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16年中江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本地事
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1月8日在中江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中江县人民政府县长 彭 勇各位代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2015年工作回顾过去的一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关心支持下,全县上下迎难而上,负重前行,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3亿元,增长9.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5亿元,增长17.9%;地方公共财政收入7.75亿元,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7%。一、现代产业不断壮大工业经济实力增强。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10家,预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30亿元,增长13.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增速继续保持全省、全市前列。德凯科技、湧德电子器件生产基地扩建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扎实推进,全年完成工业投资54亿元。中江经开区成功升格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聚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7家,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275亿元,增长13%。食品工业发展成效显著,被评为“全国食品工业强县”。企业培育取得新成效,嘉和食品荣获四川省“专精特新”企业称号,星光钢构、泰江铜业等5家企业荣获“小巨人”企业称号。“逢春及图”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实现我县驰名商标“零”突破。现代农业稳步发展。预计实现农业增加值78亿元,增长3.1%。全县粮食总产79.64万吨,实现“九连增”。超级稻“德优4727”百亩示范区通过农业部验收,小麦单产再次刷新全市纪录。建成粮经复合高产示范基地16.55万亩、高标准农田5万亩。农业机械化水平达52%。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建设加快推进,实现肉类总产13.78万吨,禽蛋总产4.9万吨,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及群体性畜产品安全事故。预核登记家庭农场41家,新增农民专合社91家,全县农民专合组织达639家。天府鹰山水果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全国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全县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6家、市级达31家。组织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23家参加四川省第三届农业博览会。加快创建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启动“全国有机农产品认证示范县”创建工作,新增有机农产品转换认证13个、有机农产品认证4个、绿色食品2个、无公害农产品14个;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省级示范区顺利通过验收。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预计实现服务业增加值84亿元,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0.7亿元,增长13%。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达217家。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统筹“四中心”“三协会”,引进赶街电子商务公司、万企共赢企业管理公司、百宝创意电子商务公司以及田田圈农业服务公司等电商企业,建成乡村物流集散中心和165个标准化农村电商服务站,预计全年电商交易额达7.1亿元,增长97.2%,成功创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出台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八条措施及鼓励住房消费的相关政策,房地产市场稳中有升,商品住宅销售13.6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5.74%。成功举办四川省第六届乡村文化旅游节和四川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夏季)暨中江第三届芍药花生态旅游节,全年旅游收入达18亿元,增长34.98%。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22亿元,比年初增长13%;贷款余额111亿元,比年初增长3%。二、改革创新取得实效各项改革扎实推进。出台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决定,依托豐泰科技企业孵化器,创建了德阳市首家“返乡民工创业园”,建成了工业产品营销展示中心;金辉纺织、年丰食品等13家企业列入德阳市应急转贷资金支持企业名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外业调查基本完成,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有序推进,成立了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启动全县不动产统一登记。深入推行“全民触网、全企入网”,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全面建立大病医疗保险和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资源整合加快推进。颁发全市首张“一证三号”营业执照,与全省同步实现“一照一码”;事中事后监管“双随机”模式试点加快实施。财政金融改革有效推进,县财政局被评为“全国财政工作先进集体”;加强投融资体系建设,运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拓展融资渠道;县信用联社加快改制组建农商银行。科技创新不断深化。预计完成技改投资34亿元、增长6.3%。申请专利350件、增长11.5%。支持企业创新发展,雄健、来金燕等食品企业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四川省食品研究院达成新产品研发协议,恒达灯具通信杆塔通过国家生产资质认证,豐泰科技孵化器被认定为四川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年丰食品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四川省第二十批企业技术中心,雄健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被列为德阳市第五批院士专家工作站,德成动物、科飞饲料、凯达门业企业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德阳市第十批企业技术中心。全县农技协会总数达196个,通济镇肉鸽养殖基地被评为全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先进单位。成功举办德阳创客·凯城汇和四川省磁性材料与电子器件论坛。开放合作成效明显。成德工业园被纳入“成都制造2025”规划,园区建成区面积达6平方公里,聚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4家,预计实现产值40亿元、增长33.3%。深化与成都在金融、文化旅游、规划衔接、环境保护、交通路网、现代农业等领域合作,中江农产品进入成都市场。中金快通中江段建成通车,金堂段加快建设。