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21年壤塘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本地事

(四川省)2021年壤塘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3月29日在壤塘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县人民政府县长 张德发

各位代表:

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查,并请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2020年及“十三五”工作回顾

2020年,在壤塘发展史上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环境变化,艰巨繁重的发展改革任务,特别是疫情灾情严重冲击,在县委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防风险,较好完成了县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夺取了抗击疫情灾情人民战争的重大胜利,取得了脱贫攻坚伟大战役的全面胜利,“川甘青结合部区域强县”建设开局良好。

一、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心和勇毅,全力搏击、综合施策,决胜脱贫奔康取得历史性成就。

精准扶贫决战决胜。始终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四不摘”要求,坚决克服“高质量摘帽”后松懈麻痹思想,对标“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五有六有”脱贫标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高质量完成31户181人年度减贫任务,全面消除绝对贫困。持续巩固44个村、2102户10267人的脱贫成果,人均纯收入超8519元,实现脱贫不返贫。常态监管不稳定户和边缘户107户707人,绝不落下贫困母亲等特殊群体“一户一人”。

脱贫质效巩固提升。聚焦短板弱项,统筹整合扶贫资金2.54亿元,实施项目115个,深化基础设施、就业增收等“十项补短”行动,整改各类反馈问题2354个,全面补齐脱贫短板、堵住返贫漏洞。深入推进帮扶协作,交通运输部、温州市、绵阳市、卫健委、科技厅、东气集团等援建更加有力,累计投入资金1.67亿元,实施项目181个,助力脱贫奔康增速提质。顺利通过国家普查,全面接受国省终极大考,脱贫质效经受住了全方位检验。

乡村振兴有效接力。无缝衔接支撑脱贫攻坚,编制完善乡村振兴规划。投入1.69亿元,示范建设中壤塘镇、岗木达村、斯跃武村等1镇7村,村寨面貌焕然一新,壤塘村、加斯满村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幸福美丽家园试点成效明显。持续改善家居环境1151户,维修新建公厕12个、改厕4028户,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55.6%。建成蒲西、伊冬等村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常态推进环境综合整治,生态宜居新村建设取得突破。保护修卡等传统村落3个,成功创建“五美文明家庭”630户,“五美民族村寨”实现全覆盖,和谐文明新风尚扎下深根,“美丽壤巴拉家园”建设日见成效。

二、抗疫抗灾连战告捷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主动应对、科学防控,干群携手打赢新冠疫情、防灾减灾阻击战。

精准防疫阶段性胜利。生命重于泰山,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第一时间建机构、组专班、设卡点,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严阵以待、严防死守,形成了最广泛的抗疫战线、最强大的抗疫合力。宣传教育13万人次,排查人员23万人次,体检7298人、留观3521人,接受捐资捐物240余万元,消杀2092万平方米,口罩等防疫物资送至每户每人。无一例疑似或确诊病例,守住了全省全州“西大门”。准确把握疫情形势,全力化危为机,抓实常态化防控,积极复农复牧、复工复产、复商复学,制定落实优惠政策24条,减税降费400万元,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冲击,夺取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抗灾减灾成效显著。面对几十年不遇的汛情,始终践行“五个到位”要求,筑牢“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人民防线,无一人因灾死亡,全力维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始终未雨绸缪及早防范,提前预警果断避让,累计避险转移群众870人,安置群众237人,成功应对俄来寨滑坡、尤日沟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始终万众一心不等不靠,科学抢险综合救援,调动干部群众2500余人次、出动大型机具300台次,圆满完成尕多、中壤塘等5处洪涝灾害,以及斯跃武、修卡、上大石等9处断道抢险保通任务。始终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惧艰险重建家园,发放救灾物资200余万元,妥善应对尕多等乡镇冰雹灾害影响,争取筹措落实灾后恢复资金2800万元,保证灾后重建有序推进。

三、县域经济逆势前行

千方百计稳住经济基本盘,经济运行逐步回暖,扭负为正、稳中有进。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21亿元、增长1.1%。

投资拉动稳定向好。坚持项目牵引,加快投资拉动,项目开复工149个、完工138个,完工率92.6%,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1.94亿元、增长6%。编制国土空间、“十四五”等重要规划,形成“1+1+N”规划体系,储备阿坝第三机场、九倒拐隧道等2147亿项目库,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招商引资更具实效,博实科睿、桥联锡旺等“飞地”企业产值达1.96亿元,3家工业企业实现升规。

财税金融稳健运行。坚持科学理财,深挖税收潜力,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68万元、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16亿元、增长6.3%。盘活存量资金6.48亿元,用好中央直达资金1.24亿元,争取债券资金2000万元,土地增减挂钩交易8017万元,财政支撑明显加强。不断扩大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消费市场,香拉东吉酒店等2家住宿餐饮企业升规,实现社消零3.33亿元。存贷款余额分别达18.37亿元、6.32亿元,分别增长4.5%、5.2%。农林牧等政策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

基础设施有力提升。聚焦“舒安畅美”,完成G227线壤塘段改建工程,建成上南路、中南路等13条示范路,实施安防工程109公里,“建管养运”体系更加健全,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巩固提升农村安全饮水,维修新建饮水23处、打井234口,4199人饮水明显改善。完成伊根门多、康垄等村10KV电网改造,电力线路绝缘化38公里,开通5G等通讯基站26个,消除主干道通讯盲点21公里,快递收寄直达乡村,群众通电通信通邮进一步保障。城镇建设提质发力,县城垃圾处理厂改造升级,完成干休所、水厂等老旧小区改造、建馨苑等屋面整治,尕日寨实现综合提档。新建周转宿舍100套,新增供暖10万平方米、绿化4.5万平方米,增加停车位326个。完成南木达街道、中壤塘棚户区配套建设,尕多水厂管网铺设。开展中壤塘“八乱”整治,县城、南木达等集镇管理更加规范,城镇面貌持续提升。

