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17年桂平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本地事

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2月16日在桂平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市长 陈锦秀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6年工作回顾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推进脱贫攻坚战的第一年。一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市人民政府紧密依靠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围绕建设西江流域重要枢纽城市目标,大力实施工业驱动、城区带动、旅游拉动、农业联动和民生推动“五大发展战略”,大力开展“六个年”活动,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新桂平,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我们夺取了脱贫攻坚首战胜利,超额完成了自治区下达的脱贫任务,极大地鼓舞了全市广大干部攻坚克难的士气。201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22.7亿元,增长7.7%;财政收入15.3亿元,增长4.1%;固定资产投资230.6亿元,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6.5亿元,增长13%;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1.6亿元,增长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21元,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26元,增长9.9%。一年来,我们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一)精准谋划,统筹推进,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要求,把脱贫攻坚战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苦干精神,举全市之力、行非常之策,全力以赴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打造了产业扶贫、贫困村屯道路建设等一批工作亮点,得到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侯建国同志和自治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自治区副主席黄世勇同志的高度肯定;涌现出罗伟同志等一批心系群众、乐于奉献、恪尽职守的好干部,得到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同志的批示。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大力实施“六个一批”和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工程。全年统筹整合资金20亿元用于脱贫攻坚战。发放种苗242万株和9.4万头(羽),完成特色产业种植3.7万亩、养殖53万头(羽)、发展水产扶贫养殖面积1800亩;建立产业扶贫示范基地107个、农业产业扶贫示范园18个;引导600多家龙头企业、合作社参与扶贫产业;151个贫困村全部注册有合作社;36个摘帽贫困村均培育有一项以上特色优势产业。完成评级授信贫困户3万户、授信总额10.9亿元;发放扶贫小额贴息贷款1.4万户6.7亿元;2016年,我市扶贫小额贷款放款金额总量在全区县级农村信用社系统排名第一。从2016年秋季学期开始,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享受免费高中教育政策;发放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生活补贴和“雨露计划”补贴合计1772万元;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7920万元;1003名贫困人口实现转移就业;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补偿标准提高10%,全部享受财政资金购买的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低保户基本实现了“两线合一”。投资4.4亿元,实施贫困村道路硬化建设项目1458公里,全市新建屯级道路里程是过去10年的总和。全区扶贫干部项目管理现场交流培训班在我市成功举行,我市在会上作了经验发言。紫荆、南木两个扶贫移民安置点建设扎实推进。长安工业区经济适用房安置点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64户。我市36个脱贫摘帽贫困村和42347名贫困人口通过自治区核验和国家第三方评估,超额完成全年脱贫任务,贫困村摘帽数量和贫困人口脱贫数量分别排在全区县域第1位和第2位。
(二)调结构、促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深入开展“工业提质年”、“企业服务年”活动,强化对企业服务扶持,认真落实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政策措施,持续开展“市长服务企业日”活动,推进工业经济发展壮大。一是工业平台持续完善。龙门工业区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长安工业区三期规划修编工作即将完成。抓紧规划建设龙门工业区新兴科技产业园。成立园区投资建设公司,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竣工长安污水处理厂、长安综合市场等项目,开工建设园区9条道路、长安工业园区小学、长安消防站等项目,加快推进长安工业区生活服务配套区、园区三产回建地等项目。二是产业持续发展壮大。顺源新能源汽车、建颖电子科技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投产,金源生化、新权业陶瓷等传统优势产业技改项目投产,奥斯玛电梯、金田木业搬迁技改项目等一批项目开工。全市新增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58亿元,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9%,培育产值亿元以上企业75家。三是产业发展后劲持续增强。持续开展“大招商、招大商、招良商”活动,全市新签约项目31个,合同投资额197.5亿元,其中工业项目19个,占引进项目总数的63.3%。玉柴农光互补项目、桂平国际商贸物流城等一批大项目落户桂平。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结合产业扶贫攻坚行动,大力实施“五个五万亩”(即5万亩淮山、5万亩特色经济林、5万亩特色水果、5万亩中药材及5万亩高接换种荔枝改造)特色产业发展工程,重点培育百香果、淮山等特色农业。全市新发展特色水果种植面积3.5万亩、富硒稻1.3万亩。大力推进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其中桂平市粮食产业核心示范区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称号,麻垌荔枝产业示范区、凤岭循环产业化养殖示范区被自治区评为县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石咀镇小汶休闲农业示范区、金田镇龙盘茶业示范区被评为乡镇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全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802个、家庭农场92家。引进淮山、荔枝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3家。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深入推进,有280人获得新型职业农民资格。农机作业水平稳步提高,全市农业耕作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4.2%,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4%。
