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之战+

井陉之战+

历史 123℃ 12

公元前204年爆发的井陉之战,是楚汉战争中汉大将韩信指挥的,在井陉口(今河北井陉东)一带对赵军的一次出奇制胜的进攻作战。在这次战役中,韩信以不到3万的劣势兵力,背水列阵,奇袭赵营,一举歼灭号称20万的赵军,阵斩赵军主将陈余,活捉赵王歇,灭亡了强力诸侯赵国,为刘邦最终战胜项羽、统一全国创造了有利的战略态势。背水一战拼音:bèi shuǐ yī zhàn解释:背:背向;水:江河;背水:背后是水,表示没

佛山名字的起源

佛山名字的起源

历史 123℃ 12

佛山名字的起源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讲述的是佛山名字的起源。佛山古称季华乡。东晋隆安二年(公元三九八年),剡宾国(现克什米尔)的三藏法师达昆耶舍尊者航海东来,在境内塔坡岗上(即今塔坡街),建寺传授佛教。他回国后,随着时间推移,寺宇倒塌。至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乡人在塔坡出上掘地,得铜佛三等,就在岗上重建寺,供奉三尊铜佛。从此把季华乡改名为佛山,这是佛山得名的由来,所以佛山有这样一句传统谚语:“未

想飞的云南人

想飞的云南人

历史 123℃ 12

云南作为一个地理位置偏远的高原省份,自古就被外界视为充军发配之所。“云之南”,在某种意义上等同于“天之涯”。所以云南人从来没有放弃过突围的愿望。如果说“走”是精神突围的第一步,云南人用双脚走出国门(有了侨乡),走出古老的茶马古道;那么“走”多少还显得有些沉重和无奈。而“飞”则是精神理想的更高境界。最近偶然看到一些云南近代史料,令人大为惊讶。云南竟然是中国最早修建飞机场的省之一,昆明早在1922年,

一个时代无声的美丽——太和县革命烈士纪念碑

一个时代无声的美丽——太和县革命烈士纪念碑

历史 123℃ 12

枪林弹雨、硝烟弥漫、断壁残垣、炮火连天、血肉横飞、 硝烟弥漫 、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不知用这些词来形容一九二八年的皖北四、九起义和一九四零年七一九事件,你觉得如何?是的,这样形容一点都不夸张,因为这是历史最真实的写照和最真切的呈现。 毛泽东说:人民英雄纪念碑不是一个华丽的装饰,而是一个民族的骄傲。 太和英雄纪念碑,无时无刻不在向后人诠释着:“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豪情霸气。太和英雄纪念碑,

达濠古城-中国现存最小的“古城”

达濠古城-中国现存最小的“古城”

历史 123℃ 12

说起长城,无人不晓,长城之闻名因其“大”,中国现存最小的“古城”是达濠古城。其面积用一般丈量区域面积的度量单位来表述,真是天见可怜,只有0.014平方公里,大约只有一个半球场大。达濠古城位于汕头市南面的达濠区,是全国唯一保存最完好的袖珍古城。建于1717年(清康熙五十六年)。现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达濠古城建于清康熙五十九年,即公元1717年,据今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然而古城的总面积却只有1400

snow*我的家乡——嫘祖故里的由来

snow*我的家乡——嫘祖故里的由来

历史 123℃ 12

  鸿蒙初开,乾坤始奠,万物萌生,灵长渐进。猿类分化,古猿类人。寰球至第四纪,母系之人成群,食野果,啮腥臊,披树叶,衣兽皮,采猎有获则饱,得穴筑巢则安。后数世,母系群落为男性主宰,剽悍男性群落征并小系,形成部落。轩辕丘之部落联合并征并若干部族,战蚩尤,胜炎帝,北起涿鹿,横跨黄河长江,征至东海、黄海、渤海,而为其首领之轩辕,被拥为大酋长黄帝,为中华民族奠定了雏形。黄帝入雍,得周部落始祖后稷(今陕西武

snow*我的家乡——远安的历史沿袭

snow*我的家乡——远安的历史沿袭

历史 123℃ 12

江汉沮漳,楚之望也。 春秋战国时远安属楚国封地。西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置县,以其临沮水而得名临沮县,属南郡,直至东汉。三国时隶属襄阳郡。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刘彻置临沮县时,其故城据清同治五年《远安县志》记载,在今城“西北三十五里罗汉峪外,堰头河宅后三里许,今土名铁金熔、黄家台。”经查,“堰头河”系指今棚镇闸门口这一引水河渠。“宅”系指抗日战争后期被毁之覃宅大院。“宅后三里许”又早以没名的“

