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6年宿松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本地事
宿松县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文件(三)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1月15日在宿松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县人民政府县长 王赵春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十二五”及2015年工作回顾“十二五”时期,是县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发展内生动力持续激发、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时期。五年来,全县人民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打造区域强县、建设美好宿松的战略目标,积极应对宏观环境变化,全力做大经济总量,加快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步入稳步上升的发展轨道。这五年,是综合实力快速提升的五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到155亿元、9.86亿元、59亿元、55.5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71倍、2.55倍、3.01倍、2.02倍。三次产业比优化为27.2 :44.5 :28.3,非农产业比重提高6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实现新跨越。全县规上工业企业达186家。纺织服装等主导产业集群效应凸显,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方兴未艾。县经开区扩展到8平方公里,入区企业达218家。临江产业园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9.8亿元,成为产业承接新平台。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8.82%,共流转耕地37.6万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2303家,洲头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带动效应明显。服务业蓬勃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不断兴起,宿松商贸城等市场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石莲洞风景区跻身国家4A级景区。这五年,是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的五年。“十二五”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31.8亿元,是“十一五”的2.7倍。县城建成区拓展至18平方公里,东北新城2平方公里核心区基本成形。县域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县城规划区32平方公里实现控规全覆盖。交通建设投入达 31.3亿元,是“十一五”的6.8倍。新增国省道140公里,谋划多年的北沿江一级公路全线开工,合安九高铁走向确定。黄大湖生态环境保护、“林业外贷”项目获批实施,各类水利工程投入达7.46亿元,城乡电网改造投入达7.44亿元。县级财政拨付2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集镇规划建设,复兴、汇口列入全国重点镇,整合资金建设28个省级美好乡村示范点,洲头入选全国“美丽乡村”试点。文明县城创建工作进入全省先进行列。依法关闭污染大、能耗高企业10家,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4.16%,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全面完成。这五年,是改革开放成果丰硕的五年。省直管县体制试点扎实开展,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新一轮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相继完成,精简行政审批574项,主要审批事项实现一站式办结。城区拆迁补偿安置方式、城市综合管理执法和乡镇行政执法体制、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顺利实施。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成效,实现政府性融资26.92亿元。组建农商行,引进徽商银行和民丰村镇银行,存贷比较“十一五”末提高9.1个百分点。农村综合改革全面深化。殡葬改革总体平稳。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共引进各类项目387个,实际利用内资189.6亿元、外资4129万美元,实现进出口总额4.02亿美元。这五年,是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的五年。民生和社会事业支出达118.38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提高到84.7%。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354元。民生工程覆盖面逐年扩大,投入资金达38.19亿元。“五险一金”进一步扩面,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大幅提标。建成保障性住房17.37万平方米,改造农村危房1.4万户。兑付新农合补偿金8.4亿元,受益人次达521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推开,减少贫困人口11万。社会事业快速发展。荣膺全省科普示范县。投入6.9亿元改善办学条件,改造面积36.1万平方米。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总床位数达1826张。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圆满承办省运会青少部举重赛事。人口计生管理和优质服务水平稳步提升。社会管理不断创新。综治维稳信访工作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平安宿松”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一年来,我们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主题主线,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基本完成了县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县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主要体现在:实体经济稳中有进。紧扣企业发展需求,加大运行调度和帮扶力度,放大担保、风险补偿等政策效应,帮助企业担保贷款5.46亿元、转贷1.17亿元、招工7366人。全年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59亿元,增长8%,新增规模工业企业37家,主营收入超亿元企业达9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13.5亿元,增长26.6%,多点支撑的产业格局初步形成。科技创新力度加大,申请发明专利185件,授权发明专利9件,新增省级著名商标6件、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2家,170个技改项目完成投资35亿元。