产业培育再上台阶。调整优化“粮菜菌药畜”结构,农作物播面、粮食产量持续稳定,“4+1”农业产业园区提质增效,“双低油菜产业园”成功创建州级园区。培育州县级示范社3家、高素质农民220人,八月椒、中药材、跑山鸡示范带动明显,油菜籽、菜籽油获得有机产品认证。深化牦牛畜种改良,建成标准化养殖场6个,牧草种植3500亩,牲畜出栏率21%。文化强县基础不断夯实,46个传习所、18个“飞地”基地竞相发展,培养传承人29名,带动3000余人吃上“文化饭”。壤巴拉非遗传习创业园全面投用,产值达600万元,文化创意、产业孵化效益愈加凸显。旅游产业加速融合,成功创建省级高原林海生态旅游示范区、壤巴拉4A文化旅游景区,G317文旅产业廊道建设加快,建成藏艺演艺厅、森工记忆等大批旅游设施,旅游要素持续完善。加大“引客入壤”力度,积极参加省旅博会等推介活动,实现旅游接待37.65万人次、收入2.92亿元,分别增长7%、5.4%。出台《壤巴拉产品销售奖励办法》,国家级农村电商示范县建设加速,借助“净土阿坝”直播等活动,线上线下销售达1908万元。“慧科农业”升级成州级龙头企业,建成牦牛肉、菌类等加工厂,中小微企业园区建设有力。宗上电站运营良好,绰斯甲水电站主体工程开建,茸木达风电场启动测风,新能源开发持续加力。

四、民生事业再上台阶

竭力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公共服务供给有力。坚持“两花”教育理念,完成吾伊中心校等校舍改造,新建雪木达等幼儿园7所,办学条件日益改善。稳步推进教学模式改革,“控辍保学”扎实开展,兑现教育补助补贴3800万元,县内在校学生达9600人,教育公平日益彰显。继续建强校长和教师队伍,小升初、中高考取得优异成绩,优质教育步伐更加坚实。努力构建紧密型医共体,发热门诊、负压病房、核酸检测室建成投用,配置救护车6台,持续增强医疗卫生应急能力。艾滋病、包虫病等疾病防控有力。推动全民健康,义诊巡诊1.3万人次,签约医生作用发挥明显。生育秩序整治深入推进,落实长效节育446例,人口自然增长率10.1‰。文体事业繁荣发展,被命名为省级嘉绒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河曲马草原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免费开放体育场、健身房,建成尕日文化健身广场,送文化下乡、公益放映790场次,《传习之路》纪录片开拍,《喜一》《格萨尔王》动漫签约启动,第二套壤巴拉锅庄全面普及,“壤巴拉节”等传统节日蓬勃发展。成功举办全县农牧民运动会,在全州职工篮球赛、“净土阿坝”文艺大赛中名列前茅。“硕博进阿坝”落地开花,引进25名硕士人才。

社会保障支撑有力。24件民生实事全部兑现,惠民资金“一卡通”足额发放。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五险一金”提质扩面,退役军人事务坚实有力。足额发放城乡低保3977万元,社会救助4013人次。贴心供养老人,发放高龄津贴68万元。合力监护农村留守儿童,孤儿生活得到保障。真心服务残疾群众,发放生活护理补贴252万元。持续拓宽群众就业渠道,加大技能培训,实现就近就业1036人、转移就业3500人,开发公益性岗位3196个,城镇登记失业率稳控在3.5%以内。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7549元、13976元,分别增长3.6%、9.3%。

生态建设强劲有力。认真践行生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化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环境质量稳居全省前列。持续加强森林、草原、湿地保护,坚决守住“绿水青山”。纵深推进“河(湖)长”制,清理整改小水电11个,巡护整治河道2000余公里,“一河一策”全面落实。坚持“一增一减”,实施生态治理、地灾治理等修复工程,推进草原、小流域、地灾等“七大治理”,国土绿化15.7万亩,治理尕古玛等小流域3个,防治水土流失12.5平方公里。加大环境监测执法,全面整改中央、省州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开发生态公益性岗位2150个,共享共治生态格局初步形成。

五、社会治理成效显著

坚持完善治理体系、创新治理方式,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基层治理创新发展。牢牢把握反分维稳主动权,坚决捍卫国家政治安全。“天网工程”“雪亮工程”重要点位全覆盖,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健全。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侦破“非法吸资”“两抢一盗”等刑事案件4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7人,查处治安、林政案件305起,挽回经济损失800余万元。加强改进基层社会治理“十七条”措施,积极创建“平安家园”,开办“公民学校”培训班20余期、受训3200人次,路政、“三山一界”等社会管理更加规范。“7+2”零距离亲民、“四大五访”活动成效显著,“两联一进”群众工作全覆盖拓展。“七五”普法全面收官,创新实践“格桑梅朵”等法宣基地,《卓玛的维权路》等情景剧深入群众,提供法律援助486人次。畅通信访渠道,多元化解矛盾纠纷659件。圆满完成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全面启动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

民族团结互助进步。扎实巩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成果,创建州级示范(先进)单位5个。持续开展“爱国爱党爱家乡”主题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越铸越牢,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深入。“一寺一策”依法规范管理全覆盖,寺庙人员、活动、场所、财务、教务依法管理更加有序,“五美”寺庙创建有力推进,解决地灾治理等寺庙民生难题15个、僧尼诉求300余件。积极普及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通过州级评估验收。

安全生产总体向好。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扎实开展道路交通、建筑施工、食品药品、消防安全等领域隐患排查,切实加强学校、市场、寺庙、敬老院等密集场所管控,整改隐患322个,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向好。全面提升应急管理能力,修订“1+N”应急预案,推动民兵训练基地建设,组建应急救援队伍65支,开展地震等演练24场次。稳步推进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整改问题742条,森林草原防灭火水平和防控扑救能力显著提高。