历史古墓(75)

历史古墓(75)

历史 123℃ 12

文河坡东汉古墓 位于石岭区文河村北面800米处。葬式为两个陶瓷罐对口而葬。陶罐无文饰,高60厘米,口径15厘米,颈部有四耳相对。无陪葬遗物。属东汉时期土坑墓葬,是目前本县发现的最古老的墓葬。德耀东村古墓 位于高桥区东村东面的晒场边。此墓于1958年平顶,只留下墓砖碎片。1985年文物普查时,在30厘米深处出土汉代墓砖12块,有印点纹,厚度8~9厘米。下田古墓 位于和寮下田村东面200米的山腰上。出

廉江市玉枢宫(73)

廉江市玉枢宫(73)

历史 123℃ 12

雷神是廉江市安铺镇玉枢宫内供奉诸神之一,正月二十八日乃雷神诞期。钟喜焯编的《重修石城县志》载:农历正月“二十八日,安铺游神最形热闹。是晚游灯更为辉煌,每枝灯可载火百余盏,制成人物鸟兽,配用机器均能举动如生,省会各处多不及也”。每逢神诞,由筹备庆诞的首事发动居民募捐和从圩捐收入中筹集“庆诞”经费。届时,田间游神,晚上游灯。游神,以雷神为主,各街境神伴游,神轿达10多乘,香烛焚于轿前,神童、道公随于轿

灌口凤山庙起源

灌口凤山庙起源

历史 123℃ 12

凤山庙建于明末天启、崇祯年间(1621-1644年)。该庙原为两进宫殿式结构的建筑物,前殿有八幅青石窗雕、盘龙石柱、青石雄狮、石柱楹联及屋顶是翘角式明代石雕装饰,双龙抢珠的艺术雕塑,但因历史悠久,毁损甚多。后经历几次重修、扩修,现在前殿是由海峡两岸信徒集资修建,按清乾隆丙午年(公元1786年)式样修葺一新。楹联都是前清时期同安县的举人、大学士所写,工笔完整、书法技艺精湛。后殿是民国十八年(192

罗城县四把镇

罗城县四把镇

历史 123℃ 12

四把镇座落在九万大山南麓苗岭山脉脚下。全镇总面积约212平方公里,共辖1个社区和14个行政村,43280余人,其中仫佬族人口占70%以上,素有仫佬山乡之称。镇人民政府驻地四把街,东距县城10公里,南至宜州市约31公里,东北距河池市唯一内河出海口岸罗城牛鼻港40公里。境内黔桂枝线岔(三岔)罗(罗城)铁路贯境而过,浮(浮石)宜(宜州)省道经四把穿街而去,县道经镇区西向下里、天河、怀群、兼爱、乔善、宝

富平历史沿革

富平历史沿革

历史 123℃ 12

公元前7世纪末,周室衰微,西戎南侵,平王东迁,移都洛邑,将迤山(今县境西南瓦窑头原畔一带)划辖秦国。随着秦国势力的不断扩张,秦厉共公二十一年(前456)始在频山以南设置频阳县治(故址在今美原镇古城村一带)。秦统一全国后,以频阳属内史。 西汉高帝时(前206—前195),以频阳县属河上郡。另于县境南部设置怀德县(故址在今华朱乡怀阳城附近),两县均属内史。景帝时(前156—前141),两县同属左内史。

富平历史沿革

富平历史沿革

历史 123℃ 12

公元前7世纪末,周室衰微,西戎南侵,平王东迁,移都洛邑,将迤山(今县境西南瓦窑头原畔一带)划辖秦国。随着秦国势力的不断扩张,秦厉共公二十一年(前456)始在频山以南设置频阳县治(故址在今美原镇古城村一带)。秦统一全国后,以频阳属内史。 西汉高帝时(前206—前195),以频阳县属河上郡。另于县境南部设置怀德县(故址在今华朱乡怀阳城附近),两县均属内史。景帝时(前156—前141),两县同属左内史。