与川投集团合作,加快推进我县供排水基础设施建设。全年签约招商项目24个,签约金额57.5亿元;到位国内市外资金66.5亿元,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的102.3%。对口援建雅安市芦山县双石镇工作扎实开展。三、城乡统筹步伐加快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预计完成交通投资9亿元。实施国省干线公路大中修工程93.31公里,新建村社道路540公里,完成道路安保工程115.2公里;桂竹路仓山至冯店段建成通车,太清路、水观音大桥主体完工,三中路、九高路、三金路、回龙大桥等加快建设。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中江段开工建设,启动绵中高速、中遂高速和德中快通前期工作。完成水利投资4.6亿元,完成人饮安全项目、小农水重点县建设、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水利血防工程、抗旱水源工程、中小河流治理、都江堰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石垭子光伏提灌站项目建设。凯江湖水库主体完工,石泉水库正式开工。投入资金8584.6万元,解决农村低电压问题12755户。完成45个场镇光网改造和519个村的“宽带乡村”工程建设。城镇建设有力推进。《城市总体规划》和《多规合一规划》形成成果。完成玉兴、会龙等22个乡镇控制性详规编制,启动积金、瓦店等12个乡镇控制性详规编制。城东副中心初具规模,城西副中心和城南片区建设步伐加快。扎实推进市政道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期、保障性住房等33个城市重点项目建设,完成城南、城北汽车站改造,核心疏散基地建成投用,全年完成投资8.77亿元。县城建成区面积达26.15平方公里,聚集人口26.21万。城市管理数据库、地理信息平台建成试运行。辑庆、仓山、集凤、广福等7个乡镇被列为全市特色小城镇示范镇。预计全县城镇化率达37.78%。城乡环境明显改善。建成永太镇多宝村、辑庆镇书房村等省级美丽乡村5个,建成县乡幸福美丽新村90个,新建、改建和保护新村聚居点57个。完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二期主体工程,实施广福镇、永太镇、普兴镇等3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维修、改造城区公厕47座,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加快建设。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完成畜禽规模养殖场环境污染整治350户,建设堆肥池1381个、垃圾中转站47个,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通过国家验收。全县全域秸秆禁烧、综合利用取得明显成效。完成小东河景观改造和中金快通南山段绿化工程,新增绿化面积55000平方米。建成营造林3.6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0.6%。四、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高民生工程深入实施。投入民生资金31.8亿元,占全县公共预算支出的69.8%。全面完成省市民生工程、民生大事和县十件为民实事。新增城镇就业6480人。退休人员养老金、最低工资、城乡低保标准进一步提高。全县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参保率分别为97.2%、99.9%、99.1%。建设城乡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18个。新增、改造养老床位980张。开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460套、城市棚户区改造1634户。实施农村危房改造5619户。新解决农村14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出台48条精准扶贫措施,实现1.9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解困。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投入8389万元,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高考本科首批上线2354人,再创新高。体育中心游泳馆建成投用,博物馆完成陈列布展。社会体育指导站实现乡镇“全覆盖”。新建、改造村级广播室232个,全面实现广播“村村响”。新增数字电视用户3万户,“欢乐乡村行”文化惠民演出80场次。县疾控中心成功创建“二级甲等”疾控机构。血吸虫病传播阻断通过国家标准验收,成功创建四川省第一批免疫规划示范区、四川省结核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第三轮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5.14%,全科医生(团队)签约服务56.09万人。县中医院新区建设全面完成。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3.23‰。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深入推进依法治县,我县荣获“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称号,“村规民约”经验入选中央办公厅《基层协商民主典型案例选编》。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落实安全生产“三级五覆盖”责任体系,全年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集凤镇、凯江镇成功创建省级安全社区。深化“走基层”活动,及时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难点问题。严格落实领导包案、信访接待制度,积极化解群众合理诉求。深化城乡天网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健全,全县可防性刑事案件下降21.58%。严厉打击毒品犯罪,禁毒重点整治工作成效显著,成功摘掉“国家挂牌整治县”的“帽子”。全面落实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工作社区网格化管理,金融生态环境得到净化。做好了“8.16”特大暴雨灾害的应急救援和灾后建设工作。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双拥”工作取得新成效,荣获“四川省双拥模范县”称号。五、自身建设不断加强依法行政深入推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192项行政许可事项入驻县政务服务中心运行。严格落实县政府常务会学法制度,开展学法24次。建立“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强化行政权力网上公开运行和监管,促进依法行权、规范行权、阳光行权。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出台规范性文件及重大决策280件,备案审查政府合同346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意见194件、政协委员提案146件,面商率、答复率、满意率均为100%。行政效能明显提升。深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整合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108项、取消59项、下放41项、流程优化70项。深化政务服务“两集中、两到位”,深化投资项目并联审批和全程代办服务,全面推广乡镇便民服务“一窗通办”,实现政务服务“四个标准化”。规范镇村联动公开,实现公开内容、程序、时间、晒台“四项”联动管理。加强效能监察,群众满意度测评名列全省、全市前列。廉政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严格执行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各项规定,持续推进作风建设。进一步健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出让、干部任用等重点领域的机制体制。认真执行“三重一大”决策记实制度,深入开展“案件回放”。