六、廉洁法治政府规范高效

坚持把自身建设摆在首位,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法治建设扎实推进。坚持依法行政基本准则,依法应诉行政撤销纠纷案,文件合法性审查24件,政府信息更加公开透明。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认真办理建议提案130件,办结率、满意率达100%。建立府院协调机制,依法化解秀城酒店遗留问题、建沣公司国有资产流失风险,取得了良好的法治、经济和社会效益。

政务建设高效推进。深化“放管服”改革,“三集中、三到位”持续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全面覆盖,梳理调整行政权力、公共服务事项5548项,下放审批服务事项60项。深入推进“一窗受理、网上通办,最多跑一次”,办理业务15万件、办结率100%。加强县乡村政务服务基础建设,县级政务服务大厅面积扩展1.5倍,110个县乡便民服务窗口全部改造升级,群众办事更加便捷。

廉政建设务实推进。严格落实党风廉政主体责任,加强惩防体系建设,全面整改省委巡视反馈问题。加大国有资产、招投标、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深化预算执行、扶贫资金、防疫资金等专项审计,公共资源配置公开公平。加强预算管理,创新会计代理记账服务,“三公”经费压降5%。支持纪检监察工作,深化“4+1+1”重点行业整治,深入开展“三察三治”,持续保持反腐高压态势,严肃查处罗方勇等违纪违法案,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1人、组织处理63人,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14.7万元,政治生态更加风清气正。

史志、供销、红十字、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国防、保密、外事港澳、人民防空等工作再上新台阶。

各位代表:通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我们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三五”收官画上了圆满句号。回顾“十三五”,我们凝心聚力、同舟共济,走过了艰辛、难忘和自豪的历程,是极不平凡的五年,是成就辉煌的五年。

这五年,是坚决拥护党的核心领导,步调一致探索发展道路,发展自信自觉更加坚定的五年。坚持党的领导核心,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县委坚强领导、举旗定向下,抢抓发展战略机遇,苦苦探索、久久为功,瞄准“四更壤塘”美好蓝图,坚持“四个优先”战略,紧扣“五个壤塘”路径,立好“四根支柱”,塑造“五感壤塘”,着力推动发展新跨越,“一城两县三地”目标基本实现。进一步顺应发展潮流,乘势强力突破,开启了建设“美丽壤巴拉家园”“川甘青结合部区域强县”新征程。通过生动实践印证,壤塘道路越走越宽、越行越稳,发展方向越发清晰、发展动力越发强劲、发展自信越发坚定。

这五年,是坚决贯彻“人民为中心”理念,合力鏖战脱贫攻坚,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的五年。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以脱贫攻坚为统揽,高位推动、尽锐出战,累计投入27.3亿元,实践创新“非遗扶贫”“生态扶贫”“家居改善”等精准脱贫模式,减贫10448人,消除了县域内绝对贫困,创造了壤塘史上的减贫奇迹,实现了脱贫奔康的千年夙愿,夺取了这场社会变革的伟大胜利。五年来,基础设施全面升级,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公共服务日趋完善,经济收入成倍增长,生产生活明显改善,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年年攀升。极大提振了干群自立自强的精神风貌,培育了现代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加速了乡村综合治理进程,夯实了党在壤塘的执政根基,谱写了同步脱贫奔康的壤塘华章。

这五年,是坚决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撸起袖子拼搏进取,县域经济持续跨越升级的五年。坚持发展第一要务,践行新发展理念,全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防风险,县域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生态环境更加优良,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跨越10亿台阶,达到13.21亿元,是“十二五”末的1.7倍,年均增速居全州第三位;工业增加值、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社消零分别是“十二五”末的1.2倍、1.6倍、1.4倍。“四大产业园区”从无到有,传统农业转型升级。能源开发、“飞地”经济加速发展,成功培育宗上电站等4家规模企业,规上工业实现零突破。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成功创建“4张国家级”名片,梯次创建4个A级景区,壤巴拉文化产业园投运达产,“悬天净土·壤巴拉”声名远播。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城乡商圈快速兴起,建成省级农村电商示范县,市场主体更加活跃。县城建成区扩展225亩,中壤塘镇建成区翻了番,城镇化率提升至28%,新型城镇建设再上新台阶。

这五年,是坚决维护民族团结进步,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的五年。坚持维护社会长治久安,坚决贯彻党的治藏方略,坚守法治德治自治,筑牢基层社会治理堡垒。“两联一进”群众工作全面深化,反分维稳斗争扎实有效,扫黑除恶治乱纵深推进,社会秩序更加规范,“平安家园”建设名列全州前茅、满意度全州第一。依法治县成果丰硕,“七五”普法荣获全国先进县,连续五年荣获国家信访“三无”先进县。民族宗教和睦和顺,成功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牢固。家园意识根深叶茂,“五美村寨”“五美家庭”“五美寺庙”示范明显,涌现出大批先进感人事迹,人心持续向善、民心持续向暖。安全生产总体稳定,防灾减灾坚实有力,森林草原防灭火再上台阶,人民群众更加安宁幸福,社会大局更加和谐稳定。

这五年,是坚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苦干实干接续奋斗,干部辛苦群众满意的五年。坚持改革创新驱动,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放管服”高效便捷,财税、产权、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改革引向深入,发展环境持续改善,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坚持依法行政,合理设置机构,科学民主决策,行政权力运行规范透明,严管细管经济活动,重大风险防范化解有力。坚持文化旅游走出去、资金人才引进来,对外开放合作迈出全新步伐。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反腐倡廉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连续位居全省前列、全州第一。广大党员干部不舍昼夜、栉风沐雨、披荆斩棘,舍小家为大家,始终满腔热血、铁骨铮铮,走在前列、干在实处,艰苦卓绝、呕心沥血,创造了无数壤塘奇迹,书写了精彩壤塘故事,诠释了永恒壤塘精神,获得了群众高度满意,赢得了群众真心拥护。

