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报告(一)
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月24日在界首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人民政府市长 何逢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及“十三五”时期工作回顾
2020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克服疫情影响,紧抓“六稳”“六保”,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基本完成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实现“十三五”胜利收官。五年来,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整体进步、亮点纷呈、广泛认可、超乎预期的态势。
综合实力跨越前进。我们坚持新发展理念,始终保持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实力不断攀升。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6.5亿元,是2015年的2.38倍。五年连跨两个百亿元大关,全省位次前移17位,增幅连续四年居全省第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5.7万元,全省位次前移27位,居皖北县域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四年居全省前五位。2020年争取各类资金90.03亿元,争取竞争性专项资金总额连续五年居阜阳市第一。五年来,新增各类市场主体40297户,达62233户,是2015年的2.8倍;累计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68亿元。连续五年进入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前十。连续四年党建发展综合考核、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居阜阳市第一,进入历史最好发展时期。五年来,共获得国家级荣誉274项、省级荣誉1509项、阜阳市级荣誉1380项。
产业发展稳健有力。我们坚持工业立市不动摇,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成功承办全省第六批贯彻“六稳”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现场推进会。2020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6.3%,连续五年居阜阳市首位、连续四年居全省前五。工业化率达55%。2020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99亿元,是2015年的23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338.4亿元,是2015年的3.1倍。2020年工程塑料入选省重大新兴产业工程,获批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五年来,共创建省级以上产业平台26个,达32个。工业经济2018年重返全省十强。连续四年进入省制造强省建设考核“十强”“十快”县(市)榜单,连续三年获省政府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表彰。高新区连续四年在省级以上开发区综合考核评价中获省政府表彰。突出特色产业培育,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2020年粮食总产量达39.92万吨,实现“十七连丰”。五年来,新增农业新型经营主体3398家,达4704家,是2015年的3倍。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实现零突破。获批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累计认定“三园一体”4个。界首马铃薯、界首淮山羊肉双双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中国特色彩叶苗木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加快推进。突出引导消费、丰富生活,电子商务顺势上扬,电商企业突破500家,实现网上交易额23.9亿元,是2015年的5.7倍;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65.3亿元,是2015年的3.4倍,消费潜力不断释放。
创新成就持续彰显。我们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持续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发展优势不断凸显。平台质量大幅提升。五年来,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77个,达108个。成为全省首个在上海设立离岸科创中心的县(市)。创新活力竞相迸发。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家,达99家,是2015年的5.2倍。五年来,获批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5家、示范企业3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创新生态逐步完善。2020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为2.61%,财政科技事业支出2.2亿元,是2015年的2.2倍。成立省科技融资担保公司首家县级分公司,设立全省首个县域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2人获评国家创新创业人才,18人获评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成功跻身“百城百园”行动计划,入选“100+N”开放协同创新体系。创新成果大量涌现。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8.67件,是2015年的3.7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五年来,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个、二等奖9个、三等奖3个;省级重大科技专项达23个;主导或参与制定各类标准20项,达57项;创建省级以上质量平台20个,达25个,获评省质量强县(市)。荣获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上榜“中国创新百强县”。
养城理念深植人心。我们遵循规律建城,规划建设管理提档升级,“四城同创”全面实现,“六个全市域”工程稳步推进,城乡面貌深刻变化。五年来,新建、改造市政道路94.5公里,公路总里程达1100公里,建制村通硬化路率、通客车率均达100%,高铁南站通车运行并成功争取始发,出行更加便捷;城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从27平方米提升到42平方米,居住更加宽敞;新建城市公园游园23个,新增公园绿地面积1080万平方米,湿地保护率从2015年的23.68%上升到55.98%,百姓尽享绿意生活。五年来,收储土地3.81万亩,拆迁554.46万平方米,城市成长空间更大了;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推行环卫保洁市场化,生活垃圾100%无害化处理,改厕任务全面完成,乡镇驻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部建成试运营,主要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4%,建成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45个,城市环境更优了;实施文化涵养工程,市乡村三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读书会遍布城乡,书香浸润人心,城市气质更好了。