酷米手机成为全省首部自主品牌手机,中天石化在新三板挂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大宗作物生产保持稳定,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达40家,造林3.7万亩。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79个、家庭农场117个、“三品一标”认证2个、土地流转10.3万亩,金坝葡萄、绿蒂蔬果、龙成油茶等特色农业带动效应明显,农业实现增加值43.69亿元,增长4.1%。服务业发展提速,专业市场建设加快,新发地农产品批发仓储物流园完成征地,浩瀚汽车城一期加快推进。保险、物流、汽车租赁等业态加快发展,在册统计电商网络销售额增速超20%。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商品房销售面积37.63万平方米。乡村游、体验游蓬勃兴起。外贸企业“走出去”步履坚实,红爱服饰打入中东市场。发展基础日益夯实。坚持“六个一”项目推进机制,126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2.6亿元。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华阳河蓄滞洪区安全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启动高速出口北移建设,北沿江一级公路完成路基清表。重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中小河流治理、“八小工程”等10项重点水利工程年度任务完成,小型水利工程改造获省江淮杯三等奖。6条公路、55座危桥加固工程顺利完成,81.3公里村级公路网格化工程基本完工。复兴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和第一批农网升级改造项目竣工,电力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园区建设步伐加快。经开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2亿元,平整土地1000余亩。“七路一桥”、新耕河景观、污水主干网工程进展顺利,棚户区改造项目完成主体结构验收,南方智能、宝捷讯、卡为电子产业园一期封顶,声宝、央科等企业在孵化器投产。入选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临江产业园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经七路、纬三路通车,公租房二期完工,标准化厂房启动招商,亿博皮革生产线试运行,滨江新城自来水厂、水泥粉磨站加快建设。城乡建管不断规范。突出规划引领,县城总规、老城区控规优化完成,城市综合交通、排水、环卫等专项规划公布实施。县城重点工程扎实推进。孚玉东路排水、洋河西路一期续建等工程全面完工,县城自来水新取水口及原水管网建设工程全线贯通。东城风景小区至高排沟排水等惠民实事顺利实施,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解决。东北新城完成征地970亩、拆迁380户,核心区小孤山路、太白路等8条道路和南片安置区一期工程完工,龙湖路、华阳路等10条道路加快建设,市民广场建成开放。滨江新城起步区建设全面启动,乡镇集镇风貌明显改观。“三治三增三提升”行动稳步实施,共拆除违法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绿化补植2万平方米;“四治理一提升”活动扎实推进,近千公里铁路、公路、江河沿线得到治理,文明县城创建初显成效。第二批12个美好乡村省级示范村建设基本完成,第三批10个省级示范村建设扎实推动。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有序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和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扎实有效,20个减排项目顺利完成。土地增减挂钩项目认真实施,新增建设用地指标3415.26亩。改革开放增添活力。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政府部门由27个精简为24个。新政务服务中心投入使用,进驻单位增加到46个,一站式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增加到537个。“三项清单”制度全面推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等商事制度改革扎实推进,新增市场经营主体3630户。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稳步实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基层医改成果进一步巩固。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进展顺利,农村集体“三资”新型经营实体试点初见成效,水利工程建管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在全省率先完成盐业公司股权多元化改革。国库集中支付实现全覆盖。完善招商引资目标考核和重点项目帮办服务机制,组建20个产业招商组和4个招商中心局。主攻电子信息首位产业和主导产业,产业招商、以商招商成效显著。全年引进内资项目71个,其中超10亿元项目3个,完成内资到资25.2亿元。民生保障更加有力。33项民生工程投入10.1亿元。1788套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发放廉租房租赁补贴174.5万元。新增城镇就业53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4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7435人。五大保险累计参保68.84万人,支出3.87亿元。新农合参合达73.4万人,支出超3亿元。社会救助力度不断加大,35486名城乡低保、7076户五保对象、7789名贫困残疾人、621人次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得到救助。112名0-6岁残疾儿童得到抢救性康复。敬老院建后管养得到加强,新增床位100张。2493户农村危房改造全面完工。农饮工程改造提升项目全面实施,5.2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入户安装完成。“放心粮油”和“主食厨房”两大工程有序推进。渔民上岸安居工程基本完成。精准扶贫扎实开展,建档立卡工作全面完成,减少贫困人口3.5万人。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和特殊教育三年提升计划扎实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全面改薄”有序推进,中德职校正式招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顺利实施,县医院新院区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完成。26个图书分馆、31个农民文化乐园示范点建成,区域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完成首届县级劳模评选。县档案馆主体工程完工。全国科普示范县创建工作扎实推进。计生利益导向机制进一步完善,优质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成效显著。残疾人工作和社区康复示范县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全民健身活动丰富多彩。地名普查工作全面启动。城市社区换届完成。社会管理创新力度加大。安全生产“铸安”行动扎实开展,排查治理各类隐患3682个。联合治超、源头治超机制进一步完善,超载超限行为得到遏制。食品药品监管体系规范化建设有序推进。