旅游产业不断壮大。完成《大藤峡旅游区总体规划》和《大藤峡旅游区概念性规划》编制工作。加快推进巨赞广场、西山泉等旅游项目建设,金田起义博物馆即将开馆,太平天国运动文化街项目竣工。游客接待中心、汽车营地等配套设施投入使用。财政投入7000多万元开展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工作,旅游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产业水平进一步提高。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评估分由2015年的650分提高到2016年的898分,距离“创特”成功仅差2分,并且首次进入复核范围。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664.7万人次,旅游消费77.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6%和25.7%。电子商务发展较快,新增230个电商网点,交易额累计7300多万元,电商贸易额在广西县级排名第一位。汽车消费、大众餐饮、金融服务等产业蓬勃发展,拉动服务业快速增长。全市新增限上贸易业企业11家,规上服务业企业2家。
(三)打基础、促提高,城乡面貌日益改善
城市形象不断提升。一是编制文化艺术城市规划。出台了《创建中国“文化艺术城市”建设先行示范区三年攻坚行动计划纲要》,为今年全面推进文化艺术城市建设打好基础。二是大力抓好一批路桥项目建设。郁江二桥顺利合拢、旧城区堤路园一期工程实现通车,兴桂路一期、双孖石路等项目扎实推进,沙岗大桥、黔江二桥、浔江大桥等项目前期工作抓紧进行。三是市政设施持续改善。大力开展城区绿化提升工程、城市排涝系统改造等建设,完成中山公园、凤凰公园、滨江公园等市政公用设施亮化工程,建成人寿桥排污口截污工程。四是抓好城乡管理。以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为契机,大力开展市容市貌综合整治,加强摊点乱摆乱卖、户外广告乱贴乱挂、运输车辆渣土洒漏等专项整治。21个乡镇垃圾转运站建设项目陆续投入使用。成立了市城乡建设综合执法办公室,专职城乡“双违”行为整治,累计拆除“双违”建筑面积3.11万平方米。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完成35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8公里中小河流治理、43.5公里渠道防渗工程建设,新增、恢复和改善农田灌溉面积3.5万亩。实施水库移民项目142个,受益移民3.1万人。整县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工程基本完成,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23.4万亩。完成“一事一议”公益事业项目350个。投入1.5亿元改造农村电网430公里,新建2个乡镇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站。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积极开展“清洁水源”活动,完成农村1000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工作。主要江河断面水质达到国家Ⅲ类水质标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加强大气污染治理,狠抓企业废气达标排放,淘汰一批10吨以下燃煤小锅炉。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8.8%,城区空气质量保持优良。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1%,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7%,全面完成自治区下达的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任务。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保护农村水体环境。深入推进“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完成山上造林4.1万亩;完成自治区级村屯绿化点67个、一般村屯绿化点1678个,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7.8%。加快推进17个乡镇污水处理厂项目前期工作,其中已经动工建设2家。
(四)抓改革、促开放,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各领域改革稳步推进。推行市政府部门和乡镇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向社会公开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公务用车改革顺利开展。完成全市乡镇“四所合一”改革工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年取消行政审批事项20项、调整12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理66项、规范11项。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成城镇居民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整合工作。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工作实现良好开局。完成工业园区体制改革工作。深化注册资本、“先照后证”、“六证合一”、“两证整合”等商事制度改革,市场主体发展较快,全年新增市场主体7589户,同比增长49%。“营改增”全面推进。积极推进不动产登记工作,设立不动产登记局,全面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有序实施户籍制度改革。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可发证)率达到62%以上。
项目建设扎实推进。结合开展“项目落地年”活动,通过加大土地供应、清理回收园区低效用地和闲置用地等措施,着力破解项目发展瓶颈,加快项目推进。2016年“六个年”活动项目213个,共完成投资103.9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71%。其中,列入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的3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5.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0%;列入贵港市层面统筹推进的3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98.7%。平南泗灵至兴业高峰二级公路桂平段、社步至麻垌二级公路和金田起义红色旅游景区一级公路开工建设。特别是我们继续举全市之力配合做好大藤峡工程征地拆迁、建设和服务等工作。目前,完成征地48933亩,占工程用地的99.1%,其中,2016年完成征地6469亩;完成房屋拆迁731座13万平方米,其中,2016年完成坝区房屋拆迁470座8.3万平方米;全年完成投资44.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98.3%;南木镇4个移民安置点建设加快。