民生福祉更有温度。我们坚持把民生摆在首位,以百姓需求为出发点,把更多精力和财力投向民生领域。连续五年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85%以上,累计投入达234亿元。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6.41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绝对贫困全面消除。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始终位居全省“好”的等次。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6424元、15399元。五年间,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3.2%以内。积极实施城乡低保标准统筹,累计发放各类社会救助9.17亿元。深入推进全民参保,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100%。接续实施教育和卫生事业三年提升计划。投资26.2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46所,内涵提升22所。在校学生比2015年增加23708人。劳动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超10年。投入21.9亿元,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项目建设,每千人床位数从2015年的3.91增长到6.16。创新推进以信息化支撑下的“医防融合”为核心的医改,域内就诊率达90.17%,医保基金域内使用率达75%,分别比2015年提高10.17%、8%。近10万工会会员享受到“1分钱健身”,健康促进“乐跑马拉松”活动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获批全省体医融合深化试点市。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我们坚持创新治理,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做强岁月静好的支撑力量。深化“四会一约”,健全“三治合一”基层治理体系,获评省级乡村治理示范县(市)。健全大调解工作体系,矛盾纠纷化解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全面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雪亮工程”实现市乡村全覆盖。扎实推进“六清”行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圆满收官。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水平有效提升,获评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市)。聚焦“小、微、细、严”,安全生产形势长期保持稳定。群众安全感指数大幅上升,进入全省第一序列。连续20年获评省平安县(市)。
政府建设进而有为。我们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实开展各类学习教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持“约法三章”“三个严禁”。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一岗双责”。创新开展听取重点部门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情况汇报,市政府工作部门党组(委)报告工作全覆盖。全面完成“354+N”突出问题整改。严格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进一步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实现合法性审查全覆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带方案出让土地的工业项目审批实现“一证到手、六证齐发”“拿地即开工”。商事制度改革连续四年获省政府表彰。市民中心投入使用,实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政企关系“亲”而有度、“清”而有为。获评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市)。2020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93件、政协委员提案90件,满意率分别为97.85%、97.78%。“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逐年下降。深入推进“优良作风建设年”活动,持续开展“进访惠聚”“三个在村”“两个问计”,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
各位代表!
过去的五年,我们始终坚持抓党建促发展,政治生态持续优化;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我们始终坚持主攻工业方向不动摇,发展势头持续上扬;我们始终坚持建基本版城市,城市框架全面拉开;我们积极探索县域治理创新,初步实现了从传统行政管理向现代政府治理转变。
上述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的总揽全局、正确领导,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的有力监督、大力支持,得益于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务实笃行。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等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全市人民和广大医务工作者、基层干部、志愿者,向驻界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救援队伍,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广大离退休老同志、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界首建设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差距,主要表现在:工业立市的基础仍不雄厚,创新层次不高,产业体系尚未全面形成;融城入园路径不够清晰,城市建设尚存遗憾,乡村建设欠账较多;居民收入增长低于经济增长,公共服务仍有短板,社会事业发展仍不充分;治理机制有内卷倾向,作风顽疾有抬头迹象,逢先必争劲头有所减弱,等等。对此,我们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主要工作目标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对界首来说,仍是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根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到二O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展望二O三五年:
——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综合实力显著增强,高质量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区域门户城市地位初步奠定。
——国家高新区特色突显。国家高新区、自贸区联动创新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同步推进,基本形成改革开放创新氛围浓厚的绿色科技新城,综合实力进入全国高新区五十强。
——品质城市更有辨识度。“城市建在公园里,公园建在家门口”的公园城市形态基本成型,融城入园建设路径和“一分建、两分管、七分养”的养城理念得到创新传承。
——城乡空间格局持续优化。“六个全市域”骨架体系全面建立,“159”产业空间格局全面优化,“中原水乡、生态福地”平原地区特色城镇体系初步形成。
——幸福社会初步构建。健康成为城市名片,书香成为城市味道,活力成为城市内涵,乐居界首愿景初步实现。
——治理现代化基本实现。建成更高水平的法治政府,成功创建“长安杯”,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基本实现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十四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锚定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围绕“中原小上海、双创新高地、资源循环谷、绿色健康城、治理示范市”发展定位,紧扣国家高新区建设,推进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实力界首、品质界首、幸福界首。
——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的更大跃升。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在全省实现总量、人均双前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现代农业综合生产率不断提高,制造业增加值实现倍增,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0%以上。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新的更大作为。抢抓国家大战略叠加效应集中释放新机遇,找准自身定位,发挥比较优势,深度对接长三角一体化、中部崛起、中原城市群、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打造战略功能拓展区和非核心功能疏解承载地,实现跨区域产城融合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实现新的更大提升。国家高新区“159”产业空间格局基本建成,高端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基本健全,创新生态体系基本形成,成功创建国家创新型示范县(市)、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打造县域创新样板。到2025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3%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65%以上。
——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现新的更大成效。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深度融入长三角,实现资源要素流动更加自由,协同开放水平更高,与一体化全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差距缩小到1:1.5。
——城乡协调发展实现新的更大优化。基本版公园城市初见雏形,“六个全市域”骨架基本成型,城市综合承载力进一步增强。持续推进乡村建设行动,特色集镇建设成效明显,城乡融合发展迈入关键阶段。新型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控制在2.2:1以内。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的更大改善。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到2025年,林木绿化率达27%以上,空气质量总体达标,主要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达95%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
——改革开放合作实现新的更大突破。聚焦关键领域,加快各类改革试点举措集中落实、率先突破,成功入选国家优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国家高新区建设和自贸区联动创新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创建取得明显成效,打造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链接点。
——民生福祉实现新的更大进步。全民健康管理打造全国示范。教育事业发展质量明显提高。民生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群众归属感、认可度不断增强。
——社会文明程度实现新的更大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群众科学文化素养全面提升。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市、乡、村读书会实体化运作。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新的更大进展。智慧城市平台建设基本完成。成功创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市)、国家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市)、全国乡村治理示范县(市)。60%的城镇社区达到精品社区标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机制逐步健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中向好。
三、2021年工作安排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具有特殊意义,要迈好第一步,呈现新气象。
2021年政府工作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上级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2021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8%以上,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9.5%以上,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65%以上,能耗及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完成上级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精准补短板、加快锻长板,开拓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强健创新链。坚持创新引领,以国家高新区创建和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任务落实为中心,加快构建“100+N”开放协同创新体系,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一是集聚创新要素。