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政府投资审计、重点行业和专项审计,全面开展村级财务审计,推进审计全覆盖。深化正风肃纪,严厉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着力形成崇廉尚实的政风、行风。完成“十三五”规划编制、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和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国家方案试点工作,启动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人才、档案、民族宗教、住房公积金、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人防、保密、地方志、气象、红十字会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十二五”发展回顾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过去五年,我们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完成“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全县经济社会保持较快发展。——县域综合实力不断增强。预计201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增长69.2%,地方公共财政收入比2010年增长2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2010年增长8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2010年增长75.9%。三次产业结构由32.8:38.8:28.4调整为26.6:44.7:28.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2010年增长85.5%、90.1%。连续两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区位发生根本改变,成巴高速、中江大道、中金快通(中江段)建成通车。农村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改造县乡公路469公里,建成村社道路2607公里。累计完成水利投资10.35亿元,整治病险水库6座、塘堰1317座,改扩建渠系1233.87公里,治理水土流失128.07平方公里。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2.63万口。完成规划的农网改造升级,与全省实现同网同价。基本实现4G网络全覆盖。——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预计2015年全县城镇化率比2010年提高9.78个百分点。县城增规扩容稳步推进,城市建成区面积比2010年扩大6.15平方公里,聚集人口增加5.71万人。新建桥梁(闸、堰)13座、总数达29座,新建公园3座、总数达10座,全长11公里的城市一环路和全长20公里的城市二环路建成通车,商务中心、政务服务中心、物流中心及城市综合体等相继建成投用。重点小城镇快速发展,建设国家重点镇2个,全省百镇试点镇3个,市域特色小城镇7个。建成省级美丽乡村9个,省级新村示范片1个,幸福美丽新村148个,新村聚居点227个。成功申报省级传统文化村落3个。——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坚持抓重点、破难点、见实效,工业经济、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基层依法治理、商事制度改革、政府职能转变等各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有序推进。实施支持乡镇发展“十项”政策,促进多点多极支撑发展。财政金融改革进展顺利。全面落实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和“先照后证”,实现工商注册规范化和便利化。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政府职能加快转变。全面推进成德同城化发展,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等与成都深度融合。外贸出口不断扩大,成功跨入进出口亿美元县行列。着力招大引强,成功引入重大项目71个,到位资金283.3亿元。——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新(改、扩)建学校158所,城乡办学条件大幅改善,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全县主要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11年,比2010年增加1.5年。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实现提档升级,新建、改造乡镇卫生院45所,新设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站6个,改造提升村卫生站435个,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深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逐步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文化馆、体育中心、图书馆相继建成投用,三馆一院基本建成,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45个,村文化室760个,社区文化活动室35个,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社会保障面不断扩大。累计新增就业28096人;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参保总数达57.5万人;社会保险总数达111.13万人(次),是2010年的3.2倍;城镇居民医疗保险11.3万人,是2010年的1.6倍。城乡低保、五保和最低工资标准不断提高。新建改造公办养老机构床位1360张,新建民办养老机构床位650张。建成保障性住房10427套,改造农村危房20973户。解决农村安全饮水22万人,完成“十二五”目标。——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2015年全县森林覆盖率比2010年提高2个百分点。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24.7%,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31%。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功创建“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县城”。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1个、省级“环境优美示范镇”3个、省级“环境优美示范村庄”25个、市级“十大最美乡镇”2个。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和社会各界关心帮助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同德、艰苦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驻中江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向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中江建设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产业层次低、产业规模小、核心竞争力弱;产业结构仍不合理,服务业占比仍然偏低;城乡统筹发展、改善民生任务艰巨;脱贫攻坚任务重、难度大;社会治理压力大,法治建设有待加强;干部思想还需进一步解放,作风需要持续改进。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十三五”时期的总体目标要求“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总体部署的关键期。