这五年取得的成就是全方位、开创性的,发生的变革是深层次、根本性的,令各界瞩目,受各方肯定,壤巴拉儿女倍感振奋和自豪。这些成绩是历届县委系列重大决策的效应累积,是各方面不懈努力、久久为功的点滴积存。回顾十年历程、两届芳华,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秉承“地处偏僻思想不保守,条件艰苦工作创一流”的壤塘精神,苦干实干加巧干,完成了脱贫攻坚这场伟大社会变革,实现了县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为建设“川甘青结合部区域强县”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共同亲历了风雨彩虹,共同见证了沧桑巨变,共同分享了酸甜苦辣,这是每个亲历者最弥久的记忆、最宝贵的财富和最无上的荣光。

所有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是州委州政府亲切关怀、县委正确领导、各方团结协作,是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辛勤奋战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的干部群众,向积极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向驻壤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援壤队伍,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壤塘建设和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谢,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成绩来之不易,令人深感欣慰。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偏远闭塞、基础薄弱、灾害频发、发展滞后”仍是壤塘最大的实际,“生态保护要求高、经济发展后劲差、民生改善短板多、基层治理任务重”仍是壤塘最大的挑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项目支撑乏力、产业培育艰难、群众内生动力微弱、干部人才支撑不足”仍是壤塘最大的问题。我们必须持之以恒、脚踏实地、全面应对。

“十四五”工作展望

“十四五”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壤塘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加速实现“川甘青结合部区域强县”十个走在前列,推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五年。按照中央、省州及县委“十四五”规划决策部署,立足县情,我们提出了壤塘今后五年发展总体思路及目标要求:

“十四五”时期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度融入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和州委“一州两区三家园”战略,围绕“四更壤塘”宏伟蓝图,坚持“四个优先”发展,聚焦“145”发展战略,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为主线,统筹安全和发展,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为实现美丽、富裕、幸福、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壤塘奠定坚实基础。

“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战略:根据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发展机遇和发展潜力,未来五年我县主要实施“145”发展战略,以建设“川甘青结合部区域强县”为总目标,推进“十个走在前列”;着力创建“国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县”,加快建设“川甘青结合部河源生态文明示范县”“川甘青结合部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县”“川甘青结合部基层社会治理示范县”,支撑总目标实现;以建设“美丽壤塘、文化壤塘、幸福壤塘、开放壤塘、法治壤塘”为新发展路径,保障发展战略实施,奠实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基础。

“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指标: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9%,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8%—10%,地方一般公共财政收入年均增长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1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6%—7%、9%—10%,旅游接待人次、旅游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到“十四五”末,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显著成效,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优化,改革创新和开放合作格局初步形成。

“十四五”时期的发展路径:紧盯“川甘青结合部区域强县”总目标,奋力推进“五个壤塘”建设路径。

一是建设“美丽壤塘”。坚持生态绿色本底,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化生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守护森林草原、湿地湖泊、冰山雪山,坚决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科学布局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构建绿色发展新格局,既留住“绿水青山”,又收获“金山银山”,努力建成“川甘青结合部河源生态文明示范县”。

二是建设“文化壤塘”。坚持文化的独特性、原真性、多样性,深度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力开发红色、生态、民俗等文化资源。加大生产性保护、活态化传承、创新性发展、大众化展陈、需求性对接,着力推进文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擦亮文化名片,加速文旅深度融合、全面互动,构建全域旅游格局,打造区域最具特色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努力建成“川甘青结合部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县”。

三是建设“幸福壤塘”。坚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物质富裕、精神富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返贫机制,全面实施“5+3”乡村振兴战略,切实解决民生难题,增进民生福祉,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环境,建设“美丽壤巴拉家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培育现代文明新风尚,营造更加公平公正、民主法治、诚信友善的社会环境,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是建设“开放壤塘”。坚持改革开放与区域合作,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双城经济圈,深度融入川甘青结合部、川西北生态示范区,推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充分利用帮扶机制,借力文化生态优势,持续拓展与内地的交流交往交融。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营造优良发展环境,释放政策红利,敞开心胸吸引更多企业、资金、人才到壤,不断激发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着力打造阿坝州向西开放的门户。

五是建设“法治壤塘”。坚持依法治县、依法行政,推动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筑牢法治根基、治理堡垒。全面开展“八五”普法,深化法律政策“十二进”,培育群众打官司意识,营造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和氛围。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不断提升管控服务能力,全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努力建成“川甘青结合部基层社会治理示范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巩固省级示范县成果,努力建成“国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县”。

“十四五”发展的保障措施:根据中央、省州和县委决策部署,按照“十四五”发展总体要求,我们必须做到“十个坚定不移”。

一是坚定不移贯彻党对经济工作的绝对领导。始终旗帜鲜明、立场坚定,自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毫不动摇、不折不扣落实县委各项决策,坚决执行县委发展战略、发展规划、部署要求,重大事项、重大决定必须向县委请示汇报,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等各类监督,确保经济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二是坚定不移树牢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办好各项民生事业,补齐民生领域短板,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切实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三是坚定不移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观念、树立全局视野,主动适应新常态,以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加快数字化发展,优化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坚持协调均衡发展,推进区域协同、城乡一体融合,促进平衡发展、健康发展。坚持绿色永续发展,守护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开放繁荣发展,强化引进来、走出去,引资引技引智,构建合作共赢格局。坚持共享公平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四是坚定不移坚持生态民生教育文化优先发展战略。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发挥生态功能区主体地位,优先保护生态资源、治理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聚焦民生短板弱项,优先提升人民收入水平、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坚持教育先导,优先夯实基础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强化社会教育,促进全民素质提升和全面发展。坚定文化自信,优先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大县向文化强县迈进。

五是坚定不移扩大投资拉动。全力拼抢国省州“十四五”项目盘子,落地落实一大批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生态保护、防灾减灾、社会治理、基层政权等“新基建”项目,增强项目支撑带动引领作用。准确把握投资方向,加大项目储备,动态管理项目库,保障经济持续发展。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消除投资障碍,扩大招商引资、民间投资、银行融资,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8%—10%。