(五)强保障、促和谐,社会事业不断进步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10件为民办实事工程全面完成。顺利完成县乡换届工作。民生投入不断加大,财政民生支出62.5亿元,占公共财政总支出的83.5%。安居工程取得新成效,建成保障性住房1636套,改造农村危房3200户。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城乡居民基础性养老金标准提高10%,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96.7%,新农合参合率99.1%。就业再就业工作扎实推进,城镇新增就业36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2%。全区乡镇(街道)就业社保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场会暨项目建设培训班在我市成功举行。社会救助有效落实,提高城乡低保标准。落实惠农强农政策,发放粮食直补、农机购置、生态公益林和水库移民扶持等各项补贴2.4亿元。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科技工作扎实推进,建立7个科技示范基地,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40%。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新增广西著名商标4个;地理标志商标发展实现零突破,“金田淮山”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成为广西首个淮山类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也是桂平市第一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教育事业加快发展。高考成绩踏上新台阶。新建、改建或扩建幼儿园13所,开工建设光明小学,结束了20年来城区没有新建中小学校的历史;浔州高中新综合楼、西山镇中心小学新教学楼等学校扩建项目投入使用,市五中、长安工业园区小学、木乐腾飞小学建设加快推进。投入2.6亿元新建或改造校舍15万平方米。文体事业健康发展,广泛开展文化惠民工作,建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30个。桂平荣获“广西特色文艺之乡”、“广西书法之乡”称号。卫计工作稳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全面落实二孩政策。桂平荣获“国家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县”称号。
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深入推进“平安桂平”建设,六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一是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取得新成绩,在全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工作现场会上,我市作了经验介绍。二是反邪教工作取得新突破,在自治区推进无邪教创建活动现场会上,我市作了经验介绍。三是打击“两抢一盗”和“黄、赌、毒”等违法犯罪行为成效较好,全区公安机关治安打击整治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四是公众安全感和政法队伍满意度实现“提档争优”,公众安全感在全区排名第45名,比2015年度前进了10名;政法队伍满意度在全区排名第33名,比2015年度前进了46名。五是社会稳定动态八项工作取得新进步,在全区综合排名第29名,比2015年度前进了62名。六是“维稳基石工程”呈现新面貌,市群众工作部由四星级提升为五星级,乡镇群众工作中心全部达到四星级以上。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生产整治和监督,加大防汛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逐步完善。应急处置机制更加健全,妥善处理各类突发事件。
其它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国防和民兵预备役工作踏上新台阶,军民融合、双拥工作呈现新的发展势头;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对台、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等工作取得新成效;档案、地方志、社会科学等事业取得新成绩;防震减灾、气象服务、人防建设等工作得到加强;审计、统计、质监、物价、公积金、机关后勤、二轻联社等工作取得新进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社科联、工商联等组织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金融、烟草、电信、邮政、石油、电力、盐业、水文、航运枢纽等中区贵港直驻浔单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六)提效能、促服务,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政府工作务实高效。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政府系统干部职工的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和工作作风得到改进。推进联合审批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服务项目建设取得新成绩。全年为26个项目开展并联审批代办服务,项目意向投资总额达37亿元。建成乡镇、村(社区)政务服务中心26个,实现市、乡、村(社区)三级政务服务网络全覆盖。全年乡镇政务服务中心通过基层信息化应用平台受理审批事项166.7万件,同比增长33倍,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公开公布各类政府信息7.4万余条。
依法行政深入开展。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建立市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推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全年市人民政府班子成员应诉出庭5人(次)。全年召开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16次,依法讨论决定各类重要事项。重大事项主动提交市委常委会审议决定。自觉接受市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市政协民主监督,全年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政协提案办复率、满意率均达100%。