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扎实开展,阳光信访、依法治访和联合接访得到落实,信访形势平稳向好。公安“四项建设”深入推进,“黄赌毒”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打击力度加大,社区戒毒康复工作进入全国先进行列,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人民武装、人民防空和双拥优抚安置工作进一步加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物价、气象、消防、保密、地方志等工作得到新提升,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老龄、工商联、文学艺术等事业取得新进步。在科学谋划发展的同时,我们也更加注重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自觉接受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29件人大代表建议、102件政协委员提案及时办结。“六五”普法圆满完成,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全面建立。政府系统廉政风险防控有力,政府投资项目财评审减6000万元、审计核减工程款1710万元。规范机构编制和人员经费管理,共清理在编不在岗人员159人,“三公”经费同比下降5.2%。政务服务优化升级,全年窗口办理各类事项12.13万件。政府网站群建设顺利完成,政务公开不断深化。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驻宿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离退休老同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宿松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投资增速回落,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指标等未能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结构不优的问题依然突出,传统产业增长乏力,新兴产业规模不大,面临加快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资源要素约束趋紧,实用人才紧缺等问题凸显。刚性支出持续增加,公共保障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化,信访维稳压力较大;少数干部思想观念、业务水平不能适应新常态新要求,政府效能和执行力仍需提高。对此,我们一定认真对待,逐步解决。二、“十三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宿松发展面临诸多有利因素,迈入了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区域发展战略来看,随着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长三角一体化纵深推进和长江中游城市群不断崛起,我县东进西联的节点型区位进一步凸显,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有利于在更高层面、更大范围集聚要素资源。从宏观政策环境来看,全面深化改革和“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蓬勃兴起,有利于我们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激发新活力、拓展新空间、打造新动能,持续释放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蕴藏的发展潜力,同时,国家加大对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的支持,有利于我们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从自身发展基础来看,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积累,尤其是“十二五”期间沿着既定中长期发展战略迈出坚实步伐,跨越支撑日益夯实,发展势能不断蓄积,完全有条件乘势而上、奋力崛起。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发展阶段新特征,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抢抓新机遇,实现新跨越。基于以上分析,“十三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总量增长与结构调整并举为指引,以促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建设经济强县、创新强县、生态强县、文化强县,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奋力开创美好宿松建设新局面。综合考虑,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左右,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必须重点把握以下五个方面:(一)坚持量质并举,切实加快调转促步伐围绕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全面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更具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突出全产业链集聚发展,以补链、强链为主攻方向,提升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矿产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规模层级,培育壮大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五年内形成3-4个百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50亿元,跻身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打造中部地区有影响力的智能电子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园区在转型升级中的战略支撑作用。加快县经开区产城融合步伐,在增量扩能的同时,做好“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文章,力争到2020年,开发面积达13.74平方公里,实现工业产值208亿元。临江产业园在重大基础设施和轻化工、仓储物流等产业上取得突破,力争到2020年,开发面积达6平方公里,实现工业产值100亿元。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有序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全面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力争到2020年,耕地流转率达60%以上,家庭农场达800家、专业合作社达1000家,特色品牌基地100个,打造3个省级油茶产业重点乡(镇),现代农业产值超百亿元。全面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新发地农产品批发仓储物流园、港口物流园建设,打造区域性市场中心和重要物流集散地。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教育医疗等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培育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新兴业态。