集美区历史沿革

集美区历史沿革

历史 123℃ 12

集美区境为原同安县邑的西界大部。 早在夏、商时期,同安属古代扬州地(为《禹贡》中九州之一)。周朝时,称七闽之地。春秋战国时期为越国地。 秦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后又增设南海、闽中、桂林、象郡四郡,其时同安即隶属僻处海隅的闽中郡。至西汉时,汉高祖刘邦复立闽越国,任勾践七世孙无诸为王,后因作乱被讨平,其地立冶县(县治在今福州),属会稽郡。建安年间,闽地分设五县,同安邑境属侯官县(包括今福州、兴化

海丰云莲寺

海丰云莲寺

历史 123℃ 12

云莲寺:位于海丰县海城镇莲花山主峰东侧,海拔800 米,地处汕尾八景“莲峰叠翠”之间,背倚崇山峻岭,面朝公平、红花地二处水库,环境幽静,鸣泉玉涧,乃天然之胜地。相传:明代崇祯末年,比丘尼玄云法师始建。清道光十年(1830) 重修。大革命时期,该寺曾作革命根据地,民国二十三年(1934),毁于战火。1993 年冬,经政府宗教工作部门依法批准云莲寺为佛教活动场所。郑炎华居士等精心策划筹建,在各级党政领

我为自己的家乡代言(二十三)

我为自己的家乡代言(二十三)

历史 123℃ 12

改革年轮: 广东率先铺开包产到户我叫林云芳,紫金县蓝塘镇半径村围顶村小组人。当年,我是围顶生产队队长,亲自参与整个包产到户过程。 紫金当时属于惠阳地区,是连片山区、贫困区。由于搞“一大二公”体制,吃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社员没有了生产积极性。广东省广州市蓝塘镇因洪水通行受阻。由于S120线广东省广州市蓝塘镇(K209 300至K210 000)发生洪水,于2008年7月30日14:15采取双向封

+海丰烈士陵园

+海丰烈士陵园

历史 123℃ 12

海丰烈士陵园座落于海丰县城西郊的狗肚山,占地面积为11万平方米。烈士陵园始建于1963年,1989年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陵园正门为重檐牌坊式仿古建筑,金黄色琉璃瓦盖顶,大理石和锦砖贴墙结构,气势雄伟壮观。牌坊横匾“烈士陵园”四个镏金大字。正门前面纵横各百米是陵园广场,后面是甬道,两侧栽种着苍松翠柏和各种花卉,还有两个小荷花池,既庄严肃穆,又秀丽壮观。经过甬道拾级而上,是

法光寺

法光寺

历史 123℃ 12

法光寺位于“凤城福地”余东镇,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海门市境内唯一留存的明代古刹,历来香火旺盛。法光寺的前身原是一座道观--东岳庙,又称东皇庙,后又建成大雄宝殿并塑东岳大帝。嗣后陆续建后殿、山门、东西侧殿等,成为通东地区规模较大、盛极一时的庙宇。目前法光寺除有别具一格的山门和明代建筑的大雄宝殿外,又新建了天王殿、藏经楼和念佛、僧寮楼。现有殿宇50余间

天水南郭寺

天水南郭寺

历史 123℃ 12

南郭寺位于甘肃天水市。占地5.7公顷。这里树木葱茏,古柏参天,风景优美,鸟语花香,为天水的八景之一,誉名"南山古柏”。建寺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为历代诗人墨客览胜之地。为陇右第一名刹。甘肃省天水市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该寺历史悠久,宋代称“妙胜院”,清乾隆救赐“护国禅林院”。南郭寺位于甘肃天水市。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于公元759年流寓秦州(今天水)时,写下一百余首赞美诗,其中"山头南郭寺,

吴川古迹之芷寮古港、唐代古船

吴川古迹之芷寮古港、唐代古船

历史 123℃ 12

中山纪念堂位于吴阳镇城里村,为民国时期建筑,红砖、钢筋水泥洋式结构建筑,四周为廊,高约10米,总面积420平方米,民国期间为纪念日本侵华国耻而建,现基本保存完好。芷寮古港芷寮港是唐宋至民国的近千年间的我国南方大港,停泊来自海内外的船只不下千艘,帆樯数里。县志记载:“此地富庶曾为六邑之最。”故有“金芷寮,银赤坎”之说。芷寮港遗址位于吴阳街南端,在芷寮村与桥头村两地交错点上,芷寮元末成港,明代最盛,清