鼓励企业建设引才引智基地和国际合作基地,设立高层次人才团队专项基金,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3支,引进培养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人、高端技术人才6人。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系,用好科技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引入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设立科技银行,推进科技担保公司探索投担结合新模式。继续开展专利权、商标权质押,贷款1.5亿元以上。二是提高创新能力。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创新政策体系,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高标准运作国家级孵化器,设立异地研发中心、异地孵化器,探索云孵化模式。鼓励企业建立“五个一”机制,加快构建“种子—雏鹰—高企—瞪羚—独角兽—行业龙头”六位一体创新型企业培育体系。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1家以上,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130家以上。在高分子材料领域谋划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筹建彩叶林综合创新中心。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不少于5个。支持骨干企业共同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鼓励企业开展重大科技项目联合攻关,推动协同创新。三是优化创新生态。大力发展公共科技服务,建设国家级检验检测计量中心。高标准建设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科学布点离岸科创和技术转移中心,提升上海离岸科创中心实体化运作水平,设立北京离岸科创中心和上海东部技术转移中心界首分中心,规划建设深圳、合肥离岸科创中心;引进国家级技术转移转化机构1家,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成本地知识产权数据库建设,提升知识产权运用效能。启动创新广场、品牌大道、质量主题公园建设。深化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大力营造崇尚创新创业社会氛围。
培育产业链。坚持存量、增量并重,推进产业“高值化”和“高质化”发展,加快形成支柱产业、主导产业、特色产业三大体系。一是加快产业升级。大力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打造细分市场领域的“单打冠军”“行业小巨人”。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深入实施“三品”工程,持续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实施新兴产业培育工程,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2%以上。探索设立县域特色产业基金。引导产业规模集聚发展。加快锂电池新能源、生物基可降解新材料等百亿产业园建设。争取获批国家铝基新材料产业集群。二是加快产业融合。加强园区间产业配套和相互支撑,加速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启动数字经济规划,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鼓励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推动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企业中融合应用,重点支持数字天能等项目建设。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实施鑫河淮山羊全产业链、泉阳甘薯深加工及产业化、彩叶树产学研基地建设等项目。积极争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进“放心粮油”“主食厨房”配送中心和示范店、直营店建设,提高粮食产业化水平。通过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市)验收。电商交易额增长30%以上。三是加快补齐短板。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支持南都、天能等大型企业主辅分离,发展总部经济,设立区域结算中心。启动智慧农贸中心建设,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农业服务市场。推进供销社改革,提升社有企业为农服务能力,新增村级供销合作社5家。优化商业空间布局,建设特色商业街区2个以上。提高服务业专业化水平,争创省级专业市场集聚区、电子商务集聚示范区。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
筑牢生态链。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生态安全边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一是创建绿色园区。实施绿色园区建设工程,开发绿色产品,创建绿色工厂,打造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示范,获批绿色制造体系项目1个以上。争创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持续开展“散乱污”企业整治,依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加强园区环保设施建设,完成各园区雨污分流。加快田营科技园污水处理厂扩建。全面排查土壤污染重点监控企业,加强涉重金属企业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二是改善城乡环境。启动总投资23亿元的泉河流域水系综合治理。完成城区黑臭水体PPP项目建设。全面落实“六个百分百”,有效防治扬尘污染。推进邻避设施产业园建设。加强市容环境卫生治理,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建设生态文明。启动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持续强化河长制,聚焦“清四乱”,加强河湖湿地生态环境治理。深化林长制改革,做好平原生态防护林体系专项规划,开展“四旁四边四创”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加大林木管护力度,新增造林2000亩以上,创建省级森林城镇1个、森林村庄5个。加大节能减排管控,严格落实能源利用报告制度。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实施城市建筑立体绿化,推进全社会绿色化改造。
(二)聚焦解难题、聚力促发展,构筑内陆开放新高地