积极融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加快建设以小孤山、环湖区域等为重点的旅游目的地,培育戏曲演艺、影视制作等文化产业。提升重点领域信息化水平,推进“智慧城乡”建设。力争到2020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60%。(二)围绕城乡统筹,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坚持新型城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开创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新局面。进一步优化城镇空间布局,不断推进“两城八镇”体系建设。着力提升县城综合服务功能,全面推动“一城三区”融合发展,力争到2020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23平方公里、集聚人口23万以上。滨江新城继续按照整体规划、组团发展的思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功能互补,确保核心区框架基本形成。围绕完善功能配套、强化产业支撑,壮大乡镇经济,打造一批商贸型、工业型、旅游型特色小城镇。坚持因地制宜和统筹联动,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推进以“四横、两纵、一环”为重点的主干路网建设,全面提升路网等级和通达能力,积极推动王家洲作业区、通江船闸等重大项目,构筑公铁对接、江河畅通、水陆联运的现代立体综合交通网络体系。抢抓跨入高铁时代的重大机遇,超前谋划发展高铁经济。着力推进华阳河蓄滞洪区安全建设项目、中小河流综合治理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电网升级改造,进一步强化发展支撑。(三)深化改革创新,提升开放发展能力和水平全面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着力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体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政府预算体系,探索编制中长期预算规划,加快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支持发展新型金融业态,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扶贫开发、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力争培育2家上市企业。全面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完成国有林场改革,建立统一规范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实施人才引进培养工程,集聚一批企业家、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实用型人才。广聚“双创”资源,大力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进一步创新招商方式,突出引资引技引智一体化,广泛开展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和以商招商,力争引进超10亿元项目10个以上、超亿元项目60个以上。大力提高经济外向度,力争外贸进出口平稳较快增长。(四)加强生态保护,构筑美丽宿松绿色屏障划定生态红线,守住发展底线,坚定走“三生共融”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有机统一。加强北部山区生态功能区建设,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构筑生态安全屏障。稳步推进环湖区域战略规划实施,努力探索“湖城共生”新路径。加大湿地资源、“两河”流域和饮用水源地保护,着力推进黄大湖生态环境保护、“林业外贷”项目,夯实全县生态功能良性循环基础。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切实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加快推进洲区垃圾清洁化处理。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大力推广使用风能、太阳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坚持最严格的节水、节地、节矿、节能制度,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努力形成经济高效发展、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格局。(五)立足共建共享,着力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加大民生投入,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技能培训与用工需求的有效衔接,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健全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县级公立医院服务能力,规范发展民营医疗机构,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健康服务业,着力建设健康宿松。实施食品药品安全战略,形成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强化计生优质服务,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唱响黄梅戏、文南词,用文化滋润生活,让戏曲回到民间。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大力推广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健全扶残助残服务体系。深入创新社会治理,及时排查和化解社会矛盾,加强安全生产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围绕“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目标,按照“六个精准”要求,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完成脱贫任务。三、2016年政府工作安排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我们将以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县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改革创新的工作总基调,全面加快调转促,切实加强供给侧改革,在供需两端同时发力,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确保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以上,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集聚主导产业。围绕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扩大有效供给,改善供给品质,使供给结构更好适应需求结构的升级。加快改造提升纺织服装业,配套发展面辅料产业,引导服装业向品牌创建转变,确保服装业挂牌上市实现突破。推动皮革产业清洁化和循环利用,确保亿博皮革园投产达效。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培育电子信息首位产业,确保南方智能、宝捷讯、卡为电子产业园一期建成投产。