县。则天帝天授二年(691年)循州改称雷州郡并设雷乡县,和平属雷州郡雷乡县。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雷州郡改称海丰郡,和平属海丰郡雷乡县。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海丰郡改称循州,和平属循州雷乡县。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年)

和平史事

和平史事

123℃ 12

明正德十三年(1518)置县前夕,“和平广洞,良善数千家”。本县经济是农业自然经济。其时,居民辛勤耕耘,开发了年收获谷物千担的“玉米窝”、“千担坝”,至今留下了陈迹。后因连年天灾人祸,以致田园荒芜,百业凋零。至崇祯十五年(1642),全县有1994人(此为丁徭人口,百人口实数,下同)。清初,一些有远见卓识的县令,实行稳定赋税和新增人口不加赋税,以及鼓励居民开山种粮、种豆;筑路架桥,建仓(社仓)赈灾;办公院、兴义学,培育人才等措施,促进了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至康熙六十年(1721),全县有丁口2252人;开发田地山塘3.0797万亩;征收赋税额银6359两。随后,经过雍正、乾隆(1723~1795

兴隆民俗文化村

兴隆民俗文化村

123℃ 12

兴隆民俗文化村座落在九连山腹地、美丽的热水河畔,有123户人家,常住人口700多人。兴隆人姓王,始祖来自山西太原,居三槐堂系。经浙江迁入福建,明朝弘治年间迁入龙川县上俐。相传明朝正德十三年,王阳明平俐源池仲容农民起义后,添设和平县。王阳明到俐源游李田仙岩时,途经北联路段,发现海拔1000多米的铁心嶂主峰有一条大龙脉延伸至马坑径口,他指点河东连声称叹:“有龙也",出了个点“龙”之迷。直到清初1616年,王姓进士首龙请来占天师,才选中“龙”穴,令三孙王师三到此处建屋定居,起名“兴隆镇"。王姓进士首龙终于解了王阳明的点“龙”之迷。据王氏族谱记载:“兴隆镇”人的祖先有王羲之、王安石、王阳明等杰出的历史

和平中学历史

和平中学历史

123℃ 12

和平中学九十年发展历程回眸和平中学始建于1919年秋,是我县历史最久的一所具有光荣传统和优良校风的重点中学。九十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帮助下,在社会各界的信任支持下,作为和平教育的领跑者,和平中学始终坚持锐意进取,抢抓机遇,不断完善的奋斗精神,本着为全县父老服务的意识,向各高校输送了数万名优秀的和平学子,圆了无数山区孩子的大学梦。一、峥嵘岁月,风雨兼程1、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和平县知事何一鸾提议创办县立中学,组成了校董会,选定座落在县城小东门的旧考棚为校址。9月,录取8 0名新生,开学上课,学制四年。首任校长,是以创建四约高小、推崇新学而名闻遐迩的前清拔贡、东水人骆树

和平高泉寺

和平高泉寺

123℃ 12

高泉寺:位于县城城西实验中学侧,始建于康熙年间,原为佛教徒曾道化住宅,后捐赠用作寺庙,几经重修,香火极盛。寺庙——我国的艺术瑰宝库,它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象征。从广义上来说,寺庙不仅仅与佛教一家有关。但在佛教中,寺庙就有许多种称谓:如“寺”,最初并不是指佛教寺庙,从秦代以来通常将官舍称为寺。在汉代把接待从西方来的高僧居住的地方也称为寺,从此之后,“寺”便逐渐成为中国佛教建筑的专称。  在道教中,寺庙的称谓也很多:道教创立之初,其宗教组织和活动场所皆以“治”称之。又称为“庐”、“靖”、也称为静宝。在南北朝时,道教的活动场所称呼为仙馆。北周武帝时,道教活动场所的称呼叫“观”,取观星望气之意。到了唐