六是坚定不移改善基础条件。立足强弱项、补短板、夯基础,争取阿坝州第三机场落地壤塘,继续加大路网、电网、通讯网及物流、供暖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较为完善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不断破除发展制约瓶颈。优化“一核三心三区”空间布局,强化新型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和区域服务能力,实现“以城带乡、城乡互补”协调发展。

七是坚定不移培育支柱产业。把培育产业作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载体,坚持特色化、产业化、现代化发展方向,推进生态农牧业转型升级,不断夯实基础支柱;加大文化旅游业态培养,全力构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格局,加速打造重点支柱;围绕“3+N”绿色工业体系,积极开发水能、风能、光伏等清洁能源,培育新型经济支柱。

八是坚定不移创新社会治理。统筹安全和发展,强化总体国家安全观,严密防范打击分裂暴恐活动,坚决维护政权安全。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深化扫黑除恶、平安家园、公民学校等治理措施,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扎实推进“两联一进”群众工作全覆盖,不断夯实基层基础。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构建矛盾纠纷多元调解联动机制。强化民族团结进步,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公共安全监管,改善薄弱环节,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九是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营造更加优良的政务环境。推动财税金融体制建设,加速农业农村改革,深化教科文卫等社会事业改革,不断释放改革红利。优化资源配置,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构建诚信守法、公平竞争的统一市场,持续激发市场活力。

十是坚定不移培塑壤塘形象、弘扬壤塘精神。彰显独特地域文化,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聚人、以文励人,坚定文化自信和发展自信,充分展示自立自强、奋起直追的精神风貌。坚持文化为媒,促进人文交流,推动开放合作,全面展现开拓创新、自强不息的壤塘形象。大力弘扬“地处偏僻思想不保守,条件艰苦工作创一流”的壤塘精神,奋力建设“美丽壤巴拉家园”,让每个壤塘人“住在壤塘有安全感、活在壤塘有幸福感、干在壤塘有成就感、说着壤塘有自豪感、走出壤塘有留恋感”。

通过持续努力,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县生态环境更加优美,资源利用更加高效,生态文明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实现“美丽壤巴拉家园”建设目标;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提升,进入川甘青结合部区域第一梯队,基本建成“川甘青结合部区域强县”;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社会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全县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社会文明更加进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牢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社会治理更加高效,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平安壤塘”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现代化。

各位代表:蓝图已绘就,使命在召唤,奋进正当时。我们坚信,只要敢为人先、敢于担当、敢拼敢干,壤塘建成“川甘青结合部区域强县”的目标必将实现!

2021年工作安排

万事开头难,起步最关键。2021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收官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衔接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我们必须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十三届县委八次全会精神,围绕县委工作会“六个有机”经济工作部署,坚持疫情防控常态化,以“乡村振兴”为统揽,重点突破、奋力拼搏,加快建设“美丽壤巴拉家园”“川甘青结合部区域强县”,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2021年主要目标: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40177元,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5234元,增长9%。旅游接待39.9万人次,增长6%;实现旅游收入3.08亿元,增长5.5%。城镇失业登记率控制在3.7%以内。生态环境保持优良。

围绕以上目标,我们必须在“七个全力”上着眼,下功夫、抓落实。

一、全力统筹实施乡村振兴

加快新农村建设。立足五年过渡期,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巩固深化脱贫攻坚成效,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计划投资3.6亿元,实施乡村建设“五新”工程,全面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建设新环境。继续围绕水电路通讯,实施农村基础设施查漏补齐和改善提升行动,推动“厕所、污水、垃圾”三大革命,抓好尕多村等垃圾污水处理,新(改)建卫生公厕、洗衣台,完善健身活动场所,建成乡村振兴10个示范村。深化居家环境改善,优化住房功能布局,提升厕所、洗浴功能,建好“一庭两园”,打造幸福美丽家园。养成新习惯。巩固家居环境改善、综合环境整治成果,开展“干净家庭、洁美村寨、美丽乡镇”行动,深入实施爱国卫生运动,从小事做起,全面引导勤洗漱、换衣被、常扫除、重消毒,推广绿色环保、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培育新时代农牧民群众“爱清洁、讲卫生,爱美丽、讲文明”的良好生活习惯。引导新风尚。加强文化院坝建设,持续送文化下乡,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村规民约,推动移风易俗,建立“红黑”榜制度,革除陈规陋习,形成厚养薄葬、喜事新办、勤俭节约的时代新风。加大“文明村”“五美民族村”创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培育新产业。坚持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文则文、宜旅则旅,科学布局区域产业结构,形成“一乡一品、一村一业”特色产业体系。上寨片区依托G317文旅产业廊道,重点发展“交通+”“旅游+”、双低油菜等产业。杜柯片区依托县城,打造县城物资供给基地,重点发展中小微园区和畜牧等产业。则曲河流域五个乡镇依托生态、文化、土地资源,重点发展文化旅游、畜牧养殖、蔬菜及黑青稞种植、商贸流通等产业。过上新生活。兜牢民生底线,扩大社会保障,确保群众衣食住行无忧、教育医疗不愁。全面拓宽群众增收渠道,让“钱袋子”鼓起来,不断提高生活水平。推动“乡村善治”,建强基层组织,打造平安乡村,营造更加稳定的生活环境。培育群众自力更生的能力意识,持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不断丰富精神生活,让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日子。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一核三心”布局,秉承“以人为本、产业支撑、功能完备”原则,以承办全州新型城镇化建设现场会为契机,着力建设特色城镇,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继续推进县城“高原林海秀城”建设,打造“省级百强中心镇”,整理拓展城西土地空间,新建职工之家、自来水厂等服务设施,持续推进供水、供暖末端建设,改造畜牧、公检法住宿区等老旧小区;持续延伸森林栈道、休闲步道,提升光彩亮化、城市绿化,不断完善公厕、健身广场等城市功能,积极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建设中壤塘、南木达、上寨特色小镇,实施南木达危旧房整治、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中壤塘老区综合市场、集镇供水,配套改造城镇道路、供排水管网。提高城镇管理水平,落实“五化”标准,建立县城餐厨垃圾收转运体系,加强城市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厂管理运维,集中整治“八乱”行为,进一步提升城镇面貌。