加快新发地农产品批发仓储物流园、唐骏特种车辆等项目建设,努力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开展精准帮扶,严格落实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工作,切实用好工业发展专项资金、风险补偿基金等,稳定企业发展。力争全年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65亿元,完成技改投资38亿元,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5家。配套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壮大仓储物流、工业设计、金融保险等业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设新型园区。围绕产业定位,突出功能互补,完善设施配套,努力将“一区一园”打造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高地。经开区确保新增开发面积1平方公里,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5亿元。完成总规、控规及竖向、排水等专项规划编制报批,实施“一气一管”工程,完成“一河两桥四路”建设。加强项目管理,强化双向约束,力促晨旺木业产业园、油茶深加工等项目开工建设。临江产业园加快完善功能配套,确保对江排涝站、滨江新城自来水厂等工程完工,力争码头开工建设。围绕亿博皮革园建成投产,有效利用标准化厂房,开展产业链招商。加快推进在建项目,确保中高档生活用纸、纤维素、生物质、水泥粉磨站等项目投产达效。坚持问题导向,稳妥处置“僵尸企业”。对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强力推进依法重组、项目对接;对产品有市场、有效益,但暂时有困难的企业,积极予以扶持。(二)夯实稳增长基础坚持项目带动。围绕有效供给、有效需求推进有效投资,为经济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提供关键支撑。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结合县域实际和发展需求,在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领域谋划一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补齐短板。强力推进104个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完成投资103.87亿元。推行“四督四保”机制,力保高速出口北移、宿松变扩容改造等工程开工,北沿江一级公路完成投资3亿元,倾力服务合安九高铁建设,推进黄大湖生态环境保护、“林业外贷”等项目实施,加快推进华阳河蓄滞洪区安全建设项目、港城大道等前期工作。加强跟踪对接,确保向上争资不少于2亿元。推动企业上市,力争挂牌新三板企业7家。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土地,新增用地指标1500亩以上。坚持消费引领。积极顺应消费升级趋势,用好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推动商贸零售、旅游休闲等传统产业提档升级,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养老等新兴业态加快发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服务需求。完善城区商业空间布局,建设商业综合体,引进知名连锁企业,打造餐饮、购物、休闲特色街区,推进华中世贸城、浩瀚汽车城等项目建设,新增限上商贸流通企业8家以上。推动地产品互采互用,促进地产品销售。探索房屋征收市场化安置,提高棚户区货币化安置率,着力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引进阿里巴巴等战略投资者,建设电商产业园,积极实施农村淘宝项目。加快发展现代旅游业,积极谋划环湖区域旅游开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支持小孤山、白崖寨创建国家4A级景区,实施石莲洞景区品质提升工程。完善市场监管,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良好消费环境。坚持出口拉动。加强对出口行业的分类指导,引导企业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对外贸易质量。用好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鼓励企业自营出口,继续巩固服装、箱包等传统产品出口市场,积极支持智能电子等新兴产业拓展国际市场,推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建设,促进外贸出口持续增长。新增进出口企业3家以上,实现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0%以上。(三)切实抓好三农工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强化政策扶持,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加快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提升耕地质量。稳定大宗农作物生产,深入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大力发展果蔬、花卉、油茶等特色产业。推行水产生态养殖模式,推动畜禽业规模化发展,建设一批标准化养殖小区。力争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0%以上。加快农产品品牌创建,新增“三品一标”认证2个。培育壮大和规范发展新型经营主体,新增家庭农场80个、专业合作社80家以上,培育产业联合体2个,培训新型职业农民300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大力建设美丽乡村。突出政府引导、示范带动、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统筹推进新一轮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优先抓好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建设,同步推动乡镇政府驻地行政村美丽乡村建设。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注重彰显地方特色,合理预留发展空间。加大财政投入和涉农资金整合力度,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启动北复公路下仓段建设,完成凉趾、毛荆等县乡公路改造,实施乡村道路畅通工程。继续推进农饮工程改造提升和“八小工程”,完成二郎河茯苓段、5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项目,努力解决农村饮水困难人口3万人以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抓好改水改厕和污水、垃圾处理等项目建设。继续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新增造林2.15万亩、绿色长廊10公里,创建森林村庄10个。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完成县乡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调整、报批工作。巩固“三线三边”治理成果,逐步推动由边向内、由点到面的延伸,让农村环境更绿、更美。(四)强力推动精准扶贫推进脱贫攻坚。认真实施十大工程,确保2.5万人口脱贫、20个贫困村出列。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积极争取政策性投入,稳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建设一批贫困群众参与度高的特色农业基地。发挥金融扶贫作用,确保全年新增扶贫小额信贷2000万元以上。