廉政建设稳步实施。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同比下降12.5%。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推进惩防腐败体系建设,建成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基地1个,立案查处违纪违法案件303件。不断扩大审计覆盖面,加大对财政资金、民生资金、政府投资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等审计监督。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拼搏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驻浔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和各位老领导、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桂平建设的中央、自治区和贵港市驻浔单位,向在我市创业的投资者、建设者,向给予市人民政府高度信任和鼎力支持的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当前,桂平正处在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一些新的困难和挑战又在不断出现:一是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形势严峻,总体经济实力薄弱,支撑转型升级的重大项目和支柱产业仍然偏少;二是新型城镇化步伐缓慢,城市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薄弱,“双违”现象屡禁不止;三是骨干财源后劲不足,财政减收增支的因素增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压力不断加大;四是城市管理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服务效能与群众的预期还有差距;五是机关效能建设力度不够,担当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有待进一步加强;六是贫困人口基数依旧较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重道远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用新的发展理念、改革创新的办法、务实管用的举措有效加以解决。

二、2017年工作思路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贵港市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市委“1356”工作思路,深化拓展“工业提质年、项目落地年、企业服务年、城市建设管理年、县域经济突破年、精准扶贫攻坚年”“六个年”活动,大力开展“项目组团突破行动、用地保障突破行动、融资拓展突破行动、交通提升突破行动、收入倍增突破行动、作风转变突破行动”“六大突破行动”,深入持续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推动桂平跨越发展,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新桂平,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今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工作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财政收入增长5.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坚定不移开展精准脱贫,努力补齐短板,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深化拓展“精准脱贫攻坚年”活动,继续深入实施“六个一批”和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工程,确保实现32个贫困村“摘帽”、1.76万贫困人口脱贫。
一是大力促进贫困群众增收。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通过实施特色产业进村入户行动,扶持贫困村、贫困户种植特色水果1万亩,养殖牲畜1万头、家禽20万羽,实现2017年脱贫摘帽贫困村主导特色产业全履盖,特色产业覆盖当年预脱贫贫困户比例达到60%以上,其它具备条件的贫困村建有产业示范基地。扶持培育旅游企业2家,扶持发展贫困村农业合作社58家以上。创新合作模式,引导企业与贫困群众结对捆绑发展。通过抓好扶贫小额信贷、转移就业、乡村旅游、光伏发电、电子商务等扶贫模式增加贫困群众收入。认真落实教育扶持、医疗救助、低保救助等扶贫政策。
二是大力推进易地搬迁安置。坚持做到早部署、早行动、抓协调、强督查,全力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全年投资2.63亿元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确保4393名贫困人口有稳固住房。重点加快推进南木镇、紫荆镇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完善扶贫搬迁后续产业扶持政策,把产业扶贫和易地扶贫搬迁有机结合起来,使搬迁户“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实现搬迁与脱贫同步,确保搬迁群众住得下、稳得住、能发展、富起来。
三是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贫困村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和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推进贫困户危房改造,解决2200户贫困户住房困难问题。大力推进94个贫困村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力争有条件的贫困村全部完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村级篮球场和村级文艺舞台建设。
四是加强督查考核。严格一把手脱贫攻坚责任制,坚持实行督查、通报、协调三项制度,落实脱贫摘帽退出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加大后续扶持力度,巩固现有脱贫成效。
(二)坚定不移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大力建设宜居新桂平
一是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1.加快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深化拓展“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启动“3堤3桥”(即郁江路至糖厂、黔江大桥至白额屯段、沙岗路至大关码头堤路园项目和沙岗大桥、大藤峡大桥、浔江大桥)项目,加快推进玉桂大道、蒙圩大道、金田大道和龙潭大道建设。实施城区道路畅通工程,确保竣工兴桂路一期、禄棠西路、双孖石路、浔州路南段等项目。实施兴桂路二期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建设。全面推进江北新区建设,开工建设长安大道、回建区。全面启动文化艺术城市规划建设,重点实施“两路一桥”(即西山路、人民路、黔江大桥)以及迎宾大道升级改造工程。
2.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水平。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强城区道路交通秩序管理。理顺城市管理职能,规范城乡建设管理综合执法。加大“双违”综合治理力度。大力开展占道经营专项整治和乱摆摊点、乱设广告、乱倒垃圾“三乱”整治行动,强化抽查通报、检查问责制度,公开曝光不敢为、不作为和乱作为的行为。加快城区农贸市场建设。