十九路军纪念碑

十九路军纪念碑

123℃ 12

当年淞沪抗战广东和平籍将士共有48人战死沙场;翌年和平县老百姓自发捐款,买下东山岭的一个小山头,修建烈士纪念碑,成为全国第一座建成的抗日纪念碑。广州的十九路军纪念碑全国闻名,但有人可能不知道广东省还有一座纪念十九路军烈士纪念碑———位于和平县的淞沪抗战和平籍烈士纪念碑。在这座全国最早建立却默默无闻的抗日纪念碑前,十九路军和平籍将士的后人,常常到这里纪念他们为国捐躯的先人。他们认为,不仅仅是在清明节,在“一二八”、“九一八”、“七七”等与抗战有关的特殊日子,在这铭刻抗战英雄事迹的纪念碑前,都应该有人来献花纪念。和平县淞沪抗战和平籍烈士纪念碑位于县城东山岭南坡的一个小山岗上。这座纪念碑铭记着一段鲜

和平华表塔

和平华表塔

123℃ 12

在和平县彭寨镇的附近,耸立着一座古老的华表塔,这塔高25米,共五层,沿塔内旋梯拾级而上,依窗往南眺望,整个山镇犹如一艘长风破浪的巨轮。华表塔有300多年的历史了,关于塔的兴建,当地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200多户人家在彭寨这里休养生息。可是天不照应,这里连年遭狂风暴雨袭击,好端端的山镇,变成了一片废墟。人们在废墟上叹息着,只好打起背包,准备到外地去讨饭过日子。这时,一位自称“华表”的老和尚路过此地,他察看了地形,就对乡亲们说:“乡亲们甭怕,彭寨的地形是个船形,如果在寨里建座宝塔,就像在船上竖根(桅杆),那么这船是可以稳住的。”说完,就飘然而去。乡亲们撑起腰杆,勒紧裤头,用

和平八景

和平八景

123℃ 12

尽管地处粤赣边陲山区,和平的历史文化却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土著先民就留下了300多处古文化遗址,其中最有名的要数距今约4500~5000年的卢屋咀遗址。该遗址面积约5000平方米,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制作石器的小工场。1985年,考古人员在遗址采集到石铸、石斧、石凿等石器200余件,以及各种珍贵的古陶瓷和0.5米厚的文化层堆积,对考察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有着重要的考古意义。秦代以后,和平县一直是龙川县辖地,中原文化陆续在境内流传。明代设县以后,和平县大兴义学、社学、书院,读书风气日浓,还成立了一些文社和诗社,留下了一批诗文作品。古代文人中,当数生于下车镇兴隆村中心围的进士徐廷芳最为盛名,这位在清

和平县之烈士陵园

和平县之烈士陵园

123℃ 12

淞沪抗日和籍烈士纪念碑:唤醒国魂在阳明镇东山岭南面的山岗上,坐落着这样一座巍巍石碑:方塔形,高10米,尖顶,碑体四面塑有30厘米见方的文字。北面书有“淞沪抗日和籍烈士纪念碑”,西面为“唤醒国魂”,南面为“浩气长存”,东面为“为民前锋”,均用行楷书写。淞沪抗日和籍烈士纪念碑是为纪念淞沪抗战中的和平籍烈士而建的,是全国三座淞沪抗日烈士纪念碑之一,与广州的“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同为广东纪念淞沪抗日的珍贵历史文物,被定为河源市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2米高的碑座四面,镶嵌着镌刻碑文和48名和平籍烈士芳名石碑。这48位烈士,是在1931年冬参军的。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六十师第一一

和平县之历史

和平县之历史

123℃ 12

明正德十三年(1518)置县前夕,“和平广洞,良善数千家”。本县经济是农业自然经济。其时,居民辛勤耕耘,开发了年收获谷物千担的“玉米窝”、“千担坝”,至今留下了陈迹。后因连年天灾人祸,以致田园荒芜,百业凋零。至崇祯十五年(1642),全县有1994人(此为丁徭人口,百人口实数,下同)。清初,一些有远见卓识的县令,实行稳定赋税和新增人口不加赋税,以及鼓励居民开山种粮、种豆;筑路架桥,建仓(社仓)赈灾;办公院、兴义学,培育人才等措施,促进了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至康熙六十年(1721),全县有丁口2252人;开发田地山塘3.0797万亩;征收赋税额银6359两。随后,经过雍正、乾隆(1723~1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