二、全力厚植绿色生态本底

坚定守好优美生态。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00%达标,饮用水水质达Ⅱ类标准,出境断面水质达到Ⅲ类以上。保护好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以“林长制”推动天然林保护工程,常态管护森林494万亩,封山育林4万亩、人工造林1.36万亩;严格落实“草畜平衡”,倾力保护628万亩天然草场,加大南莫且湿地、则曲河等保护地管理。持续开发生态公益性岗位2150个,共同守护山清水秀的良好生态,积极创建全省森林草原湿地生态屏障县、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

集中治理生态短板。坚决打好污染防治“八大战役”,强化污水、垃圾、厕所污染防治,纵深推进节能减排。继续综合治理川西高原生态脆弱区,加强草原“两化三害”治理,天然草原改良5万亩。加大则曲河、杜柯河流域综合治理,整治协科沟、洛格沟等3条小流域,完成章光村尔伊崩塌等地灾治理。推广铅丝笼堡坎,加强边坡地土壤保护。深化河(湖)长制,彻底清理小水电,严格规范砂石资源开采,全面完成规模以下河湖划界。深入开展农村乱占耕地问题整治,严守耕地红线。落实环保问题整改“回头看”,做好中央第二轮环保督察迎检准备。

构建生态建设机制。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协调好发展与生态底线关系。严格环境准入,建立“三线一单”刚性约束,加强工程建设环保管理,健全生态修复机制。探索森林碳汇交易等生态补偿机制,保障生态建设投入水平。加大生态环境宣传执法,加强野生动物保护,严厉打击破坏林草水土等生态行为,常态化开展综合环境整治,不断凝聚共建共享环保意识。

三、全力奠实县域发展基础

加大投资牵引。计划实施项目247个,年度投资14.71亿元。全力推进236个新开工项目和11个续建项目,加快前期项目47个。全面完成温州、绵阳等援建项目25个。聚焦大基建、大生态、大民生等重点领域包装储备项目,千方百计争取“十四五”项目入州入省入国家盘子,加快门底沟水库、上壤塘至日部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推动上寨自驾游营地、玛拉雅文化发展中心等招商引资项目,大力招引壤古温泉小镇、G317线悬天藏寨、中壤塘民俗旅游开发等重点项目。

加强基础建设。聚力抓重点、强支撑、破瓶颈,大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继续打好交通大会战,完成秀沟、壤色等续建工程,实施G317、G227灾毁恢复重建,加快八格都灾害绕避复线和修卡段灾害治理,西西等“四好农村路”示范建设,积极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着力构建“内外通畅、网络健全”的大交通格局。加强水利建设,实施蒲西河堤、孜梭村山坪塘、阿甲防洪治理等水利工程,加强城镇集中饮用水源地保护,继续巩固提升农村安全饮水。加快农村电网改造,推进智能电表安装。实施“智慧壤塘”“宽带乡村”战略,推动“慧眼工程”建设,推进村寨4G深度覆盖,完成乡镇驻地5G覆盖,奋力建设“川甘青结合部区域通讯标杆示范县”。

激发市场活力。保护市场主体,推进投资审批、商事制度改革,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努力构建亲商爱商护商环境。认真执行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措施,鼓励资本向文化旅游、生态农牧、手工艺发展聚集。支持个体工商户“个转企”,实施中小微企业“育苗壮干”、工业企业“小升规”培育工程,培塑一批优质市场主体。建成县城河边特色商业街,推动“住改商”清理和划行归市,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持续优化餐饮住宿、生活娱乐、家政服务等消费供给,规范“松果共享单车”运营,完善城乡物流网络、电商网点,建成国家级电商进农村示范县,不断扩大社会消费。

四、全力发展特色支柱产业

提振生态农牧产业。遵循“建园区、调结构、创品牌”发展思路,积极构建“5+N”生态农业体系。稳定粮食作物播面在2.9万亩以上,保障农产品供给,确保粮食安全。持续壮大“4+1”农业产业园区,不断完善灌溉、排水、防雹、冷链等基础设施,争创州级、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突出“粮油菜菌药畜”优势产业,科学调整农业供给侧结构,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1900亩,种植黑青稞、油菜、蔬菜等1.4万亩,推广木耳等食用菌3万棒、道地中药材200亩。实施牦牛提纯复壮工程,探索推广牦牛“放养+饲养”模式,壮大联户牧场、家庭牧场,建好牲畜标准养殖区,新建牦牛、生猪等养殖场10个,种植牧草4000亩。出台出栏激励政策,规范运营牦牛交易市场,加强“西牛东送”合作,提高牲畜商品率。加快推进“三品一标”建设,支持培育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发展股份合作、订单销售等经营形态,增加产业附加值。

做优特色文化产业。坚持文化优先发展,继续保护挖掘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积极申报省州非遗项目,加大非遗传承人、手工艺大师培养,夯实文化根基。深入开展传习所评星定级,进一步规范管理46个传习所,支持发展上海、深圳、杭州、景德镇等“飞地”传习基地,明确传习所市场主体性、独立性,鼓励向公司化转型。加强壤巴拉文化创业园运营管理,支持深度研发唐卡、藏香、陶艺、动漫等非遗文创产品,探索建立“研产销”一体化产业链条,提升文化产业产值。深化棒托石刻等文物保护,完成壤巴拉博物馆展陈,推动“五大”博物馆建设,加快构建文化展陈体系。继续办好“壤巴拉节”“文化活动周”“文化论坛”,开展建党10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壤巴拉文化内涵和外延。