3.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新建龙门污泥处理厂,加快推进官冲口污水处理厂和17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竣工城区岭头、下洁塘2座生活垃圾中转站。新建、改建市区公厕10座。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两年攻坚行动,改造升级村级垃圾处理中心和118个村级垃圾处理设施。扎实开展“美丽桂平·宜居乡村”建设。开展“交通提升突破行动”,投入6.3亿元建设20户以上自然村(屯)道路(含水泥路和砂石路)2100公里,力争实现全市所有村屯道路全部硬化;实施寻旺至油麻二级公路改造项目、白兰至蒙圩三级公路等乡镇道路建设,大力改善农村交通状况。
二是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全力改善居住环境
1.抓好环境综合治理。全面深化防污减排工作,进一步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和水污染防治工作。落实河长制度,加强江河湖泊管理。抓好渣土车、冒黑烟车辆的专项治理,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实施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制度。
2.抓好生态环境建设。坚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加快推进江南水厂备用水源项目、农村“饮水净化”工程建设,推进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和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实施国有林场改革。积极开展“绿满八桂”活动,完成植树造林2万亩。大力抓好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确保生态安全。
3.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推动工业生态化改造,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加快发展生态服务业,加大低碳旅游业扶持力度。推广高效绿色技术,升级改造传统产业。推进区域绿道、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建设。培育富硒农业、有机农业等绿色农业,提升生态农业竞争力。
(三)坚定不移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发展环境,大力建设宜业新桂平
一是围绕优结构增后劲,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1.加速壮大工业经济。深化拓展“工业提质年”、“企业服务年”活动,确保年内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9%以上,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扶持壮大生物制药、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支持顺源新能源汽车、建颖电子科技等企业发展;力促源安堂搬迁技改项目、金源生化公司技改项目等项目开工。提档升级建筑陶瓷、冶金、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传统产业,启动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园建设。启动龙门工业区二期建设,加快推进长安工业区三期前期工作。促进龙门工业区新兴科技产业园一批项目开工,建成木乐针织服装工业区农民工创业园。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一批园区道路,启动龙门污水处理厂建设。着重推进龙门工业区商业配套项目建设。完成园区土地收储1000亩,清理低效利用土地1000亩。
2.加速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增加农民收入。深入实施“五个五万亩”特色产业发展工程,不断扩大特色产业规模。抓好一批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基础。加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培育力度,将麻垌荔枝产业核心示范区建成自治区级示范区,建成县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2个、乡镇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5个。加快推进玉柴桂平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金龙生态农业示范区、铁投通用生态农业项目建设。扎实推进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力争完成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可发证)率达到95%以上。推进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和粮食生产区功能划分。
二是围绕扩大有效投资,全力加快项目建设
1.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深化拓展“项目落地年”活动,健全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机制,以项目的大建设促进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大提升。实施“项目组团突破行动”,全力推进计划总投资870.5亿元的工业项目、交通项目、城建项目、农业项目、商贸项目、旅游项目和民生项目等75个组团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自治区和贵港市层面的27个重大项目,力争开工15个、续建3个、竣工9个。重点抓好大藤峡工程建设,力争2017年完成大成塘、柳欧岭、渡头、黎明等4个安置区建设,开工建设碧滩、白兰、白马圩等3个安置区。完成乳泉液酒业搬迁技改项目、西山泉国际养生旅游文化综合区(一期)项目主体工程。大力推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重点加快建设荔浦至玉林和贵港至隆安高速公路桂平段,续建平南泗灵至兴业高峰二级公路桂平段、社步至麻垌二级公路、金田起义红色旅游景区一级公路等项目。
2.大力破解项目难题。实施“用地保障突破行动”、“融资拓展突破行动”,加快破解项目难题。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马上办”、“五个一”工作机制。加快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加快项目审批速度。完善市领导联系项目制度,建立市领导年度绩效考核与联系挂钩的乡镇工作、部门工作和项目建设捆绑机制,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成立市重大项目办,加强对项目的协调服务及督查,定期召开项目联席会议、重大项目推进会,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早投产。创新项目建设融资模式,推进一批PPP项目建设。
三是围绕激发动力活力,深化改革开放创新