推进更大力度改革。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强化改革担当,持续增强发展动力。一是积极开展法定机构改革试点。力争改革方案尽早获省政府批准。建立高新区法人治理结构,探索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充分衔接、有效制衡的运行模式,构建政府机构、企业机构、咨询机构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市场化政府治理新格局。创新用人体制和薪酬制度改革,激发干事创业活力。二是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稳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完成区域评估,实施联合验收,构建“标准地出让、拿地即开工、建成即使用”项目全生命周期大闭环。加快推进“一业一证”改革,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巩固“双随机、一公开”全覆盖常态化监管成果,做好涉企信息归集,加强涉企信用分类监管。积极推进省级行政审批服务综合标准试点,推行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让企业、群众办事更省心。三是深入开展财政国企改革。启动财政预算管理标准化认证。全面推行“零基预算”。强化直达资金管理,提高直达资金使用效益。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防范化解债务风险。落实减税降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坚持养城、融城两大国有企业市场化、实体化、集团化转型方向不偏离,推进国资管理由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四是纵深推进农村领域系列改革。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围绕主导产业推进村级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实体化、规范化运作。巩固农村综合性改革成果,推广离村、联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破题农民住房财产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积极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坚持更高水平开放。立足自身,做强特色,坚定不移融入长三角,激发开放发展新动能。一是锻强自身优势。不给创新创业者设置障碍,提高创新吸引力,增强创新核心竞争力。做实以企业为中心的企业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规则、管理、标准等创新力度,打造制度性竞争优势。探索建立荣誉市民制度,激发市外人士支持和投身界首建设发展的热情,营造更加开放、包容的城市形象。二是精准招商引资。突出平台资源和产业特色,坚持招大引强择优,抢抓重大产业布局调整机遇实施招商引资。创新招商方式,加强活动策划,开展线上线下推介活动4场以上,组建驻外招商中心3家。坚持成果导向,提高招商引资成效,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0个以上、市外到位资金150亿元以上。三是深化开放共识。坚持以企业为开放发展主体,持续开展“五个遍访”,常态化组织企业走出去,定期举办企业家沙龙,破除企业封闭思想,营造开放发展氛围。鼓励企业主板上市,新三板挂牌1家以上。加快现代产业物流园建设,申报保税物流中心(B型)。加强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苏州工业园区对接,探索合作共建园区。主动对接安徽自贸区建设,争创自贸区联动创新区。
促进更优结构投资。强化项目思维,发挥项目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保持投资持续合理增长。一是明确投资导向。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深入把握政策时度效和资本运作规律,用好宝贵时间窗口,做实“十四五”规划项目支撑。大力推进旧城改造、乡村建设行动,促进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谋划“十四五”重点项目总投资3000亿元以上。二是提高投资质效。严把项目上马关口,科学论证项目,审慎项目决策,加大有效投资,重点解决有增长无积累问题。善于用力、巧于借势、节点调度,充分发挥季度考核指挥棒作用,加快形成实物投资量。完成省亿元以上重点项目投资140亿元以上。三是抓实投资保障。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加强“人、地、钱”与项目的匹配。抽调专人组建重点项目专班,全面加强项目一线工作力量;增强土地报批计划性,科学把控土地供应结构和节奏,盘活土地1000亩以上,报批土地2000亩以上;持续加强资金多元筹措,争取债券资金40亿元以上,完成重点项目融资20亿元以上。
(三)统筹一体化、推进城镇化,打造融城入园新路径
园区特色发展。坚持拓展空间、打造特色、沉淀内涵、提升效益,持续深化“159”产业空间格局,争取尽快获批国家高新区,积极打造创新门户。一是重点打造科创城。对标国家一流园区,高标准完成科创城控规和设计。聚焦打造品质城市示范样板,构建“一心两廊四区多点”空间格局,谋划会展中心等项目,启动建设门户城市会客厅。围绕总部经济集聚基地、科技创新示范窗口、质量品牌服务平台定位,高标准谋划入城项目,聚力打造高新发展动力核。二是全面提升科技园。加快高新区基础设施PPP项目建设,优化产业配套设施,提高园区承载力。坚持产城融合示范区定位建设东城科技园,坚持绿色生态示范区定位建设田营科技园,坚持新区建设示范区定位建设光武科技园,坚持老城改造示范区定位建设西城科技园,坚持“区镇合一”示范区定位建设北城科技园,迅速提升园区形象。三是大力发展双创园。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原则,鼓励乡镇择优承接产业转移和发展草根经济。支持有条件的乡镇集中发展工业,重点推进王集、泉阳、新马集等双创园建设,大力拓展高新区发展“腹地”,促进全域产业梯次布局,努力养出“金凤凰”。
城市精明增长。坚持融城入园,构建公园城市,打响养城品牌。一是更加贴近群众生活。坚持综合整治和有机更新分类施策,启动城市更新行动。深入实施物业管理三年提升计划,不断提高住宅小区居住舒适度。突出微空间改造,引导群众开展城市巷道整治。新建、续建市政道路19条。改造老旧小区2个。开工建设安置区5个。城东地表水厂并网供水。建设立体停车场2个。推进机动车城市公共空间有偿使用,规范非机动车管理。新建公厕10座,改造第五空间标准公厕5座。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积极推进“养城护城+”,鼓励群众参与城市管理,实施投诉问题动态清零行动,满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需求。二是更加突出以产兴城。围绕服务国家高新区建设发展,构建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形成跨河、越铁、过高速产城融合新格局。争取建设高铁存车线、增设始发班次。开工建设通用机场、宁洛高速界首互通立交工程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积极对接合周高速建设,力争接驳高速出口落地。争取升级改造5条国省干线,完成S255示范段建设。谋划多功能综合码头,筹划“铁水联运”新模式。三是更加彰显城市品质。坚持先修公园后建城市、先画轮廓后填内容、先定功能后搞开发、先提品质后扩规模,重点推进颍南综合开发、铁北产城融合。实施公园城市规划,开展园林绿化提升行动,提高专业化管护水平,启动建设沙颍河中央公园(二期)、养城植物园等景观项目,打造界首绿环。高标准建设文化艺术中心、体育公园,改造融城森林公园、颍南植物园、陶艺公园等,提升园艺水平,打造百姓休闲好去处。
城乡一体推进。坚持城乡融合、统筹规划、一体实施,打好乡村振兴基础。一是启动乡村建设行动。多元化拓宽资金渠道,争取金融机构专项贷款,大力引入社会资本,支持乡村建设。积极推进与中安振兴战略合作,谋划推进一批乡村振兴项目。加快美丽乡村整市推进PPP项目,重点建设靳寨路网、光武路网、泉阳路网和融城职教园安置区。实施“四好农村路”38公里。结合路、水、林线,策划慢行绿道循环,实现“连镇带乡串景点”。二是统筹十大片区推进。坚持条块结合、协同并进,统筹人才、土地、资金、项目,大力推进东城功能完善片区、西城旧城更新片区、颍南综合开发片区、科创城片区、融城职教园片区、铁北产城融合片区、田营新型城镇化片区、北部产业新城片区、光武新区片区、沙南产业走廊片区建设,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具有竞争力的协调发展区域。三是注重城乡等高对接。追求质量、安全、进度、品质,高标准打造一批乡村示范项目。坚持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定位,统筹布局基础设施、公益设施,启动乡镇客厅建设,提升城镇整体形象。聚焦服务产业发展、方便群众出行、集约利用土地,建设具有皖北乡村特色的示范农居,先行实施王集、新马集示范项目。深化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试点。持续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清理整治,严守耕地红线。