实施贫困户光伏扶贫2000户,采用PPP模式打捆建设70个村级集体光伏电站,确保“三无”贫困户和村级集体经济有稳定收入来源。切实做好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努力解决因学致贫、因病致贫问题。稳步提高五保、低保救助标准,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力贫困群众,逐步通过社保政策兜底保障。强化驻村帮扶工作,深入开展“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结对帮扶,坚持“一户一策、因贫施策”,为贫困户量身定制扶贫菜单。强化考核监督。建立健全扶贫考核评价机制,细化任务分解,把脱贫任务明晰到具体责任单位、责任人,实现贫困村不出列、工作队不撤出,贫困户不脱贫、帮扶责任人不脱钩。强化督促检查,完善推进方法,坚持既抓结果、又抓过程,比照重点项目调度机制,实行月点评、季通报、年考核。做到时时清、事事清、人人清,努力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和浓厚的工作氛围。(五)着力提升城市形象加大规划引领力度。启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完成人防、竖向、防洪、城市空间特色、重点乡镇控规等规划编制工作,启动商业网点、教育设施、地下空间利用等专项规划及高铁新区规划编制。切实加强规划管理,强化规划执行,严格规划控制,做好各类规划衔接,促进城市有序建设、品味提升。增强城镇承载功能。认真实施县城重点工程和惠民实事,扎实开展“海绵城市”试点工作,继续实施好孚玉东路、人民东路续建工程,抓紧实施龙门南路、环城南路一期建设、振兴大道延伸、105国道三期改造、钱家山区域治理、向阳河治理、污水厂二期扩改和街巷治理全覆盖等工程,重点解决城区交通拥堵和排水防涝问题,完善雨污分流机制,抓好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围绕单位入驻、市民入住,加快东北新城核心区龙湖路、华阳路及东区黄湖东路、流山西路等15条道路建设。启动龙湖公园、花溪公园建设,实施宿松中学东大门连接线工程,不断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加速新城人气商气集聚。加快建设滨江新城,支持复兴镇与临江产业园联动发展。鼓励乡镇依托区位、产业优势,打造特色集镇。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以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三治三增三提升”行动,深入开展乱停乱放、占道经营、乱搭乱建等专项整治行动,着力规范临时摊点经营行为,依法打击非法载客现象。扩大公共停车泊位有效供给,方便群众出行。巩固皖西南、黎河市场整治成果,有效发挥光明市场功能。探索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等方式,加速城市管理模式的市场化。加强常态化巡查管控,持续保持打击“两违”高压态势。继续推行网格化管理,不断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进改革创新。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承接好省市下放权限,动态管理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规范涉企收费项目。全面落实“营改增”改革,坚持开门办预算,提高预算透明度,推进预决算公开和“三公”经费公开。加快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工作。全面实行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继续实行农村综合改革,全面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积极探索农田水利建后管护新模式。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增强为民服务能力。创新融资方式,利用政府债券、PPP等模式,加大融资力度,力争实现政府性融资20亿元。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建立科学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补偿和运行机制。组建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推进乡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改革。启动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实施大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方式改革。建立殡葬改革规范化机制和长效机制,推进移风易俗,提升殡葬服务功能。扩大对外开放。围绕做大做强产业集群,编制产业招商发展规划和指导目录,着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依托专业招商队伍,丰富项目信息和客商资源库。着力打造首位产业,做好补链文章,力促邦华电子、朵唯科技、锂电池生产等投资超亿元项目签约落户。提升传统产业,突出服装资源整合和产业细分,争取卡尔菲特童装产业园签约落户,力争在童装产业上取得突破。加快新兴业态发展步伐,培育和引进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继续加强与央企、知名民企合作,不断巩固和扩大合作成果。力争全年引进2000万元以上项目5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3个,亿元以上项目15个,实现固定资产到资25亿元,实际利用境外资金1000万美元。(七)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强化社会保障。大力实施33项民生工程。扎实做好就业创业工作,新增城镇就业53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000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做好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的扩面征缴工作,确保全年“五险”新增参保人员1.1万人以上。加强新农合基金监管,提高基金使用效益。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进一步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受益面。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建设公共租赁住房178套,实施棚户区改造520户(套),实施农村危房改造3000户。发展社会事业。推进教育优先发展,认真实施“全面改薄”、“学前教育”、城区义务教育扩容等项目,加快复兴中学迁建,确保实验中学新校区秋季招生,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做好文物保护和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加快广播电视高山发射台迁建进度,确保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通过验收。大力发展卫生事业,全面推行“县域医共体”医疗服务新模式,加快县医院新院区建设步伐,创建省级慢性病防治示范县,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落实好全面二孩政策,着力提升计生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促进人口持续均衡发展。全力做好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加强科技创新,新增申请发明专利180件、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家。继续推进质量强县建设,争创著名商标3件。