综合分析宏观形势,我县仍处于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县政府组织编制了《中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明确“十三五”时期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省委十届历次全会及市委七届历次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按照省委“三大发展战略”和市委“五个走在前列”部署,以“统筹城乡、全面小康,富民强县、共建共享”为总体取向,以“工业强县、农业固县、三产活县、开放兴县”为发展路径,推动形成“一主一副一区多点”发展布局,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四川丘区强县建设,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纲要(草案)》提出“十三五”时期发展的主要目标,勾勒了中江未来跨越发展的前景:——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到202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农业规模和质量进一步提升,投资对增长的关键作用进一步发挥,消费对增长贡献明显加大。——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脱贫攻坚取得实效,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环境更加美好。全县森林覆盖率进一步提高,水土流失治理、地质灾害防治取得明显成效。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逐步提升,能源、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减少。——深化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发挥,开放性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依法治县得到全面落实,人民民主不断扩大,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进,公共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法治政府基本建成。2016年工作安排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对“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新部署新要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总要求,大力发展现代产业,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合作,持续改善民生,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中江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今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7.5亿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完成省市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一、发展现代产业,做大县域经济总量发展新型工业。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引导金辉纺织等纺织企业向节能环保、新材料产业转型,恒达灯具向通信、节能照明产业转型,宏发电声、锐腾电子、湧德电子向智能制造产业转型。加快推进中石化天然气开采、摩天交联高压电缆电线生产等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着力推进电子器件、现代中药、绿色食品、通信铁塔等产业集群发展。培育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家、创新型企业5家。深化商标战略示范县建设,增强企业品牌效应。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7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5%、水耗下降7%。发展现代农业。做强优质粮油、道地中药材、规模生态养殖、蔬菜食用菌、林果桑、水产业等“六大产业”,集中力量建设中江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中国芍药生态养生园“两个园区”,提升永太及周边乡镇10万亩粮经复合基地基础设施及产业发展水平,打造成都市民的粮仓、菜篮和果园。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升农民专合组织规范化水平,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国家级1家,新增家庭农场30家。加快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订单农业。建成县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新增无公害农产品20个、绿色食品3个,加快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做好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发展现代服务业。编制完成全县服务业发展规划。大力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健全电商孵化中心功能,建成中江特色产品展示展销中心,新增标准化农村电商服务站200家,鼓励企业打造电商品牌,培育3家电商限上企业。加快推进城乡市场升级改造、汽车服务业聚集区、再生资源市场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商贸流通、餐饮娱乐等传统服务业提档升级,打造魁山路“特色餐饮一条街”。推进以芍药谷为核心的龙泉山康养旅游带、以继光湖为核心的休闲观光旅游区、以仓山古镇为核心的文化旅游区建设。二、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主城区建设。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年行动,着力打造宜居县城。推进省级“多规合一”平台建设试点。完成中心城区(东、西区)、南山片区、伏龙山片区控制性详规编制,启动中心城区城市综合交通、地下综合管网(廊)及绿地系统专项规划编制。加快城东、城西副中心和城南片区建设。加快推进“城中村”和城市棚户区改造,新建象山东路、栖妙大道东一段、回归路,完善城市管网、市场、公园、公厕、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完成数字城管指挥中心建设。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27平方公里,聚集人口27.4万。加快推进县域副中心建设。依托成南高速、G350,积极争取成达高铁在仓山设站,不断提升仓山在县域南部的交通区位优势。加快仓山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加快场镇新区开发。发掘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古镇休闲旅游,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商贸流通等产业,提升政务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人口承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力。全力推进工业核心区建设。深化四川省“两化互动、产城一体”示范区创建,加快中江高新区和成德工业园道路、电力、燃气、通信、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搭建物流、信息、融资、技术创新、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推进城市综合体建设,不断完善园区生活配套,提升园区承载力。推进成德工业园2平方公里精品产业园建设,着力发展精密仪器加工、电子器件、现代中成药等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高端。在成德工业园区设立返乡创业园,鼓励中江籍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回家发展。实施“互联网+”,推广工业企业管理信息化,推进工业云制造平台建设,打造“智慧园区”。