(四)全力谋民利、尽力解民忧,绘就民生事业新画卷
保障民计民生。坚持以百姓心为心,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做好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内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实施分类优化调整,推进脱贫攻坚“特惠”政策向乡村振兴“普惠”政策转变。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及时发现、及时帮扶,防范化解返贫致贫风险。二是积极促进就业创业。紧贴技术、产业、企业需求,采取定向订单等模式,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服务。落实优惠政策,精准匹配就业和招工信息,确保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4%以内。三是有效构建多层保障。进一步拓展“人人有尊严、困难有保障”工作理念,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实施康复救治行动,保障、扶助困难和特殊群体基本生活。巩固全民参保成果,鼓励多缴多得,提高养老保险保障水平。提升基层养老服务能力,创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加快城乡公益性公墓建设投用。
回应百姓关切。坚持以人为本,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推进社会事业协调共进,让群众更加舒心满意、幸福更有质感。一是突出健康优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放松,严防规模性输入和反弹,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制定健康界首规划纲要,组建界首总医院和养城健康集团,推进健康促进会“双扩双提”,完成省级健康促进示范市创建,打造全国健康管理示范城市。巩固医防融合改革成果,深化医健联合、医养结合。持续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坚持中西医并重,健全市乡村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强市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建设,提高卫生行业综合监管效能。加快优质医疗资源区域均衡布局,全面建成市人民医院“一院四区”、市第二人民医院,改造升级健康促进示范基地,启动建设全民健康管理服务中心、市第三人民医院。升级智能监管系统,完善医保基金预算约束、监管预防机制,确保基金安全有效运行。二是激发教育活力。深入推进学校办学机制改革,组建优质教育联合体,实施学区化治理,促进校际交流合作、资源共享。加快集团化办学进程,成立新阳幼教集团、云城义务教育集团、养城高中教育集团、融城职业教育集团。拓展公立幼儿园功能,探索托幼合一。全面建成投用公立幼儿园8所,启动师范附属小学新校区、第一小学北校区建设,扩建第二小学,谋划第四中学新校区、第二中学扩建项目,云城学校、养城中学建成投入使用,持续提升界首一中、界首中学办学品质。加快推进融城职教园建设,积极创建高级技工学校。建设老年大学。立足高质量教学,引进、培养名师,着力打造研究型、专家型教师队伍。强化教师课题研究,鼓励申报国家级课题,让教研成为所有教师的自觉行动。完善“151”教育评估监测机制,构建多元参与评价体系,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优化“三位一体”教育格局,发挥家庭教育促进会作用,形成家校共育合力。三是涵养文化底蕴。打造多元文化平台,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一批主题博物馆、科普示范基地、工业旅游基地,启动建设融城传媒产业园。繁荣群众性文体活动,举办一系列国家级体育赛事。丰富界首读书会活动,更好发挥治理创新平台作用。改造一批城市公共文化空间,设立文创中心,启动建设工艺陶瓷厂艺术特色街区,有机更新东风剧场及周边街区,传承城市文脉和记忆。加快推进烈士陵园建设,加强国防教育,营造尊崇英烈、铭记功勋的社会氛围,争创省双拥模范城。
提升治理水平。坚持保平安就是保发展的理念,紧盯重点领域,精准发力、久久为功,持续推动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一是提标综合治理。高质量建设市级综治中心,高标准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平台,发挥网格底座作用,推动社会治理方式优化、机制完善、能力提升,争创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市)。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二是加强市场治理。积极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创建放心消费示范店5家,放心消费进乡村覆盖率达95%以上。启动生猪定点屠宰项目建设。深化“文明餐桌”行动,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健全食药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完成智慧监管平台建设,持续净化食药市场环境。三是强化应急治理。加快应急指挥平台和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整合各类应急救援力量,提升应急救援能力。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1+9+N”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排查解决安全生产领域重大隐患和突出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四是夯实基层治理。聚焦放权赋能,探索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突出明责赋权、优化职能,完成三个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做好村和社区换届工作。启动社区布点规划编制。拓展“党带群建、十户联治”,推进“群众吹哨、村居报到、镇街统筹、部门服务”,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着力办好群众家门口的事。优化“四会”组织,整合乡村治理队伍,推进“三治融合”,争创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县(市)。
(五)深化转职能、突出提效能,展现政府建设新作为
立场坚定强政治。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提高政治能力,坚守人民情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听取政府工作部门党组(委)工作报告和巡察、审计反馈问题整改情况汇报,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提高政府系统党的建设质量。创新意识形态工作方法,增强意识形态工作鲜活度。坚持底线思维,提高风险预见预判能力,严密防范各种风险挑战。