融合发展旅游产业。加快“两廊两区、多点支撑”旅游布局,深化“1+3”现代服务体系,推动“+旅游”业态融合,争创文旅融合示范县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深化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和壤巴拉4A文化旅游景区建设,规范棒托石刻、曾克寺3A景区管理,探索景区市场化运营,精心打造旅游目的地。强力推进“最美317·慢游壤巴拉”文旅产业廊道建设,重点打造蒲西、克久等8个节点,提升上寨、“森工记忆”等旅游品质,完善G227线、“尚蓝天路”等旅游设施,培育民宿、餐饮、购物等旅游要素,实现串珠成线、由点扩面。发挥旅游运营中心作用,提高推介营销质效,打响壤巴拉旅游品牌。实施“智慧旅游”工程,提升综合服务能力,规范文旅市场秩序,全力构建“放心舒心安心”旅游环境。

加快推进绿色工业。立足“3+N”生态工业体系,加快清洁能源开发,积极推进绰斯甲水电站建设,运营好宗上电站、明达电站,力争分布式太阳能、风能开发取得突破。合理布局中小微企业园区,加速民族手工艺、农特产品加工、水电消纳等产业园区建设,建成上杜柯“大数据中心”。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积极筹建国投公司,依法推进砂石等资源国有化经营。培育壮大资质内建筑企业,强化成阿、德阿工业园区招引,服务好博实科睿等“飞地”企业,实现2家工业企业升规。

五、全力改善增进民生福祉

推进教育强县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动摇,深入践行“两花”理念,全面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加快普及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优化发展高中教育。实施上壤塘中心校、西穷幼儿园等提档升级,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深化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加强“四有好教师”队伍建设,着力培育名教师、名班主任,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持续深化控辍保学,稳步推进教育模式改革,强化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继续加强校长队伍建设,推动校园管理规范化、精细化,培育特色校园文化,奋力建设平安校园。

提升卫生健康水平。抓好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建成医疗物资储备库,提升公共卫生安全保障能力。启动第二个十年卫生健康发展行动,加快卫生健康强县建设,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四〇四医院托管县医院,建强县医院、藏医院、疾控中心、妇计中心,提升上寨、中壤塘、南木达中心医院能力。加强院长队伍、医护队伍建设,推动各级医疗机构管理规范化、常态化,积极争创“满意医院”“最美门巴”。强化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病防控,加大包虫病、大骨节等地方病防治。推进糖尿病、高原性心脏病等慢性病康复诊疗体系建设,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动全民健康。持续深化生育秩序整治,加大避孕药具发放,落实长效节育措施,逗硬社会抚养费征收,确保政策外生育率控制在5%以内。

扩大社会保障质效。不断完善社会保险体系,拓展“五险一金”覆盖面,抓实社保基金运行监管。加强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深化城乡低保动态管理,确保最低生活保障质效。高效实施惠残民生工程,抓好困难群体社会救助,维护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改造提升社会福利中心供养、供暖等设施,加快养老、慈善等事业发展。强化退役军人事务服务管理,积极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县。

促进就业创业增收。坚持就业是民生之本,落实就业创业政策,实施大学生、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创业孵化,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化浙江、绵阳劳务协作,加大职业技能“订单式”“菜单式”培训,精准举办各类招聘会,推动劳动力充分转移就业。大力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积极配置工程自建项目资金,推动“就近就业”行动,不断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强化务工人员服务保障,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三集中、三到位”:“三集中”是指行政审批职能向一个科室集中、承担审批职能的科室向行政服务中心集中、行政审批事项向电子政务平台集中。“三到位”是指做到事项进驻大厅到位、审批授权、窗口到位、电子监察到位。

“双随机、一公开”: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四更壤塘”:县委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未来五年发展目标,即: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经济更具实力、城乡更显秀美、社会更为和谐、生活更加幸福”的目标。

“四个优先”:生态优先、民生优先、教育优先、文化优先。

“五个壤塘”:以生态壤塘、文化壤塘、小康壤塘、健康壤塘、法治壤塘为发展路径。

“四根支柱”:为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县委十二届六次全委会提出的工作思路,即立好农牧业这个长期培育的基础支柱、立好文化产业这个加速打造的重点支柱、立好生态产业这个高度重视的可持续支柱、立好资源开发这个科学利用的预期支柱。

“五感壤塘”:住在壤塘有安全感、活在壤塘有幸福感、干在壤塘有成就感、说着壤塘有自豪感、走出壤塘有留恋感。

“4张国家级”名片:则曲河国家级水利风景名胜区、南莫且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文化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藏族民间文化保护传承基地。

民生“七难”:困难群众生活就业难、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行路停车难、办事难、清洁卫生难。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推进。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碳达峰、碳中和: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物造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5+3”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夯实基础振兴和公共服务振兴,持续推进生态振兴和文化振兴,持续探索组织振兴和治理振兴,持续突破产业振兴和人才振兴。

法律政策“十二进”:法律政策进机关(单位)、进学校、进乡村(社区)、进企业、进寺庙、进医院、进景区、进传习所、进工地、进“9+3”、进“三山一界”、进“高墙”。

“一核三心三区”:以县城(岗木达镇)为核,以中壤塘镇、南木达镇、上寨(蒲西)为三个区域中心,岗木达片区、南木达片区和上寨片区为三大主要发展区域构成的“一核三心三区”的城乡融合发展格局。

乡村振兴“二十字”: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五大振兴”路径: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八乱”整治:整治乱圈乱占、乱搭乱建、乱拉乱接、乱张乱贴、乱堆乱放、乱倾乱倒、乱停乱放、乱摆乱设”等乱象。

污染防治“八大战役”:坚决打赢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饮用水水源地问题整治攻坚战、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散乱污”企业整治攻坚战。