加快多点支撑发展。完成13个乡镇总规修编及控制性详规编制。按照“五有标准”,推进龙台、永太、黄鹿、集凤、广福等区域中心镇加快发展,鼓励其他乡镇依托自身优势竞相发展。继续落实支持乡镇发展政策措施,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场镇道路、燃气、电力、通信、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动工业型、旅游型、商贸型和农业型特色小城镇建设,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省道干线公路大中修和三中路、九高路、三金路等道路改善工程,建成高板桥,加快建设回龙大桥,开工建设继光大桥和永隆路、新妙路、广郪路、仓谭路等县乡道路改善提升工程,持续推进村社道路建设;配合做好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绵中高速、中遂高速和德中快通建设工作。大力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全面完成“宽带乡村”网络建设工程。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和农村廉租房建设,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加强传统文化村落保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着力节能减排,加快实施节能节水技术改造、合同能源管理推广等节能重点工程,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提高园区企业环保准入门槛。积极推进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和商业民用节能减排。完成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有序推进乡镇垃圾无害化处理和污水处理厂(站)及管网建设,建成黄鹿、龙台等6个乡镇污水处理厂(站)。深入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等项目,大力推进省级生态县创建工作。加强水土流失、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强化饮用水源保护,推进“三江”综合治理。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常态化。三、深化改革创新,增添发展活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程序、压时限、减费用。推进财政改革,强化财政预决算管理和财政信息公开。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财政资金形成资产股权量化工作,继续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实施不动产登记制度。深化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试点建设。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强化后续市场监管,同步落实全程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全面落实“一照一码+X”登记制度。统筹推进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改革。完成机关和参公事业单位公车改革。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行居住证制度。推进创新创业。鼓励企业间、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联合、协同创新,新增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实施技术改造项目38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项,专利申请增长10%以上。完善创业扶持政策,构建众创空间,探索创新创业项目发布分享机制。引导豐泰科技孵化器与西南科大共建创新创业辅导室,设立创业投资种子基金。落实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和税收优惠政策,支持自主创业、返乡创业和妇女居家灵活就业。推进区域合作。深化成德同城化发展,加强与成都、金堂在金融、旅游、环保、教育卫生、就业社保、公共安全等多领域、多层次的协同合作。以成德工业园为平台,主动对接“成都制造2025”,积极承接带动能力突出、创新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深化与川投集团合作,大力推进县域供排水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周边县市在产业、规划、交通、能源、环保等领域的合作。发展外向型经济。充分发挥中江特色农产品和食品医药、电子元器件、通信杆塔等工业品优势,支持企业开拓外部市场,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东盟贸易会、广交会、西博会、科博会等重要展会,利用“万企出国门”“川货全国行”“惠民购物全川行动”等活动平台,提高中江制造、中江产品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四、实施项目年行动,增强发展动力强化项目支撑。着力推进167个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年度投资100.13亿元。完成“1217”工程、农网改造升级、四川星达铜业铜材压延加工制造等项目建设,加快石泉水库、恒合·工业云制造、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中江段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恒达灯具厂房扩建等项目,加快推进桥亭街、谭家街城市棚户区改造工程以及三江六岸景观提升、德中医院建设等项目。着力招强选优。坚持以工业招商为重点,同步推进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招商。积极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大力引进国内知名电商企业,提升电商发展水平。围绕食品医药、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新材料等特色优势产业,聚焦国内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实施精准招商,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做大产业集群。力争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7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4个,到位国内市外资金70亿元。着力投融资创新。盘活国有资产,发挥凯通交投、凯兴投资、凯泽投资、成德产城实业公司等平台作用,拓宽融资渠道。推出一批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项目。用好德阳市企业应急转贷基金和阳光天使基金,支持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深入开展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推进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工作。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加快构建信用体系。成立政府性农业融资担保公司1家、村镇银行1家。完成县信用联社改制,挂牌成立中江农商银行。五、发展社会事业,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提升教育发展水平。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省级督导评估。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适应高考改革,提升教育质量。加快职业学校办学模式改革和课程综合改革。加快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中江校区建设。做好“三残”少年儿童随班就读和进入特教学校就读工作。规范发展民办教育。