遵章守法用权力。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抓实“八五”普法。持续规范行政决策程序。系统梳理治理创新机制,有效利用智慧城市建设等平台提高政府治理效能。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民主监督、纪检监察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市)。
精打细算过日子。深刻认识“钱是谁的”,增强为老百姓管好钱袋子的责任意识。深入理解“钱应该怎么花”,强化预算硬约束,坚持无预算不支出、有预算必支出,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深耕做实“怎么把钱花好”,加强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强化资金统筹,推广工程全过程咨询,完善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构建事前、事中、事后绩效管理闭环系统,着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深学重行锻铁军。提高干部队伍专业化能力,努力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行家里手。增强干部职工补课充电的紧迫感,自觉赶上时代潮流。党校新校区建成投入使用。持续深化“进访惠聚”,扎实开展“四项活动”,提升群众工作能力。破除“生人不办事”“依法不办事”“拖着不办事”恶习,坚决根治机关顽疾。迎着矛盾上,对着问题去,盯着焦点办,提振攻坚克难精气神。进一步明晰“三个倾斜”导向,让付出得到回报、让耕耘得到收获,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实干想为的内生动力。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永葆初心、牢记使命,用担当拼出路,用实干拼新路,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政府工作报告部分名词解释
1.六稳:2018年7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六稳”方针,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2.六保:2020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六保”新任务,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3.三园一体:即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和田园综合体。
4.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中高端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设备工艺先进、管理体系完善、市场竞争力强的特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是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
5.“百城百园”行动计划:2020年3月,科技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百城百园”行动的通知》,要求利用国家创新型城市(县市)、国家高新区等载体的创新资源、政策环境和产业基础优势,加快推广一批先进技术成果落地应用,支撑地方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6.“100+N”开放协同创新体系:2019年8月,科技部农村中心制定了《“100+N”开放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在全国构建“100+N”开放协同创新体系,旨在加强与100个创新服务主体联系,把分散的创新资源要素串起来,把更多投资者吸引到创新链上来,探索破解成果转化对接有障碍、项目基地平台人才引进难、创新要素集聚难的新思路、新路径、新模式。
7.各类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我市共主导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8项、行业标准10项、地方标准14项、团体标准25项。
8.四城同创:2014年我市提出“四城同创”城市建设目标,并于2016年成功创建安徽省森林城市,2019年成功创建安徽省园林城市,2020年成功创建安徽省文明城市、安徽省卫生城市。
9.六个全市域:即全市域快速通道建设、全市域水系治理、全市域慢行绿道建设、全市域生态防护林建设、全市域美丽乡村建设、全市域村庄整治。
10.信息化支撑下的“医防融合”:在“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的框架下,将按人头预付的医保资金切出部分前移为防病资金,以家庭医师签约服务为抓手,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做好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降低重点人群的发病率及住院率。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构建紧密型医共体内分级诊疗体系,引导基层医疗机构转变服务观念,强化防病意识,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构建多层次签约服务模式,实现医防融合。
11.四会一约:即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和村规民约。
12.三治合一:即法治、德治、自治相融合的社会治理方式。
13.“六清”行动:2020年4月8日,全国扫黑办第9次主任会议提出深入开展“六清”行动。具体指线索清仓、逃犯清零、案件清结、伞网清除、黑财清底、行业清源。
14.约法三章:我市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具体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的家人、亲戚、同学和朋友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到界首参与项目建设、开发及政府采购、招投标等营利性活动;不得引荐他人到界首参与项目建设、开发及政府采购、招投标等营利性活动;不得私下与界首干部、企业负责人及其他利益相关人进行任何接触。
15.三个严禁:我市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具体指领导干部严禁结干亲;严禁组织参与宗亲会、同学会、战友会等;严禁直系亲属、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参与政府投资项目建设、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政府采购和招投标、房地产开发。
16.“354+N”突出问题整改:“3”即中央脱贫攻坚巡视整改“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共3类20个问题,认领任务96条;“5”即2019年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共5类16个问题,认领任务66条;“4”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检视问题整改,共4类问题,认领任务27条;“N”即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共5类14个问题,认领任务36条。
17.进访惠聚:2017年11月,我市部署开展“进千企、访万户、惠民生、聚民心”大走访活动,旨在让干部沉下去,把民心聚起来。
18.三个在村:我市党建工作的创新模式,具体指市直单位“三会一课”在村举办、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在村召开、中心组学习在村进行。