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群众身体素质。适时启动县乡数字化档案馆(室)建设。确保残疾人康复中心投入使用。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创新发展,进一步做好人民武装、机构编制、外事侨务、民族宗教、优抚安置、消防、人防、物价、保密、统计、地方志等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积极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黄赌毒”、“黑拐枪”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推进“四项建设”。加强法制建设,启动“七五”普法工作。积极开展矛盾隐患定期排查,做好群众初信初访办理,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秩序,全面实行网上信访,完善信访联合接访和矛盾调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作用,着力化解矛盾和信访积案。进一步完善联合治超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科技治超体系。实现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全覆盖,突出抓好重点行业和领域专项整治,有效防范和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八)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强化责任担当。没有责任就没有落实,没有担当就没有作为。大力倡导勇于负责、敢于担当的工作作风,做到任务面前不推诿、矛盾面前不回避、困难面前不退缩。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严格在法定权限内行使权力。按照“依法依规、集体决策、公开透明、终身负责”的原则,全面规范政府系统重大事项决策行为。落实“三查三单”制度,健全层级清晰的责任体系,将明确定责、督促履责、严肃问责机制贯穿各项重点工作全过程。严厉查处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等行为,确保政令畅通无阻、决策落地生效。提升服务效能。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深化群众路线和“三严三实”活动成效,践行“马上就办”,做到“办就办好”。简化行政审批事项,向市场放权,为企业松绑,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依托新政务服务中心运行,切实完善乡(镇)村(社区)为民服务中心及全程代理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管理规范、功能完备、办事公开、信息共享、运行高效的综合政务服务体系,全力通过国家级政务服务标准化终期评估。加强学习型政府建设,建立健全贯彻上级重要文件长效机制,提高把握宏观形势和做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能力水平。强化网络问政,认真办理市民心声、县长信箱等网络反映的问题,对群众合理诉求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坚持廉洁从政。全面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深化政务公开,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及时、全面发布政府信息,主动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严格土地出让、工程建设、产权交易、涉农资金、国有资产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监管。推行预算公开,推进公车改革,强化行政经费、车辆调配等监督管理,加强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开支,以政府的“紧日子”换取群众的“好日子”。各位代表,蓝图已经绘就,发展只争朝夕。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凝聚全县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坚定信心,抢抓机遇,顽强拼搏,为宿松跨越发展和“十三五”良好开局努力奋斗!附件:名词解释1、“林业外贷”项目:是指华阳河湖群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沙特贷款项目。2、“三治三增三提升”行动:是指以治脏、治乱、治违和增强功能、增加绿量、增进文明为突破口,加快提升县城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切实增强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集聚力、辐射力和带动力。3、“四治理一提升”:是指垃圾污水治理、建筑治理、广告标牌治理、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和绿化改造提升。4、“三项清单”:是指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涉企收费清单。5、“三证合一”:是指将企业依次申请的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为一证。6、“一照一码”:是指通过“一口受理、并联审批、信息共享、结果互认”,实现由一个部门核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7、公安“四项建设”:是指基础信息化、警务实战化、执法规范化、队伍正规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公安工作的重心。8、“四横、两纵、一环”:“四横”分别为G347宿松段(北沿江一级公路)、G105宿松段(105国道)、G50宿松段(沪渝高速)、S238宿松段(五桃路);“两纵”分别为S249北复路(起点太湖宿松交界北中,经趾凤、凉亭、河塌、长铺、程岭、许岭、下仓、黄湖大坝,止于复兴)、S250田复路(起点安徽湖北交界处田坳,经北浴、陈汉、隘口、破凉、孚玉、五里、千岭、洲头,止于复兴);“一环”即环湖公路。9、“三生共融”:是指生产发达、生活富裕、生态优美。10、“湖城共生”:是指依托环湖区域开发,促进县城和滨江新城“双核”走向融合和对接,把整个湖区吸纳成为城市的“内湖”。11、“六个精准”:是指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12、“五个一批”:是指通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13、“一气一管”:是指县经开区今年计划实施的东、西区5090米污水主干管网工程和燃气管道铺设项目。14、“一河两桥四路”:是指县经开区今年实施的新耕河景观、陈汉路桥、白鹤路桥、白鹤路、陈汉路、合兴路、宏业路等工程。15、“四督四保”机制:是指督查推进新建项目,保证开工率;督查推进续建项目,保证竣工率;督查推进竣工项目,保证达产率;督查推进储备项目,保证转化率。16、“三品一标”:是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17、“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18、“三查三单”制度:是指在组织开展巡查、督查的基础上,形成整改问题清单、整改措施清单、整改责任清单,进一步健全层层抓落实的制度链条,同时加大对巡查、督查结果的考查运用,将落实情况纳入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体系,全力推动各项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 信息来源:政府办
标签: 安徽省 宿松县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