加强与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合作。探索教育分级分类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发展文化事业。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不怕困难,敢于胜利”的继光精神。加强民间艺术传承基地建设,推进文艺精品创作。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做好重点文化遗产研究、挖掘、保护和利用,编制完成《中江县抗震救灾志》。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免费开放博物馆,加强农家书屋、社区书屋建设管理。完成45个乡镇广播站分控平台、510个村广播室的应急终端建设。加强文明创建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社区)、文明行业创评活动。加强卫生计生服务。稳步提高城镇居民、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新农合保障能力,城镇居民、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合规费用平均报销比分别达76%和83%以上。新农合参合率、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比分别达98%、75%以上。继续推行分级诊疗制度和县、乡、村医疗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积极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13个中心卫生院建成标准化中医科,县妇幼保健院开设1个中医临床科室。深化全科医生(团队)签约服务,城乡居民签约服务覆盖率达50%以上。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创建省级卫生县城。落实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强化社会治理。深化“法律七进”,促进全民学法、守法、用法,积极推进法治示范单位创建。充分发挥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和广大群众主体作用,深入推行村规民约、社区公约、行业规约,提升基层民主自治能力和水平。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解决一批信访积案、难案,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继续落实“三级五覆盖”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深化道路交通、消防、地质灾害、燃气安全等专项治理,防止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强化网格化服务管理,健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化城乡天网等防控信息化建设,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巩固禁毒成果,推进“无毒害县”创建。推进应急队伍、应急指挥平台建设,提升综合应急能力。加强国防教育和后备力量建设,巩固“双拥”成果。六、坚持政府主导,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精准脱贫。深入实施“五大扶贫工程”和“五个一批”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因地制宜,因户施策,落实“六个精准”,完成36个乡镇94个村基础扶贫项目,实现2.5万贫困人口精准脱贫。全面完成元兴水库移民后扶整村推进示范片建设,做好石泉水库移民安置工作。强化社会保障。稳定和扩大就业,城镇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全面推进全民参保登记,依法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快各类社会保险由制度全覆盖迈向参保全覆盖。稳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规范城乡低保五保,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加强养老体系建设,规范发展民办养老机构。强化住房保障,改善居住条件。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做好社会救助、孤儿保障工作。办好十件为民实事。1.新建村社道路300公里,改造县乡公路25公里。2.新建、整治渠道100公里、塘堰200口。3.维修小南街路面,改建南华大道,整治城区人行道1万平方米、小街小巷10条,新建公厕5座。4.送文化下乡演出80场,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50个,新建社区健身苑10片。5.帮助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300例,为残疾人安装假肢20例。6.资助10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资助1万名0-6岁儿童参加平安保险,资助775名特扶对象免费参加新农合。7.免费实施农村妇女“两癌”筛查3万人,国家孕前优生健康检查7000人。8.开工建设冯店镇、永兴镇等11个污水处理厂(站)。9.改造智能电表17万户。10.新建、改造城乡市场5个。七、加快职能转变,强化政府自身建设坚持法治理念推进依法行政。坚决执行县人大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县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高度重视社会监督、司法监督和舆论监督。做好村(居)委员会换届工作。加强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管理,落实行政权力全流程、全业务网上公开运行。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严格规范性文件、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做好行政复议工作。坚持规范高效提高行政效能。深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搭建数据服务平台,拓展电子政务大厅功能。全面落实“两集中,两到位”,健全“一窗通办”机制,以事项办理为中心,深化“一站式”便民服务,落实便民服务“四项制度”,努力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推进投资项目立体式并联审批体系建设,深化重大项目全程代办服务机制,提升投资项目落地率、开工率、投产率。坚持勤政廉政提升政府形象。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加强政府廉政建设。开展为民服务“阳光行动”,深化镇村联动公开,打造“网上阳光晒台”和“现场公开展台”,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强化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出让、国有产权转让、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监管,加强审计监督。严格财政资金管理,压缩“三公”经费。崇廉尚实,深入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坚决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严厉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各位代表,“五大发展优势”为中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五大发展机遇”为中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不怕困难,敢于胜利”的继光精神,是我们永恒的精神支柱。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提振信心,勇于担当,开拓创新,为加快建设四川丘区强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标签: 四川省 中江县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