19.两个问计:即全面开展入户遍访,问计于群众;深入倾听一线工作者心声,问计于一线工作者。
20.“159”产业空间格局:即构建1个以科技研发、总部经济为重点的科创城,5个主导产业鲜明、高新技术企业集聚的科技园,9个为科技园作产业配套的双创园的“159”产业空间格局。
21.“五个一”机制:即拥有一个研发中心、一个研发团队、一定的研发投入、一个以上在研项目、一个以上产学研合作单位,从而保证企业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工作中有机构、人才、资金、技术、项目的支撑。
22.“三品”工程:即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若干意见》,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企业为主体,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为抓手,改善营商环境,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着力提高消费品有效供给能力和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的需要,实现消费品工业更加稳定、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
23.六个百分百:即施工工地周边100%围挡、物料堆放100%覆盖、出入车辆100%冲洗、施工现场地面100%硬化、拆迁工地100%湿法作业、渣土车辆100%密闭运输。
24.邻避设施产业园:指为了满足社会需求,集中建设容易受到居民反对和抵制等具有负外部性效应的公共设施,集资源循环利用、殡葬祭祀、环保科教等功能的绿色环保园区。
25.清四乱:即对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河湖管理保护“四乱”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清理整治。
26.“四旁四边四创”国土绿化提升行动:自2019年起,安徽省将用4年时间,在全省实施“四旁四边四创”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加快推进国土绿化向农村宅旁、路旁、水旁、村旁“四旁”延伸,向道路河流两边、城镇村庄周边、单位周边、景区周边“四边”拓展,广泛开展创建森林城市、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和森林长廊示范路段“四创”活动。
27.“一业一证”改革:即将一个行业的多个许可证合并为一张综合许可证,并将许可内容形成二维码,行业许可信息一码覆盖,实现拿证即经营。
28.双随机、一公开: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广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通知》,要求在全国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即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29.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2020年9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深做实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利用互联网、大数据、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服务方式、再造办事流程,基于“皖事通办”平台,建设7×24小时政务服务地图,通过电脑端、移动端、窗口端、自助端、电视端等,及时便捷提供全覆盖、精准化、个性化、智慧化服务,让企业群众办事更省心,让政务服务更贴心。
30.零基预算:即不考虑过去的预算项目和收支水平,以零为基点编制的预算。具体指不受以往预算安排情况的影响,一切从实际需要出发,逐项审议预算年度内各项费用的内容及其开支标准,结合财力状况,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预算的一种科学的现代预算编制方法。
31.五个遍访:即遍访国家级科研机构、遍访重点产业投资机构、遍访各行业内知名企业家、遍访国家级行业协会、遍访全市“五上”企业。
32.“一心两廊四区多点”空间格局:即界首高新区科创城商务会展区规划的空间格局。“一心”即公共服务核心区这一发展核心;“两廊”即贯穿基地的两条城市生态“十”字绿廊;“四片”即总部办公区、综合服务区、创新产业区、宜居生活区四大发展片区;“多节点”即科创城中的N个活力节点。
33.区镇合一:即按照“资源整合、责任明确、促进发展”的原则,建立权责一致、科学高效、有利发展的管理模式,理顺乡镇与双创园的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实行“区镇合一”统筹发展。
34.城市精明增长: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要坚持集约发展,树立‘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
35.开工建设安置区5个:即开工建设西城明珠佳苑安置区、东城富饶安置区、颍南植物园安置区(三期)、复兴苑安置区(二期)、田营科技园安置区。
36.四好农村路: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3月4日提出的。他指出“农村公路建设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与优化村镇布局、农村经济发展和广大农民安全便捷出行相适应,要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37.健康促进会“双扩双提”:2020年市政府与市总工会联席会议上提出,健康促进会要着眼于改变城市基因,着力推进“扩容扩面,提质提标”。扩容是指在服务内容上向心理健康、健康管理拓展;扩面是指在服务对象、服务阵地、服务项目上延伸;提质是指在活动策划、阵地建设、服务品质上提高;提标是指注重总结提升,联合创建示范。
38.“三位一体”教育格局: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教育格局。
39.“1+9+N”安全生产专项整治:“1”即一个总体实施方案;“9”即按照国家要求开展的九个专项实施方案;“N”即我市重点行业领域增加的专项方案,目前包括落实“一单四制”制度治理重大事故隐患专题和特种设备、油气长输管道等十个领域专项整治。
40.党带群建、十户联治:即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发挥村(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作用,促进基层党组织和自治组织、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之间有效衔接、作用发挥。创新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民主协商形式,织牢村(居)网,划定村组格,以户区为载体、“十户”为单元、户长为纽带,构建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和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41.四项活动:2019年9月,阜阳市委印发《关于开展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四项活动”的意见》,决定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在农村开展“遍访贫困对象”、城区开展“三联四建”、城乡开展“阜阳夜话”和领导干部“四送一服双联”四项活动。
42.三个倾斜:指我市的工作导向和用人导向,即向基层一线倾斜、向攻坚克难倾斜、向突出贡献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