1.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完善市政府组成部门和乡镇政府权责清单制度。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深入做好“放管服”工作。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工作,不断提高服务市场主体的效率和水平。落实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措施。加快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深化旅游景区体制改革,将全市国有旅游资源的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相分离,释放资源活力,尽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稳步推进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工作。
2.提升开放合作水平。建立健全园区招商引资项目准入评审机制和退园机制,促进园区项目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坚持市、乡镇和部门联动,共同抓好招商工作。抓好签约项目落地,推进2016年新签约尚未开工的18个项目落地,争取今年开工13个。围绕旅游产业、富硒产业、新兴工业、现代农业、存量资产等重点领域,继续开展专业小分队精准招商。优先引进电子信息、农产品深加工、新能源汽车、生物制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相关配套产业。力争全年引进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20个,年内新开工项目20个以上。
3.大力支持就业创业。加大就业工作力度,多渠道创造就业岗位,确保全年城乡新增就业1.78万人以上。认真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支持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贫困人员和城乡社会青年创业。严格落实降低企业成本政策措施,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增加劳动者收入。结合开展“收入倍增突破行动”,实施创业富民工程,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励城乡劳动力自主创业、返乡创业、联合创业。进一步健全完善市本级、乡镇、行政村(社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优化就业创业服务。完善就业创业社会保障机制,严格执行企业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四)坚定不移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引领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力建设宜游新桂平
坚持把旅游产业打造成为桂平重要的支柱产业,全面提升桂平旅游品位,促进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培育和壮大现代服务业。
一是科学谋划旅游产业。邀请国内一流水平的专家团队,充分挖掘丰富的旅游资源,高水平、高标准谋划“供奉舍利子的朝圣之地”、“世界游击战术的起源之地”、“太平天国运动的策源之地”、“北回归线经过的神奇之地”、“圣人马克思特别赞美之地”、“伟人毛泽东特别偏爱之地”六张名片,倾力打造广西乃至全国旅游新亮点,重树桂平旅游新形象。
二是加快旅游重大项目建设。继续深入开展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工作,确保年内通过验收。启动创建国家全域 旅游示范区工作。竣工巨赞广场项目,金田起义博物馆实现开馆,并且开展创建国家4A级风景区工作;开工建设广西长隆国际欢乐城、白石山景区、西山生态文化公园等重大项目。扎实推进大藤峡旅游区、三江口旅游区、紫荆湿地公园创建工作。
三是大力创建特色村镇。结合引进桂平“梦世界”项目,加快推进金田镇创建全国历史文化(旅游)名镇工作。全力开展特色小镇建设,打造桂平旅游新名片。力争6月份开始分批推进麻垌荔枝产业、江口竹编产业、木乐服装产业等3个特色小镇规划建设。扎实推进乡村旅游区建设,重点建设南木镇大藤峡工程移民安置区,西山镇前进村、佛荔村,金田镇金田村、彩旺村,紫荆镇田心村、木山村,蒙圩镇新德村,寻旺乡东塔村,石咀镇小汶村,麻垌镇洞天村,中沙镇南乡村等乡村旅游区,力争5年内建成一批全国特色旅游名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广西特色旅游名村等乡村旅游区。
四是扎实开展旅游标准化创建工作。启动西山风景名胜区创建5A级景区工作。加强景区景点管理与建设,全面禁止在景区景点及周边开采矿产资源。深入推进旅游标准化工作,开展五星级酒店创建工作,创建星级农家乐5家。打造特色美食餐馆,全力提升桂平“十大美食品牌”。提升旅游接待水平,加快推进各类型、各档次的旅游住宿设施、购物场所建设。努力提升特色旅游商品开发、生产和销售水平。加快建设旅游休闲娱乐特色街区。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开展旅游促销工作,促进区域旅游联动。
五是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培育发展金融商务、健康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加快物流市场建设,重点推进桂平国际商贸物流城、桂平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桂平休闲娱乐购物中心等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桂平作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作用,加快建设桂平电子商务产业园。以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核心,积极探索“物流网络+龙头企业+基地”的新型农产品流通模式,带动和促进农产品产业化、标准化和电商化。提升电子商务发展质量,树立电商产品公共品牌,打造一批电商名镇、电商名村。
(五)坚定不移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加民生福祉,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一是抓好社会保障工作。完善养老、失业、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全区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加大扩面征缴力度,实现法定人员参保全覆盖。规范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全面落实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医疗救助、孤儿救助、自然灾害救助、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等政策,提升救灾应急处理能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实施“收入倍增突破行动”,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二是抓好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开工建设铺岭棚户区、官冲口瓦窑村棚户区、师部中路棚户区3个改造项目,继续实施郁江西堤棚户区、糖厂棚户区2个改造项目。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确保建成保障性住房1748套、分配入住2053套。年内解决项目三产用地和回建地用地指标500亩以上,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加快项目建设三产用地和回建地交付使用工作。