“两化三害”治理:草原荒漠化、沙漠化及鼠害、虫害、毒草害。

“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清单。

“5+N”生态农业体系:以“粮、油、菜、药、畜”特色优势产业为主,发展中低温食用菌等为补充的现代生态农牧业。

“3+N”生态工业体系:在生态环境容量许可范围内有序推进水电资源、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加快发展民族手工业,突出“绿色加工业、清洁能源、民族手工业”三个主攻方向,积极发展碳汇交易、水电消纳等新兴产业,形成“3+N”生态工业体系。

“1+3”现代服务业体系:构建以文化旅游为主导,现代物流业、电子商务业、商贸流通业为补充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四项责任”:寺庙对僧众的管理责任、对信众的教育引导责任、对安全的管理责任和对庙产庙财的管理责任。

“五评一审”:五评是指环境评估、地质灾害评估、信教群众需求评估、寺庙承载能力评估、四至界限评估。一审是指寺庙民管会申请,寺管委(所)审核、乡镇党委审核、民宗局审核并向县政府申请,县政府研究审批,统战部门全程参与。

“五大必经”程序: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

六、全力强化基层社会治理

维护社会稳定。强化国家总体安全观,突出“三反两防”斗争,持续巩固稳定成果。积极创建“美丽壤巴拉平安家园”,充分发挥壤巴拉公民学校功能,深化“条块联动、开放共治”的社会治理新模式。推进扫黑除恶治乱长效长治,重拳打击涉黑涉恶、涉枪涉爆、“黄赌毒”等违法行为。开展民间借贷专项整治行动,开设小额贷款催收法制班,严厉惩戒高利贷、老赖行为,建设诚信壤塘。有序推进“八五”普法,加大法律援助,统筹行政、司法、人民调解多元联动,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加强林政、路政、“三山一界”管理,深化周边县市联防联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正确应对舆情,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全面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增进民族团结。持续深化“两联一进”群众工作,巩固拓展“7+2”零距离亲民、“四大五访”活动,密切干群鱼水关系。深入开展“爱党爱国爱家乡”主题教育,大力推广讲普通话、写规范字,不断增进“五个认同”,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积极创建国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县。持续巩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成果,加大国家、省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先进)单位创建。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继续深化“一寺一策”依法规范管理,严格落实“四项责任”“五评一审”制度,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继续改善寺庙水电路、消防等公共设施,加大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建设,深化“五美寺庙”创建,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提升应急能力。理顺应急体制,完善应急机制,建强应急队伍,科学修订应急预案,加大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建成民兵训练基地、救灾物资储备库,推进直升机停机坪、县级应急指挥中心、城乡避难场所建设,构建气象、防汛、地灾、防震等一体化监测网络,切实改善应急基础条件。严格落实监测预警避让措施,加大八格都、斯蒙古等重大地灾防范,保证平安度汛。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突出道路交通、森林草原防灭火、高层消防、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抓实医院、学校、敬老院、寺庙、车站等公共场所安全监管,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七、全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勤勉尽责干事创业。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不断增强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始终把为民务实、履职尽责作为政府根本追求,在加快发展中勇于担当、勇立潮头,坚决把各项决策部署抓实抓细抓到位。认真落实基层减负、精文简会要求,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大力整肃“庸懒散浮拖”等行为,不断强化正向激励,努力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

全面提升政府效能。严格执行重大决策“五大必经”程序,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提高科学化、民主化决策水平。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舆论监督,支持监察、司法监督,强化审计、统计监督。持续深化“放管服”“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推行“好差评”服务评价,着力提升行政效率和质量。

始终保持清廉本色。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格预算执行,强化财政绩效,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坚决执行公共资源交易法律法规,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配置经营权,秉承质量效益第一,巩固优良经济建设环境。压实“一岗双责”,聚焦工程项目建设、国资国企管理等高风险领域,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持续深化政府系统廉政建设。抓好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后续工作,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决守住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坚强领导下,凝聚全县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坚定信心、抢抓机遇、顽强拼搏,奋力书写壤塘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建设“美丽壤巴拉家园”“川甘青结合部区域强县”而不懈奋斗!

附件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十个走在前列”:县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提出“追赶发展、脱贫致富、和谐稳定、社会治理、生态建设、乡村振兴、教育发展、文旅融合、群众工作、基层组织”十个方面走在川甘青结合部区域前列。

“四不摘”: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十项补短”:补齐脱贫攻坚数据、基础设施、就业增收、控辍保学、医疗卫生、住房安全、安全饮水、产业培育、特殊困难群体、精神贫困十项短板。

“五美文明家庭”:家庭环境卫生美、助人为乐心灵美、致富增收勤劳美、爱党爱家品德美、遵纪守法和谐美的家庭。

“五美民族村寨”:生产美、生活美、环境美、人文美、田园美的村寨。

“五个到位”:隐患排查到位、监测预警到位、避险转移到位、风险防控到位、综合保障到位。

“4+1”农业产业园区:坚持特色化、标准化、差异化、生态化,推进壤巴拉生态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打造壤巴拉高原双低油菜产业园、壤巴拉生态蔬菜产业园、壤巴拉林下经济产业园、壤巴拉牦牛产业园及壤巴拉传统特色农作物产业园。

“两花”教育理念:建花园式学校、育花朵般学生。

“五险一金”: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及住房公积金。

“七大治理”:草原“两化三害”治理、长江黄河上游干支流流域治理、地灾治理、污染治理、增草增林增绿治理、森林草原防灭火治理、全域环境综合治理。

“7+2”零距离亲民活动:“贫苦大访问、社情大走访、信息大收集、隐患大排查、矛盾纠纷大调解、违法大处理、犯罪大打击和与僧人交朋友、为寺庙做好事”活动。

“四大五访”活动:思想作风大体检、矛盾纠纷大排查、惠民服务大反思、民生工程大整改和开门接访、基层寻访、耐心听访、全员研访、努力息访。

“两联一进”:领导干部和部门全覆盖开展以“联户联情、联寺联僧、法律政策七进”为内容的群众工作。

标签: 四川省 壤塘县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