三是抓好科教文卫体工作。深入开展质量兴市工作。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力争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件和广西著名商标2件。竣工市五中、长安工业园区小学、光明小学、木乐腾飞小学和市实验小学扩建工程;启动市第一职业中学、市实验中学扩建工作,新建5所以上中小学校。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攻坚行动,确保2018年通过自治区验收。启动市档案馆、市体育中心建设,续建金田起义地址红色旅游景区二期工程,加快推进市博物馆新馆、市图书馆新馆、市人民剧场、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项目前期工作。更新升级广播电视设施,提升宣传桂平的水平。大力推进健康桂平建设。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强医疗质量监管,完善医患纠纷调解机制,依法处置医患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开工建设市妇幼保健院长安新院,启用市人民医院江北新院,并且实施二期建设;启动市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改造升级工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探索“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大力推进诚信计生工作,抓好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大力拓展均等化服务内容。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弘扬桂平“全国武术之乡”优良传统。
四是加强社会管理。深化“平安桂平”建设。进一步实施“维稳基石工程”,提高科技强警水平,继续推进城区“天网”工程建设和农村“天眼”工程进村屯工作,夯实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基础。全面推进综治网格化管理,确保6月份实现城乡全覆盖。完善矛盾纠纷排查预警和调处化解机制,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启动并开展“七五”普法,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反邪教工作。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抓好社区矫正工作。加强特殊人群管理。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政法队伍工作满意度。做好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工作,健全公共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生产、消防、交通等安全体系,完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强化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隐患排查和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力度,创建食品安全城市,突出重点行业、重要领域、重大节日食品监管,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启动市食品药品检验中心建设。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改革,创新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方法,提升全市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建设水平。

三、努力抓好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新常态、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以新理念引领政府改革建设,努力建设人民更加满意的政府。
(一)要坚持从严治党。结合开展“作风转变突破行动”,政府系统要主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新部署新要求,进一步增强“四种意识”,自觉承担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按照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要求,以全面从严治党统领政府各项工作,巩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坚持查纠“四风”不放松,重点改进会风、提高效率。严格履行“一岗双责”,把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向深入。
(二)要坚持务实高效。强化“实干就是能力,落实才是水平”的理念,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大力营造主动作为、敢于担当、崇尚实干、注重落实的干事创业氛围。抓工作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打造亮点,杜绝贪大求全。推行市政府和各位副市长、政府组成部门分别重点抓好10项工作和各乡镇抓好2项以上特色工作制度,力争全市工作有突破、有亮点。推行重点工作项目化管理,把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人、落实到具体措施、落实到时间节点,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强化工作调度和绩效考核,完善政务督查、行政问责、公布通报等机制,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完成市政务服务中心搬迁工作,建成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三)要坚持为民廉政。主动顺应人民群众对优质公共服务的强烈期待,全面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大力增加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产品供给。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把钱花在“刀刃”上,重点保障民生支出。严格控制公务消费,加强公车管理,简化公务接待。坚持从严治政、从严执纪,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认真抓好工程建设、政府采购、资金使用等重点领域和重要环节的监管,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
各位代表!让我们牢记全市人民的期盼和重托,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谋发展之势,鼓实干之劲,聚和谐之力,以必胜的信心、昂扬的斗志、扎实的工作,解放思想,务实创新,攻坚克难,锐意进取,为实现桂平经济社会发展大突破、打造人民安居乐业的宜居宜业宜游新桂平而努力奋斗!

标签: 广西 桂平市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